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氟碳表面活性剂插层水滑石的聚酰亚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8
1
作者 郭海泉 马晓野 +3 位作者 金日哲 康传清 邱雪鹏 高连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3-408,共6页
以氟碳表面活性剂全氟辛基磺酸钾为插层剂,通过离子交换制备插层水滑石,并以其为填料,通过原位插层聚合方法,制备了水滑石/氟碳表面活性剂/聚酰亚胺纳米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热失重等方法分析插层水滑石结构.结果表明,全氟... 以氟碳表面活性剂全氟辛基磺酸钾为插层剂,通过离子交换制备插层水滑石,并以其为填料,通过原位插层聚合方法,制备了水滑石/氟碳表面活性剂/聚酰亚胺纳米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热失重等方法分析插层水滑石结构.结果表明,全氟辛基磺酸钾插层水滑石后,水滑石的层间距由0.76 nm增加到2.52 nm,在水滑石层间构建了氟碳链的微环境.这种氟化水滑石可剥离分散于聚酰亚胺基体中,改善了纳米复合材料的气体阻隔性能、介电性能和机械性能.这种影响不仅体现无机纳米片层的杂化效果,而且展示出氟碳链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碳表面活性剂 水滑石 聚酰亚胺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啶-酰亚胺)无胶覆铜板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8
2
作者 姚海波 金日哲 +3 位作者 康传清 郭海泉 邱雪鹏 高连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5-119,共5页
以联苯二酐(BPDA)和不同比例的2,5-二氨苯基吡啶(PRD)及二苯醚二胺(ODA)为单体,通过共聚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聚酰胺酸(PPA);将其涂布于铜箔表面,高温热亚胺化后获得双层柔性覆铜板。研究了刚性二胺PRD和柔性二胺ODA的比例对聚酰亚胺薄... 以联苯二酐(BPDA)和不同比例的2,5-二氨苯基吡啶(PRD)及二苯醚二胺(ODA)为单体,通过共聚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聚酰胺酸(PPA);将其涂布于铜箔表面,高温热亚胺化后获得双层柔性覆铜板。研究了刚性二胺PRD和柔性二胺ODA的比例对聚酰亚胺薄膜热膨胀系数、双层覆铜板的尺寸稳定性以及薄膜与铜箔的粘接强度的影响,分析了含吡啶聚酰亚胺与铜箔的粘接机理。结果表明,当PRD/ODA的摩尔比为1∶1时,聚酰亚胺的热膨胀系数与铜箔相当,可与铜箔构成尺寸稳定的无胶挠性覆铜板;其与铜箔的粘接强度达到19.7N/cm。这种含吡啶聚酰亚胺的性能可以满足无胶挠性印制电路对基底膜材料的尺寸稳定性和粘接性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二苯基吡啶 粘接强度 柔性覆铜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3',4'-联苯四甲酸二酐的合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玉邯 吴强 +3 位作者 康传清 郭海泉 金日哲 高连勋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00-904,共5页
报道了一种从卤代邻二甲苯偶联和液相氧化制备2,3,3',4'-联苯四甲酸二酐(3,4'-BPDA)的简便方法。以NiF2-PPh_3(PPh_3:三苯基膦)为催化体系,高效地实现了4-溴邻二甲苯格氏试剂与3-氯代邻二甲苯的交叉偶联反应,合成了2,3,3... 报道了一种从卤代邻二甲苯偶联和液相氧化制备2,3,3',4'-联苯四甲酸二酐(3,4'-BPDA)的简便方法。以NiF2-PPh_3(PPh_3:三苯基膦)为催化体系,高效地实现了4-溴邻二甲苯格氏试剂与3-氯代邻二甲苯的交叉偶联反应,合成了2,3,3',4'-四甲基联苯(3,4'-TMDP),后者经液相氧化、高温脱水成酐制备了3,4'-BPDA,两步总产率达到74%。这条路线与从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或混合氯代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制备3,4'-BPDA相比,不涉及酯的水解及异构体的分离等过程,因此分离及环保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同时合成路线更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苯四甲酸二酐 合成 交叉偶联 聚酰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联萘基-2,2'-联吡啶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玉邯 金日哲 高连勋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92-797,共6页
利用Krhnke方法,以芳基乙酮为原料一锅法简洁地合成了6-芳基-6'-溴-2,2'-联吡啶2b^2d。通过(R)-3-(4,4,5,5-四甲基-1,3,2-二噁唑硼烷基)-2,2'-乙氧基-1,1'-联萘((R)-1)与6-溴-2,2'-联吡啶及其衍生物2a^2d的Suzuk... 利用Krhnke方法,以芳基乙酮为原料一锅法简洁地合成了6-芳基-6'-溴-2,2'-联吡啶2b^2d。通过(R)-3-(4,4,5,5-四甲基-1,3,2-二噁唑硼烷基)-2,2'-乙氧基-1,1'-联萘((R)-1)与6-溴-2,2'-联吡啶及其衍生物2a^2d的Suzuki偶联,合成了4种手性6-[3-((R)-2,2'-二乙氧基-1,1'-联萘)基]-2,2'-联吡啶(R)-3a^3d。将配体(R)-3a^3d应用于苯乙酮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中,配体(R)-3a给出92%的转化率和4%的对映体过量(ee)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吡啶 手性 联萘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取代2,2′-联吡啶合成的新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海泉 康传清 +2 位作者 邱雪鹏 金日哲 高连勋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2-464,共3页
Aryl-2,2′-bipyridine was obtained by means of the annulation reaction of ammonia and the addition product of each of β-arylvinamidinium salts with 2-acetyl pyridine. The annulation reaction was dependent on the natu... Aryl-2,2′-bipyridine was obtained by means of the annulation reaction of ammonia and the addition product of each of β-arylvinamidinium salts with 2-acetyl pyridine. The annulation reaction was dependent on the nature of the substituent at the β-position of the vinamidinium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namidinium SALTS 联吡啶 二氮杂戊二烯 成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交联对磺化聚酰亚胺作为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玉邯 高连勋 金日哲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7-141,150,共6页
为了提高磺化聚酰亚胺膜的综合性能,特别是水解稳定性,文中以60Co为辐射源,对磺化聚酰亚胺进行γ射线辐射。辐射后,膜的相对分子质量通过凝胶渗透色谱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辐射后膜的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都有明显提高。膜的分子结... 为了提高磺化聚酰亚胺膜的综合性能,特别是水解稳定性,文中以60Co为辐射源,对磺化聚酰亚胺进行γ射线辐射。辐射后,膜的相对分子质量通过凝胶渗透色谱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辐射后膜的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都有明显提高。膜的分子结构由核磁和红外光谱测试确定,结果表明辐射和未辐射膜的核磁谱图和红外光谱谱图基本不变。对辐照不同时间交联膜的含水量、尺寸稳定性、质子传导率、膜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24 h辐射处理能提高膜的综合性能,特别是水解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高,膜在100℃去离子水中可以稳定存在960 h,是未交联膜的5.6倍。辐射对质子交换膜的氧化稳定性和力学性能都有提高,甲醇渗透率有所减小。辐射24 h的磺化聚酰亚胺膜仍保持了较高的质子传导率,在80℃去离子水中膜的导电率仍可高达到0.145 S/cm。实验表明适度辐射交联是提高磺化聚酰亚胺膜综合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聚酰亚胺 辐射交联 质子交换膜 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磺化聚酰亚胺为基材的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玉邯 王喜 +1 位作者 高连勋 金日哲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2-145,共4页
以磺化聚酰亚胺(SPI)作为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PMC)的基体材料,通过化学沉积法制备新型IPMC,并对材料的性能进行了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金属铂和银成功涂镀到SPI基材上,镀层厚度为12μm;并对以SPI和Nafion膜为基材制备的IPMC材... 以磺化聚酰亚胺(SPI)作为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PMC)的基体材料,通过化学沉积法制备新型IPMC,并对材料的性能进行了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金属铂和银成功涂镀到SPI基材上,镀层厚度为12μm;并对以SPI和Nafion膜为基材制备的IPMC材料的含水量、表面电阻和电制动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与传统的Nafion为基材的IPMC材料相比,以SPI为基材的新型IPMC材料的含水量明显高于Nafion基材制备的IPMC,并且电致动性能更好,产生的尖端位移远远高于Nafion基材制备的IPMC,并且灵敏度更高。这些性能显示磺化聚酰亚胺有望替代Nafion膜作为电活性聚合物的基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聚酰亚胺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 电活性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片基表面联吡啶钌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8
作者 赵剑英 马丽 +1 位作者 金日哲 高连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337-2339,共3页
The 6-carboxaldehyde-2, 2′∶6′,2″-terpyridine was synthesized and assembled on the aminosilanization quartz substrate by the Schiff base interfacial group. Then the substrate was reacted with ruthenium and 6-bromo-... The 6-carboxaldehyde-2, 2′∶6′,2″-terpyridine was synthesized and assembled on the aminosilanization quartz substrate by the Schiff base interfacial group. Then the substrate was reacted with ruthenium and 6-bromo-2,2′-bipyridine to form a new Schiff base type Ru complexes. The process of the complexes assembled was characterized by UV-Vis absorption spectra and XPS. The film exhibited photoluminescence arising from π *-t_ 2g ligand-to-metal transition of Ru complex. From the fluorescent spectra, we observed the behavior of Ru(Ⅱ) complexes is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schiff base ligand. The novel Schiff base ligand Ru(Ⅱ) complexes exhibited strong and pure luminescent intensity. It was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type ruthenium complexe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are many ralations between the structure and the properties of the compl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 联吡啶 钌配合物 SCHIFF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杂蒽类荧光探针对ClO^(-)的识别和细胞成像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于思为 王良鹏 +1 位作者 金日哲 康传清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03-1911,共9页
对细胞生理环境下次氯酸根离子(ClO^(-))进行高效识别在生理学和病理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连续的碳碳双键连接二甲氨基取代的氧杂蒽结构与苯并噻唑结构,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荧光分子3,6-双(二甲胺基)-9-(1-(3-甲基-苯并噻唑))-... 对细胞生理环境下次氯酸根离子(ClO^(-))进行高效识别在生理学和病理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连续的碳碳双键连接二甲氨基取代的氧杂蒽结构与苯并噻唑结构,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荧光分子3,6-双(二甲胺基)-9-(1-(3-甲基-苯并噻唑))-三甲基))-氧杂蒽(R-1)。R-1在ClO^(-)存在下,600 nm处的荧光发射显著增强(量子产率高达20.3%),且其它活性氧物质不影响该探针对ClO^(-)的识别。荧光成像实验表明,探针R-1能够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内的ClO^(-)进行检测,并发出红色荧光,具有ClO^(-)生物成像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氧杂蒽 苯并噻唑 次氯酸根离子 荧光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1R,2R,4S)-2-羟基-1,3,3-三甲基二环[2.2.1]庚烷-2-基]-吡啶-2-基}-2′-特戊酰基-1,1-′(R)-联萘-2,2′-酚合钼(Ⅵ)的合成、单晶结构及应用
10
作者 马丽 何亚兵 +2 位作者 金日哲 卞证 高连勋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9-522,共4页
化合物3-{6-[(1R,2R,4S)-2-羟基-1,3,3-三甲基二环[2.2.1]庚烷-2-基]-吡啶-2-基}-1,1-′(R)-联萘-2,2′-酚(1)与特戊酰氯反应,得到单个羟基封端的化合物3-{6-[(1R,2R,4S)-2-羟基-1,3,3-三甲基二环[2.2.1]庚烷-2-基]-吡啶-2-基}-2′-特... 化合物3-{6-[(1R,2R,4S)-2-羟基-1,3,3-三甲基二环[2.2.1]庚烷-2-基]-吡啶-2-基}-1,1-′(R)-联萘-2,2′-酚(1)与特戊酰氯反应,得到单个羟基封端的化合物3-{6-[(1R,2R,4S)-2-羟基-1,3,3-三甲基二环[2.2.1]庚烷-2-基]-吡啶-2-基}-2′-特戊酰基-1,1′-(R)-联萘-2,2′-酚(2)。化合物2与MoO2(acac)2进行配位得到金属配合物3-{6-[(1R,2R,4S)-2-羟基-1,3,3-三甲基二环[2.2.1]庚烷-2-基]-吡啶-2-基}-2′-特戊酰基-1,1′-(R)-联萘-2,2′-酚合钼(酰)[Mo(Ⅵ)-2],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和质谱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化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晶胞参数a=1.179 34(10)nm,b=2.304 5(2)nm,c=1.518 88(13)nm,α=90,°β=112.84°,γ=90°,V=3.804 2(6)nm3,Z=4,μ=0.392 mm-1,Dc=1.298 Mg/m3,F(000)=1 544,R1=0.077 5,wR2=0.193 4,GOF=1.122。在配合物中,钼原子处于六配位的八面体配位环境,配位原子分别来自1个分子水中的O原子、配体分子中1个酚羟基的O,吡啶环中的O,醇羟基中的O形成ONO三齿配合物。配合物Mo(Ⅵ)-2在萘乙烯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中,得到中等活性和较低的对映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醇基联萘酚 钼(Ⅵ)配合物 晶体结构 不对称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