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28
1
作者 邝妙欢 陆霄云 +1 位作者 钟义富 刘万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4期121-124,共4页
【目的】分析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相关因素。【方法】规定了血小板聚集、弱聚集、无聚集的概念范围,对本院送检81000个EDTA-K2抗凝血细胞分析的标本,制血涂片,显微镜检查发现有血小板聚集的43个样本,再用EDTA-K2、柠檬酸钠两种抗凝管同时... 【目的】分析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相关因素。【方法】规定了血小板聚集、弱聚集、无聚集的概念范围,对本院送检81000个EDTA-K2抗凝血细胞分析的标本,制血涂片,显微镜检查发现有血小板聚集的43个样本,再用EDTA-K2、柠檬酸钠两种抗凝管同时追踪重抽了32例的血样本后马上送检,分别在15min内、1h、2h做仪器的血小板计数,同时血液涂片镜检血小板的分布状况及评估血小板数量,2h后取样本置于37℃水浴30min后马上检测。【结果】32例假性血小板减少,马上重新抽血检验有6例(18.8%)用EDTA-K2和柠檬酸钠抗凝都不再有聚集,余下26例(81.2%)EDTA-K2抗凝在2h后都聚集;这26例用檬酸钠抗凝有20例(76.9%)在15min内无聚集。在2h内随着时间的延长血小板聚集的情况会越来越严重,团块会越来越大。比较EDTA-K2抗凝与柠檬酸钠抗凝的样本的聚集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水浴后计数血小板数量与水浴前结果无差异,镜检血小板聚集现象无改变。肿瘤病人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约为0.09%。【结论】引起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因素有抽血不当、EDTA依赖等,其中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较多见。用柠檬酸钠抗凝样本后马上检测可大部分消除EDTA依赖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聚集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