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澄清剂对金樱子发酵果酒澄清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7
1
作者 谢晶 陈跃进 +4 位作者 Wanna Ammawath 夏永良 金晨钟 肖荣 高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20-223,共4页
以果胶酶、明胶、膨润土、壳聚糖四种澄清剂单一或者复合使用的处理方法对金樱子发酵果酒进行澄清处理,测定了金樱子果酒澄清处理前后的透光率、酒精度、总糖、总酸以及相应感官评价等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以复合澄清剂澄清效果最佳,即明... 以果胶酶、明胶、膨润土、壳聚糖四种澄清剂单一或者复合使用的处理方法对金樱子发酵果酒进行澄清处理,测定了金樱子果酒澄清处理前后的透光率、酒精度、总糖、总酸以及相应感官评价等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以复合澄清剂澄清效果最佳,即明胶0.02g/L、膨润土1.2g/L和壳聚糖0.4g/L,经澄清处理后,果酒的理化性质变化小,酒精度为14.2%vol,总糖4.5g/L,总酸2.8g/L,透光率96.5%,处理后的果酒呈宝石光泽,果香、酒香良好、酒体醇厚,典型优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樱子 发酵果酒 澄清剂 澄清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樱子黄酮醇提技术优化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邓亚男 金晨钟 +6 位作者 陈跃进 覃兵 谢晶 张娟娟 吴娟 唐斌林 刘亚新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0期339-339,343,共2页
对金樱子黄酮醇提工艺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时间、温度、料液比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醇提法提取金樱子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时间为4 h,温度为50℃,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0,在此条件下金樱子... 对金樱子黄酮醇提工艺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时间、温度、料液比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醇提法提取金樱子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时间为4 h,温度为50℃,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0,在此条件下金樱子黄酮提取率可达4.8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樱子 黄酮 醇提技术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莲子草浸提液对稗草和反枝苋的除草活性评价
3
作者 张鑫 柏振东 +4 位作者 李皓 严盛 金晨钟 李祖任 郭军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49-53,共5页
为探究空心莲子草浸提液对稗草和反枝苋的化感抑制作用,研究分别使用甲醇、乙醇和乙酸乙酯浸提空心莲子草(整株、叶、茎、根),使用制备的12种浸提液开展培养皿、土壤封闭和茎叶喷雾试验,比较不同浸提液对稗草和反枝苋的防效,选择防效最... 为探究空心莲子草浸提液对稗草和反枝苋的化感抑制作用,研究分别使用甲醇、乙醇和乙酸乙酯浸提空心莲子草(整株、叶、茎、根),使用制备的12种浸提液开展培养皿、土壤封闭和茎叶喷雾试验,比较不同浸提液对稗草和反枝苋的防效,选择防效最佳的浸提液进行除草活性物质分析。结果表明:叶部乙醇浸提液效果最优,在0.1 g/mL的浓度下,其对稗草根长和芽长的抑制率分别为74.12%和48.63%,对反枝苋根长和芽长的抑制率均达到100%;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后发现,该浸提液内含乙酸、反丁烯二酸、L-焦谷氨酸、月桂酸、十一烯酸和壬酸等物质。综上,空心莲子草的粗浸提液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其叶部乙醇浸提液对稗草和反枝苋的抑制作用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莲子草 浸提液 化感作用 稗草 反枝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野生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筛选、鉴定其酶活力测定 被引量:1
4
作者 廖凯 肖畑 +6 位作者 颜健红 郑慧新 敬媛蓉 刘秀 倪弦之 金晨钟 郭开发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5期16-19,共4页
为从腐熟的土壤中分离出产纤维素酶的细菌,并进一步研究该菌株的纤维素降解能力。采用羧甲基纤维素(CMC)-刚果红染色法,筛选出1株野生纤维素降解菌ZG2-3,采用16S rRNA分子鉴定其种类,同时从促腐剂中筛选出4株商品纤维素降解菌,比较野生... 为从腐熟的土壤中分离出产纤维素酶的细菌,并进一步研究该菌株的纤维素降解能力。采用羧甲基纤维素(CMC)-刚果红染色法,筛选出1株野生纤维素降解菌ZG2-3,采用16S rRNA分子鉴定其种类,同时从促腐剂中筛选出4株商品纤维素降解菌,比较野生纤维素降解菌与商品纤维素降解菌的酶活差异。结果表明:从娄底市珠山公园桂花树林下腐熟的土壤中采集分离,通过羧甲基纤维素(CMC)-刚果红染色法,筛选得到了纤维素降解能力较高的1株细菌ZG2-3。经鉴定ZG2-3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ZG2-3的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活力和滤纸酶(FPA)活力分别为0.054 IU·mL^(-1)和0.02 IU·mL^(-1),其中ZG2-3的CMCase活力显著高于商品纤维素降解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枯草芽孢杆菌 筛选 鉴定 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砜吡草唑对6种环境生物的毒性研究
5
作者 李雨露 孔玄庆 +6 位作者 程昂 喻快 欧晓明 陈力华 李建明 金晨钟 郭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1期114-118,共5页
[目的]明确砜吡草唑对6种环境生物的急性毒性。[方法]参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GB/T 31270—2014和《化学农药天敌(瓢虫)急性接触毒性试验准则》NY/T 3088—2017,开展了20%砜吡草唑悬浮剂对鸟、家蚕、蚯蚓、蜜蜂、赤眼蜂和... [目的]明确砜吡草唑对6种环境生物的急性毒性。[方法]参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GB/T 31270—2014和《化学农药天敌(瓢虫)急性接触毒性试验准则》NY/T 3088—2017,开展了20%砜吡草唑悬浮剂对鸟、家蚕、蚯蚓、蜜蜂、赤眼蜂和瓢虫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20%砜吡草唑悬浮剂对日本鹌鹑7 d-LD_(50)>2000.0 mg/kg、家蚕4 d-LC 50为2942.87 mg/L、蜜蜂48 h-LD_(50)>100.0μg/蜂和蚯蚓14 d-LC 50>100 mg/kg,对寄生性天地赤眼蜂的安全系数为0.803,对七星瓢虫的安全系数为6.927。[结论]20%砜吡草唑悬浮剂对鸟、家蚕、蚯蚓、蜜蜂均为低毒,对七星瓢虫为低风险,对赤眼蜂为中等风险,对陆生生物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砜吡草唑 环境生物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大豆品种浸提液对稗草和苜蓿的除草活性
6
作者 李皓 黄山 +5 位作者 柏振东 韩进财 严盛 柏浩东 李祖任 金晨钟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78-81,共4页
为探索大豆在种植过程中潜在的化感作用,研究了6个不同大豆品种浸提液对稗草和苜蓿的除草活性。采用培养皿滤纸法、土壤封闭法和茎叶喷雾法测定了其对稗草和苜蓿的化感作用,并挑选出除草活性最高的大豆品种浸提液进行除草活性物质分析... 为探索大豆在种植过程中潜在的化感作用,研究了6个不同大豆品种浸提液对稗草和苜蓿的除草活性。采用培养皿滤纸法、土壤封闭法和茎叶喷雾法测定了其对稗草和苜蓿的化感作用,并挑选出除草活性最高的大豆品种浸提液进行除草活性物质分析。结果表明:种子萌发试验中,在0.01 g/mL浓度下,2701品种大豆乙醇浸提液对稗草和苜蓿的根长抑制率分别是65.3%和62.0%、对二者的芽长抑制率分别是80.2%和17.5%,湘24品种大豆乙醇浸提液对稗草和苜蓿的根长抑制率为79.8%和70.9%、对二者的芽长抑制率分别是46.0%和35.6%;土壤封闭试验中,在0.01 g/mL浓度下,湘24品种大豆乙醇浸提液对稗草和苜蓿的抑制率为48.4%和35.2%;茎叶喷雾试验中,在0.01 g/mL浓度下,湘24品种大豆乙醇浸提液对稗草和苜蓿的抑制率为67.0%和93.6%,2701品种大豆乙醇浸提液的抑制率为76.4%和93%;除草活性物质追踪结果表明黄酮类次生代谢物质在浸提液中含量相对较高。由此可见,湘24、2701品种大豆乙醇粗提液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稗草 化感作用 除草活性 LC/MS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苯苄乙草胺WP防除水稻抛秧田杂草效果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金晨钟 王义成 +5 位作者 李四军 刘桂英 陈跃进 王朝辉 屈双婷 陈代旺 《湖南农业科学》 2009年第12期72-74,共3页
对40%苯苄乙草胺WP、10%苄嘧磺隆WP、50%苯噻酰草胺WP、20%乙草胺WP、60%苯噻苄WP防除水稻抛秧田杂草的效果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40%苯苄乙草胺WP在水稻抛秧后5-7d施药,可有效防除稗草、节节菜、矮慈菇、鸭舌草、异型莎草等各种稻... 对40%苯苄乙草胺WP、10%苄嘧磺隆WP、50%苯噻酰草胺WP、20%乙草胺WP、60%苯噻苄WP防除水稻抛秧田杂草的效果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40%苯苄乙草胺WP在水稻抛秧后5-7d施药,可有效防除稗草、节节菜、矮慈菇、鸭舌草、异型莎草等各种稻田常见杂草,用药量600-750g/hm2,药后40d对各类杂草总草株防效、鲜重防效分别达83.8%-88.6%、94.4%-96.4%,显著高于对照药剂60%苯噻苄WP600g/hm2、10%苄嘧磺隆WP300g/hm2和50%苯噻酰草胺WP750g/hm2防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苯苄乙草胺WP 抛秧田 杂草 防除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HPLC法测定苯苄乙草胺混配除草剂中的有效成分
8
作者 金晨钟 王义成 +5 位作者 刘桂英 陈跃进 王朝辉 曾永贤 谢晶 屈双婷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12期84-85,89,共3页
采用HPLC法测定混配剂中的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降、乙草胺的含量,使用C18不锈钢柱(5μm,250mm×4.6mm),以甲醇+水(体积比70:30)为流动相,榆测波长230mm。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得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隆、乙草胺标准偏差分别为... 采用HPLC法测定混配剂中的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降、乙草胺的含量,使用C18不锈钢柱(5μm,250mm×4.6mm),以甲醇+水(体积比70:30)为流动相,榆测波长230mm。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得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隆、乙草胺标准偏差分别为0.2688、0.0642和0.0594,变异系数分别为0.79%、1.77%和1.97%,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6、O.9998和0.9993,回收率在98.37%~102.30%之间。此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除草剂 苯苄乙草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竹糖蛋白分离纯化及其体外抗氧化能力 被引量:22
9
作者 王艳 胡一鸿 +6 位作者 陈秋志 尹洛毅 张雪娇 刘景顺 蒋秋情 金晨钟 陈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2-56,共5页
采用磷酸缓冲液浸提法提取玉竹糖蛋白粗品(Polygonatum odoratum glycoprotein,PDG),经葡聚糖凝胶G-100和刀豆凝集素A分离纯化,得到糖蛋白组分PDG1和PDG3,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分子质量,并检测PDG、PDG1和PDG3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 采用磷酸缓冲液浸提法提取玉竹糖蛋白粗品(Polygonatum odoratum glycoprotein,PDG),经葡聚糖凝胶G-100和刀豆凝集素A分离纯化,得到糖蛋白组分PDG1和PDG3,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分子质量,并检测PDG、PDG1和PDG3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PDG1和PDG3的分子质量分别为186 k D和28.3 k D;玉竹糖蛋白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对羟自由基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对脂质过氧化具有抑制作用,且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1~10 mg/m L)存在剂量关系,其抗氧化能力随着玉竹糖蛋白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DG1和PDG3的抗氧化能力优于PD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竹 葡聚糖凝胶G-100 刀豆凝集素A 糖蛋白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木槿花多酚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雪娇 金晨钟 +4 位作者 胡一鸿 谭显胜 何丽芳 王艳 陈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228-231,236,共5页
以木槿花为原料,利用响应面法对提取木槿花多酚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4因素3水平实验设计,以多酚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 以木槿花为原料,利用响应面法对提取木槿花多酚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4因素3水平实验设计,以多酚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最优提取条件是:超声功率112 W,时间49 min,料液比1∶36(g/m L),乙醇体积分数69%,在此条件下木槿花多酚得率达20.507 mg/g,与理论值20.518 mg/g相近,比用乙醇溶液浸提的多酚得率提高12.91%;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木槿花多酚简便、提取率高,回归模型合理可靠,可用于实际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槿花 多酚 响应面 超声辅助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稻田中硝磺草酮和2甲4氯钠残留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晓峰 欧晓明 +4 位作者 金晨钟 梁骥 刘秀 李成业 孔玄庆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60,共8页
建立了一种同步检测稻田中硝磺草酮和2甲4氯残留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PE-LC-MS/MS)分析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后,用PSA吸附、C_(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C_(18)色谱柱分离,0.1%甲酸水-0.1%甲酸甲醇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 建立了一种同步检测稻田中硝磺草酮和2甲4氯残留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PE-LC-MS/MS)分析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后,用PSA吸附、C_(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C_(18)色谱柱分离,0.1%甲酸水-0.1%甲酸甲醇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在电喷雾ESI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下,采用质谱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硝磺草酮和2甲4氯的检出限(LOD)分别为0.005和0.025 ng,定量限(LOQ)分别为0.01和0.05 mg/L。在0.001~2 mg/L和0.005~5 mg/L范围内,硝磺草酮和2甲4氯的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7。在0.01~2 mg/L添加水平下,硝磺草酮在田水、土壤、植株、稻壳和糙米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5%~10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8.2%;在0.05~10 mg/L添加水平下,2甲4氯在田水、土壤、植株、稻壳和糙米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0%~113%,RSD为0.5%~7.4%。说明该方法高效、快捷、精确度高,能够满足硝磺草酮和2甲4氯钠在稻田中的残留量检测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硝磺草酮 2甲4氯钠 残留 稻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竹多酚微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雪娇 胡一鸿 +5 位作者 谭显胜 周朋吉 金晨钟 王艳 尹洛毅 陈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08-213,共6页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四因素三水平实验设计,以多酚含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利用对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两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测定玉竹...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四因素三水平实验设计,以多酚含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利用对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两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测定玉竹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玉竹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329W,提取时间26min,料液比1∶34(g/mL),乙醇体积分数49%,在此条件下玉竹多酚含量达67.40mg/g;玉竹多酚对超氧阴离子和DPPH·均有良好的清除效果。微波辅助法提取玉竹多酚高效、简单,可用作玉竹多酚的提取工艺,回归模型合理可靠,可用于实际预测;玉竹多酚具有明显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竹 多酚 响应曲面法 微波辅助提取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不同水稻品种对异丙甲草胺的敏感性差异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建 胡谢馨 +3 位作者 刘晴 柏连阳 金晨钟 李静波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6-180,共5页
为探究水稻对异丙甲草胺的敏感性,选育耐药性品种及为异丙甲草胺水田安全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用琼脂培养法室内测定了‘T优15’、‘株712s’、‘深两优5814’、‘T优227’、‘湘丰优9号’、‘丰源优272’等6个水稻品种对异丙甲草胺的敏感... 为探究水稻对异丙甲草胺的敏感性,选育耐药性品种及为异丙甲草胺水田安全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用琼脂培养法室内测定了‘T优15’、‘株712s’、‘深两优5814’、‘T优227’、‘湘丰优9号’、‘丰源优272’等6个水稻品种对异丙甲草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异丙甲草胺对水稻发芽、苗与根的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异丙甲草胺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大。并且根比苗更为敏感,在异丙甲草胺浓度为0.05mg/L时,6个品种根长抑制率分别为38.7%、34.2%、28.4%、16.1%、16.4%、25.1%,苗高抑制率分别为7.6%、6.3%、8.2%、8.9%、18.3%、5.5%。6个水稻品种中,‘丰源优272’对异丙甲草胺耐受性最高,异丙甲草胺对其苗高、苗重、根长、根重的IC50分别为0.958 9、1.867 4、1.093 9、3.968 2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异丙甲草胺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坪草海滨雀稗的抗寒机理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湘林 陈跃进 +6 位作者 徐庆国 金晨钟 苏鹏 张梦成 肖有铁 夏鹏玲 周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9539-9541,共3页
[目的]研究海滨雀稗(Paspalum vaginatum Swartz)的抗寒机理。[方法]对海滨雀稗进行低温处理(15、10、5℃),以常温(25℃)为对照;以6个暖季型草坪草种作对照,通过测定各草种叶片内的可溶性糖、脯氨酸、丙二醛、叶绿素和电导率等生理指标... [目的]研究海滨雀稗(Paspalum vaginatum Swartz)的抗寒机理。[方法]对海滨雀稗进行低温处理(15、10、5℃),以常温(25℃)为对照;以6个暖季型草坪草种作对照,通过测定各草种叶片内的可溶性糖、脯氨酸、丙二醛、叶绿素和电导率等生理指标,进行海滨雀稗的抗寒性和抗寒机理研究。[结果]海滨雀稗在适当低温(10℃左右)时的抗寒力强,生长旺盛,各抗寒生理指标变化小;但极度低温(5℃左右)时骤然死亡。原因是低温时抗寒物质(如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增量少。[结论]海滨雀稗的抗寒性可能受少数几个主基因控制,诱变育种的效果可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滨雀稗 暖季型草坪草 抗寒性 抗寒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有机硅对五氟磺草胺防治稗草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雷楠 顾里阳 +5 位作者 曹小红 张致谦 王彦辉 李静波 金晨钟 刘秀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87-291,共5页
为明确有机硅对五氟磺草胺防治稗草的增效作用和增效机理,本研究采用室内与田间试验测定有机硅助剂对五氟磺草胺的增效作用,并采用滴重法和HPLC方法分别探索有机硅对五氟磺草胺药液表面张力和吸收的影响。室内生测表明,有机硅对五氟磺... 为明确有机硅对五氟磺草胺防治稗草的增效作用和增效机理,本研究采用室内与田间试验测定有机硅助剂对五氟磺草胺的增效作用,并采用滴重法和HPLC方法分别探索有机硅对五氟磺草胺药液表面张力和吸收的影响。室内生测表明,有机硅对五氟磺草胺防治稗草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当五氟磺草胺用量为7.5 g/hm^2,有机硅添加浓度为0.04%时,稗草的致死率和干重抑制率分别提高32.0百分点和39.6百分点;有机硅用量与增效效果非正相关。田间试验表明,有机硅对五氟磺草胺增效作用明显,对五氟磺草胺低剂量的增幅优于其高剂量的增幅;机理研究表明有机硅能够显著降低五氟磺草胺溶液的表面张力,增强稗草叶面对五氟磺草胺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防控 稗草 五氟磺草胺 有机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在农学类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探索 被引量:8
16
作者 周芸芸 金晨钟 +4 位作者 刘秀 郭开发 李意成 陈红军 刘桂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8期278-279,282,共3页
新农科建设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规划了新蓝图,提出了新的要求,以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为例,对农业类研究生专业课程思政的意义、可行性、实施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探索与推进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域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农... 新农科建设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规划了新蓝图,提出了新的要求,以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为例,对农业类研究生专业课程思政的意义、可行性、实施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探索与推进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域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农学类专业研究生教育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旨在使研究生树立专业认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与落实提供科学技术支撑与人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农学类研究生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爪稷多酚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双辉 张丽 +1 位作者 钟嫒嫒 金晨钟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1-166,183,共7页
采用超声辅助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提取龙爪稷多酚,以多酚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龙爪稷多酚的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41%、硫酸铵浓度0.3g/mL、超声温度42℃、超声时... 采用超声辅助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提取龙爪稷多酚,以多酚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龙爪稷多酚的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41%、硫酸铵浓度0.3g/mL、超声温度42℃、超声时间29 min、液料比60:1(mL/g),在该工艺条件下,龙爪稷多酚的得率为319.15mg/100g;龙爪稷多酚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其总还原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分别达到同浓度VC的91.84%,96.79%,89.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爪稷 多酚 双水相 超声辅助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芹酚和丁香酚对杨梅致病菌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双辉 罗林 +2 位作者 罗丽娟 陈玲琳 金晨钟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3期63-65,共3页
试验以香芹酚和丁香酚为原料,探讨了不同浓度的植物精油对杨梅的保鲜效果;并从腐烂的杨梅中分离出杨梅致病菌,研究了植物精油对杨梅致病菌的抑菌效果;同时,以纳米醇质体为载体,制备植物精油新型纳米防腐剂,考察其是否可以增强植物精油... 试验以香芹酚和丁香酚为原料,探讨了不同浓度的植物精油对杨梅的保鲜效果;并从腐烂的杨梅中分离出杨梅致病菌,研究了植物精油对杨梅致病菌的抑菌效果;同时,以纳米醇质体为载体,制备植物精油新型纳米防腐剂,考察其是否可以增强植物精油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16‰的香芹酚和丁香酚都能有效降低杨梅的腐烂指数,且香芹酚对杨梅的保鲜效果优于丁香酚;4株杨梅致病菌对8%的香芹酚和丁香酚都表现为极度敏感,且香芹酚对杨梅致病菌的抑菌效果优于丁香酚;香芹酚-纳米醇质体对3株杨梅致病菌的抑菌活性强于同浓度的香芹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精油 杨梅致病菌 香芹酚 丁香酚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66^(Shc)基因调控早期胚胎发育阻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军和 阳仲斌 +5 位作者 李伟 金晨钟 曾智 吴娟 张雪娇 王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2期92-93,102,共3页
在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存在易停留在某个阶段的现象,称之为发育阻滞,如小鼠胚胎的2-细胞阻滞等。从分子结构及功能、调控活性氧水平和作用网络方面,综述了p66Shc基因调控早期胚胎发育阻滞的研究进展,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p66^Shc 发育阻滞 活性氧水平 早期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胺类除草剂安全剂作用机理及研究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瑾 刘秀 +5 位作者 金晨钟 陈靖宇 黄维 荣蓉 唐彩红 谢鹏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21期107-109,114,共4页
综述了酰胺类除草剂发展概况及应用存在的问题、酰胺类除草剂安全剂及其作用机理、酰胺类除草剂安全剂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酰胺类除草剂安全剂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认为酰胺类除草剂安全剂的研发前景广阔,但目前除草剂安全剂的... 综述了酰胺类除草剂发展概况及应用存在的问题、酰胺类除草剂安全剂及其作用机理、酰胺类除草剂安全剂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酰胺类除草剂安全剂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认为酰胺类除草剂安全剂的研发前景广阔,但目前除草剂安全剂的作用机制迫切需要从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角度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类除草剂 除草剂安全剂 谷胱甘肽轭合作用 结构活性理论(QSAR) 植物细胞色素P450催化代谢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