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若干问题探讨
1
作者 金菊良 沈时兴 +4 位作者 周亮广 王梓宇 周戎星 吴成国 崔毅 《江淮水利科技》 2025年第1期10-17,26,共9页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是支撑区域水资源空间均衡、水利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受区域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诸多因素影响,近40年来一直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和实践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和难点。针对实际区域...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是支撑区域水资源空间均衡、水利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受区域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诸多因素影响,近40年来一直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和实践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和难点。针对实际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过程中尚存在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概念和系统结构不清晰、评价方法中的一些误区、评价方法各环节之间逻辑关联性较弱等重要问题,研究指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系统就是区域水资源承载支撑力、压力、调控力相作用形成的系统,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就是在承载调控力作用下对承载支撑力与承载压力之间的平衡程度进行评判,评价对象a、评价指标b和评价目标c相作用构成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系统;探讨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论据关系a-b、评价论证关系b-c和评价结果关系a-c的构建问题。结果表明,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过程具有评价目标实现过程的物理成因解析-指标体系确定-评价方法构建的复杂系统结构,体现了完整的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逻辑推理过程,可应用PDCA戴明循环方法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方法不断改进,以不断提高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综合评价方法误区 评价对象 评价指标 评价目标 亚里士多德三段论 PDCA戴明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偏联系数与随机模拟耦合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石询询 金菊良 +3 位作者 吴成国 汪洁 刘凌 常伊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2,共10页
为定量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挖掘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信息、合理构造集对分析联系数分量的迁移率矩阵,提出采用基于同异反总关系程度“a+b+c”度量的整体偏联系数方法计算得到修正联系数分量,再结合三角模糊数随机... 为定量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挖掘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信息、合理构造集对分析联系数分量的迁移率矩阵,提出采用基于同异反总关系程度“a+b+c”度量的整体偏联系数方法计算得到修正联系数分量,再结合三角模糊数随机模拟方法,构建了基于整体偏联系数与随机模拟耦合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文中模型在宿州市2011—2019年的应用结果表明:宿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总体偏低,除2018年以外,其余年份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等级均在2级以上,但是评价等级有逐年下降趋势,水资源承载力呈现正向改善的趋势;水资源承载力级别特征值全部落在本文方法计算出的评价区间内,认为该方法合理,与基于偏联系数原理构造的迁移率矩阵计算的评级等级基本一致且误差更小,说明该方法在联系数分量迁移转化时更合理,可为判别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等级、合理调控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供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宿州市 减法集对势 整体偏联系数 三角模糊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对联系数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筛选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金菊良 周亮广 +4 位作者 王平 崔毅 吴成国 周戎星 袁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1,共9页
为综合判断在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条件相互作用下区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复合系统不断协同优化的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状态,构建了由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和发展条件3个子系统组成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初步评价指... 为综合判断在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条件相互作用下区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复合系统不断协同优化的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状态,构建了由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和发展条件3个子系统组成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初步评价指标体系。为定量分析初步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咨询信息,根据专家指标排序合理性模糊关系的取值区间特点提出了相对联系数,用相对联系数的平均集对势估计各专家指标排序合理性的权重,进而可得各指标重要性的专家综合排序值,据此筛选初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相对联系数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筛选方法(SM-RCN)。SM-RCN在陕西省的应用结果表明:筛选后的指标体系汇聚了各专家对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主要影响指标的综合评判;SM-RCN可克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缺乏定量分析依据的不足,可识别不同专家、同一专家对不同评价方面的指标排序合理性的程度。该筛选方法在区域水利现代化、水资源空间均衡、水资源承载力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高质量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筛选 系统结构 集对分析 相对联系数 平均集对势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结构的水利高质量发展内涵与结构解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金菊良 王平 +4 位作者 周亮广 吴成国 崔毅 周戎星 袁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2,62,共7页
准确把握水利高质量发展内涵,是实施新时代水利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通过系统梳理高质量发展和水利发展的研究进展,基于系统观,分析了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概念体系和核心要义;基于系统结构及系统优化视角,构建了由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 准确把握水利高质量发展内涵,是实施新时代水利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通过系统梳理高质量发展和水利发展的研究进展,基于系统观,分析了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概念体系和核心要义;基于系统结构及系统优化视角,构建了由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条件三要素组成的水利高质量发展系统的关系结构。结果表明:水利高质量发展既是水利系统优化的发展理念,也是实现系统治水的发展措施;将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解析为水旱灾害防御安全、水资源供给安全、水生态保护安全和水环境保护安全保障以及高质量水利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内化于水利高质量发展系统的关系结构之中,其中水资源禀赋和绿色发展是前提基础和约束条件,开放是其外在环境条件和内在体现,水利科技创新、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利系统现代化管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安全系统功能协调是发展的重要优化途径,高质量水安全保障与满足人民需求的高质量水利共享是发展目标的核心内容。基于系统结构及系统优化问题视角深入剖析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系统结构及其内在关系,可进一步深化对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认识,为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综合定量评价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高质量发展 概念分析 系统结构 关系结构 系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平 周亮广 +5 位作者 金菊良 吴成国 周戎星 袁康 刘凌 崔毅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2,共11页
基于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条件相作用形成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系统结构和相对联系数的指标体系筛选方法,构建了由59个评价指标、11个发展方面、3个发展子系统组成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咨询和遗传层次分析法... 基于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条件相作用形成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系统结构和相对联系数的指标体系筛选方法,构建了由59个评价指标、11个发展方面、3个发展子系统组成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咨询和遗传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集对分析计算指标、方面、子系统和样本4个层次与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标准集对间的联系数,应用减法集对势判断4个层次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状态,建立了基于集对分析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方法(SPA-HDEM),并将其应用于陕西省2020年10个地市的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中。结果表明:西安水利高质量发展状态处于中等偏较高等级,咸阳、汉中、渭南、安康、宝鸡、榆林均处于中等等级,延安、商洛、铜川均处于较低偏中等等级;非陕南的7个地市的发展条件均不佳,10个地市的发展途径均相对较低;各地市处于反势的指标中,西安有“人均水资源量”等11个、铜川有“防洪堤防达标率”等32个、宝鸡有“水利投资占GDP比重”等16个、咸阳有“人均生活用水量”等14个、渭南有“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等19个、延安有“供水模数”等21个、榆林有“供水模数”等22个、汉中有“防洪堤防达标率”等15个、安康有“防洪堤防达标率”等21个、商洛有“人均工资”等25个,重点调控这些反势指标是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工作中的重要任务。SPA-HDEM适用性强,在已知评价等级标准的实际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问题中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 集对分析 联系数 减法集对势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淮河地区降水空间聚类分析
6
作者 周玉 周磊 +3 位作者 周平 张宇亮 崔毅 金菊良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0-1109,共10页
秦岭-淮河地区受复杂地形与多变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在年际和年内波动较大,空间分布呈明显区域性。通过分析不同时间尺度降水量,年降水量丰平枯状态和相邻年份年降水量变化的增平减趋势,对秦岭-淮河地区进行降水空间聚类。结果表明:根据... 秦岭-淮河地区受复杂地形与多变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在年际和年内波动较大,空间分布呈明显区域性。通过分析不同时间尺度降水量,年降水量丰平枯状态和相邻年份年降水量变化的增平减趋势,对秦岭-淮河地区进行降水空间聚类。结果表明:根据候降水量指标可将秦岭-淮河地区分为江淮、黄淮、秦岭以南、秦岭以北4个区,据年降水量丰平枯状态联系数指标可将该地区分为江淮、黄淮、秦岭-淮河交界附近、秦岭以北高原和秦岭以南西段4个区,据相邻年份年降水量变化增平减趋势联系数指标可将该地区分为江淮、黄淮、秦岭3个区;融合3个降水指标的区域划分结果,可将秦岭-淮河地区划分为6个区:江淮、黄淮、秦岭以南、秦岭以北西段和高原区、关中区、秦岭-淮河交界过渡区。基于线性矩法的分区一致性检验表明分区内无奇异站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空间聚类 候降水量 年降水量丰平枯状态 相邻年份年降水量变化 集对分析 秦岭-淮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评价问题探讨
7
作者 王平 周戎星 +3 位作者 金菊良 周亮广 何思圜 吴成国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23,共7页
区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评价涉及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学科,是连接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桥梁。为推动区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调评价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针对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评价中存在的概... 区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评价涉及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学科,是连接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桥梁。为推动区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调评价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针对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评价中存在的概念不明确、耦合协调模型计算有误区、定量评价计算与物理解析相分离等问题,基于评价对象、评价指标、评价目标的系统综合评价三要素原则,重点探讨区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评价中的耦合度评价、耦合协调度评价等基本概念,以及单指标评价函数、指标权重、系统综合指标评价函数、耦合协调度计算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采用物理解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改进现有耦合协调评价方法的不足,引入集对分析等计算智能方法和戴明循环法以不断改进、开拓和创新系统间耦合协调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高质量发展 生态保护 耦合协调评价 集对分析 使用误区 系统综合评价三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偏联系数和动态差异度系数的区域旱灾风险评估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浩 金菊良 +4 位作者 崔毅 张诗懿 周亮广 刘凌 蒋尚明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5,共11页
为客观准确地评估区域旱灾风险,依据半偏联系数思想构建了四元联系数的迁移率矩阵,以此来修正四元联系数分量,同时提出了随样本指标变化而变化的差异度系数计算方法,计算了四元联系数中的差异度系数,构建了基于半偏联系数和动态差异度... 为客观准确地评估区域旱灾风险,依据半偏联系数思想构建了四元联系数的迁移率矩阵,以此来修正四元联系数分量,同时提出了随样本指标变化而变化的差异度系数计算方法,计算了四元联系数中的差异度系数,构建了基于半偏联系数和动态差异度系数的区域旱灾风险评估方法,在亳州市的应用结果表明:2008-2020年,亳州市旱灾风险系统中的危险性子系统基本处于轻险和中险两种状态,其中单位面积水资源占有量和土壤类型是脆弱性指标;暴露性子系统处于轻险和中险两种状态,其中人口密度和耕地率是脆弱性指标;灾损敏感性子系统基本处于微险状态,其中农业人口比例是脆弱性指标;抗旱能力子系统处于中险状态,其中水库调蓄率、单位面积现状供水能力、单位面积应急浇水能力和节水灌溉率是脆弱性指标;亳州市旱灾风险综合系统处于轻险和中险两种状态,并且整体变化趋势从中险向轻险发展。本文联系数值法和半偏减法集对势方法的评估结果基本一致,并且联系数值法的计算结果更加稳健、可靠,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灾风险评估 半偏联系数 联系数分量 动态差异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传递减法集对势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啸骎 吴成国 +3 位作者 秦广虎 杨振龙 赵齐雅 金菊良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71,共10页
为有效评估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演变特征并诊断脆弱性影响因素,引入物理学热传递思想,在集对分析传统减法集对势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确定性项和不确定项之间的势差概念,构建了基于热传递减法集对势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并应用于安... 为有效评估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演变特征并诊断脆弱性影响因素,引入物理学热传递思想,在集对分析传统减法集对势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确定性项和不确定项之间的势差概念,构建了基于热传递减法集对势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并应用于安徽省江淮丘陵区。结果表明:2011—2018年安徽省江淮丘陵区除合肥市外,其余地市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整体有所改善,合肥市水资源承载力等级较低;人均水资源量、产水模数、生态用水率等因素是影响安徽省江淮丘陵区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的重要脆弱性因素。整体而言,本文计算分析结果与传统减法集对势及半偏减法集对势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这表明构建的基于热传递减法集对势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计算结果合理有效,且丰富和发展了集对势的内涵,可为开展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脆弱性因素识别提供新的研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减法集对势 热传递减法集对势 江淮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干旱危险性评价及等级划分
10
作者 常伊婷 蒋尚明 +4 位作者 崔毅 金菊良 汪洁 陈浩 沈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48,73,共9页
区域干旱危险性评价是实现旱灾风险管理的基础,可为防旱减灾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依据。选取安徽省104个县级行政区的水资源量和降水量数据,采用指标综合评估法构建了基于危险性指数的干旱危险性定量评价方法,对安徽省各县区的干旱危... 区域干旱危险性评价是实现旱灾风险管理的基础,可为防旱减灾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依据。选取安徽省104个县级行政区的水资源量和降水量数据,采用指标综合评估法构建了基于危险性指数的干旱危险性定量评价方法,对安徽省各县区的干旱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得到了安徽省干旱危险性等级分布图。结果表明:基于水资源量和降水量数据的计算结果绘制的县域干旱危险性区划图中,除个别县区的危险性等级分布有所差异外,安徽省干旱危险性等级分布由北到南逐渐降低;安徽省干旱危险性程度的总体变化趋势与其自然地理分布紧密相关,并且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安徽省旱灾风险区划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危险性评价 干旱危险性区划 干旱危险性指数 指标综合法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差异度系数在淮北平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
11
作者 刘凌 陈浩 +4 位作者 周戎星 王平 金菊良 袁康 葛瑞敏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80,共9页
为科学有效地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基于现有动态差异度系数的相关研究,充分挖掘评价样本与等级标准之间的不确定性信息,推导出随样本值变化而变化的差异度系数计算式,构建了基于动态差异度系数的四元联系数值法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定量... 为科学有效地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基于现有动态差异度系数的相关研究,充分挖掘评价样本与等级标准之间的不确定性信息,推导出随样本值变化而变化的差异度系数计算式,构建了基于动态差异度系数的四元联系数值法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定量评价方法。该方法在安徽省淮北平原的应用结果表明:2015—2019年安徽省淮北平原六市水资源承载状况均处于2级临界可载与3级临界超载之间,说明水资源承载状况较差;联系数值法得出的评价结果与级别特征值法、四元减法集对势基本相同,联系数值法较其他两种方法更客观,灵敏度更高;联系数值法可准确判断集对系统的发展趋势,为解决水资源、水环境等领域类似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动态差异度系数 联系数值 减法集对势 淮北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影寻踪权重优化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 被引量:42
12
作者 金菊良 刘东平 +3 位作者 周戎星 张礼兵 崔毅 吴成国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共6页
针对基于专家判断的层次分析法(AHP)等主观定权方法存在一定的主观随意性,会导致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采用投影寻踪(PP)方法优化AHP确定的指标权重,再结合减法集对势理论,构建了基于PP-AHP方法定权的水资源... 针对基于专家判断的层次分析法(AHP)等主观定权方法存在一定的主观随意性,会导致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采用投影寻踪(PP)方法优化AHP确定的指标权重,再结合减法集对势理论,构建了基于PP-AHP方法定权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并以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为例加以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进一步优化AHP法确定的指标权重,挖掘AHP法定权结果的不确定性信息,更好地将AHP法主观定权与PP法客观定权的优点相结合,所得权重更接近最优解,降低了指标权重不确定性带来的评价结果不合理的风险,评价结果更为稳健,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投影寻踪 层次分析法 权重优化 减法集对势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系数和耦合协调度的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方法 被引量:37
13
作者 金菊良 徐新光 +4 位作者 周戎星 崔毅 宁少尉 周玉 吴成国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共6页
为定量分析评价水资源空间均衡状况和空间差异,采用联系数和耦合协调度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水资源空间均衡进行评价。综合考虑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复合关系,构建了由水资源承载支撑力和承载压力2个系统、15个评价指标组成的水资... 为定量分析评价水资源空间均衡状况和空间差异,采用联系数和耦合协调度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水资源空间均衡进行评价。综合考虑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复合关系,构建了由水资源承载支撑力和承载压力2个系统、15个评价指标组成的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了评价指标权重,提出了基于联系数和耦合协调度的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方法。以安徽省为实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应用于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较为合理,能弥补传统耦合协调度无法体现不确定性问题的缺陷,准确反映系统间的协调作用和整体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空间均衡 联系数 耦合协调度 承载支撑力 承载压力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系数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诊断分析方法 被引量:103
14
作者 金菊良 沈时兴 +2 位作者 郦建强 崔毅 吴成国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9,共9页
为在随机、模糊、未确知等不确定性条件下定量评判和诊断分析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用联系数有效处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间的不确定性,提出用最小相对熵原理综合评价样本联系数和评价指标值联系数,构... 为在随机、模糊、未确知等不确定性条件下定量评判和诊断分析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用联系数有效处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间的不确定性,提出用最小相对熵原理综合评价样本联系数和评价指标值联系数,构造了减法集对势这一新的集对势函数,并用于测度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在当前宏观期望层次上所处的确定性状态和发展趋势、诊断识别水资源承载力的脆弱性指标,进而建立了基于联系数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诊断分析的一套方法(CNAD)。CNAD在安徽省淮北地区的应用结果表明:淮北地区2004、2010、2020年的水资源承载力等级均介于承载力一般等级与较弱等级之间;这3 a的评价样本联系数、评价指标值联系数、平均联系数值中只有2020年的评价指标值联系数处于偏反势(接近反势的临界值),其余联系数均处于反势,说明该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发展趋势为负向发展,水资源承载状态十分严峻。CNAD充分挖掘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标准等级与评价指标样本值之间各单指标联系数的评价信息,评价和诊断的结果可靠、合理,方法直观、简便、通用性强,在各种实际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诊断分析中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安全管理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诊断分析 集对分析 联系数 减法集对势 偏联系数 淮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 被引量:202
15
作者 金菊良 杨晓华 丁晶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0-24,共5页
:针对标准遗传算法 (SGA)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早熟收敛、全局优化速度缓慢和解的精度差等缺点 ,提出了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 (RAGA)。
关键词 遗传算法 改进措施 实数编码 优化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和风险矩阵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 被引量:38
16
作者 金菊良 陈磊 +3 位作者 陈梦璐 郦建强 张礼兵 董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5-41,共7页
为综合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状况,提出了集对分析与风险矩阵相结合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首先,根据研究区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实际情况,建立由水资源承载支撑力、承载调控力、承载压力3个子系统和15个指标的区域... 为综合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状况,提出了集对分析与风险矩阵相结合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首先,根据研究区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实际情况,建立由水资源承载支撑力、承载调控力、承载压力3个子系统和15个指标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确定1级(可载)、2级(临界超载)、3级(超载)评价标准;其次,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建立了基于集对分析和风险矩阵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WCC-SPARM),并用其评价2010~2015年安徽省淮北市水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2010~2015年淮北市水资源承载力级别分别是2级、3级、3级、2级、3级和3级,这与基于集对分析方法的评价结果(2级、3级、2级、2级、3级和3级)总体上相一致,说明WCC-SPARM模型在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中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集对分析 风险矩阵 承载支撑力 承载压力 承载调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34
17
作者 金菊良 陈鹏飞 +3 位作者 陈梦璐 郦建强 徐翔宇 唱彤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24,57,共12页
为分析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发展状况及趋势,以CNKI数据库收录的2558篇和WOS数据库收录的512篇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文献作为数据基础,采用共著分析和共现分析等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方法,通过对文献发表的时间分布、学科和期刊分布、高被引文献... 为分析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发展状况及趋势,以CNKI数据库收录的2558篇和WOS数据库收录的512篇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文献作为数据基础,采用共著分析和共现分析等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方法,通过对文献发表的时间分布、学科和期刊分布、高被引文献分布、研究主体分布及研究热点等方面的深入分析,综述了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进展。分析结果表明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领域,国内研究热点主要有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可持续发展、水环境承载力、水安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国外研究热点主要有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承载力、气候变化、水资源管理、水质、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 知识图谱 VOSvie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偏减法集对势在区域旱灾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8
作者 金菊良 赵行玥 +3 位作者 崔毅 周玉 陈梦璐 宁少尉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6-44,共9页
为深入挖掘旱灾风险动态评估中评价样本与评价标准之间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用半偏减法集对势这一新的联系数伴随函数,建立区域旱灾风险动态评估的半偏减法集对势方法(SSSPP),并应用于宿州市2007—2017年旱灾风险动态评估和风险脆弱... 为深入挖掘旱灾风险动态评估中评价样本与评价标准之间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用半偏减法集对势这一新的联系数伴随函数,建立区域旱灾风险动态评估的半偏减法集对势方法(SSSPP),并应用于宿州市2007—2017年旱灾风险动态评估和风险脆弱性因子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宿州市旱灾风险综合等级基本在2级以上,处于偏危险状态,通过半偏减法集对势值可判别2009、2010及2011年处于偏反势,为高危险年份。通过半偏减法集对势方法识别出了宿州市旱灾风险脆弱性指标有:相对湿润度指数、土壤相对湿度、土壤类型、单位面积水资源量、耕地率、农业人口比例、水库调蓄率、单位面积现状供水能力、单位面积应急浇水能力、灌溉指数、节水灌溉率,这11个指标是宿州市降低旱灾风险等级进一步需要调控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灾风险 动态评估 脆弱性指标 诊断识别 集对分析 联系数 半偏减法集对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动态评价的五元引力减法集对势方法 被引量:18
19
作者 金菊良 郭涵 +4 位作者 李征 周戎星 崔毅 宁少尉 吴成国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共7页
【目的】动态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状态及变化趋势,识别、诊断水资源承载力脆弱性子系统和指标。【方法】综合考虑五元联系数分量的物理意义及对所论集对系统态势影响程度的差异性,借鉴万有引力和阻尼的思想,构建了基于联系数的五元引力... 【目的】动态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状态及变化趋势,识别、诊断水资源承载力脆弱性子系统和指标。【方法】综合考虑五元联系数分量的物理意义及对所论集对系统态势影响程度的差异性,借鉴万有引力和阻尼的思想,构建了基于联系数的五元引力减法集对势。将五元引力减法集对势应用于四川省、黑龙江省水资源承载力动态评价和变化趋势分析中,并与现有的五元减法集对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总体态势向好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对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为:生态环境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水资源子系统,其中连续处于反势、偏反势的生态环境子系统是脆弱性子系统,相关指标是需要密切关注和调控的;黑龙江省水资源承载状况整体较好,可以支撑承载客体,其中指标“降水量”“第三产业占比”处于反势,“产水能力”“人口密度”“第一产业占比”处于偏反势,是需要调控的指标,五元引力减法集对势判别的系统集对势值和态势与五元减法集对势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且在诊断、识别脆弱性子系统和指标上更为敏感、有效。【结论】所构建的五元引力减法集对势的计算结果与实际物理意义更为符合,且计算简单、解释性强,为多等级集对系统动态分析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集对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趋势分析 联系数 五元引力减法集对势 四川省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水资源学概论 被引量:30
20
作者 金菊良 周戎星 +1 位作者 崔毅 陈梦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19,共13页
水资源系统是地球表层五大圈层中的大气过程、生态过程、地球化学过程、人类活动和水文过程通过水循环相互连结起来的一类开放、高维、动态的典型复杂系统,水资源系统结构反映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复杂系统的互馈作用机理、决定水... 水资源系统是地球表层五大圈层中的大气过程、生态过程、地球化学过程、人类活动和水文过程通过水循环相互连结起来的一类开放、高维、动态的典型复杂系统,水资源系统结构反映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复杂系统的互馈作用机理、决定水资源系统的主要复杂性和水资源系统功能,一直是水资源学领域的研究难点和热点。根据水资源学发展趋势和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的原理,提出了以水资源系统结构的基本特征、演变规律、优化调控及其应用为研究对象的一门面向水资源系统知行关系的水资源学新分支学科,即结构水资源学。结构水资源学属于技术科学层次,它将各种水资源系统结构的识别模拟、评估预测、优化调控问题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可用系统科学中的系统识别、系统建模、系统模拟进行水资源系统结构识别模拟,用系统评价、系统预测进行水资源系统结构评估预测,用系统优化、系统决策分析、系统调控进行水资源系统结构优化调控,它们构成结构水资源学研究内容体系框架,结构水资源学与水资源系统工程之间具有明显的对偶性;面向水资源系统结构的复杂性,论述了面向概率分布结构的随机分析、面向模糊关系结构的模糊集分析、面向集对关系结构的集对分析、面向神经元输入输出关系结构的神经智能分析、面向个体适应关系结构的遗传优化分析的结构水资源学五类智能研究方法,为进一步创建结构水资源学、揭示和利用水资源系统结构的演变特征奠定了初步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水资源学 水资源系统 系统结构 系统知行关系 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智能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