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靖安油田盘古梁区长6油藏高效开发配套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金绍臣 张斌 +3 位作者 马志鑫 孙丽慧 孟伟 常伟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61-363,共3页
靖安油田盘古梁区长6油藏属典型特低渗透油藏,具有低渗透油藏开发的一切特征,但同时又有别于其他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主要从油藏动态分析、数值模拟和油藏工程等多方面着手研究制定了分区域、分时步变注采比的开发技术政策,开展了以水动... 靖安油田盘古梁区长6油藏属典型特低渗透油藏,具有低渗透油藏开发的一切特征,但同时又有别于其他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主要从油藏动态分析、数值模拟和油藏工程等多方面着手研究制定了分区域、分时步变注采比的开发技术政策,开展了以水动力受效单元为核心的平面、剖面综合调控技术和低产井治理等一系列针对性强、适应性好的配套开发技术,结果表明研究区通过合理的开发技术政策以及配套技术,油藏两项递减逐年降低、地层能量稳步回升,井组水驱指数和存水率不断上升,油藏实现了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微裂缝 高效开发 盘古梁长6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古梁长_6油藏高效开发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金绍臣 张斌 +3 位作者 马志鑫 孙丽慧 孟伟 常伟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09年第7期27-30,共4页
靖安油田盘古粱区长_6属典型特低渗透油藏,具有低渗透油藏开发的一切特征,但同时又有别于其它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主要从油藏动态分析、数值模拟和油藏工程等多方面着手研究制定了分区域、分时步变注采比的开发技术政策,开展了以水动力... 靖安油田盘古粱区长_6属典型特低渗透油藏,具有低渗透油藏开发的一切特征,但同时又有别于其它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主要从油藏动态分析、数值模拟和油藏工程等多方面着手研究制定了分区域、分时步变注采比的开发技术政策,开展了以水动力受效单元为核心的平面、剖面综合调控技术和低产井治理等一系列针对性强,适应性好的配套开发技术,通过这些研究成果在油田开发中的实践和应用,创造了本厂继五里湾油田之后低渗透油藏高效开发的又一成功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微裂缝 盘古梁长6油藏 高效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姬塬油田罗4井区不稳定注水先导性试验
3
作者 张斌 金绍臣 +2 位作者 徐玉林 孙丽慧 毛建文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0年第4期54-56,共3页
储层的非均质性是制约油田高效开发的一个主要因素,通过在堡子湾南罗4井区开展不稳定注水试验,在降低油井含水,均匀平面水驱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不稳定注水的实施,使得油水平面及纵向渗流发生改变,引起高渗透层含水饱和度的降低,改... 储层的非均质性是制约油田高效开发的一个主要因素,通过在堡子湾南罗4井区开展不稳定注水试验,在降低油井含水,均匀平面水驱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不稳定注水的实施,使得油水平面及纵向渗流发生改变,引起高渗透层含水饱和度的降低,改善了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4井组 非均质性 不稳定注水 注水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质辫状河心滩及河道砂微相的识别特征与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李磊 赵永刚 +3 位作者 马超亚 金绍臣 赵永鹏 杨路颜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3-69,共7页
砂质辫状河心滩、河道砂微相的识别特征及识别方法研究是陇东油区侏罗系油藏基础地质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为此,以陇东油区中部Z304-5井区延10油层组为例,从岩心、测井、录井等资料入手,在系统分析岩性、沉积构造和测井曲线形态的基础上,... 砂质辫状河心滩、河道砂微相的识别特征及识别方法研究是陇东油区侏罗系油藏基础地质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为此,以陇东油区中部Z304-5井区延10油层组为例,从岩心、测井、录井等资料入手,在系统分析岩性、沉积构造和测井曲线形态的基础上,定性识别与区分心滩与河道砂微相;选用自然伽马、声波时差、补偿密度、补偿中子、电阻率和自然电位等6类测井技术,提取测井参数,绘制沉积微相测井蛛网图。蛛网图分析结果表明:Z304-5井区心滩微相图形主要呈单峰"近似不规则的五边形",而河道砂微相图形多为双峰"规则的六边形";编制沉积微相平面图发现,研究区主力层延102心滩微相呈孤立的不规则状自南向北展布,被河道砂微相包围。因此,以定性手段分析地质特征、蛛网图反映测井响应特征、沉积微相平面图研究宏观展布特征,三者相结合可为油藏的砂质辫状河控砂微相精细研究提供一种实用方法,对同类油藏沉积微相的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滩 河道砂 识别特征 蛛网图 微相平面展布 延10油层组 陇东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姬塬油田超低渗透油藏欠注机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金绍臣 胥中义 +3 位作者 张维 张栋梁 陈春坤 路存存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0年第1期71-73,89,共4页
本文通过扫描电镜观察、X衍射分析、地层水配伍性实验、室内水驱实验、CT扫描实验等手段对姬塬地区超低渗透油藏欠注机理开展研究,分析认为储层物性差,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差,造成储层结垢严重是导致该区欠注井多,治理困难的主要原因,... 本文通过扫描电镜观察、X衍射分析、地层水配伍性实验、室内水驱实验、CT扫描实验等手段对姬塬地区超低渗透油藏欠注机理开展研究,分析认为储层物性差,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差,造成储层结垢严重是导致该区欠注井多,治理困难的主要原因,同时储层矿物颗粒机械搬运与聚积作用是油层伤害的重要潜在因素,注水开发过程中需要控制注水速度,减小速敏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透 欠注机理 微观结构变化 储层堵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起油田C9储层成岩阶段及成岩相特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金绍臣 乔良 +4 位作者 庄腾腾 周宁杰 袁方 樊红 黄少伟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9年第1期101-103,共3页
本文利用岩心描述、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分析等测试分析结果对研究区C9储层成岩阶段进行分析,确定C9储集砂岩处于晚成岩阶段A期的晚期至B期的早期。在此基础上,结合储层物性与成岩相相关性分析,表征了不同成岩相在纵向和横向上的... 本文利用岩心描述、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分析等测试分析结果对研究区C9储层成岩阶段进行分析,确定C9储集砂岩处于晚成岩阶段A期的晚期至B期的早期。在此基础上,结合储层物性与成岩相相关性分析,表征了不同成岩相在纵向和横向上的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起油田 延长组 成岩阶段 成岩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彭阳地区延安组、长3油层组储层特征及评价 被引量:14
7
作者 于雷 陈建文 +3 位作者 金绍臣 陈振波 郭小燕 车飞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2年第6期49-53,59,共6页
在系统收集和整理彭阳地区侏罗系延7—延9油层组和三叠系长3油层组岩心、薄片等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大量的分析化验资料对该区岩石特征、孔喉类型、储层物性等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储层发育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储层岩石以长石... 在系统收集和整理彭阳地区侏罗系延7—延9油层组和三叠系长3油层组岩心、薄片等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大量的分析化验资料对该区岩石特征、孔喉类型、储层物性等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储层发育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储层岩石以长石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等因素影响。最后,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该区储层进行了分类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特征 沉积环境 成岩作用 储层评价 延安组 长3油层组 彭阳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渗透油藏滚动勘探开发实践及认识
8
作者 金绍臣 王小宁 +2 位作者 袁方 庄腾腾 王龙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6年第12期67-70,75,共5页
本文结合超低渗透油藏勘探开发现状及最新资源状况,以前人油藏滚动勘探开发理论为指导,提出滚动勘探开发技术在本厂的细化和精细应用手段,并针对辖区内重点侏罗系、三叠系油藏及老区非主力层近几年滚动勘探开发的成果进行举例,深入剖析... 本文结合超低渗透油藏勘探开发现状及最新资源状况,以前人油藏滚动勘探开发理论为指导,提出滚动勘探开发技术在本厂的细化和精细应用手段,并针对辖区内重点侏罗系、三叠系油藏及老区非主力层近几年滚动勘探开发的成果进行举例,深入剖析其勘探开发过程,最终达到油田产能建设规模和地质认识的统一。并以上述技术手段及经验为基础,在本厂目前探明储量动用程度高,规模建产区越来越少的现状下,以实现百万吨采油厂持续稳产为目标,为后续资源接替寻找成藏有利区的滚动勘探开发的地质手段及方向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勘探开发 精细应用 勘探开发一体化 资源接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