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身副丽鱼性腺发育组织学观察与初步分析
1
作者 金方彭 左鹏翔 +1 位作者 赵静霞 吴俊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75,共6页
【目的】掌握花身副丽鱼(Cichlasoma managuense)的性腺分化和发育规律,系统描述其各期精巢和卵巢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变化。【方法】利用石蜡切片对花身副丽鱼性腺发育的结构和时相进行研究。【结果】花身副丽鱼的精巢和卵巢发育分为6... 【目的】掌握花身副丽鱼(Cichlasoma managuense)的性腺分化和发育规律,系统描述其各期精巢和卵巢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变化。【方法】利用石蜡切片对花身副丽鱼性腺发育的结构和时相进行研究。【结果】花身副丽鱼的精巢和卵巢发育分为6个时期,约30日龄性腺出现分化。卵巢发育属于分批不同步型,为分批不同步产卵,第Ⅰ期最早出现在34日龄;第Ⅱ期出现在64日龄;第Ⅲ期分为前、中、后期,分别出现在120、140、165日龄;第Ⅳ期也分为前、中、后期,分别出现在180、200、247日龄;第Ⅴ期出现在282日龄,达到性成熟,此时鱼体质量为(9.70±2.20)g;之后逐渐进入第Ⅵ期。精巢属于小叶型,发育略晚于卵巢,第Ⅰ期出现在64日龄;第Ⅱ期出现在110日龄;第Ⅲ期出现在180日龄;第Ⅳ期出现在320日龄;第Ⅴ期出现在350日龄,达到性成熟,此时鱼体质量为(40.77±18.20)g;之后逐渐进入第Ⅵ期。【结论】花身副丽鱼的卵巢发育早于精巢且发育速度快于精巢,导致雌、雄成熟不同步,需要对雄鱼进行人工催产等技术加快精巢发育以提高人工繁殖效率。本研究对花身副丽鱼人工繁育和精准性别控制育种技术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身副丽鱼 组织学观察 性腺发育 小叶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海杞麓鲤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评价
2
作者 金方彭 左鹏翔 +3 位作者 吴俊颉 赵静霞 王志飞 冷云 《水产科技情报》 2024年第5期296-301,共6页
为分析高原湖泊程海湖杞麓鲤(Cyprinus carpio chilia)肌肉的营养成分,评价其营养品质,采用生化方法分析了其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杞麓鲤肌肉中水分、灰分、粗蛋白质和粗脂肪质量分数分别为77.03%、1.40%、20.30... 为分析高原湖泊程海湖杞麓鲤(Cyprinus carpio chilia)肌肉的营养成分,评价其营养品质,采用生化方法分析了其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杞麓鲤肌肉中水分、灰分、粗蛋白质和粗脂肪质量分数分别为77.03%、1.40%、20.30%、1.07%;其肌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EAA)7种,呈味氨基酸6种,氨基酸总质量分数为15.24%,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NEAA)和呈味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质量的43.82%、56.36%和43.44%,必需氨基酸(EAA)与非必需氨基酸(NEAA)的质量比为77.53%;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结果均显示,杞麓鲤的第一、第二限制氨基酸分别为苯丙氨酸和蛋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为66.61;杞麓鲤肌肉中共检测出17种常见脂肪酸,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分别为4、5、8种,分别占脂肪酸总质量的21.71%、24.03%、54.26%,其中n-3系列中的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EPA+DHA)占PUFA的质量分数为47.14%。结果表明,杞麓鲤肌肉中蛋白质含量丰富,富含多种呈味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良好风味,在提高人体免疫力方面也具有一定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杞麓鲤 肌肉 营养成分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澜沧江中上游功果桥—乌弄龙江段鱼类资源现状及物种多样性
3
作者 金方彭 吴俊颉 +5 位作者 左鹏翔 周睿 赵静霞 高海涛 雷春云 李光华 《水产科技情报》 2024年第1期57-64,共8页
为了解澜沧江中上游功果桥—乌弄龙江段现有鱼类的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特征,于2018—2020年连续3年对我国境内澜沧江中上游不同江段进行了鱼类资源调查,分析了该江段的鱼类资源现状及物种多样性。结果显示,调查共获鱼类39种,隶属于5目10科... 为了解澜沧江中上游功果桥—乌弄龙江段现有鱼类的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特征,于2018—2020年连续3年对我国境内澜沧江中上游不同江段进行了鱼类资源调查,分析了该江段的鱼类资源现状及物种多样性。结果显示,调查共获鱼类39种,隶属于5目10科8亚科32属,其中鲤形目有26种,占总种数的66.67%;土著鱼类占调查总数的56.41%,外来种占总数的43.59%;鱼类食性结构较单一,大多为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其中杂食性鱼类24种,占调查总数的61.54%,肉食性鱼类10种,占调查总数的25.64%,其他食性不详的占调查总数的12.82%;在3种栖息水层类型中,底层鱼类物种数比例较高,占56.41%。该江段鱼类的优势种是光唇裂腹鱼、长须纹胸鱼兆、大鳞副泥鳅和澜沧裂腹鱼,7个采集点的平均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H')、辛普森优势度指数(D)、物种均匀度指数(J)和物种丰富度指数(d)分别为1.48、0.41、2.69和0.80。总体看,处于中游(功果桥库区、腊马登村)采样点的物种多样性各项指数要高于处于上游的5个采样点;乌弄龙库区与里底库区、里底库区与拉古村、腊马登村与功果桥库区的鱼类种类相似性指数(I)分别为0.5294、0.5294、0.5625,为中等相似,拉古村与功果桥库区间为极不相似(I=0.2059),其他采样点之间为中等不相似。光唇裂腹鱼和澜沧裂腹鱼的体长与体质量相关性较强(R 2>0.95),长须纹胸鱼兆和大鳞副泥鳅的体长与体质量相关性一般(R 2≈0.90)。光唇裂腹鱼、澜沧裂腹鱼、长须纹胸鱼兆和大鳞副泥鳅等优势种均呈现较好的匀速生长(b≈3)。文章基于调查结果,提出栖息地恢复、严格控制捕捞强度等措施建议,以保护澜沧江中上游江段的鱼类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江 鱼类资源 优势种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中游金沙鲈鲤仔鱼形态发育及生长特性研究
4
作者 左鹏翔 金方彭 +8 位作者 冷云 王志飞 吴俊颉 于虹漫 邓育林 祖学鹏 李明辉 王建波 张星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88-90,94,共4页
为了解金沙鲈鲤仔鱼生长发育的特点,对其仔鱼发育阶段进行观察,并详细描述了各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分析其生长发育特性。结果显示,金沙鲈鲤初孵仔鱼全长9.24 mm,体长8.97 mm;8日龄开始摄食,摄食率为10%;9日龄卵黄囊吸收完毕;34日龄鳍条... 为了解金沙鲈鲤仔鱼生长发育的特点,对其仔鱼发育阶段进行观察,并详细描述了各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分析其生长发育特性。结果显示,金沙鲈鲤初孵仔鱼全长9.24 mm,体长8.97 mm;8日龄开始摄食,摄食率为10%;9日龄卵黄囊吸收完毕;34日龄鳍条基本分化完毕,进入稚鱼期,此时全长27.04 mm,体长22.13 mm;仔鱼生长模型为y=0.0059x^(2)+0.322x+10.09(R^(2)=0.99),快速生长转为慢速生长的拐点发生在8日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鲈鲤 仔鱼 形态发育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LAF-seq技术的鱼康浪白鱼SNP位点开发 被引量:2
5
作者 金方彭 周睿 +4 位作者 李光华 武祥伟 冷云 张文魁 左鹏翔 《水产科技情报》 2018年第2期85-89,共5页
为进一步开展鱼康浪白鱼的分子生物学研究,采用SLAF-seq(specific length amplification fragment sequencing)技术获取鱼康浪白鱼大量多态性SLAF标签,进而通过序列分析开发一批特异性高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试验共获得688615个S... 为进一步开展鱼康浪白鱼的分子生物学研究,采用SLAF-seq(specific length amplification fragment sequencing)技术获取鱼康浪白鱼大量多态性SLAF标签,进而通过序列分析开发一批特异性高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试验共获得688615个SLAF标签,平均测序深度为107.73 x,其中多态性SLAF标签205138个,通过序列分析检测到487 639个SNP标记。试验表明,SLAF-seq技术可较好地用于鱼康浪白鱼SNP位点开发,其效率远远高于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sm DNA)等传统分子标记技术。从全基因组范围获得的SNP位点标记可用以进一步完成后续群体进化分析和特异性SNP标记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康浪白鱼 SLAF-seq SNP位点 高通量测序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唇裂腹鱼幼鱼对温度、盐度、pH的耐受性试验 被引量:12
6
作者 金方彭 李光华 +2 位作者 高海涛 李林 夏一丹 《水产科技情报》 2016年第6期303-307,共5页
为研究光唇裂腹鱼幼鱼对温度、p H及盐度等水质环境条件的耐受性,进行了温度、酸碱度、盐度对光唇裂腹鱼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光唇裂腹鱼幼鱼对温度的耐受范围为0-31℃,高温、低温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31℃和3℃,适宜生长温度为7-26... 为研究光唇裂腹鱼幼鱼对温度、p H及盐度等水质环境条件的耐受性,进行了温度、酸碱度、盐度对光唇裂腹鱼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光唇裂腹鱼幼鱼对温度的耐受范围为0-31℃,高温、低温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31℃和3℃,适宜生长温度为7-26℃。光唇裂腹鱼是一种狭酸碱性鱼类,在p H 4.2-10.5的水体中可存活96 h以上,在p H 5.0-9.7的条件下,96 h内其存活率无影响,在24、48、72、96 h,其酸度半致死p H分别为4.20、4.40、4.50、4.60,碱度半致死p H分别为10.50、10.45、10.35、10.25。光唇裂腹鱼幼鱼又是一种狭盐性的鱼类,其半致死盐度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该鱼对盐度的耐受性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弱,24、48、72、96 h的半致死盐度分别为10.7、9.7、9.3、8.9 g/L,两个级别的安全浓度(SC)分别为0.890、2.385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唇裂腹鱼 温度 盐度 PH 耐受性 半致死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澜沧江光唇裂腹鱼池塘养殖水质理化因子高低温季节变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金方彭 郭祖锋 +2 位作者 周睿 李梁 李华良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4期263-265,269,共4页
以澜沧江的光唇裂腹鱼为研究对象,在高低温季节对不同养殖密度的光唇裂腹鱼的养殖水体进行水质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在5—10月,4个鱼池的月平均温度范围是15-22℃,溶氧(Do)范围是5-8 mg/L,pH值范围是7.8-8.8,化学需氧量(COD... 以澜沧江的光唇裂腹鱼为研究对象,在高低温季节对不同养殖密度的光唇裂腹鱼的养殖水体进行水质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在5—10月,4个鱼池的月平均温度范围是15-22℃,溶氧(Do)范围是5-8 mg/L,pH值范围是7.8-8.8,化学需氧量(COD)范围是6-14 mg/L,总氮(TN)含量范围是0.2-0.9 mg/L,总磷(TP)含量范围是0.2-1.6 mg/L,氨氮(NH3-N)含量范围是0.005-0.030 mg/L。研究表明,温度、Do、pH值、TN、NH3-N含量都处在安全范围内,TP超过了有效磷临界值,COD和TN的含量较高,需要加以调控。此研究着重从水质理化因子与光唇裂腹鱼养殖的相关性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措施,为光唇裂腹鱼养殖水环境调控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唇裂腹鱼 水质 理化因子 鱼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秀丽高原鳅形态性状与体重的通径分析及曲线拟合 被引量:2
8
作者 左鹏翔 金方彭 +7 位作者 冷云 王志飞 于虹漫 崔丽莉 梁祥 钟文武 张宇 姜志武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1349-1356,共8页
为研究不同性别的秀丽高原鳅(Triplophysa venusta)形态性状和体重的相关性,测量了其体重(Y)、空壳重(SW)、全长(TL)、体长(BL)、头长(HL)、眼径(ED)、眼间距(ES)、肠长(IL)共8个生物学指标,运用相关性、回归、通径等分析方法,开展各形... 为研究不同性别的秀丽高原鳅(Triplophysa venusta)形态性状和体重的相关性,测量了其体重(Y)、空壳重(SW)、全长(TL)、体长(BL)、头长(HL)、眼径(ED)、眼间距(ES)、肠长(IL)共8个生物学指标,运用相关性、回归、通径等分析方法,开展各形态性状与体重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秀丽高原鳅体重的变异系数最大,其次是空壳重,雄性与雌性群体之间各性状除体重、空壳重和眼径之间差异性不显著,其余性状之间差异显著;3个群体中与体重相关系数较大的前4个性状分别是空壳重、全长、体长和头长,其中混合群体为0.988、0.881、0.885、0.397,雌性群体为0.987、0.888、0.895、0.266,雄性群体为0.992、0.917、0.915、0.561,说明空壳重、全长和体长对体重的影响较大;混合群体、雄性群体和雌性群体对体重直接作用最大的均是空壳重,通径系数分别为1.082、0.918和1.265,其次是全长和头长,混合群体为0.120、0.082,雄性群体为0.068、0.065,雌性群体为0.205、0.128,间接作用里体长对混合群体、雄性群体和雌性群体的间接作用均最大,作用系数分别为1.102、0.974和1.371;雄性群体和混合群体里,单个性状对体重的决定系数影响较大的前3个性状均是空壳重、头长和、全长,雌性群体是空壳重、全长和体长,因此,在进行选育时要考虑性别差异带来的影响。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体重为因变量建立的雌性、雄性群体和混合群体回归方程分别为Y1=-0.7160+0.0012X_(TL)+0.0417X_(HL)+0.1002X_(ES)+1.107X_(SW)(R^(2)=0.987);Y^(2)=0.5349+0.0079X_(TL)-0.0481X_(BL)+0.1044X_(HL)+1.4284X_(SW)(R^(2)=0.975);Y3=0.2592+0.0126X_(TL)-0.0335X_(BL)+0.0581X_(HL)+1.3137X_(SW)(R^(2)=0.977)。通过对秀丽高原鳅体重和形态学性状之间最优拟合模型进行分析可知,3个群体中空壳重、全长、体长与体重的最优拟合模型相同,其余拟合模型均不相同。且只有头长与体重最优拟合模型的R^(2)>0.85,这说明除头长外的其余性状作为自变量不能很好地呈现出体重的变化,综上,影响秀丽高原鳅体重的主要性状是空壳重、全长、体长和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丽高原鳅 形态性状 体重 通径分析 回归分析 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澜沧江流域云南段发展休闲农业的SWOT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梁 代文琼 +1 位作者 周睿 金方彭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期292-293,共2页
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当今,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休闲农业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产业。充满神秘色彩的澜沧江开发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该文以SWOT分析法探究澜沧江流域云南段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休闲农业 发展 SWOT分析 澜沧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澜沧江土著鱼类光唇裂腹鱼人工繁殖鱼苗野化及放流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海涛 肖海斌 +5 位作者 李光华 付贵权 刘跃天 陈豪 金方彭 周睿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5期197-200,共4页
选择人工繁育已实现规模化的澜沧江中上游土著鱼光唇裂腹鱼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野化及放流技术研究,探索光唇裂腹鱼人工繁殖鱼苗野化及增殖放流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停食野化组放流前10 d减少喂食且放流前5 d停食效果最佳;流水野化组放流... 选择人工繁育已实现规模化的澜沧江中上游土著鱼光唇裂腹鱼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野化及放流技术研究,探索光唇裂腹鱼人工繁殖鱼苗野化及增殖放流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停食野化组放流前10 d减少喂食且放流前5 d停食效果最佳;流水野化组放流前10 d加大流水野化效果最佳;放流规格组以全长3~8 cm时效果最佳;放流方式组以平衡水温放流方式效果最佳。试验结果可为提高澜沧江野生土著鱼类人工增殖放流的鱼苗成活率和增殖放流效果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唇裂腹鱼 人工繁殖野化 放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圆口铜鱼人工驯养初探
11
作者 左鹏翔 金方彭 +3 位作者 王志飞 吴俊颉 邓育林 冷云 《科学养鱼》 2023年第3期42-43,共2页
圆口铜鱼是长江上游特有经济鱼。随着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发,阻隔了圆口铜鱼的生殖洄游通道和长江中下游圆口铜鱼对金沙江繁殖群体的补充通道,这是对其资源量造成不利影响的重要原因。然而圆口铜鱼的人工驯养工作也面临着极大的难题,本文... 圆口铜鱼是长江上游特有经济鱼。随着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发,阻隔了圆口铜鱼的生殖洄游通道和长江中下游圆口铜鱼对金沙江繁殖群体的补充通道,这是对其资源量造成不利影响的重要原因。然而圆口铜鱼的人工驯养工作也面临着极大的难题,本文探索了一种圆口铜鱼的人工驯养方法,旨在为圆口铜鱼的人工驯养繁殖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驯养 圆口铜鱼 繁殖群体 生殖洄游 资源量 水利枢纽工程 长江上游 金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