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心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王素琴 扶庭敏 +1 位作者 钟传群 姚燕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57-59,共3页
目的研究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心理干预运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2年5月我院收住的乳腺癌化疗患者80例,以随机列表法划分成两组,分别40例,研究组开展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心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 目的研究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心理干预运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2年5月我院收住的乳腺癌化疗患者80例,以随机列表法划分成两组,分别40例,研究组开展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心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希望水平、情绪抑制量表(CECS)、生活质量评分,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满意度,比较两组护理结果。结果两组护理前的FopQ-SF、MUIS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的希望水平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积极态度、亲密关系、行为态度、总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的CECS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焦虑抑制、愤怒抑制、抑郁抑制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的生活质量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社会/家庭、生理、情感、功能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92.50%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心理干预的效果更为理想,能够消除患者负面情绪,提升希望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 罗森塔尔效应 心理干预 乳腺癌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理论的风险管控干预对预防PICC置管后深静脉血栓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黄影 姚燕 +2 位作者 扶庭敏 钟传群 童辉群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9期123-125,共3页
目的 分析以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理论为基础风险管控干预对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2021.01-2021.12在本院开展PICC置管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结合抽签法分成对照组(结合常规方案... 目的 分析以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理论为基础风险管控干预对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2021.01-2021.12在本院开展PICC置管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结合抽签法分成对照组(结合常规方案提供护理)和观察组(除对照组措施外以FMEA理论为基础开展风险管控干预)各40例,统计并比较两组各失效模式RPM值;干预后DVT等并发症出现情况;导管留置时间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因素、置管操作因素、导管因素、冲管及封管操作、健康教育及置管后护理等失效模式的.RPM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VT、导管堵塞、感染以及静脉炎等并发症出现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出对照组(P<005)。结论 以FMEA理论为基础风险管控干预对PICC置管后DVT有着良好的预防作用,能减少并发症产生,使导管留置更长时间,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EA理论 PICC置管 风险管控干预 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