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元合金氧还原电催化剂(英文) 被引量:2
1
作者 罗瑾 杨乐夫 +1 位作者 陈秉辉 钟传建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96-507,共12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作为重要的电化学能源转换装置,在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诱人的前景.然而,阴极氧还原过电位较大、活性较低、稳定性差,且铂基催化剂昂贵,使该燃料电池难以商业化.纳米结构电催化剂的发展有望解决...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作为重要的电化学能源转换装置,在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诱人的前景.然而,阴极氧还原过电位较大、活性较低、稳定性差,且铂基催化剂昂贵,使该燃料电池难以商业化.纳米结构电催化剂的发展有望解决此难题.对纳米合金电催化剂其组分和结构的设计是开发高活性、高稳定性和低成本的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的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近期由分子设计和热化学控制处理法制备的三元纳米合金电催化剂对燃料电池氧还原反应催化性能的最新进展.该方法可控制纳米合金的尺寸、组成以及二元和三元纳米催化剂的合金化程度.以高活性的三元纳米合金催化剂PtNiCo/C为例,综述了在设计燃料电池电催化剂时结构和组成的纳米级调优的重要性.PtNiCo/C电催化剂的质量比活性远高于其二元合金催化剂和Pt/C商业电催化剂.三元电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可通过控制其组成来调节.本文还讨论了三元纳米合金催化剂的结构及其协同效应对增强其电催化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纳米合金 纳米催化剂 电催化活性 氧还原反应 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基氧还原和乙醇氧化反应电催化剂:关于结构和机理研究的一些近期见解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志鹏 钟传建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4-156,共13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直接乙醇燃料电池已成为可持续性清洁能源研究的一个聚焦点。在燃料电池中,氧还原反应和乙醇氧化反应是两个重要的反应,其相关高活性、高稳定性并且廉价的催化剂的研发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极大地制约了燃料电池的大...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直接乙醇燃料电池已成为可持续性清洁能源研究的一个聚焦点。在燃料电池中,氧还原反应和乙醇氧化反应是两个重要的反应,其相关高活性、高稳定性并且廉价的催化剂的研发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极大地制约了燃料电池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其中的挑战主要来自于对纳米催化剂结构和反应机理的有限认识。由于实验表征理论计算的结合,对钯基合金纳米材料电催化剂的研究得到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从实验和理论计算两个方面出发,重点讨论了应用于氧还原反应和乙醇氧化反应的钯和钯基电催化剂的结构和反应机理方面的近期研究的一些见解。这些见解对未来催化剂的设计与优化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还原反应 乙醇氧化反应 电催化剂 相态结构 反应机理 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聚吡咯膜电极上的电催化作用的研究(Ⅰ)——抗坏血酸的电催化氧化 被引量:13
3
作者 钟传建 王仲权 田昭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8年第1期62-66,共5页
研究导电聚吡咯(PP)膜电极在酸性水溶液中对抗坏血酸(AH_2)的电催化氧化反应,电化学循环伏安结果表明AH_2在PP/Pt电极上的氧化电位比在Pt电极上的氧化电位负移200~300mV。实验分析了反应的Tafel曲线并讨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实验还用XP... 研究导电聚吡咯(PP)膜电极在酸性水溶液中对抗坏血酸(AH_2)的电催化氧化反应,电化学循环伏安结果表明AH_2在PP/Pt电极上的氧化电位比在Pt电极上的氧化电位负移200~300mV。实验分析了反应的Tafel曲线并讨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实验还用XPS、ESR研究手段,探讨了AH_2与PP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整个电催化过程可能是电子传递催化作用和化学催化作用的偶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作用 膜电极 抗坏血酸 导电聚合物膜 PP 催化氧化 导电聚吡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