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义的缺席与追寻——《集结号》的主题意蕴解读 被引量:3
1
作者 金育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8-38,共1页
从生命个体的关注出发,抛开战争本身的价值认定而重视生命存在的意义,或者说重视个体生命行为的理由,是冯小刚导演的《集结号》留给我们深入思考的本质意义,也是这部电影的价值所在,并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意义。
关键词 电影 主题意蕴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音乐结合的典范——论影片《功夫之王》中音乐的独特运用
2
作者 金育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16-116,共1页
精彩的电影需要优秀音乐的配合,音乐在整部电影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影响着人们的视听效果。《功夫之王》的音乐设计,超越国界、超越种族,现代科技的发展反而为中西音乐的完美结合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技术手段与融合平台。从影片某些精彩片... 精彩的电影需要优秀音乐的配合,音乐在整部电影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影响着人们的视听效果。《功夫之王》的音乐设计,超越国界、超越种族,现代科技的发展反而为中西音乐的完美结合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技术手段与融合平台。从影片某些精彩片段中音乐的运用中,我们就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中西两种音乐的融合与抒情。这些应该是《功夫之王》给我们的最大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夫之王 音乐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选择好的版本——谈钢琴乐谱的版本问题
3
作者 金育红 《林业科技情报》 2005年第4期82-84,共3页
选择版本是教学、演奏作品的第一个基础步骤。现代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已经把版本问题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在对作曲家、作品和风格的研究中,有一个权威的好的版本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 版本 不同版本的比较 作品编号 好版本介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东南双季稻区硅肥在早稻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4
作者 张赓 胡富女 +6 位作者 金育红 刘光文 邢烈火 游江峰 莫菁华 周洁 李小坤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5005-5007,共3页
通过多点田间试验,研究了鄂东南双季稻区施用硅肥对早稻生长、产量、抗折力及养分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硅能促进水稻地上部生长,显著提高稻谷产量。与NPK处理相比,施硅处理早稻的生物量增加4.1%;稻谷产量增加6.2%;影响产量的主要... 通过多点田间试验,研究了鄂东南双季稻区施用硅肥对早稻生长、产量、抗折力及养分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硅能促进水稻地上部生长,显著提高稻谷产量。与NPK处理相比,施硅处理早稻的生物量增加4.1%;稻谷产量增加6.2%;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为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与NPK处理相比,NPK+Si处理早稻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分别增加12.1%和19.2%。施硅显著提高早稻茎部抗折力,与NPK处理相比,抗折力增加16.3%。施硅处理早稻N、P和K积累量分别显著增加15.7%、10.1%和15.5%。可见,硅肥在鄂东南早稻上施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稻 硅肥 产量 养分积累 抗折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鄂东南双季稻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振 李鹏飞 +7 位作者 汪洋 游秋香 宋红志 王少华 邢烈火 莫菁华 金育红 李小坤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89-1293,共5页
试验以双季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鄂东南双季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CK)相比,习惯施肥、测土施肥和控释氮肥处理的双季稻周年产量分别增产18.0%、20.9%和12.8%。施肥处理双季稻的株高、有效穗数... 试验以双季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鄂东南双季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CK)相比,习惯施肥、测土施肥和控释氮肥处理的双季稻周年产量分别增产18.0%、20.9%和12.8%。施肥处理双季稻的株高、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也有明显增加,而千粒重和结实率无显著变化。与CK相比,各施肥处理明显提高了双季稻各器官对N、P、K的吸收累积量。不同养分的吸收累积量在双季稻不同器官中的分布存在差异,N和P表现为子粒大于秸秆,K则表现为秸秆大于子粒。施肥降低了N、P、K在子粒中的分配比例。双季稻的肥料利用率结果显示,测土施肥处理肥料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均最高;与习惯施肥处理和控释氮肥处理相比,早稻肥料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8.7%、8.6%和62.5%、48.6%,晚稻分别提高了19.7%、6.4%和17.6%、9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土施肥 控释氮肥 双季稻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覆盖与化肥减量对山药生长、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周洁 田贵生 +3 位作者 游秋香 邢烈火 莫菁华 金育红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6期24-28,共5页
采用雨养山药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稻草覆盖与化肥减量对山药生长、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覆盖还田既能明显降低高温时段(14:00)0~5 cm表土层的温度(平均降低1.5~2.4℃),又能明显提高高温干旱期0~5 cm表土层的水分... 采用雨养山药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稻草覆盖与化肥减量对山药生长、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覆盖还田既能明显降低高温时段(14:00)0~5 cm表土层的温度(平均降低1.5~2.4℃),又能明显提高高温干旱期0~5 cm表土层的水分保持能力(平均提高1.2~3.4个百分点),在稻草覆盖还田量相同条件下,化肥减量15%对0~5 cm表土层温度和湿度影响均不明显。由于稻草覆盖的降温保墒效应,山药成熟期产量和生物量均有所提高,分别增产1070~3490 kg/hm2和450~1780 kg/hm2,而在稻草覆盖还田量相同条件下,化肥减量15%则相反,分别减产1420~3615 kg/hm2和550~1368 kg/hm2。就土壤降温保墒和山药增产效应而言,可选择稻草覆盖量为4000~6000 kg/hm2条件下化肥减量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覆盖 化肥减量 山药 产量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