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低剂量胸部CT不同重建算法对肺炎定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陈伟婷 马光明 +2 位作者 何立宇 杨璐 金晨望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82-288,共7页
目的探讨胸部超低剂量CT扫描条件下滤波反投影、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等不同重建算法对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肺炎定量分析(uAI-Discover-NCP)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3年7月~2023年12月... 目的探讨胸部超低剂量CT扫描条件下滤波反投影、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等不同重建算法对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肺炎定量分析(uAI-Discover-NCP)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3年7月~2023年12月就诊的43例肺炎复查患者,采用个性化超低剂量CT扫描,原始数据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40%强度的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不同强度DLIR(DLIR-M、DLIR-H)、在DLIR-H处理上叠加E2的边缘强化(DLIR-H+E2)重建图像,共获得5组图像。测量5组图像空气、肺组织、胸主动脉、左肩胛下肌、胸10椎体的CT值、噪声值,计算信噪比。2位医师对5组图像肺整体质量及肺炎显示进行5分制主观评分。将图像导入CT影像辅助肺炎定量分析软件进行独立分析,记录肺炎指数、肺炎体积及肺炎体积百分比、肺炎质量及肺炎质量百分比。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或Friedman秩和检验比较各组定量参数及主观评分的差异。结果5组图像在肺实质、胸主动脉、左肩胛下肌、胸10椎体组织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织噪声及信噪比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LIR-H组的图像噪声最低、信噪比最高,与其他4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位医师对各组图像的主观评分一致性高(Kappa=0.811~0.894),5组图像的整体图像质量、肺炎显示评分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LIR-H与DLIR-H+E2组整体图像质量、肺炎显示主观评分最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个肺炎定量参数(肺炎指数、肺炎体积及肺炎体积百分比、肺炎质量及肺炎质量百分比)组间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低剂量扫描条件下,影像辅助肺炎定量分析结果不受重建算法的影响。与滤波反投影、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40%相比,高强度深度学习图像重建能显著降低图像噪声、明显提升图像质量,在临床诊断有较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图像重建 图像质量 肺炎 人工智能 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影像留学生教学质量评估与改进措施 被引量:3
2
作者 金晨望 王红梅 +2 位作者 王斐 徐桂平 强永乾 《西北医学教育》 2013年第6期1215-1217,共3页
通过对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2007级留学生医学影像试卷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评估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发现教学存在的薄弱环节,并为后续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供参考,从而提高留学生医学影像学教学水平。
关键词 影像学 留学生教育 试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聚集性早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与CT表现初步探讨 被引量:23
3
作者 杜永浩 金晨望 +7 位作者 杨健 陈天艳 张曦 张丹丹 杜红文 张蕴 郭佑民 牛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5-215,共1页
目的初步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家庭聚集性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核酸检测和CT表现的时间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27日至2月1日收治确诊的3组家庭聚集性发病的新冠... 目的初步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家庭聚集性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核酸检测和CT表现的时间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27日至2月1日收治确诊的3组家庭聚集性发病的新冠肺炎患者(男4例,女3例),对其临床资料和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组家庭CT征象均符合早期表现:两肺胸膜下多发磨玻璃密度影(ground-glass opacity,GGO),伴或不伴肺小血管增粗。第一组,首诊2人核酸阳性,妻子无症状,但首诊CT阳性;丈夫有症状,首诊CT阴性,2天后复查CT阳性。第二组,夫妻同时发病,CT和核酸均为阳性。第三组,3人同时起病,CT表现均为阳性,但儿子第3次核酸检测才确诊,其余2人首诊核酸检测阳性。结论新冠肺炎早期阶段的临床症状、核酸检测和CT表现存在时间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有可能是疾病传播的重要潜在因素,正确认识这种差异,有利于早期阻断人群聚集的传播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聚集性早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与CT表现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0
4
作者 杜永浩 金晨望 +7 位作者 杨健 陈天艳 张曦 张丹丹 杜红文 张蕴 郭佑民 牛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5-438,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家庭聚集性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核酸检测和CT表现的时间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27日至2月1日收治确诊的3组家庭聚集性发病的新冠肺炎患者(男4例,女3例),对其临床资料... 目的初步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家庭聚集性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核酸检测和CT表现的时间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27日至2月1日收治确诊的3组家庭聚集性发病的新冠肺炎患者(男4例,女3例),对其临床资料和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组家庭CT表现均符合早期表现:两肺胸膜下多发磨玻璃密度影(ground-glass opacity,GGO),伴或不伴肺小血管增粗。第1组,首诊两人核酸阳性,妻子无症状,但首诊CT阳性;丈夫有症状,首诊CT阴性,2天后复查CT阳性。第2组,夫妻同时发病,CT和核酸均为阳性。第3组,3人同时起病,CT表现均为阳性,但儿子第3次核酸检测才确诊,其余2人首诊核酸检测阳性。结论新冠肺炎早期阶段的临床症状、核酸检测和CT表现存在时间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有可能是疾病传播的重要潜在因素。正确认识这种差异,有利于早期阻断人群聚集的传播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首发抑郁症患者大脑静息状态功能网络小世界特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陈策 金晨望 +2 位作者 马现仓 高成阁 张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9-645,共7页
目的利用复杂网络理论比较青少年首发未用药抑郁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大脑小世界功能网络拓扑结构的异同点,以期进一步阐明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神经病理发病机制。方法共纳入研究对象32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组16例,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 目的利用复杂网络理论比较青少年首发未用药抑郁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大脑小世界功能网络拓扑结构的异同点,以期进一步阐明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神经病理发病机制。方法共纳入研究对象32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组16例,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的首发单相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以往从未接受过任何治疗;正常对照组16名,两组间年龄、教育程度相匹配。所有被试对象均为右利手。采用不同的相关系数作为阈值构建大脑复杂网络。结果青少年首发未服药患者组大脑神经网路拓扑结构,较正常健康对照呈现一种相对无序混乱的状态。青少年抑郁症组大脑网络小世界特性明显下降,神经网络整体运行效率下降。杏仁核在大脑拓扑结构中度值上升,杏仁核与颞叶皮层、杏仁核与顶叶皮层、杏仁核与中央后回、前额叶与顶下小叶等脑区之间功能连接增高,并且功能连接改变与患者病程呈正相关。青少年抑郁症组中,静息态背景下,前扣带回、前额叶背外侧段、前额叶内侧段、前额叶下段、岛叶和颞叶皮层度值增加。结论杏仁核在抑郁症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有关杏仁核的神经网络拓扑结构异常可能是潜在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抑郁易感性、疾病发展的生物学标记。抑郁症患者大脑多个脑区存在结构和功能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抑郁症 功能网络 杏仁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肺结节内钙化密度与钙化征象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秋萍 金晨望 +4 位作者 邓蕾 于楠 强永乾 冯筠 郭佑民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0期1729-1733,共5页
目的研究肺结节内钙化密度与钙化征象对肺结节良恶性预判的性能。方法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肺结节240例(良性70例,恶性170例)。利用最大方差和阈值生长法提取肺结节内具有钙化点和钙化密度的像素,并计算每个钙化点的面积(AreaCa)及面积比(... 目的研究肺结节内钙化密度与钙化征象对肺结节良恶性预判的性能。方法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肺结节240例(良性70例,恶性170例)。利用最大方差和阈值生长法提取肺结节内具有钙化点和钙化密度的像素,并计算每个钙化点的面积(AreaCa)及面积比(Ar)、同一层面内钙化点的总面积(S)及钙化总面积比(Sr)、同一层面内具有钙化密度的总面积(Cs)及钙化密度面积比(Csr)。结果含有钙化密度的结节明显多于含钙化点的结节(49vs 26,2=8.360,P=0.004),这一现象在恶性结节中尤为突出(良性23vs 16;恶性26vs 10);良性肺结节钙化点和钙化密度的面积均大于恶性(P=0.000);以钙化点(AreaCa、S、Ar、Sr)对肺结节良恶性预判的诊断性能优秀(Az=0.906),以钙化密度(Cs、Csr)对肺结节性质预判的诊断性能中等(Az=0.727,0.742)。结论在计算机辅助诊断研究中,借鉴医师经验,对肺结节的CT征象直接进行提取、挖掘,或有助于肺结节影像诊断的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钙化模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及阿尔茨海默病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斐 鱼博浪 +1 位作者 金晨望 王渊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9期679-683,共5页
目的探讨前额叶、海马和扣带回后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和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运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技术检测30例AD患者(AD组),30例MCI患者(MCI组)及30名健康老年人(正常对照组... 目的探讨前额叶、海马和扣带回后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和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运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技术检测30例AD患者(AD组),30例MCI患者(MCI组)及30名健康老年人(正常对照组)大脑前额叶、海马和扣带回后部的各种代谢物水平。对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肌酸复合物(Cr)和肌醇(mI)波谱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在海马区和扣带回后部AD组和MCI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AA/mI降低,mI/Cr升高(均P<0.05);在前额叶AD组和MCI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AA/mI降低(均P<0.05)。在这三个脑区,AD组的NAA/mI均显著低于MCI组(P<0.05)。在正常、MCI和AD三组中随病情进展,海马和扣带回后部NAA/mI呈递减趋势,mI/Cr呈递增趋势(均P<0.05)。AD组与正常对照组的NAA/mI差值海马部显著大于扣带回后部和前额叶;MCI组与正常对照组的NAA/mI差值海马部显著小于扣带回后部和前额叶。结论 MRS对于诊断MCI和AD有重要的意义,不同脑区NAA/mI比值是关键的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阿尔茨海默病 磁共振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策略与趋势的探讨 被引量:37
8
作者 徐贵平 金晨望 强永乾 《西北医学教育》 2013年第4期817-820,共4页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飞速发展,也引发了医学影像学教学的系列改革。本文结合作者所在院校影像学教学改革实际,参考相关文献,对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的策略与趋势进行了探讨。根据临床需求整合教学内容,采用PBL等先进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飞速发展,也引发了医学影像学教学的系列改革。本文结合作者所在院校影像学教学改革实际,参考相关文献,对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的策略与趋势进行了探讨。根据临床需求整合教学内容,采用PBL等先进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应用PACS平台进行医学影像实践教学,建立更能反映学生对影像学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体系,从而形成了全新的数字化影像教学模式,这也是影像学教学改革的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 教学改革 PBL教学 PA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素的COPD早期诊断与CT肺功能定量评估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辉安 师美娟 +5 位作者 沈聪 梁志冉 魏霞 杨全新 金晨望 郭佑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7-192,共6页
目的利用基于体素的定量CT寻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影像学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探讨定量CT评估肺功能的价值。方法连续性纳入"数字肺"多中心研究中行双气相扫描的"早期COPD&qu... 目的利用基于体素的定量CT寻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影像学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探讨定量CT评估肺功能的价值。方法连续性纳入"数字肺"多中心研究中行双气相扫描的"早期COPD"及确诊为COPD的患者。利用"数字肺"数据分析平台定量测定小气道病变(functional small-airway disease, fSAD)和肺气肿(emphysema, Emph);在COPD患者中,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定量评价CT指标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最终纳入"早期COPD"患者37例,COPD患者50例。基于体素的定量CT评估"早期COPD"患者Emph程度为(3.50±3.36)%,fSAD程度为(18.12±12.73)%;COPD患者Emph程度为(13.46±9.03)%,fSAD程度为(36.57±9.88)%。COPD患者Emph与FEV1%及FEV1/FVC均呈负相关(r_s=-0.470,P=0.001;r_s=-0.334,P=0.018);fSAD与FEV1%及FEV1/FVC均呈负相关(r=-0.453,P=0.001;r=-0.320,P=0.001)。结论基于体素的定量CT能早期发现有呼吸道症状但肺功能未达到COPD诊断的小气道损伤,有助于COPD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肺气肿 小气道病变 早期诊断 CT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CT表现 被引量:26
10
作者 高璐 张静平 +5 位作者 杜永浩 金晨望 牛刚 杨健 郭佑民 强永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7-187,共1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的胸部CT影像学表现,为早期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0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病史、流行病学病史、实验室检查结...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的胸部CT影像学表现,为早期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0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病史、流行病学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胸部CT的影像学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男6例,女4例,年龄22~70岁。8例患者有发热、干咳的临床表现。9例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单侧肺或者双侧肺中外带肺野或胸膜下磨玻璃样病灶,病灶处于动态变化中,具有多样性、多灶性的特点。增粗血管穿行病灶内、支气管气像在本病中较为常见。胸腔积液少见。结论NCP的影像学具有一定的特征,再结合流行病学病史及临床特点,可对NCP做出初步诊断,是对核酸金标准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CT表现 被引量:23
11
作者 高璐 张静平 +5 位作者 杜永浩 金晨望 牛刚 杨健 郭佑民 强永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9-434,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的胸部CT影像学表现,为早期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病史、流行病学病史、实验室检查结...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的胸部CT影像学表现,为早期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病史、流行病学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胸部CT的影像学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男6例,女4例,年龄22~70岁。8例患者临床表现有发热、干咳。9例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单侧肺或者双侧肺中外带肺野或胸膜下磨玻璃样病灶,病灶处于动态变化中,具有多样性、多灶性的特点。增粗血管穿行病灶内、支气管气像在本病中较为常见。胸腔积液少见。结论NCP的影像学具有一定的特征,再结合流行病学病史及临床特点,可对NCP做出初步诊断,是对核酸金标准诊断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素的COPD表型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师美娟 沈聪 +5 位作者 梁志冉 魏霞 李辉安 金晨望 郭佑民 陈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3-207,217,共6页
目的基于体素的定量CT筛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影像学表型。方法连续纳入"数字肺"多中心研究中行双气相扫描的COPD患者,定量测定小气道病变(functional small-airway disease, fS... 目的基于体素的定量CT筛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影像学表型。方法连续纳入"数字肺"多中心研究中行双气相扫描的COPD患者,定量测定小气道病变(functional small-airway disease, fSAD)和肺气肿(emphysema, Emph)。采用k-means聚类法分析肺气肿和小气道病变,得到不同表型;采用Fisher判别分析得到分类函数,并进行初始验证和交叉验证。结果共纳入COPD患者50例。在所有患者及肺功能近似相同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The 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GOLD)2级患者中均得到3种不同表型:肺气肿为主型、小气道病变为主型及混合型,以及3种表型的Fisher线性分类函数;对所得函数进行初始验证和交叉验证,所有COPD患者预测分类结果的正确率分别为92.0%及90.0%,GOLD 2级患者预测分类结果的正确率分别为100.0%及95.2%。结论基于体素的定量CT可以将COPD患者分为肺气肿为主型、小气道病变为主型及混合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肺气肿 小气道病变 表型 体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起病型嗜酸性哮喘患者的气道重塑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韩婷婷 梁志冉 +3 位作者 师美娟 何立宇 金晨望 郭佑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30-734,共5页
目的利用定量CT研究成人起病型嗜酸性哮喘患者的气道参数,并分析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数字肺”多研究中心健康体检被试及哮喘患者94例,其中正常被试30例,嗜酸性哮喘患者33例(EA组),非嗜酸性哮喘患者31例... 目的利用定量CT研究成人起病型嗜酸性哮喘患者的气道参数,并分析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数字肺”多研究中心健康体检被试及哮喘患者94例,其中正常被试30例,嗜酸性哮喘患者33例(EA组),非嗜酸性哮喘患者31例(NEA组)。测量并记录右肺上叶尖段(RB1)、左肺上叶尖后段(LB1+2)、右肺下叶后基底段(RB10)、左肺下叶后基底段(LB10)的管腔面积(LA)、支气管壁厚(WT)、支气管壁面积(WA)、壁面积百分比(WA%),及吸气相小于−950 HU像素占全肺体积的百分比(IN_(-950))、吸气相平均肺密度(mean lung density of inspiratory,MLDin)和吸气相肺体积(lung volume of inspiratory,V_(in))。利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各支气管参数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EA组、NEA组及正常被试组间支气管参数LA/BSA、WT/√BSA、WA/BS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与IN_(-950)和MLDin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1),FEV1/FVC与V_(in)、IN_(-950)和MLDin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1)。EOS与IN_(-950)呈正相关(r=0.343,P=0.011),EOS与肺功能指标FEV1%呈负相关(r=−0.343,P=0.015)。结论随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的升高,哮喘患者的气道腔狭窄程度逐渐增大,气流受限程度逐渐加重。肺气肿参数IN_(-950)可能是评价EA患者小气道病变较为敏感的影像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嗜酸性粒细胞 定量CT 气道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CS平台的医学影像实践教学优化路径选择 被引量:5
14
作者 戴波 徐贵萍 +1 位作者 强永乾 金晨望 《西北医学教育》 2013年第3期599-601,共3页
医疗信息化背景下,利用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的各项技术进行医学影像实践教学是医学影像学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的必然趋势。然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误区,亟待解决、完善。本文总结了基于PACS平台医学影像实践教学的优势和... 医疗信息化背景下,利用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的各项技术进行医学影像实践教学是医学影像学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的必然趋势。然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误区,亟待解决、完善。本文总结了基于PACS平台医学影像实践教学的优势和存在的误区,并初步提出了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S 医学影像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对原发性痛经患者脑血流量的研究
15
作者 樊丽华 郑运松 +2 位作者 马萧童 张聪 金晨望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6期1050-1054,共5页
目的 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方法及动脉自旋标记技术,探讨原发性痛经(PDM)患者的脑血流量变化,并分析其与临床量表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陕西中医药大学被确诊为PDM的患者31例作为PDM组,另选取同期32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在... 目的 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方法及动脉自旋标记技术,探讨原发性痛经(PDM)患者的脑血流量变化,并分析其与临床量表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陕西中医药大学被确诊为PDM的患者31例作为PDM组,另选取同期32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在月经期第1~3天进行高分辨率T1结构像及全脑动脉自旋标记扫描,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临床症状评估。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方法,基于Matlab平台的SPM8软件的双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间脑血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再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观察脑血流量差异脑区的脑血流量值与VAS、CMSS、SAS、SDS量表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PDM组与健康对照组在年龄、VAS、CMSS、SAS、SDS量表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DM组脑血流量增高的脑区主要包括左侧三角部额下回,脑血流量减低的脑区包括右侧眶部额上回、右侧眶部额中回、右侧扣带回前部(P<0.005,团块水平FDR校正,k≥100)。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左侧三角部额下回脑血流量值与VAS、CMSS总发作时间量表评分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 基于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及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方法能够评估PDM患者的脑血流灌注水平,这些脑血流量改变的脑区主要位于痛觉传导通路,为PDM患者的诊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动脉自旋标记 脑血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