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潘宁放电在密封电真空器件真空度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金大志 唐平瀛 +2 位作者 刘铁 谈效华 戴晶怡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53-455,共3页
密封电真空器件的可靠性尤其重要 ,而影响其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是真空度。对于具有两个电极的密封电真空器件由于无法利用其自身的电极结构直接测定其真空度 ,因此需要研究并建立一种合适的真空度测量方法。分析了利用潘宁放电来测量两个... 密封电真空器件的可靠性尤其重要 ,而影响其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是真空度。对于具有两个电极的密封电真空器件由于无法利用其自身的电极结构直接测定其真空度 ,因此需要研究并建立一种合适的真空度测量方法。分析了利用潘宁放电来测量两个电极的密封电真空器件真空度的工作原理 ,设计了测试实验装置 ,初步建立了密封电真空器件的潘宁放电模型 ,给出了有关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潘宁放电 密封电真空器件 真空度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子发生器中二次电子抑制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2
作者 金大志 杨中海 戴晶怡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3-86,共4页
讨论了密封中子发生器中二次电子流的产生机制,介绍了几种不同的二次电子流的抑制方法。针对不同的抑制方法进行了粒子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直接利用法拉第圆筒形状的加速电极抑制的情况下,只能抑制住部分二次电子,一部分电子还可以通... 讨论了密封中子发生器中二次电子流的产生机制,介绍了几种不同的二次电子流的抑制方法。针对不同的抑制方法进行了粒子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直接利用法拉第圆筒形状的加速电极抑制的情况下,只能抑制住部分二次电子,一部分电子还可以通过加速孔进入加速空间形成二次电子流,二次电子流约占靶面二次电子发射电流的1/5。在法拉第圆筒状加速电极的基础上加上电场抑制,能很好地抑制二次电子流的产生,当偏压为300V时,二次电子电流近似为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发生器 数值模拟 二次电子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离子源发射面的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3
3
作者 金大志 戴晶怡 杨中海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79-682,共4页
等离子体离子源发射面的位置和形状决定了离子束的传输特性,而发射面的位置与形状又取决于等离子体参数、引出电压、电极结构等,并自动地调节到某个平衡状态。介绍了一种2维情况下等离子体离子源发射面的位置与形状的理论计算方法,即非... 等离子体离子源发射面的位置和形状决定了离子束的传输特性,而发射面的位置与形状又取决于等离子体参数、引出电压、电极结构等,并自动地调节到某个平衡状态。介绍了一种2维情况下等离子体离子源发射面的位置与形状的理论计算方法,即非磁化等离子体不能扩散进入外加电场中大于一定临界值的区域,等离子体离子源发射面的位置及形状可以通过直接求解引出系统的Laplace方程而得到。利用基于PIC的OOPIC程序对不同引出结构的发射面位置及形状和引出束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的结果十分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离子源 离子发射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放电法测量密封真空管真空度 被引量:2
4
作者 金大志 解永蓉 谈效华 《信息与电子工程》 2006年第2期149-152,共4页
密封真空管的可靠性尤其重要,影响其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是真空度。采用脉冲放电的方法研究了密封真空管真空度的测量方法,建立了离子流的理论模型和真空度的测量装置,给出了测量结果,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测试误差满足... 密封真空管的可靠性尤其重要,影响其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是真空度。采用脉冲放电的方法研究了密封真空管真空度的测量方法,建立了离子流的理论模型和真空度的测量装置,给出了测量结果,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测试误差满足真空度的测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通用技术 真空度测量装置 脉冲放电法 无损测量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多注THz折叠波导行波管的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8
5
作者 颜胜美 苏伟 +3 位作者 王亚军 陈樟 金大志 向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9-234,共6页
为了提高THz行波管的输出功率,通过并行多注和功率合成的方法,完成了并行多注D波段折叠波导行波管的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单束行波管在0.135~0.157THz频率区间具有很好的色散平坦度,3dB带宽为13GHz,0.14THz处获得了20.88d... 为了提高THz行波管的输出功率,通过并行多注和功率合成的方法,完成了并行多注D波段折叠波导行波管的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单束行波管在0.135~0.157THz频率区间具有很好的色散平坦度,3dB带宽为13GHz,0.14THz处获得了20.88dB的最大增益;多束合成行波管在0.14THz处获得了20.8dB的合成增益,3dB带宽区间合成效率不低于92%。数值模拟表明该方法很好地实现了多路放大信号的合成输出。并行多注行波管具有输出功率大、单束电流小、聚焦磁场低等优点,能够在低发射电流密度条件下实现大功率THz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z行波管 折叠波导 并行多注 合成效率 3 dB带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氢电极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特性诊断 被引量:5
6
作者 陈磊 金大志 +4 位作者 程亮 石磊 谈效华 戴晶怡 胡思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61-1364,共4页
利用飞行时间质谱法诊断了含氢电极脉冲真空弧离子源放电等离子体成分、离子电荷状态及离子扩散速度等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含氢电极脉冲真空弧离子源放电等离子体的离子成分主要由H+,Ti+,Ti2+和Ti3+组成,其中Ti2+占主要部分。当放电电流... 利用飞行时间质谱法诊断了含氢电极脉冲真空弧离子源放电等离子体成分、离子电荷状态及离子扩散速度等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含氢电极脉冲真空弧离子源放电等离子体的离子成分主要由H+,Ti+,Ti2+和Ti3+组成,其中Ti2+占主要部分。当放电电流为40~80 A时,Ti离子的平均电荷数在1.95~2.13之间,随着放电电流的增大,平均电荷数也会增加。同时诊断了不同离子的扩散速度,其值均在104m/s量级,但不同离子的扩散速度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时间 含氢电极 离子电荷 离子扩散速度 阴极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加工工艺误差对THz折叠波导行波管性能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王亚军 徐翱 +2 位作者 颜胜美 金大志 向伟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15年第2期179-183,共5页
在太赫兹频段,折叠波导慢波结构主要采用微细加工技术完成。讨论了目前折叠波导慢波结构主要的微加工工艺,分析了主要工艺误差包括波导深度、侧壁垂直度对0.41 THz折叠波导慢波结构高频特性的影响。通过分析比较,a值对折叠波导行波管性... 在太赫兹频段,折叠波导慢波结构主要采用微细加工技术完成。讨论了目前折叠波导慢波结构主要的微加工工艺,分析了主要工艺误差包括波导深度、侧壁垂直度对0.41 THz折叠波导慢波结构高频特性的影响。通过分析比较,a值对折叠波导行波管性能影响很大,需要在工艺中精确控制。在侧壁垂直度为89°范围以内,侧壁垂直度的变化对折叠波导行波管性能影响不大。通过仿真分析,确定了工艺中必须控制加工精确度的工艺步骤,这对0.41 THz折叠波导行波管的研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叠波导 慢波结构 冷测特性 工艺误差 太赫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潘宁离子源引出结构计算仿真与设计 被引量:7
8
作者 肖坤祥 孙山 +1 位作者 谈效华 金大志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93-496,共4页
石油勘探测井中小型中子管由于其外径小、内部结构复杂和高中子产额,要求离子源引出的束流在靶上的轰击面积尽可能大。对几种不同的中子管离子源引出结构进行了软件仿真和验证试验。要使中子管在不同靶压下影响减小并稳定工作,需要考虑... 石油勘探测井中小型中子管由于其外径小、内部结构复杂和高中子产额,要求离子源引出的束流在靶上的轰击面积尽可能大。对几种不同的中子管离子源引出结构进行了软件仿真和验证试验。要使中子管在不同靶压下影响减小并稳定工作,需要考虑屏蔽靶压电场对离子源放电的影响;对引出孔结构和离子束流在加速空间的运行轨迹进行计算和仿真,改变离子源引出孔结构能相应调整离子束流在靶上的轰击面积;离子源引出孔由1个大孔改为多个小孔,靶压电场对多孔离子源内部放电基本没有影响,与大孔源相比,离子引出比例低,但稳定性要好,在相同离子流(100μA)情况下,多个小孔管引出的靶流只有1个大孔管的50%左右;而在相同靶流(20μA)和相同靶压下,多个小孔管离子源的中子产额比1个大孔管的离子源的中子产额要高20%左右。计算仿真的结果和试验吻合好,经试验验证其中子管工作稳定,中子产额提高,达到了设计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测井 中子管 离子源 离子光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火花开关初始放电等离子体演化过程 被引量:4
9
作者 徐翱 杨林 +3 位作者 尚绍环 金大志 杜涛 谈效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3-129,共7页
气体火花开关的初始放电过程对研究其工作状态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基于网格粒子法-直接蒙特卡罗法(PIC-DSMC)耦合算法模拟了气体火花开关从放电开始到等离子体通道初步形成的完整过程,得到了电子和离子的数密度时空分布变化,分析了... 气体火花开关的初始放电过程对研究其工作状态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基于网格粒子法-直接蒙特卡罗法(PIC-DSMC)耦合算法模拟了气体火花开关从放电开始到等离子体通道初步形成的完整过程,得到了电子和离子的数密度时空分布变化,分析了间隙中电场分布随时间变化规律,完整清晰地揭示了气体火花开关从放电初始到等离子体通道初步形成的物理过程,并初步开展了气体火花开关击穿过程的光学诊断实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气体火花开关的物理机理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火花开关 等离子体 初始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探针方法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特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磊 杨林 +3 位作者 万翔 金大志 向伟 谈效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19-223,共5页
基于三探针方法开展了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特性研究,实现了单次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参数的时变特性诊断。采用金属罩屏蔽、示波器锂电池供电等方法降低了电磁信号干扰,利用Labview编制了特定的程序进行三探针诊断数据处理。根据脉冲放电等离... 基于三探针方法开展了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特性研究,实现了单次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参数的时变特性诊断。采用金属罩屏蔽、示波器锂电池供电等方法降低了电磁信号干扰,利用Labview编制了特定的程序进行三探针诊断数据处理。根据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具有多电荷态离子成分、离子超声速运动等特点,对三探针理论进行相应修正。诊断结果表明,整个放电脉冲内高压引出界面电子温度Te处于2~4eV之间,离子密度ni处于1017~1018 m-3量级之间,与Langmuir单探针诊断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等离子体 三探针 超声速扩散 电子温度 离子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离子束阴极真空弧等离子体鞘层特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磊 金大志 +3 位作者 石磊 谈效华 戴晶怡 胡思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56-1860,共5页
基于无碰撞模型,建立了混合离子束阴极真空弧等离子体鞘层动力学模型,给出了解析表达式。针对材料改性中应用的H-Ti混合离子束,模拟计算了鞘层厚度和靶表面电场强度分别随离子密度和偏置靶压的演变规律。针对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鞘层击穿... 基于无碰撞模型,建立了混合离子束阴极真空弧等离子体鞘层动力学模型,给出了解析表达式。针对材料改性中应用的H-Ti混合离子束,模拟计算了鞘层厚度和靶表面电场强度分别随离子密度和偏置靶压的演变规律。针对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鞘层击穿和离子束散焦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离子束稳定工作区域强烈依赖于离子密度和偏置靶压等参数,降低离子密度和提高靶压会增加稳定工作区域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离子束 真空弧 鞘层击穿 鞘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等离子体飞行时间质谱诊断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磊 万翔 +3 位作者 金大志 谈效华 谭国斌 黄正旭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5-289,共5页
根据脉冲等离子体关键特征参数的特点及相关应用需求,基于垂直引入式有网反射二阶空间聚焦技术,研发了脉冲等离子体飞行时间质谱诊断系统,其质量分辨率约为1690(FWHM),离子能量诊断范围为3-150eV,时间分辨率约为0.45μs。通过对典型... 根据脉冲等离子体关键特征参数的特点及相关应用需求,基于垂直引入式有网反射二阶空间聚焦技术,研发了脉冲等离子体飞行时间质谱诊断系统,其质量分辨率约为1690(FWHM),离子能量诊断范围为3-150eV,时间分辨率约为0.45μs。通过对典型脉冲等离子体开展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和研究,获得了离子质谱、离子能量分布函数等重要特征参数。等离子体以不同价态的Ti离子为主,Ti^+最可几能量约为23eV,Ti ^2+最可几能量约为48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等离子体 飞行时间 质量分辨率 离子质谱 离子能量分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41THz折叠波导慢波结构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翱 王亚军 +2 位作者 颜胜美 金大志 向伟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14年第6期798-803,共6页
在0.14 THz,0.22 THz和0.34 THz折叠波导行波管研制的基础上,讨论了0.41 THz折叠波导行波管慢波结构设计与加工的可行性,分析研究了折叠波导慢波结构弯曲处直角弯曲与半圈弯曲、方形电子注通道与圆形电子注通道对色散特性、耦合阻抗、... 在0.14 THz,0.22 THz和0.34 THz折叠波导行波管研制的基础上,讨论了0.41 THz折叠波导行波管慢波结构设计与加工的可行性,分析研究了折叠波导慢波结构弯曲处直角弯曲与半圈弯曲、方形电子注通道与圆形电子注通道对色散特性、耦合阻抗、带宽、冷损耗和增益的影响。考虑了慢波结构中增加理想衰减器对该行波管带宽和增益的影响,得到了0.41 THz折叠波导行波管慢波结构的初步设计方案,为太赫兹折叠波导行波管的继续发展打下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折叠波导慢波结构 电子注通道 衰减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PIC-DSMC的微间隙气体放电等离子体演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翱 尚绍环 +1 位作者 金大志 谈效华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25-1030,共6页
准确的理解微间隙气体放电中非平衡等离子随时间的演化过程对于设计气体开关、微电子及其它等离子体器件有着非常大的帮助。通过二维PIC-DSMC耦合算法模拟了一个大气压氮气环境下微间隙平板电极发生气体放电时电子及离子的运动演化过程... 准确的理解微间隙气体放电中非平衡等离子随时间的演化过程对于设计气体开关、微电子及其它等离子体器件有着非常大的帮助。通过二维PIC-DSMC耦合算法模拟了一个大气压氮气环境下微间隙平板电极发生气体放电时电子及离子的运动演化过程,得到了气体放电过程中平板电极间电子和离子数密度分布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讨论了阳极附近电子云的形成与演变、阴极附近存在的鞘层以及电子和离子的速度及温度分布,最后将模拟计算得到的击穿电压与帕邢曲线及相关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为相关等离子体器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 网格质点法 直接模拟蒙特卡罗法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注太赫兹折叠波导行波管的设计与模拟 被引量:2
15
作者 颜胜美 苏伟 +4 位作者 徐翱 王亚军 陈樟 向伟 金大志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15年第2期184-188,202,共6页
为解决太赫兹(THz)行波管工作电流过小、输出功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基模多注工作模式的折叠波导行波管(TWT)。首先,获得了基模多注折叠波导色散特性;然后,对基模多注折叠波导的传输特性进行了模拟计算;最后,完成了0.14 THz基模多注折叠波... 为解决太赫兹(THz)行波管工作电流过小、输出功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基模多注工作模式的折叠波导行波管(TWT)。首先,获得了基模多注折叠波导色散特性;然后,对基模多注折叠波导的传输特性进行了模拟计算;最后,完成了0.14 THz基模多注折叠波导行波管的注波互作用特性分析。电子注参数为12 m A,15.75 k V时,获得的3 d B带宽为25 GHz(128 GHz^153 GHz),最大增益为33.61 d B,最大峰值功率为23 W;电子注参数为30 m A,15.75 k V时,在0.14 THz处获得了38 d B增益,最大脉冲输出功率为63.1 W。该方法能够有效增大THz行波管的工作电流,提高互作用增益及效率、3 d B带宽、输出功率;在增益相同时,基模多注行波管可以做得更短、更紧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模 多注 折叠波导 太赫兹行波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发射冷阴极微栅孔阵列制备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兴海 施志贵 +5 位作者 向伟 金大志 钱沐杨 苏伟 李男男 朱锦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75-1478,共4页
实现了一种采用聚苯乙烯纳米球自组装技术和微机械制造技术加工的场发射阴极用亚微米栅极微孔阵列。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工艺实验方案,首先采用微球自组装技术获得了亚微米级金属网孔掩膜,然后通过反应离子刻蚀技术获得了亚微米栅极孔阵列... 实现了一种采用聚苯乙烯纳米球自组装技术和微机械制造技术加工的场发射阴极用亚微米栅极微孔阵列。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工艺实验方案,首先采用微球自组装技术获得了亚微米级金属网孔掩膜,然后通过反应离子刻蚀技术获得了亚微米栅极孔阵列,从而实现了集成度高、分布均匀的周期性亚微米孔洞阵列的制备,微孔集成度达到108cm-2。实验研究了氧气刻蚀聚苯乙烯微球的规律。采用金属掩膜,四氟化碳干法刻蚀二氧化硅,获得了深度为500nm的微孔。实验结果证明该工艺方案是一种获得大面积、均匀分布、集成度高的场发射冷阴极栅孔阵列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自组装 微孔阵列 场发射冷阴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注THz折叠波导行波结构的增益与传输特性(英文) 被引量:1
17
作者 颜胜美 苏伟 +3 位作者 王亚军 陈樟 金大志 向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30,共7页
为了提高太赫兹行波管的输出功率,提出了多个传输信号进行功率合成的方法。首先,对D波段多注慢波结构进行设计及功分器的优化;然后,通过微铣削工艺完成了两注THz折叠波导结构的加工,加工精度满足实际设计要求;最后,利用CST软件对该结构... 为了提高太赫兹行波管的输出功率,提出了多个传输信号进行功率合成的方法。首先,对D波段多注慢波结构进行设计及功分器的优化;然后,通过微铣削工艺完成了两注THz折叠波导结构的加工,加工精度满足实际设计要求;最后,利用CST软件对该结构的冷测与互作用特性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的S11值小于-20dB,实际测试值在-20dB左右,两者较吻合。冷测分析表明该结构具有22GHz(16%)的冷带宽,3dB增益带宽为12.5GHz。在各电子注的电压、电流、峰值输入功率大小分别为15.79kV,12mA,10mW时,单注结构获得了1.58 W的输出功率及22dB的增益;而两路信号在互作用完成后,获得了2.91 W的合成功率输出,合成效率不低于90%。通过合成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THz行波管的输出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铣削 两注折叠波导 太赫兹行波管 传输特性与增益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放电回路电感的计算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云龙 尚绍环 金大志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24-728,共5页
脉冲功率技术广泛用于科学研究、军事、医学及工业等方面。脉冲放电电路为脉冲功率技术的主要研究对象,以高电压、大电流、高功率为特点。电路电感是脉冲放电电路的一个主要关注点,计算机仿真技术(CST)软件为快速计算电路电感提供了一... 脉冲功率技术广泛用于科学研究、军事、医学及工业等方面。脉冲放电电路为脉冲功率技术的主要研究对象,以高电压、大电流、高功率为特点。电路电感是脉冲放电电路的一个主要关注点,计算机仿真技术(CST)软件为快速计算电路电感提供了一种方法。根据导线间的磁场分布推导了导线电感的理论公式,分析了导线半径及导线间距对电感的影响;分析了基于脉冲放电电路电流波形迭代求解电路电感方法;最后利用CST建模计算了不同电路的电感。将CST计算电感与基于脉冲放电电路电流波形迭代求解的电感做对比,CST可用于辅助分析脉冲放电电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功率 电感 仿真 计算机仿真技术(C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注THz折叠波导行波管的设计与传输特性实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颜胜美 苏伟 +4 位作者 王亚军 徐翱 陈樟 向伟 金大志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15年第1期13-18,共6页
行波管具有高增益、宽带宽、高输出功率等优点,但频率提升到THz后,输出功率急剧降低,为此采用多注与功率合成的方式提高输出功率。对D波段折叠波导行波管进行的理论与数值分析表明:单束的3 d B带宽为13 GHz(0.134 THz^0.147 THz),0.14 ... 行波管具有高增益、宽带宽、高输出功率等优点,但频率提升到THz后,输出功率急剧降低,为此采用多注与功率合成的方式提高输出功率。对D波段折叠波导行波管进行的理论与数值分析表明:单束的3 d B带宽为13 GHz(0.134 THz^0.147 THz),0.14 THz处最大增益为20.88 d B;多束合成增益为20.6 d B,3 d B带宽内合成效率不低于92%。通过微铣削的办法加工完成了2路折叠波导,并对其传输特性进行测量,对比分析了测试与设计结果。并行多注行波管能够以单束小电流、低聚焦磁场方式工作,可有效提高THz行波管的输出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注 折叠波导行波管 太赫兹 3 dB带宽 合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初始速度对等离子体鞘层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石磊 钱沐杨 +1 位作者 陈磊 金大志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09期501-504,共4页
本文从理论上研究了离子初始速度对等离子体鞘层厚度的影响,建立了理论计算公式和数值模拟方法,考察了离子初始速度对鞘层厚度的影响因子。在离子初始能量为3.2eV情况下,用粒子模拟程序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与理论计算得到的空间电场分... 本文从理论上研究了离子初始速度对等离子体鞘层厚度的影响,建立了理论计算公式和数值模拟方法,考察了离子初始速度对鞘层厚度的影响因子。在离子初始能量为3.2eV情况下,用粒子模拟程序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与理论计算得到的空间电场分布十分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初始速度 等离子体鞘层 粒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