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磨溪—高石梯地区龙王庙组滩控岩溶型储集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109
1
作者 金民东 曾伟 +5 位作者 谭秀成 李凌 李宗银 罗冰 张静蕾 刘吉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0-660,共11页
在四川盆地磨溪—高石梯地区龙王庙组钻孔、取心和室内分析测试资料基础上,研究其储集层特征、不同类型储集层成因和控制因素,并预测有利储集区带分布。岩心上,根据储集空间类型的差异和其与"花斑"状岩溶系统的发育组合特征,... 在四川盆地磨溪—高石梯地区龙王庙组钻孔、取心和室内分析测试资料基础上,研究其储集层特征、不同类型储集层成因和控制因素,并预测有利储集区带分布。岩心上,根据储集空间类型的差异和其与"花斑"状岩溶系统的发育组合特征,可将储集岩进一步划分为针孔、"花斑"针孔、溶洞及"花斑"溶洞等4种类型,其中"花斑"溶洞型储集层质量相对较好,其次为溶洞型和"花斑"针孔型,针孔型储集层质量相对较差。龙王庙组储集层的成因与控制因素表现为:区域浅滩化沉积作用形成了大面积颗粒云岩,以粒间孔和少量粒内溶孔为主要储集空间的滩相层状孔隙层为后期岩溶改造提供了物质基础,加里东期岩溶水沿先期孔渗层顺层流动溶蚀是优质储集层形成的关键。加里东—海西期龙王庙组构造古地貌控制了岩溶水流体势,进而控制了储集层发育。沿古地貌斜坡带(磨溪201井—磨溪9井—磨溪12井一带)岩溶最为发育,往往形成"花斑"溶洞型或溶洞型储集层,是最有利的储集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云岩 储集层特征 储集层成因 “花斑”状岩溶系统 龙王庙组 四川盆地 磨溪—高石梯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灯四段岩溶古地貌恢复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57
2
作者 金民东 谭秀成 +8 位作者 童明胜 曾伟 刘宏 钟波 刘庆松 连承波 周星合 许浒 罗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8-68,共11页
基于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三维地震和钻孔资料,论证并选取龙王庙组顶—寒武系底界印模地震厚度来表征震旦系灯影组四段岩溶古地貌。灯四段岩溶古地貌可进一步划分为岩溶台面、斜坡和叠合斜坡3种地貌单元,且不同地貌单元具有不同的... 基于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三维地震和钻孔资料,论证并选取龙王庙组顶—寒武系底界印模地震厚度来表征震旦系灯影组四段岩溶古地貌。灯四段岩溶古地貌可进一步划分为岩溶台面、斜坡和叠合斜坡3种地貌单元,且不同地貌单元具有不同的古水文条件,进而控制了岩溶作用强度和储集层质量差异。其中,叠合斜坡区域溶蚀作用最强,发育较大型的溶沟、溶洞系统,其储集空间主要为蜂窝状溶蚀孔洞,质量最好;台面斜坡溶蚀作用有所减弱,发育较小型的溶沟、溶洞系统,储集层质量相对变差;岩溶台面区域溶蚀作用最弱,主要发育小型花斑状岩溶系统,储集空间多为针孔—较小的溶蚀孔洞,整体质量相对较差,局部也存在质量较好储集体。结果表明,除高勘探程度的西部台缘带外,台内勘探程度较低的台面斜坡也可作为灯四段有利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貌 岩溶台面 斜坡 叠合斜坡 寒武系龙王庙组 震旦系灯影组 高石梯-磨溪地区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微创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哲 赵志刚 +1 位作者 金平 金民东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5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亚微创钉棒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方法。通过对33例病例CT及MRI显示,对可不进行椎板减压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C臂机冠状面定位,小切口手指触摸定位和直视下定位的方法,实施钉棒椎弓根系统内固定。该方法综合吸收了... 目的探讨亚微创钉棒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方法。通过对33例病例CT及MRI显示,对可不进行椎板减压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C臂机冠状面定位,小切口手指触摸定位和直视下定位的方法,实施钉棒椎弓根系统内固定。该方法综合吸收了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技术和传统的开放手术方法的优点。并克服其缺点。收到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亚微创手术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北地区灯影组灰泥丘沉积特征及储集性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尘 曾伟 +2 位作者 金民东 钟雨师 陈武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4年第3期23-28,78,共6页
过去,对于灰泥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沉积学特征方面。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到灰泥丘的沉积演化模式和在储层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利用偏光显微镜、阴极发光显微镜、包裹体测试分析、扫描电镜、荧光显微镜等技术手段对川北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中存在... 过去,对于灰泥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沉积学特征方面。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到灰泥丘的沉积演化模式和在储层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利用偏光显微镜、阴极发光显微镜、包裹体测试分析、扫描电镜、荧光显微镜等技术手段对川北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中存在的灰泥丘进行研究。发现川北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中的灰泥丘具备国内外典型的灰泥丘识别标志,在纵向上将灰泥丘划分为丘基、丘核和丘坪3个亚相,并详细阐述构成灰泥丘的主要岩石类型,在此基础上建立灰泥丘的典型生长序列;最终明确灰泥丘的丘核和丘坪是形成优质储层的有利相带。这一新成果表明灰泥丘具有良好的含油气性,丰富了四川盆地灯影组的沉积类型,拓宽了灯影组的下一步勘探思路,并为国内外灰泥丘相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北地区 灯影组 灰泥丘 沉积特征 储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珠江—恩平组成岩相划分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静蕾 曾伟 +2 位作者 金民东 陈尘 钟雨师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4年第4期5-8,26,共5页
成岩相的划分和命名至今尚无统一、明确的认识。通过对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从浅层珠江组到深层珠海组、恩平组的成岩阶段和成岩演化序列研究,首次以成岩阶段(环境)、成岩作用种类、具体成岩作用类型对成岩相进行相、亚相、微相划分,指出... 成岩相的划分和命名至今尚无统一、明确的认识。通过对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从浅层珠江组到深层珠海组、恩平组的成岩阶段和成岩演化序列研究,首次以成岩阶段(环境)、成岩作用种类、具体成岩作用类型对成岩相进行相、亚相、微相划分,指出了各成岩微相的特征、发育控制因素和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成岩阶段 成岩相 微相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北部元坝地区及周缘震旦系灯影组四段储集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26
6
作者 金民东 李毕松 +5 位作者 朱祥 代林呈 姜智利 吴浩 李辉 杨佩芸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90-1099,共10页
基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元坝及周缘地区野外露头和三维地震资料,对震旦系灯影组四段(简称灯四段)储集层基本特征、主控因素和发育规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灯四段储集层主要发育于与微生物丘建造相关的微生物白云岩和与颗粒滩建造相关的... 基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元坝及周缘地区野外露头和三维地震资料,对震旦系灯影组四段(简称灯四段)储集层基本特征、主控因素和发育规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灯四段储集层主要发育于与微生物丘建造相关的微生物白云岩和与颗粒滩建造相关的砂屑白云岩中,储集空间以粒间溶孔、格架间溶孔和溶洞为主,储集层整体呈现大规模发育、非均质性较强的特征。储集层成因机理分析表明,灯四段储集层为丘滩相叠加桐湾Ⅱ幕岩溶作用改造而成,岩溶作用具有花斑状岩溶系统和半离解带等早成岩期岩溶作用标志。储集层受到沉积相带控制,丘滩相是有利储集层发育的决定性因素。进一步分析认为,元坝地区具有台缘丘滩发育的地质背景,丘滩体可作为有利勘探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丘滩相带 岩溶作用 震旦系 灯四段 元坝地区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北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四段优质储层发育特征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4
7
作者 段金宝 金民东 +2 位作者 范志伟 朱祥 刘雁婷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98-908,共11页
为进一步扩大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区雷口坡组四段浅滩叠合岩溶型储层探井成功率,实现高效勘探开发。基于区内丰富的钻井、取心和室内分析测试资料,对雷口坡组四段(雷四段)储层基本特征和主控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雷四段... 为进一步扩大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区雷口坡组四段浅滩叠合岩溶型储层探井成功率,实现高效勘探开发。基于区内丰富的钻井、取心和室内分析测试资料,对雷口坡组四段(雷四段)储层基本特征和主控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雷四段属于砂屑滩沉积,储层主要发育于砂屑云岩和岩溶角砾岩中,储集空间类型以溶洞和裂缝为主,储层非均质性较强。②储层主控因素分析认为,潮坪相浅滩发育的原始孔渗系统为优质储层的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岩溶作用叠加改善形成大量有效的储集空间,是储层发育的关键;埋藏期热液溶蚀作用进一步提高储渗性能。③岩溶作用具有特殊的机械充填和化学作用识别标志,不同岩溶地貌单元下岩溶水性质和活动规律的差异最终决定了储层发育质量。川东北地区岩溶丘台侧向近源及断裂叠合发育区是下一步有利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作用 热液溶蚀作用 浅滩 储层特征 三叠系 元坝地区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北地区灯四段台内丘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毅 朱祥 +1 位作者 金民东 代林呈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3年第3期24-31,41,共9页
台内丘滩是四川盆地上震旦统灯影组天然气勘探的重要后备领域,为了落实灯影组四段(以下简称灯四段)优质储层主控因素与展布特征,以川北地区灯影组台内钻井和野外露头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储层物性等研究,对灯四段储集层... 台内丘滩是四川盆地上震旦统灯影组天然气勘探的重要后备领域,为了落实灯影组四段(以下简称灯四段)优质储层主控因素与展布特征,以川北地区灯影组台内钻井和野外露头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储层物性等研究,对灯四段储集层基本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川北地区灯四段台内丘滩储集层岩性主要为藻粘结白云岩、藻砂屑白云岩、藻叠层白云岩和藻纹层白云岩,储集空间以晶间(溶)孔、藻格架孔、粒间溶孔以及裂缝为主;(2)台内丘滩优质储层展布主要受沉积相带控制,藻丘和浅滩沉积微相是储集层发育的有利沉积相带;(3)多期溶蚀作用能有效提升储层性能,其中早成岩期岩溶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基础,埋藏期溶蚀能有效扩大储集空间,第一期埋藏溶蚀作用强度从灯四段顶部向下逐渐减弱,第二期埋藏溶蚀作用造成早期孔洞储集层进一步溶蚀扩大,形成现今储集空间。结论认为,受汉南古陆和宣汉—开江古隆起控制,在坡折带发育近南北向的台内丘滩条带,是灯四段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北部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台内丘滩 灯影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北地区上二叠统吴家坪组火山碎屑岩油气藏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6
9
作者 夏文谦 朱祥 +3 位作者 金民东 张雷 刘雁婷 章思遥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7-316,共10页
受峨眉地裂运动影响,川北地区二叠纪吴家坪期发育一套火山碎屑岩。该类岩性非均质性强,储层孔隙结构复杂。为进一步明确该地区吴家坪组火山碎屑岩油气藏储层发育特征和形成机理,从而落实其勘探潜力,以露头和实钻资料为基础,结合岩心薄... 受峨眉地裂运动影响,川北地区二叠纪吴家坪期发育一套火山碎屑岩。该类岩性非均质性强,储层孔隙结构复杂。为进一步明确该地区吴家坪组火山碎屑岩油气藏储层发育特征和形成机理,从而落实其勘探潜力,以露头和实钻资料为基础,结合岩心薄片观察、地化分析、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盖层微孔联合测定等多种手段,分析川北地区吴家坪组火山碎屑岩储层发育特征及成因机理。研究认为,该火山碎屑岩主要岩性为凝灰质泥岩、泥质凝灰岩及沉凝灰岩。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纳米级黏土矿物收缩孔和有机质孔,微米级有机酸溶蚀孔和微裂缝。储层物性具有中—高孔特低渗的特征,其中凝灰质泥岩物性最好。储层主控因素分析认为,近火山口斜坡—陆棚环境有利于火山碎屑岩储层发育,火山灰脱玻化作用及次生有机酸溶蚀是储层形成孔隙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碎屑岩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吴家坪组 上二叠统 川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