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脱氮除磷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金培涛 陈辅利 +1 位作者 孟飞 谭丽莉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2-317,共6页
研究了用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去除有机物和脱氮除磷的效果,并分析了其性能机理。结果表明:出水中的化学耗氧量(COD)小于50 mg/L,对有机物的去除率为90%;NH4+-N浓度小于3 mg/L,对氨氮的去除率为88%;总磷(TP)浓度小于3 mg/L,... 研究了用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去除有机物和脱氮除磷的效果,并分析了其性能机理。结果表明:出水中的化学耗氧量(COD)小于50 mg/L,对有机物的去除率为90%;NH4+-N浓度小于3 mg/L,对氨氮的去除率为88%;总磷(TP)浓度小于3 mg/L,对TP的去除率为30%;对悬浮固体(SS)的去除率接近100%。经处理后的水质能满足《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1989)。由于在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前加置了厌氧反应器,出水中的NO2--N、NO3--N明显降低,对TP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说明该生物反应器中的聚磷菌具有较高的摄取磷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 脱氮 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贝广场贝类暂养净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陈辅利 高光智 +3 位作者 巩晓东 王建群 刘秀民 金培涛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0-94,共5页
在中国最大的贝类批发市场———金贝广场的暂养净化项目研发过程中,对贝类进行了暂养密度、循环水量、曝气形式、水温与耗氧量、充氧能力、循环水质、停电时限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贝类的暂养密度不宜超过0.3 kg/L,曝气充氧形式宜以... 在中国最大的贝类批发市场———金贝广场的暂养净化项目研发过程中,对贝类进行了暂养密度、循环水量、曝气形式、水温与耗氧量、充氧能力、循环水质、停电时限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贝类的暂养密度不宜超过0.3 kg/L,曝气充氧形式宜以池外曝气为主,暂养水温以6℃为宜,水中溶解氧大于3.7 mg/L时,对贝类活度的影响不大,换水次数不宜少于3次/d,停电时间不宜超过3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暂养净化 暂养密度 曝气 循环 水温 停电致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纤维素中空纤维致密膜组件吸收CO_2传质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合兴 曹义鸣 +2 位作者 孙承贵 金培涛 吴鸣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5-348,共4页
采用α-纤维素中空纤维致密膜研究了从N2-CO2混合气中吸收CO2的传质过程,考察了吸收剂种类(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以及吸收剂的浓度和流量、气体流量、气体压力等因素对CO2吸收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3种吸收剂中一乙醇胺的... 采用α-纤维素中空纤维致密膜研究了从N2-CO2混合气中吸收CO2的传质过程,考察了吸收剂种类(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以及吸收剂的浓度和流量、气体流量、气体压力等因素对CO2吸收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3种吸收剂中一乙醇胺的吸收效果最好;当一乙醇胺的浓度为3.5mol/L、流量为10L/h、气体流量为8.9×10-6mol/s、气体压力为0.2MPa、气体走壳程、逆流操作时,总传质通量和总传质系数分别达到最大值8.7×10-5mol/(m2.s)和1.1×10-6mol/(m2.s.kPa)。吸收剂流量对CO2吸收过程没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纤维素 吸收剂 二氧化碳 传质 中空纤维致密膜 乙醇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