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Si_2基复相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金志浩 李世斌 高积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9-202,共4页
通过对MoSi2 复相材料近年来研究进展的总结 ,阐述了合金化和复合化对MoSi2 基复相材料性能的改善 .着重叙述了MoSi2 SiC系复相材料的制备方法 ,以及增强相的含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基体的改性和复合化 ,使复相材料... 通过对MoSi2 复相材料近年来研究进展的总结 ,阐述了合金化和复合化对MoSi2 基复相材料性能的改善 .着重叙述了MoSi2 SiC系复相材料的制备方法 ,以及增强相的含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基体的改性和复合化 ,使复相材料的强韧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而不同的制备工艺所得到材料的性能有成倍的差异 .因此 ,协同优化增强剂种类、数量和多种制备工艺的有机结合 ,是制备高性能复相材料的关键 .同时 ,介绍了几种有发展前景的复相材料 ,并提出了MoSi2基复相材料的研究发展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硅化钼 合金化 复相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体动力学模型的柴油机曲轴振动特性分析
2
作者 彭凌溥 柴子涵 金志浩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期217-220,共4页
为了减少发动机故障分析曲轴系统的扭转振动,建立了由活塞、连杆、曲轴、飞轮和硅油阻尼器组成的曲轴系统三维模型。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建立了由多自由度组成的刚性混合动力发动机系统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对其进行扭振响应仿真... 为了减少发动机故障分析曲轴系统的扭转振动,建立了由活塞、连杆、曲轴、飞轮和硅油阻尼器组成的曲轴系统三维模型。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建立了由多自由度组成的刚性混合动力发动机系统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对其进行扭振响应仿真,对曲轴的扭振进行分析。该仿真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该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动力学 扭振 刚柔耦合模型 发动机动力学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锆增韧三氧化二铝陶瓷的显微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金志浩 高积强 +1 位作者 王永兰 郭玉芬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7-52,共6页
本文对ZrO_2增韧Al_2O_3陶瓷的7种成分(ZrO_2含量分别为0、5、10、15、20、3045wt%,其中Y_2O_3为3mol%)进行了对比性研究。试验表明:在所研究的Al_2O_3-ZrO_2(Y_2O_3)系陶瓷中,在Al_2O_3中加入ZrO_2(Y_2O_3)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强韧性,并在... 本文对ZrO_2增韧Al_2O_3陶瓷的7种成分(ZrO_2含量分别为0、5、10、15、20、3045wt%,其中Y_2O_3为3mol%)进行了对比性研究。试验表明:在所研究的Al_2O_3-ZrO_2(Y_2O_3)系陶瓷中,在Al_2O_3中加入ZrO_2(Y_2O_3)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强韧性,并在15-20wt%ZrO_2时出现峰值;几种增韧机理中显微裂纹增韧起主导作用;在Al_2O_3-ZrO_2系中,ZrO_2的加入可以明显阻止Al_2O_3基体相的晶粒长大;在Al_2O_3基体中,ZrO_2粒子的分散有两种形态,其形成机理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铝 精细陶瓷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材料的韧化及其增韧机理(二)——SiC、Si_3N_4陶瓷和陶瓷复合材料的韧化 被引量:2
4
作者 金志浩 王笑天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1988年第2期49-56,共8页
本文主要综述了晶粒形状、晶粒大小、晶界特性、气孔率和超显微结构对SiC、Si_3^-N_4陶瓷韧化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制;另外还分析了陶瓷复合材料和晶须的强韧化机理,主要介绍了裂纹转向机理、晶须(或纤维)拉脱机理及复合增韧机理。
关键词 陶瓷材料 断裂韧性值 Si3N4 增韧机理 SIC 韧化 陶瓷复合材料 陶瓷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氧化钇)-氧化铝陶瓷的透射电子显微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金志浩 汪立勤 +2 位作者 王永兰 曹宝宏 郭玉芬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3-47,共5页
氧化锆(ZrO_2)马氏体相变增韧是改善陶瓷材料性能的重要途径,研究 ZrO_2的马氏体形态对相变增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 ZrO_2(Y_2O_3)-Al_2O_3陶瓷中各相的形态。观察分析表明 ZrO_2(Y_2O_3)固溶体中马氏体相变有两种类型... 氧化锆(ZrO_2)马氏体相变增韧是改善陶瓷材料性能的重要途径,研究 ZrO_2的马氏体形态对相变增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 ZrO_2(Y_2O_3)-Al_2O_3陶瓷中各相的形态。观察分析表明 ZrO_2(Y_2O_3)固溶体中马氏体相变有两种类型:第一类马氏体(M_Ⅰ),其孪生面为(010)、(001)、(011)和(011);第二类马氏体(M_Ⅱ),其孪生面只可能是(011)和(011)。并在 M_Ⅰ中发现相变后形成的形变李晶,在 M_Ⅱ中发现二次衍射参与成象后形成的水纹图。还发现在未转变的面心四方(FCT)相 ZrO_2(Y_2O_3)固溶体中,局部区域出现调幅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马氏体相变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齿形偏心捏合块双螺杆三维流场分析
6
作者 彭凌溥 金志浩 金子云 《现代农业装备》 2024年第4期51-56,共6页
针对传统双螺杆挤出机的混合性能较差,提出了一种带齿形偏心捏合块双螺杆结构,用以提升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品质。运用SolidWorks建立对应的几何模型,并在ANSYS/CFX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对其流道进行三维流场分析,重点对宏观压力场、速度矢... 针对传统双螺杆挤出机的混合性能较差,提出了一种带齿形偏心捏合块双螺杆结构,用以提升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品质。运用SolidWorks建立对应的几何模型,并在ANSYS/CFX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对其流道进行三维流场分析,重点对宏观压力场、速度矢量场、速度流线场、剪切应变速率与挤出量进行讨论,并和传统双螺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型双螺杆流道压差较小,增加了物料停留时间;齿形偏心捏合块的存在使速度矢量分布不均,速度流线紊乱,剪切应变速率增大,提升了物料的分散混合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双螺杆在保证挤出效率的基础上改善了挤出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形 偏心捏合块 双螺杆 CFX 三维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结构陶瓷研究进展
7
作者 金志浩 王笑天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2期53-58,共6页
前言高温结构陶瓷具有高温强度高、耐腐蚀、耐磨损、耐烧蚀、比重小等许多优良性能。近二十多年来,发展十分迅速,成为航空航天、武器、核能、汽车、冶金、机械工业等发展高新技术的关键材料。其中研究最多、发展最快的高温结构陶瓷为Si... 前言高温结构陶瓷具有高温强度高、耐腐蚀、耐磨损、耐烧蚀、比重小等许多优良性能。近二十多年来,发展十分迅速,成为航空航天、武器、核能、汽车、冶金、机械工业等发展高新技术的关键材料。其中研究最多、发展最快的高温结构陶瓷为Si3N4、SiC、ZrO2、Al2O3等材料,特别是前三种材料。航天飞机前缘头锥表面和高温燃烧室内壁温度均在1500℃以上;汽车发动机的温度若能提高到1350℃以上,不仅热效率大大提高(30%以上),并且由于在高温下能充分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陶瓷 高温陶瓷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合金引线框架材料的发展 被引量:96
8
作者 赵冬梅 董企铭 +2 位作者 刘平 金志浩 黄金亮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5期18-20,共3页
介绍了国内外铜合金框架材料研究、生产现状,叙述了开发高强、高导铜合金的基本原理及制备方法,并对国内外高强、高导铜合金的研究和开发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同时评述了铜合金引线框架材料的发展动向。
关键词 铜合金引线框架材料 强化 导电率 高强度高导电铜合金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高性能纤维的表面性能及其对界面粘接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王斌 金志浩 +1 位作者 丘哲明 刘爱华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4-228,共5页
分别使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T 800炭纤维、F 12有机纤维及新型超高强度PBO纤维(聚对苯撑苯并双唑)进行了物理与化学表征和分析,用SEM观察得出这三种纤维表面物理形态差别清晰可见,T 800纤维表面沟槽深且直径小,PBO纤维表... 分别使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T 800炭纤维、F 12有机纤维及新型超高强度PBO纤维(聚对苯撑苯并双唑)进行了物理与化学表征和分析,用SEM观察得出这三种纤维表面物理形态差别清晰可见,T 800纤维表面沟槽深且直径小,PBO纤维表面极光滑且直径中等,F 12纤维直径最大且表面有微小沟槽。XPS定量分析表明,这三种纤维表面活性也不一样,T 800纤维表面活性较多,PBO纤维表面活性最差。纤维表面状态的差异体现在它们与树脂复合后的材料界面粘接性能上,T 800纤维的界面剪切强度(IFSS)高,F 12纤维次之,PBO纤维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高性能纤维 PBO纤维 纤维直径 表面性能 新型 超高强度 表面物理 聚对苯撑 X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沟槽型织构化圆锥滚子轴承保持架的动力学分析
10
作者 金志浩 王志慧 +1 位作者 龙日升 王明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50-52,123,共4页
为揭示织构化圆锥滚子轴承保持架的动力学行为,首先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对轴承外滚道进行了径向沟槽织构化处理,沟槽的深度为50μm,宽度分别为54.59μm,233.27μm,466.52μm,对应周向角度分别为0.117°,0.5°,0.9°。沟槽条数... 为揭示织构化圆锥滚子轴承保持架的动力学行为,首先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对轴承外滚道进行了径向沟槽织构化处理,沟槽的深度为50μm,宽度分别为54.59μm,233.27μm,466.52μm,对应周向角度分别为0.117°,0.5°,0.9°。沟槽条数为30,再利用Adams平台对织构化滚动轴承保持架质心运动轨迹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轴承内圈转速的提高,保持架质心的运动轨迹呈椭圆的趋势越明显,保持架稳定性也越高,在相同转速条件下,适当的织构参数可以降低保持架质心运动轨迹的波动性,织构宽度为233.27μm,对应周向角度0.5°的保持架质心轨迹波动最小,运行更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滚子轴承 沟槽 ADAMS 保持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O纤维的基本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31
11
作者 王斌 金志浩 +1 位作者 丘哲明 刘牧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189-1192,共4页
对PBO纤维的拉伸性能、耐热性等物理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 ,并与F - 12和Kevlar - 4 9芳纶纤维进行了对比 .对由PBO纤维与环氧树脂基体复合成型的单向纤维增强环形试样 ,测试了其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层间剪切强度 ,结果表明 :PBO纤维股... 对PBO纤维的拉伸性能、耐热性等物理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 ,并与F - 12和Kevlar - 4 9芳纶纤维进行了对比 .对由PBO纤维与环氧树脂基体复合成型的单向纤维增强环形试样 ,测试了其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层间剪切强度 ,结果表明 :PBO纤维股纱的拉伸强度比F - 12和Kevlar - 4 9分别高 2 4 4 %和 5 2 8%以上 ,单向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分别高约 37 2 %和 92 8% ,耐热性也高约 166℃ ,但PBO纤维与环氧树脂基体的界面粘结性很差 ,层间剪切强度仅为 2 3~ 2 7MP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O纤维 物理性能 拉伸性能 聚对亚苯基苯并对恶唑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石墨颗粒粒度的测量与表征 被引量:19
12
作者 文潮 刘晓新 +7 位作者 李迅 孙德玉 关锦清 林英睿 唐仕英 周刚 林俊德 金志浩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介绍了用负氧平衡炸药在密闭容器内爆轰制备的纳米石墨粉 ;用X射线衍射线线宽法 (谢乐公式 )、透射电镜观察法 (TEM)、激光拉曼散射法、比表面积法和X射线小角散射法等手段 ,对合成的纳米石墨粉颗粒粒度进行了测量 ,结果表明炸药爆轰法... 介绍了用负氧平衡炸药在密闭容器内爆轰制备的纳米石墨粉 ;用X射线衍射线线宽法 (谢乐公式 )、透射电镜观察法 (TEM)、激光拉曼散射法、比表面积法和X射线小角散射法等手段 ,对合成的纳米石墨粉颗粒粒度进行了测量 ,结果表明炸药爆轰法制备的纳米石墨粉具有六方石墨结构 ,颗粒呈球形或椭球形 ,分布在4~9nm之间 ,平均粒径为8.7nm ;在5种测量方法中 ,用X射线衍射线线宽法 (谢乐公式 )得到的平均粒径值最小 ,而用其它4种测量方法所得到的粒径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石墨颗粒 粒度 测量 表征 炸药爆轰法 x射线衍射线线宽法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O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的初步应用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王斌 金志浩 +1 位作者 丘哲明 刘爱华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5-39,共5页
分别进行了PBO纤维缠绕成型的单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试验和150mm压力容器试验,与Kevlar-49和F-12纤维的单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150mm压力容器性能进行了对比,初步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缠绕成型的PBO/环氧150mm压力容器的容器特性系... 分别进行了PBO纤维缠绕成型的单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试验和150mm压力容器试验,与Kevlar-49和F-12纤维的单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150mm压力容器性能进行了对比,初步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缠绕成型的PBO/环氧150mm压力容器的容器特性系数PV/W和纤维强度转化率都达到最高,其值分别达到了60km和90%,但其容器的环向变形较F-12纤维复合材料容器的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PBO纤维 缠绕成型 压力容器 聚对苯撑苯并双恶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纤维/EPDM绝热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高国新 郑元锁 +2 位作者 孙捷 谭溢波 金志浩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44-547,共4页
通过对腈纶短纤维、芳纶短纤维各自用量对EPDM绝热层材料烧蚀速率、孔隙率影响的研究,并结合氮气环境下热失重曲线和炭层SEM照片分析,发现腈纶短纤维不仅高温残炭率高于芳纶短纤维,而且可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逐步热解炭化,烧蚀过程所产... 通过对腈纶短纤维、芳纶短纤维各自用量对EPDM绝热层材料烧蚀速率、孔隙率影响的研究,并结合氮气环境下热失重曲线和炭层SEM照片分析,发现腈纶短纤维不仅高温残炭率高于芳纶短纤维,而且可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逐步热解炭化,烧蚀过程所产生的热解气体能逐步而快速地释放出炭层,结炭层孔隙率小,致密坚硬,能抵抗高温燃气流的烧蚀和冲蚀作用,材料的烧蚀速率较低;芳纶短纤维虽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但热分解温度范围较窄,热解所产生的大量气体很难快速释放出炭层表面,结炭层孔隙率大,炭层疏松且呈层片状,不能抵抗高冲蚀性粒子流的烧蚀和冲蚀,烧蚀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纶纤维 芳纶纤维 三元乙丙橡胶 炭层 烧蚀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联剂对PBO纤维/树脂界面粘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斌 金志浩 +1 位作者 丘哲明 刘新冬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975-978,共4页
研究了 5种偶联剂及其中的最佳偶联剂的质量分数对聚苯撑苯并二口恶唑 (PBO)纤维 /树脂复合材料界面粘接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PBO纤维经偶联剂处理后 ,与树脂 /基体间的相容性和化学反应活性得到改善 ,从而提高了PBO纤维 /树脂复... 研究了 5种偶联剂及其中的最佳偶联剂的质量分数对聚苯撑苯并二口恶唑 (PBO)纤维 /树脂复合材料界面粘接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PBO纤维经偶联剂处理后 ,与树脂 /基体间的相容性和化学反应活性得到改善 ,从而提高了PBO纤维 /树脂复合材料界面的粘接强度 ,其提高的幅度与偶联剂的极性、化学结构及质量分数均有关 ,最高可达 6 1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联剂 界面粘接性能 界面粘接强度 偶联处理 PBO纤维/树脂复合材料 相容性 化学反应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摩擦力对碰摩转子-轴承系统混沌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罗跃纲 金志浩 +1 位作者 刘长利 闻邦椿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43-846,共4页
在考虑轴承油膜力和非线性摩擦力的基础上,构造了具有碰摩故障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碰摩故障转子在运行过程中的非线性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转静件间相对速度影响因数对转子分岔与混沌运动的影响·发现随着速度影响因数... 在考虑轴承油膜力和非线性摩擦力的基础上,构造了具有碰摩故障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碰摩故障转子在运行过程中的非线性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转静件间相对速度影响因数对转子分岔与混沌运动的影响·发现随着速度影响因数的增加,在亚临界转速区,拟周期和混沌运动区域增大;在超临界转速区,混沌运动区域减小,碰摩力的作用效果增大,拟周期运动逐渐演变为周期3运动·该结果为转子-轴承系统的故障诊断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轴承系统 碰摩故障 非线性摩擦力 分岔 混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超低碳微合金化管线钢显微组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7
作者 冯耀荣 柴惠芬 +4 位作者 郭生武 霍春勇 刘迎来 李鹤林 金志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6期9-12,共4页
综述了低碳及超低碳微合金钢显微组织研究的现状,介绍了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时形成的各种铁素体的术语,讨论了多边及准多边铁素体、针状铁素体及晶内成核针状铁素体、粒状贝氏体铁素体等的形成机理和组织形貌。另外,还指出了文献中使用... 综述了低碳及超低碳微合金钢显微组织研究的现状,介绍了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时形成的各种铁素体的术语,讨论了多边及准多边铁素体、针状铁素体及晶内成核针状铁素体、粒状贝氏体铁素体等的形成机理和组织形貌。另外,还指出了文献中使用“针状铁素体”术语的一些混淆及不同理解,提出了在工程上分析复杂管线钢组织时,可将多种形态铁素体简化为铁素体及贝氏体两类。对当前西气东输管线工程中材料显微组织的判断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 低碳贝氏体 显微组织 针状铁素体 低碳微合金钢 超低碳微合金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含量对芳纶纤维/环氧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斌 金志浩 +1 位作者 丘哲明 刘爱华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64,共4页
研究了树脂含量对芳纶纤维 /环氧复合材料的性能的影响 ,主要是浸胶纤维强度、压力容器中纤维强度的发挥系数、容器特性系数 pV/Wc。给出了按混合定律计算复合材料强度的修正系数 ,提出了对容器进行表面处理以改善其内外层含胶量的均匀... 研究了树脂含量对芳纶纤维 /环氧复合材料的性能的影响 ,主要是浸胶纤维强度、压力容器中纤维强度的发挥系数、容器特性系数 pV/Wc。给出了按混合定律计算复合材料强度的修正系数 ,提出了对容器进行表面处理以改善其内外层含胶量的均匀度 ,并进行了实验。实验证明 ,容器内外层树脂含量分布更为均匀后 ,容器的性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发动机壳体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树脂粘接 树脂含量 芳纶纤维/环氧复合材料 材料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7
19
作者 马荣 乔冠军 金志浩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57-61,共5页
文章采用白松、桦木、青冈木与五合板为原料,制成木材陶瓷.对其各自的性能特征和形成机理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证明了原木(如桦木)制备木材陶瓷的可行性.同时揭示了酚醛树脂在木材陶瓷中的双向作用,即:树脂对木材不同程度的固定... 文章采用白松、桦木、青冈木与五合板为原料,制成木材陶瓷.对其各自的性能特征和形成机理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证明了原木(如桦木)制备木材陶瓷的可行性.同时揭示了酚醛树脂在木材陶瓷中的双向作用,即:树脂对木材不同程度的固定与填充,使木材陶瓷的缺陷和表观、内部气孔率产生波动,导致强度、硬度的相应变化,并影响密度、电阻率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陶瓷 性能 配合醛树脂 环境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反应堆控制材料—B_4C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永兰 金志浩 +3 位作者 郭生武 高积强 杨建峰 李光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5-30,52,共7页
本文通过试验确定了B_4C合成反应的最佳温度。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合成物为六方碳化硼和少量的游离碳,晶格常数测定及化学分析表明B/C小于4。分别采用常压烧结和热压烧结制成了B_4C陶瓷试样,测定和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下,B_4C陶瓷的密度... 本文通过试验确定了B_4C合成反应的最佳温度。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合成物为六方碳化硼和少量的游离碳,晶格常数测定及化学分析表明B/C小于4。分别采用常压烧结和热压烧结制成了B_4C陶瓷试样,测定和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下,B_4C陶瓷的密度、气孔率、晶粒大小、抗弯强度及其相互关系,确定了B_4C的最佳烧成温度。用扫描电镜测定B_4C烧结体的晶粒尺寸为3~15μm,由膨胀仪测出B_4C的热膨胀系数为4.45~5.5×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堆 控制材料 B4C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