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间护理对老年患者护理质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贤 金静维 +1 位作者 牛占从 李文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578-1579,共2页
目的观察时间护理对老年患者护理质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患者给予时间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后健康知识评分、... 目的观察时间护理对老年患者护理质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患者给予时间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后健康知识评分、患者满意度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33.1±7.6)d与(39.6±5.4)d,健康知识评分、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96.0±3.5)分与(92.0±5.4)分;(95.0±1.9)%与(93.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90±4)分与(8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68,P=0.02)。结论对老年患者进行时间护理,能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病人 时间护理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解旋酶恒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2
作者 金静维 马保华 +5 位作者 邱索平 凌彬冰 李贺 胡晓冰 曹永长 薛春宜 《贵州畜牧兽医》 2014年第5期1-5,共5页
针对FMDV编码3D蛋白(RNA聚合酶)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逆转录解旋酶恒温扩增技术(Reverse Transcription helicase-dependent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HDA)建立了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快速检测... 针对FMDV编码3D蛋白(RNA聚合酶)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逆转录解旋酶恒温扩增技术(Reverse Transcription helicase-dependent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HDA)建立了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可在65℃下,120 min内实现对口蹄疫病毒保守序列的大量扩增。该方法可检测到0.2 ng的FMDV核酸量,比普通RT-PCR高10倍;具有极高的特异性,除了能对FMDV核酸进行扩增外,对其他临床症状与口蹄疫类似的病毒,如水泡病病毒(SVD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细小病毒(PPV)和水泡性口炎病毒(VSV)的核酸,则不能扩增出目的片段。FMDV的RT-HDA检测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高,而且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逆转录解旋酶恒温扩增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鳢肠化学成分和抗神经炎活性研究
3
作者 刘春 姚敏 +4 位作者 金静维 甘礼社 昂松 吴日辉 李冬利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30-1338,共9页
研究醴肠的化学成分和抗神经炎活性。本文采用D101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等柱色谱和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技术对鳢肠Eclipta prostrata 95%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纯化,并结合核磁共振波谱数据以及与文献数据... 研究醴肠的化学成分和抗神经炎活性。本文采用D101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等柱色谱和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技术对鳢肠Eclipta prostrata 95%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纯化,并结合核磁共振波谱数据以及与文献数据比对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得到20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4-seco-olean-12-en-4-ol-3,28-dioic acid(1)、刺囊酸(2)、eclalbasaponinⅡ(3)、eclalbasaponinⅠ(4)、ecliptasaponin B(5)、eclalbasaponinⅣ(6)、eclalbasaponinⅥ(7)、eclalbasaponinⅦ(8)、香豌豆酚(9)、芹黄素(10)、蓟黄素(11)、川陈皮素(12)、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3)、金色鲜胺醇酯(14)、plantagoguanidinic acid(15)、plumbagine B(16)、蟛蜞菊内酯(17)、松脂醇(18)、α-醛基三聚噻吩(19)、α-terthienylmethanol(20)。化合物1、14、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之后利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小胶质BV2细胞模型评价了部分化合物的抗神经炎活性,发现化合物15能显著减少LPS诱导BV2细胞中的NO释放量,IC 50值为37.3μmol/L,且无细胞毒性。胍类生物碱化合物15对LPS诱导的BV2细胞炎症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且其抗炎活性为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鳢肠 化学成分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