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侵彻体碰撞子母化学弹头有效载荷毁伤效应 被引量:2
1
作者 金学科 余庆波 +1 位作者 郑元枫 王海福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7-442,共6页
为研究碰撞位置对化学子母弹头毁伤效应影响,开展了爆炸成型大质量高速侵彻体碰撞化学子母弹头地面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化学子弹毁伤模式呈现为局部变形(不泄漏)、局部裂孔(部分泄漏)和碎裂摧毁(完全泄漏)3种形式,而且其分布显著受... 为研究碰撞位置对化学子母弹头毁伤效应影响,开展了爆炸成型大质量高速侵彻体碰撞化学子母弹头地面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化学子弹毁伤模式呈现为局部变形(不泄漏)、局部裂孔(部分泄漏)和碎裂摧毁(完全泄漏)3种形式,而且其分布显著受碰撞位置的影响。采用贯穿路径体积重叠法分析发现,子弹摧毁率随碰撞位置偏移量变化呈现复杂的类多阶梯分布,与试验结果相比,二者总体变化趋势相吻合。进一步机理分析认为,高速侵彻体沿贯穿路径对子弹的直接碰撞作用,只是造成子弹摧毁的一个重要因素,蒙皮碎片碰撞、子弹间相互碰撞以及子弹爆裂液体高速喷射等附加力学行为及效应也相当重要,显著提高了对化学子母弹头有效载荷的摧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弹道导弹防御 动能拦截器 化学子母弹头 高速侵彻体 毁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联合作战装备保障任务分配模型 被引量:6
2
作者 马海英 金学科 刘力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2-75,共4页
现代信息化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区域作战联合装备保障成为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的主要方式,实施科学正确的装备保障指挥,进行保障任务分配对于提高保障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区域作战装备保障任务的特点,依据区域保障要求建... 现代信息化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区域作战联合装备保障成为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的主要方式,实施科学正确的装备保障指挥,进行保障任务分配对于提高保障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区域作战装备保障任务的特点,依据区域保障要求建立了包括转场时间在内和不同作战方向上作战单元的重要程度不同的装备保障任务分配模型,保证了重要方向上最晚完成保障任务的作战单元保障时间最短和非重要方向上最晚完成保障任务的作战单元保障时间最短。最后,应用遗传算法给出了区域联合作战装备保障任务分配模型的求解方法和步骤,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作战 联合装备保障 保障任务分配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卫星结构爆炸解体碎片分布特性 被引量:3
3
作者 余庆波 徐峰悦 +2 位作者 王勤智 金学科 王海福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72-1076,共5页
采用沙坑回收实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铝薄壁圆柱模拟卫星结构爆炸解体碎片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卫星模拟结构爆炸解体行为显著受壁厚和剩余燃料量影响,壁厚越小或剩余燃料量越多,爆炸解体碎片越多,且碎片质量分布... 采用沙坑回收实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铝薄壁圆柱模拟卫星结构爆炸解体碎片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卫星模拟结构爆炸解体行为显著受壁厚和剩余燃料量影响,壁厚越小或剩余燃料量越多,爆炸解体碎片越多,且碎片质量分布范围很广,从不足0.2 g颗粒到100 g以上不规则碎片。基于实验结果,结合带壳装药爆炸解体模型和卫星弱爆炸解体模型,建立了模拟卫星结构爆炸解体碎片总数分布分析模型和碎片质量分布分析模型,为卫星意外解体碎片分布特性的科学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结构与设计 空间碎片 模拟卫星 碎片分布 爆炸解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贝叶斯网络的飞机易损性评估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邓小勇 张东洋 金学科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2-98,共7页
针对在飞机进行易损性评估的过程中,因为目标数据的不精确而进行的模型简化,结合模糊数学理论和贝叶斯网络提出了基于模糊贝叶斯网络的飞机易损性评估方法。介绍了模糊理论和贝叶斯网络的基本知识,以及基于模糊贝叶斯网络的飞机易损性... 针对在飞机进行易损性评估的过程中,因为目标数据的不精确而进行的模型简化,结合模糊数学理论和贝叶斯网络提出了基于模糊贝叶斯网络的飞机易损性评估方法。介绍了模糊理论和贝叶斯网络的基本知识,以及基于模糊贝叶斯网络的飞机易损性评估流程,并建立了基于某型飞机的模糊贝叶斯网络易损性评估模型,最后通过算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理论 贝叶斯网络 飞机易损性 易损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杆条杀伤增强器抛撒行为数值模拟 被引量:1
5
作者 孟燕刚 金学科 王海福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6-311,共6页
针对杀伤增强器爆轰驱动活性杆条问题,在AUTODYN-3D平台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杆条排布方式、杆条排布半径和缓冲材料对杀伤增强器爆轰驱动活性杆条行为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内外层活性杆条径向排布夹角为11.25°,内层杆条排布... 针对杀伤增强器爆轰驱动活性杆条问题,在AUTODYN-3D平台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杆条排布方式、杆条排布半径和缓冲材料对杀伤增强器爆轰驱动活性杆条行为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内外层活性杆条径向排布夹角为11.25°,内层杆条排布半径不小于37 mm,外层杆条排布半径不大于85 mm时可以避免活性杆条间相互碰撞,有效保护活性杆条结构和提高活性杆条稳定性;随内层杆条排布半径增加,内层杆条承载爆轰压力显著下降;聚苯乙烯、聚乙烯和聚氨酯都具有良好的缓冲作用,与聚苯乙烯和聚乙烯相比,杀伤增强器采用聚氨酯作缓冲材料,其杆条速度振荡幅度小、收敛快,且杆条空间分布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药工程 活性杆条 杀伤增强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靶板冲塞式破坏的战斗部破片优化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余丽山 李彦彬 +2 位作者 翟夕阳 金学科 何小九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3-146,153,共5页
针对破片杀伤战斗部破片参数的优化设计问题,对破片飞散特性以及对薄靶板的撞击和侵彻行为进行了分析,基于目标靶板毁伤的整体和局部分析提出了破片冲塞式破坏目标靶板能量消耗和比动能的双目标毁伤准则,并建立了战斗部破片参数优化分... 针对破片杀伤战斗部破片参数的优化设计问题,对破片飞散特性以及对薄靶板的撞击和侵彻行为进行了分析,基于目标靶板毁伤的整体和局部分析提出了破片冲塞式破坏目标靶板能量消耗和比动能的双目标毁伤准则,并建立了战斗部破片参数优化分析模型。最后通过引入遗传算法对破片打击薄靶目标消耗的能量和毁伤概率进行了估算,表明该模型可有效分析破片长度、直径以及初速对打击薄靶目标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战斗部破片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片 优化设计 能量消耗 比动能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规划模型在导弹破片杀伤战斗部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余丽山 李彦彬 +1 位作者 金学科 翟夕阳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1-74,79,共5页
破片杀伤战斗部结构设计考虑因素众多复杂,为梳理战斗部设计中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改善导弹的性能,文中综合考虑了战斗部的威力以及导弹的机动性能。文中分别用战斗部的威力半径、导弹重量表征战斗部的威力和导弹的机动性能,建立了战斗部... 破片杀伤战斗部结构设计考虑因素众多复杂,为梳理战斗部设计中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改善导弹的性能,文中综合考虑了战斗部的威力以及导弹的机动性能。文中分别用战斗部的威力半径、导弹重量表征战斗部的威力和导弹的机动性能,建立了战斗部结构参数优化设计的双层规划模型。为避免求解过程中陷入局部最优,提出了模拟退火算法对模型求解。最后用算例得到了战斗部的最优结构参数,证明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片杀伤战斗部 威力半径 优化设计 双层规划模型 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hock initiation of the coated-type projectile penetrating target
8
作者 余庆波 王海福 金学科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11年第2期173-178,共6页
The behavior of the charge initiation of the coated-type projectile penetrating target is researched by mean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influences on charge initiation of the projectile shape, shell thickness, char... The behavior of the charge initiation of the coated-type projectile penetrating target is researched by mean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influences on charge initiation of the projectile shape, shell thickness, charge diameter, and projectile velocity are analyzed. Results show that projectile shape takes an obvious impact on critical detonation velocity, that for the projectile with the same quality, it is more vulnerable for the cylindrical projectile with the one length-diameter ratio to occurring shock initiation than the spherical projectile, the charge diameter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affecting critical detonation velocity, which significantly decreases as the charge diameter incr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merical simulation shock initiation critical detonation veloc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