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轮作模式对滩涂土壤有机碳及团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金雯晖 杨劲松 +4 位作者 侯晓静 姚荣江 余世鹏 王相平 谢文萍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95-1201,共7页
通过3年的田间试验,对比研究了在不施肥及施等量氮肥处理下,水旱轮作、旱旱轮作方式对苏北滩涂轻度盐渍化农田土壤脱盐、土壤有机碳、土壤团聚体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盐分背景条件下,水旱轮作、旱旱轮作两种利用方式下土壤盐分平均分... 通过3年的田间试验,对比研究了在不施肥及施等量氮肥处理下,水旱轮作、旱旱轮作方式对苏北滩涂轻度盐渍化农田土壤脱盐、土壤有机碳、土壤团聚体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盐分背景条件下,水旱轮作、旱旱轮作两种利用方式下土壤盐分平均分别下降30%和10%,p H分别下降3%和0,水旱轮作更有利于滨海滩涂轻度盐渍化土壤的快速脱盐及降碱。两种轮作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及大团聚体(〉2.0 mm)含量均随耕作年限而增长,且在不施肥和施肥的情况下,水旱轮作0~1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增长分别高于旱旱轮作约83%和75%;而大团聚体含量相比旱旱轮作分别高出11%和26%。水旱轮作模式对滨海滩涂盐渍化土壤的脱盐、增碳以及结构改良上均显著好于旱旱轮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旱轮作 旱旱轮作 苏北滩涂 滨海盐渍土 土壤有机碳 团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方式下滩涂围垦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团聚体有机碳的分布 被引量:27
2
作者 候晓静 杨劲松 +3 位作者 王相平 金雯晖 姚荣江 余世鹏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8-827,共10页
通过在苏北滩涂地区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不施肥、施农家肥、商品有机肥、无机肥)对滩涂地区围垦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施肥处理均能明显增加0~3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 通过在苏北滩涂地区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不施肥、施农家肥、商品有机肥、无机肥)对滩涂地区围垦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施肥处理均能明显增加0~3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施农家肥增加幅度最高,增加值分别为0.66g kg^-1和0.07kg m^-2。试验地区水稳性团聚体以〉5mm和0.25~0.5mm为主,含量分别为37%~57%和13%~20%;随着土层深度增加,〉5mm团聚体含量降低,0.25~0.5mm团聚体则增加;农家肥能显著增加〉5mm团聚体含量,同时降低0.25~5mm团聚体含量。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表现为,除0.25~0.5mm团聚体外,〉5mm至0.5~1mm团聚体之间,粒径越小,有机碳含量越高,其中0.5~1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高,为6.83g kg^-1;与其他处理相比,农家肥的施用能明显增加各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试验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与〉5mm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0.25~5mm团聚体负相关(p〈0.01或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方式 滩涂 团聚体分布 土壤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方式对滨海盐渍土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候晓静 杨劲松 +5 位作者 赵曼 金雯晖 李芙荣 姚荣江 余世鹏 王相平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81-789,共9页
为探明不同耕作措施对滨海盐渍土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团聚体特征的影响,本研究在江苏省东台市滨海滩涂农田区开展田间试验,选择玉米一大麦的旱一旱轮作方式,采用传统翻耕、深翻、少耕和免耕4种耕作方式,分别对耕层土壤的有机碳含... 为探明不同耕作措施对滨海盐渍土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团聚体特征的影响,本研究在江苏省东台市滨海滩涂农田区开展田间试验,选择玉米一大麦的旱一旱轮作方式,采用传统翻耕、深翻、少耕和免耕4种耕作方式,分别对耕层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土壤体积质量(容重)、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稳定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传统翻耕相比,免耕措施利于促进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免耕能使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18%~32%;少、免耕措施能使0~10cm土层〉0.25mm团聚体增加10%~31%,并且能显著增加0-20cm土层土壤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值;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表现为,除O.25~0.5mm团聚体外,在〉5mm至0.5~1mm粒径之间,粒径愈小,有机碳含量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措施 土壤有机碳 团聚体特征 苏北滩涂 盐渍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措施对滨海盐渍土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侯晓静 杨劲松 +4 位作者 赵曼 金雯晖 姚荣江 余世鹏 王相平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80-786,共7页
通过在滨海典型盐渍区开展的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有机碳以及土壤EC、p H、体积质量、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施肥措施均能显著提高0~30 cm土层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及密度。农家肥、商品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施... 通过在滨海典型盐渍区开展的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有机碳以及土壤EC、p H、体积质量、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施肥措施均能显著提高0~30 cm土层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及密度。农家肥、商品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施用均能显著增加作物生物量和产量,并能明显改善盐渍化农田的理化特性,具体表现在能明显降低表层土壤的p H和体积质量,提高土壤全氮含量,但农家肥和商品有机肥的施用使表层土壤的EC值有所升高。经过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EC、全氮、C/N比和作物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p H、体积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渍土 农家肥 商品有机肥 土壤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