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地下水位变化对鄂西南亚高山泥炭藓湿地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
1
作者
夏煜轩
钟丽燕
+5 位作者
刘嫣
吴浩
周文昌
牟利
余玉蓉
方思成
《湖北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6-22,28,共8页
为了探讨地下水位变化对鄂西南亚高山泥炭藓湿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通过设置自然、排水和蓄水三种不同水位梯度处理,研究水位变化对湿地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湿地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排水和蓄水湿地...
为了探讨地下水位变化对鄂西南亚高山泥炭藓湿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通过设置自然、排水和蓄水三种不同水位梯度处理,研究水位变化对湿地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湿地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排水和蓄水湿地,表明适中且稳定的地下水位有利于物种的多样化。相比之下,排水湿地灌木层生物量最高,而蓄水湿地苔藓层生物量显著增加,但群落多样性较低,单一物种占据竞争优势。此外,地下水位变化显著影响植物群落的优势种分布:排水湿地主要以耳叶杜鹃、多齿长尾槭等灌木为优势种,天然湿地则以耳叶杜鹃与泥炭藓共存为特征,而蓄水湿地中齿缘吊钟花占据主导地位。研究结果揭示了地下水位对泥炭藓湿地植物多样性与生物量影响的非线性响应模式,指出维持地下水位在适宜范围(-10~-5 cm)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具有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
泥炭藓湿地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水位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磷吸附剂Mg/Al-LDO 的再生方法及机制
被引量:
7
2
作者
王卫东
郝瑞霞
+2 位作者
朱晓霞
万京京
钟丽燕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92-2099,共8页
为提高磷吸附剂Mg/Al-LDO的重复利用性,比较了焙烧一步再生法和解吸-焙烧两步再生法的再生效果;基于XRD、FTIR谱图分析再生过程中吸附剂的晶体结构及层间阴离子的变化,探讨了Mg/Al-LDO的再生机制及再生率下降的原因.结果表明,解吸-焙烧...
为提高磷吸附剂Mg/Al-LDO的重复利用性,比较了焙烧一步再生法和解吸-焙烧两步再生法的再生效果;基于XRD、FTIR谱图分析再生过程中吸附剂的晶体结构及层间阴离子的变化,探讨了Mg/Al-LDO的再生机制及再生率下降的原因.结果表明,解吸-焙烧两步再生法更适合作为Mg/Al-LDO的再生方法,最佳再生条件为:解吸液为Na OH-Na_2CO_3混合液,焙烧条件为温度550℃、时间6h;首次再生率可达到95%,经过5次再生后,再生率降为67%,存在再生率下降问题.根据Mg/Al-LDO吸附磷酸根的吸附机制和XRD、FTIR谱图分析,再生率下降的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是由于吸附剂的化学吸附作用导致磷酸根解吸不彻底,高温焙烧后晶体中残存的磷酸根仍占据着吸附剂的吸附位点;二是经多次高温焙烧后部分Mg/Al-LDO转化为尖晶石MgAl_2O_4,失去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吸附剂
Mg/Al-LDO
焙烧一步再生法
解吸-焙烧两步再生法
再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绿肥压青还田对水稻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研究——以广西梧州市龙圩区水稻绿肥压青试验为例
3
作者
钟丽燕
邹燕荣
钟铭
《农家科技》
2024年第7期172-174,共3页
传统的绿色肥料以豆科植物为主,如紫云英和蚕豆,但对于水稻的绿色肥料研究却很少。随着化肥的长期、大量使用,土壤酸化、微生物活性降低、重金属及有毒元素增加、养分失调,硝酸盐累积。土壤的这些变化降低了土壤的肥力、改变了土壤的结...
传统的绿色肥料以豆科植物为主,如紫云英和蚕豆,但对于水稻的绿色肥料研究却很少。随着化肥的长期、大量使用,土壤酸化、微生物活性降低、重金属及有毒元素增加、养分失调,硝酸盐累积。土壤的这些变化降低了土壤的肥力、改变了土壤的结构、造成作物的毒害。本研究以广西梧州市龙圩区某试验田为研究对象,在同样数量配方施肥的基础上,通过对施用不同量的绿肥覆青还田后水稻产量与土壤理化性状变化规律的研究,探讨绿肥覆青还田后水稻的增产效应,以期为今后开展绿肥覆青还田后水稻的增产等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试验发现,在同样用量的配方施肥下,增加施用不同量的绿肥压青还田,对水稻产量、土有机质和pH值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实现了提高水稻产量、减少化肥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压青还田
水稻产量
土壤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下水位变化对鄂西南亚高山泥炭藓湿地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
1
作者
夏煜轩
钟丽燕
刘嫣
吴浩
周文昌
牟利
余玉蓉
方思成
机构
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民族大学
宜昌市烟草公司秭归营销部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达州市开江县林业科研所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林业局
恩施市林业局
出处
《湖北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6-22,28,共8页
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气候变暖对鄂西亚高山泥炭藓沼泽湿地碳汇的影响及其控制机理”(2024AFB1028)。
文摘
为了探讨地下水位变化对鄂西南亚高山泥炭藓湿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通过设置自然、排水和蓄水三种不同水位梯度处理,研究水位变化对湿地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湿地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排水和蓄水湿地,表明适中且稳定的地下水位有利于物种的多样化。相比之下,排水湿地灌木层生物量最高,而蓄水湿地苔藓层生物量显著增加,但群落多样性较低,单一物种占据竞争优势。此外,地下水位变化显著影响植物群落的优势种分布:排水湿地主要以耳叶杜鹃、多齿长尾槭等灌木为优势种,天然湿地则以耳叶杜鹃与泥炭藓共存为特征,而蓄水湿地中齿缘吊钟花占据主导地位。研究结果揭示了地下水位对泥炭藓湿地植物多样性与生物量影响的非线性响应模式,指出维持地下水位在适宜范围(-10~-5 cm)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具有关键作用。
关键词
地下水位
泥炭藓湿地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水位调控
Keywords
groundwater level
Sphagnum wetlands
species diversity
biomass
water level regulation
分类号
S718.54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磷吸附剂Mg/Al-LDO 的再生方法及机制
被引量:
7
2
作者
王卫东
郝瑞霞
朱晓霞
万京京
钟丽燕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92-209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8028)
文摘
为提高磷吸附剂Mg/Al-LDO的重复利用性,比较了焙烧一步再生法和解吸-焙烧两步再生法的再生效果;基于XRD、FTIR谱图分析再生过程中吸附剂的晶体结构及层间阴离子的变化,探讨了Mg/Al-LDO的再生机制及再生率下降的原因.结果表明,解吸-焙烧两步再生法更适合作为Mg/Al-LDO的再生方法,最佳再生条件为:解吸液为Na OH-Na_2CO_3混合液,焙烧条件为温度550℃、时间6h;首次再生率可达到95%,经过5次再生后,再生率降为67%,存在再生率下降问题.根据Mg/Al-LDO吸附磷酸根的吸附机制和XRD、FTIR谱图分析,再生率下降的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是由于吸附剂的化学吸附作用导致磷酸根解吸不彻底,高温焙烧后晶体中残存的磷酸根仍占据着吸附剂的吸附位点;二是经多次高温焙烧后部分Mg/Al-LDO转化为尖晶石MgAl_2O_4,失去吸附能力.
关键词
磷吸附剂
Mg/Al-LDO
焙烧一步再生法
解吸-焙烧两步再生法
再生机制
Keywords
phosphorus adsorbent
Mg/Al-LDO
roasting one-step regeneration
desorption-roasting two-step regeneration
regenera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绿肥压青还田对水稻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研究——以广西梧州市龙圩区水稻绿肥压青试验为例
3
作者
钟丽燕
邹燕荣
钟铭
机构
梧州市龙圩区新地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
出处
《农家科技》
2024年第7期172-174,共3页
文摘
传统的绿色肥料以豆科植物为主,如紫云英和蚕豆,但对于水稻的绿色肥料研究却很少。随着化肥的长期、大量使用,土壤酸化、微生物活性降低、重金属及有毒元素增加、养分失调,硝酸盐累积。土壤的这些变化降低了土壤的肥力、改变了土壤的结构、造成作物的毒害。本研究以广西梧州市龙圩区某试验田为研究对象,在同样数量配方施肥的基础上,通过对施用不同量的绿肥覆青还田后水稻产量与土壤理化性状变化规律的研究,探讨绿肥覆青还田后水稻的增产效应,以期为今后开展绿肥覆青还田后水稻的增产等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试验发现,在同样用量的配方施肥下,增加施用不同量的绿肥压青还田,对水稻产量、土有机质和pH值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实现了提高水稻产量、减少化肥用量的目的。
关键词
绿肥压青还田
水稻产量
土壤性状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地下水位变化对鄂西南亚高山泥炭藓湿地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
夏煜轩
钟丽燕
刘嫣
吴浩
周文昌
牟利
余玉蓉
方思成
《湖北林业科技》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磷吸附剂Mg/Al-LDO 的再生方法及机制
王卫东
郝瑞霞
朱晓霞
万京京
钟丽燕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绿肥压青还田对水稻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研究——以广西梧州市龙圩区水稻绿肥压青试验为例
钟丽燕
邹燕荣
钟铭
《农家科技》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