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ric IOL矫正角膜散光的疗效和残余散光的矢量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曾庆森 胡东瑞 +3 位作者 金赣英 李琦 徐丹丹 阮罗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91-1995,共5页
目的:观察Toric人工晶状体(Toric IOL)植入术矫正角膜散光的临床疗效,并对残余散光和角膜散光进行矢量分析。方法:回顾性病例观察研究。选取2018-09/2019-10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Toric IOL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63例77眼。术后1w... 目的:观察Toric人工晶状体(Toric IOL)植入术矫正角膜散光的临床疗效,并对残余散光和角膜散光进行矢量分析。方法:回顾性病例观察研究。选取2018-09/2019-10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Toric IOL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63例77眼。术后1wk,1、3mo观察裸眼远视力(UCDVA)、最佳矫正远视力(BCDVA)、主觉验光的残余散光,散瞳后采用OPD-scanⅢ测量Toric IOL轴位,计算IOL轴位偏差度(LAD)。结果:术后1wk,1、3mo,本组患者UCDVA(LogMAR)分别为0.22(0.15,0.40)、0.30(0.15,0.40)、0.30(0.15,0.40),均较术前UCDVA[0.82(0.60,1.22)]、BCDVA[0.52(0.30,0.70)]明显改善(P<0.008);残余散光分别为0.75(0.50,1.00)、0.75(0.38,1.00)、0.50(0.25,1.00)D,均较术前角膜散光[2.19(1.73,2.69)D]明显下降(P<0.008)。术后3mo,UCDVA(LogMAR)≤0.301的患者占比69%,残余散光≤0.75D的患者占比73%。术后1wk,1、3mo,本组患者LAD中位数分别为2.0°、2.0°、3.0°,LAD≤5°的患者占比分别为81%、82%、77%,最大LAD值为11°。散光矢量分析显示,本组患者术前角膜散光为2.31±0.80D,质心值为1.44D@177°±1.99D;预测术后残余散光为0.14±0.17D,质心值为0.02D@58°±0.22D;术后3mo残余散光为0.69±0.53D,质心值为0.05D@142°±0.88D。结论:Toric IOL可以有效矫正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且具有良好的旋转稳定性。散光矢量分析可直观显示预测术后散光与实际残余散光的差异,有利于分析优化角膜散光的测量、IOL度数计算、手术设计、术后观察等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RIC人工晶状体 角膜散光 残余散光 矢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OPD scanⅢ与传统裂隙灯法评估Toric IOL轴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胡东瑞 曾庆森 +4 位作者 金赣英 李琦 卓优儿 徐丹丹 阮罗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14-1518,共5页
目的:分析利用OPD ScanⅢ(光程差分析仪)与传统裂隙灯法评估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OL)轴位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方法:前瞻性观察对照研究。选取2018-07/2019-10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Toric IOL植入术的患者118例156眼。术... 目的:分析利用OPD ScanⅢ(光程差分析仪)与传统裂隙灯法评估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OL)轴位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方法:前瞻性观察对照研究。选取2018-07/2019-10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Toric IOL植入术的患者118例156眼。术后1wk,1、3mo随访观察残余散光,并分别在小瞳孔下和散瞳后采用OPD scanⅢ测量Toric IOL轴位(轴位眼内散光法和轴位OPD法),同时采用传统裂隙灯法测量Toric IOL轴位(轴位Slit法),分析三种方法测量结果的差异性和一致性,并计算三种方法测量结果与目标轴位相比的IOL轴位偏差度(LAD)。结果:术后1wk,1、3mo本组患者残余散光度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3mo残余散光度≤0.75D者占73.7%。术后3mo,轴位Slit法、轴位OPD法、轴位眼内散光法测得Toric IOL轴位分别为111.0°(10,178)°、113.5°(12,180)°、113.0°(15,178)°。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术后3mo,轴位OPD法与轴位Slit法、轴位眼内散光法与轴位Slit法、轴位OPD法与轴位眼内散光法测量结果差值的均值分别是-0.58°、-0.19°、0.40°,均接近于0°,一致性较高,95%LoA分别为(-7.01~5.84)°、(-12.44~12.07)°、(-10.69~11.49)°。术后3mo,轴位Slit法、轴位OPD法、轴位眼内散光法测得LAD≤5°的患者占比分别为82.0%、80.1%、59.0%。结论:OPD scanⅢ可以散瞳直接测量Toric IOL轴位,是一种客观准确的测量方法,可以代替传统裂隙灯法测量轴位,避免主观局限性,也可在小瞳孔下通过眼内散光法测出Toric IOL轴位,结合眼科临床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 Toric IOL 轴位测量 OPD scanⅢ 散光 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