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唑肼晶体的球形化制备与表征
1
作者 严石 陈祥 +2 位作者 金智宇 胡炳成 章冲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7-264,共8页
为了提高五唑肼(N_(2)H_(5)N_(5))的堆积密度及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开展了五唑肼晶体的球形化研究,探究溶剂非溶剂法中温度、溶液滴加速度、溶剂和非溶剂体积比以及搅拌速度对五唑肼堆积密度的影响。同时,对最终产物进行了扫描电镜(S... 为了提高五唑肼(N_(2)H_(5)N_(5))的堆积密度及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开展了五唑肼晶体的球形化研究,探究溶剂非溶剂法中温度、溶液滴加速度、溶剂和非溶剂体积比以及搅拌速度对五唑肼堆积密度的影响。同时,对最终产物进行了扫描电镜(SEM)观察、粒径分析、热重分析以及感度测试等表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25℃、滴加速度8 mL/min、甲醇与1,4-二氧六环体积比1∶7、搅拌速度400 r/min、以0.1%β-环糊精作为添加剂的条件下,制备得到的五唑肼堆积密度最高,为1.2217 g/cm^(3),其形貌为类球形,平均粒径为36.133μm。球形五唑肼的热分解温度为103.64℃,用BAM标准方法测试其撞击感度为8 J,摩擦感度为54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非溶剂法 五唑肼 球形化 堆积密度 性能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钠焙烧粉煤灰提铝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黄前 邹丽霞 +4 位作者 兰鹏 陈芬 金智宇 张明鑫 张振 《中国煤炭》 2019年第10期70-74,共5页
为了提取粉煤灰中的铝元素,采用碳酸钠与粉煤灰焙烧活化技术,经酸解、中和、过滤、碱沉淀、干燥、煅烧后合成氧化铝,并使用XRD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产品晶型、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当碳酸钠与粉煤灰的原料比为1∶1(质量比)... 为了提取粉煤灰中的铝元素,采用碳酸钠与粉煤灰焙烧活化技术,经酸解、中和、过滤、碱沉淀、干燥、煅烧后合成氧化铝,并使用XRD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产品晶型、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当碳酸钠与粉煤灰的原料比为1∶1(质量比)时,于马弗炉中以温度为700℃煅烧2 h,并采用浓度为4 mol/L的硫酸反应3 h后合成氧化铝,铝提取率达95%,合成的氧化铝为片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碳酸钠 焙烧 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