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术后效果及中长期旋转稳定性观察及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肖迟 何海燕 +2 位作者 刘园珍 钟伟友 杨玉芳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6期225-227,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两种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在治疗白内障合并散光患者的术后效果及中长期旋转稳定性。方法回顾2015年1月~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手术的57例(66眼)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的患者,根据植入的人工晶体的类型进行分组,其中植入Alcon公司... 目的分析比较两种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在治疗白内障合并散光患者的术后效果及中长期旋转稳定性。方法回顾2015年1月~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手术的57例(66眼)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的患者,根据植入的人工晶体的类型进行分组,其中植入Alcon公司散光人工晶体(30例35眼),植入AMO公司散光人工晶体(27例31眼),术后随访半年到1年,比较术前术后裸眼视力、矫正视力、术后残余散光度、术后一天及半年后人工晶体旋转的度数,并比较两者的术后效果及旋转稳定性。结果两种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半年后散光矫正效果良好,而且旋转稳定性均表现优异,Alcon组术后平均裸眼视力为(0.88±0.17),AMO组术后平均裸眼视力为(0.86±0.16);Alcon组术后平均残留散光度为(0.42±0.23)D,AMO组术后平均残留散光度为(0.44±0.21)D;Alcon组97.15%的患者旋转在5°以下,2.85%的患者(一例)旋转在5°~10°之间,平均旋转度数为(2.10±1.42)°;AMO组96.78%的患者旋转在5°以下,3.22%的患者(一例)旋转在5°~10°之间,平均旋转度数为(2.14±1.26)°,且两组的术后平均裸眼视力,残留散光度及整体旋转稳定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治疗白内障合并散光的患者矫正效果良好,旋转稳定性佳,而且两者的手术矫正效果及旋转稳定性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散光 治疗 旋转稳定性 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脉冲激光治疗不同程度黄斑水肿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封亮旗 曹敏 +2 位作者 钟伟友 邓国涛 戴玲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3期23-25,共3页
目的:分析微脉冲激光治疗不同程度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8月在东莞光明眼科医院就诊的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黄斑水肿的50例(68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分为轻度组、中度组... 目的:分析微脉冲激光治疗不同程度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8月在东莞光明眼科医院就诊的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黄斑水肿的50例(68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三组患者均行微脉冲激光光凝治疗,比较三组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CMT、6 mm视网膜容积(6 mm RV)。结果:治疗前后,三组BCVA,重度组CMT,中度组及重度组6 mm R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轻度组和中度组CMT,轻度组6 mm RV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黄斑水肿的增加,微脉冲激光的治疗效果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脉冲激光 黄斑水肿 黄斑中心凹厚度 视网膜容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