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国有林场何以嵌入集体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于闽、川、赣三省的经验
1
作者
金铂皓
马贤磊
杜焱强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16,共11页
实现集体林业生态产品价值是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和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连接点。然而,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变革,集体林区面临着村民资源依赖性下降、村集体生产要素结合能力欠缺和合作社融资规模萎缩等挑战,倒逼集体林区探索国有林...
实现集体林业生态产品价值是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和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连接点。然而,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变革,集体林区面临着村民资源依赖性下降、村集体生产要素结合能力欠缺和合作社融资规模萎缩等挑战,倒逼集体林区探索国有林场嵌入集体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治理机制。基于闽、川、赣三省调研,采用多案例比较法发现:国有林场作为中国特色的公益类事业单位,灵活应用数字化公共服务、权益保障、资源整合和大市场对接四项工具,并针对单户经营、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种集体林地经营模式创造出统揽经营、地块分工和产销服务三种国有林场的嵌入模式,有效推进集体林业生态产品的专业化生产。进一步指出,国有林场立足枢纽地位,运用独特的连接性和桥接性社会资本,以实现平衡数据访问和数据安全、提升农户收益和财产安全感知、增强村庄和外部行动者联动能力的目标,进而促进集体林业治理转型。因此,建议把国有林场嵌入集体林业治理作为一种建设方向,通过构建数字化共同体,创新林业适度规模经营形式和延伸林业价值链等手段实现生态产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业
生态产品
国有林场
乡村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态产品供给的内生动力机制释析--基于完整价值回报与代际价值回报的双重视角
被引量:
24
2
作者
金铂皓
黄锐
+1 位作者
冯建美
马贤磊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1-88,共8页
研究目的:从生态产品完整价值回报和代际价值回报两个视角,应用资源价值构成理论和外部性理论,探究生态产品供给内生动力不足的原因以及提升内生动力的策略。研究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和情景模拟方法。研究结果:生态产品供给的内生动...
研究目的:从生态产品完整价值回报和代际价值回报两个视角,应用资源价值构成理论和外部性理论,探究生态产品供给内生动力不足的原因以及提升内生动力的策略。研究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和情景模拟方法。研究结果:生态产品供给的内生动力缺失的原因在于供给主体缺乏合理的完整价值回报和代际价值回报:一方面,由于生态价值评价体系的缺失和地方政府的职责推诿抑制了生态价值的实现,部分地区人力资本和人造资本的短板约束了社会文化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缺失适用于生态产品供给的社会折现率体系和相关的代际补偿机制导致了生态产品供给在当前收益与未来收益间存在转换偏差,降低了供给行动的代际回报。研究结论:提升生态产品供给的内生动力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需要建立不同类型的价值评价体系,拓宽生态价值实现渠道,明晰政府在价值实现中的职责;另一方面需要建立符合生态产品特点的新代际折现率体系,参照新代际折现率和传统折现率核算得到的净现值差额制定代际补偿标准,探索考虑代际影响的代际金融产品,根据价值替代难度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生态产品供给
内生动力
完整价值回报
代际价值回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睦邻四堂间”:一种远郊闲置宅基地的活用模式——基于上海市奉贤区调研
被引量:
4
3
作者
纪晓岚
金铂皓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9年第2期48-54,共7页
通过分析上海市奉贤区宅基地活用案例发现,奉贤区改革将宅基地盘活与农村公共服务建设融合,宅基地盘活目标由提升土地利用转变为改善村民生活,丰富宅基地改革含义;宅基地居住功能转变为养老保障、公共服务功能,转换宅基地改革思维。由...
通过分析上海市奉贤区宅基地活用案例发现,奉贤区改革将宅基地盘活与农村公共服务建设融合,宅基地盘活目标由提升土地利用转变为改善村民生活,丰富宅基地改革含义;宅基地居住功能转变为养老保障、公共服务功能,转换宅基地改革思维。由于缺乏宅基地"三权分置"作为依托,奉贤区宅基地改革无法摆脱公共服务规模狭窄、宅基地盘活数量有限和维持改革持续性艰难的困境,目前仅为尝试阶段。今后,需认定宅基地资格权并调查宅基地闲置情况,促进宅基地改革与宅基地"三权分置"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
公共服务
养老
“三权分置”
土地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有林场何以嵌入集体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于闽、川、赣三省的经验
1
作者
金铂皓
马贤磊
杜焱强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16,共11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农村土地流转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研究”(24JZD027)。
文摘
实现集体林业生态产品价值是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和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连接点。然而,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变革,集体林区面临着村民资源依赖性下降、村集体生产要素结合能力欠缺和合作社融资规模萎缩等挑战,倒逼集体林区探索国有林场嵌入集体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治理机制。基于闽、川、赣三省调研,采用多案例比较法发现:国有林场作为中国特色的公益类事业单位,灵活应用数字化公共服务、权益保障、资源整合和大市场对接四项工具,并针对单户经营、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种集体林地经营模式创造出统揽经营、地块分工和产销服务三种国有林场的嵌入模式,有效推进集体林业生态产品的专业化生产。进一步指出,国有林场立足枢纽地位,运用独特的连接性和桥接性社会资本,以实现平衡数据访问和数据安全、提升农户收益和财产安全感知、增强村庄和外部行动者联动能力的目标,进而促进集体林业治理转型。因此,建议把国有林场嵌入集体林业治理作为一种建设方向,通过构建数字化共同体,创新林业适度规模经营形式和延伸林业价值链等手段实现生态产品价值。
关键词
集体林业
生态产品
国有林场
乡村治理
Keywords
collective forestry
ecological product
state-owned forest farm
rural governance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X3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态产品供给的内生动力机制释析--基于完整价值回报与代际价值回报的双重视角
被引量:
24
2
作者
金铂皓
黄锐
冯建美
马贤磊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
江苏苏地仁合土地房地产资产评估测绘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连云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出处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1-88,共8页
基金
江苏省自然资源科技计划项目“自然资源资产生态价值核算与价值实现机制研究”(2020017)。
文摘
研究目的:从生态产品完整价值回报和代际价值回报两个视角,应用资源价值构成理论和外部性理论,探究生态产品供给内生动力不足的原因以及提升内生动力的策略。研究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和情景模拟方法。研究结果:生态产品供给的内生动力缺失的原因在于供给主体缺乏合理的完整价值回报和代际价值回报:一方面,由于生态价值评价体系的缺失和地方政府的职责推诿抑制了生态价值的实现,部分地区人力资本和人造资本的短板约束了社会文化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缺失适用于生态产品供给的社会折现率体系和相关的代际补偿机制导致了生态产品供给在当前收益与未来收益间存在转换偏差,降低了供给行动的代际回报。研究结论:提升生态产品供给的内生动力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需要建立不同类型的价值评价体系,拓宽生态价值实现渠道,明晰政府在价值实现中的职责;另一方面需要建立符合生态产品特点的新代际折现率体系,参照新代际折现率和传统折现率核算得到的净现值差额制定代际补偿标准,探索考虑代际影响的代际金融产品,根据价值替代难度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生态产品供给
内生动力
完整价值回报
代际价值回报
Keywords
eco-label product value realization
eco-label product supply
internal driving forces
complete value return
intergenerational value return
分类号
F062.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睦邻四堂间”:一种远郊闲置宅基地的活用模式——基于上海市奉贤区调研
被引量:
4
3
作者
纪晓岚
金铂皓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9年第2期48-54,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16ZDA083)
文摘
通过分析上海市奉贤区宅基地活用案例发现,奉贤区改革将宅基地盘活与农村公共服务建设融合,宅基地盘活目标由提升土地利用转变为改善村民生活,丰富宅基地改革含义;宅基地居住功能转变为养老保障、公共服务功能,转换宅基地改革思维。由于缺乏宅基地"三权分置"作为依托,奉贤区宅基地改革无法摆脱公共服务规模狭窄、宅基地盘活数量有限和维持改革持续性艰难的困境,目前仅为尝试阶段。今后,需认定宅基地资格权并调查宅基地闲置情况,促进宅基地改革与宅基地"三权分置"衔接。
关键词
宅基地
公共服务
养老
“三权分置”
土地政策
Keywords
rural homestead
public service
care service
land policy
分类号
F301.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国有林场何以嵌入集体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于闽、川、赣三省的经验
金铂皓
马贤磊
杜焱强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生态产品供给的内生动力机制释析--基于完整价值回报与代际价值回报的双重视角
金铂皓
黄锐
冯建美
马贤磊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睦邻四堂间”:一种远郊闲置宅基地的活用模式——基于上海市奉贤区调研
纪晓岚
金铂皓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