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联聚乙烯醇膜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相关性(Ⅰ)交联膜的红外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金喆民 秦培勇 +1 位作者 陈翠仙 李继定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6-18,24,共4页
对PVA膜材料的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 ,建立了定量表征PVA膜交联度的新方法 ,探明了交联对高分子链间氢键作用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 ,当交联温度为 10 0℃ ,交联时间为 6 0min时 ,交联反应接近平衡 ;
关键词 聚乙烯醇膜 结构 性能 交联膜 马来酸 酯化交联 傅立叶红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聚磷酸钠聚离子复合物渗透汽化膜研究 (Ⅱ)聚合条件和操作条件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金喆民 王平 +3 位作者 赖桢 陈翠仙 李继定 孟平蕊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35,共4页
选用聚阳离子电解质壳聚糖和聚阴离子电解质聚磷酸钠为膜材料 ,采用聚离子复合反应的方法制备出了一种新型的渗透汽化透水膜 :壳聚糖 -聚磷酸钠复合物膜 (CS -SPP) .通过控制聚离子反应的条件如聚磷酸钠浓度 ,反应时间 ,从而改变聚离子... 选用聚阳离子电解质壳聚糖和聚阴离子电解质聚磷酸钠为膜材料 ,采用聚离子复合反应的方法制备出了一种新型的渗透汽化透水膜 :壳聚糖 -聚磷酸钠复合物膜 (CS -SPP) .通过控制聚离子反应的条件如聚磷酸钠浓度 ,反应时间 ,从而改变聚离子反应程度 ,制备出了不同性能的聚离子膜 .研究了壳聚糖 -聚磷酸钠聚离子膜分离乙醇 /水溶液的特性 ,探讨了聚离子反应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聚磷酸钠 聚离子复合物 渗透汽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聚磷酸钠聚离子复合物渗透汽化膜的研究 (Ⅰ)聚离子复合物膜的制备及特性表征 被引量:4
3
作者 金喆民 王平 +3 位作者 赖桢 陈翠仙 李继定 孟平蕊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26,共4页
用长链聚阳离子电解质壳聚糖和短链聚阴离子聚磷酸钠为膜材料 ,采用聚离子复合反应的方法制备出一种新型渗透汽化透水膜———壳聚糖 -聚磷酸钠聚离子复合物膜 .用红外光谱对膜的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 ,证实壳聚糖和聚磷酸钠确实发生了聚... 用长链聚阳离子电解质壳聚糖和短链聚阴离子聚磷酸钠为膜材料 ,采用聚离子复合反应的方法制备出一种新型渗透汽化透水膜———壳聚糖 -聚磷酸钠聚离子复合物膜 .用红外光谱对膜的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 ,证实壳聚糖和聚磷酸钠确实发生了聚离子复合反应 ,形成了壳聚糖长链分子与聚磷酸钠短链分子相互缠结的网状结构 .以乙醇 -水体系为研究对象 ,考察了组分在膜内的溶解度和溶解分配关系随体系中乙醇浓度变化的关系 ,这种溶解过程的热力学分配关系直接支配着膜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聚磷酸钠 聚离子复合膜 渗透汽化膜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乙烯醇膜材料中水的状态及其分离特性 被引量:1
4
作者 郭红霞 金喆民 +1 位作者 陈翠仙 李继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4-196,共3页
以DCS分析了不同交联度的马来酸交联PVA模材料中结晶结合水的凝固点,及其交联度大小对高分子链与水分子间氢键强弱的影响,研究了不同交联度的PVA/PAN复合膜对乙醇—水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结晶结合水的凝固点越低,水分子... 以DCS分析了不同交联度的马来酸交联PVA模材料中结晶结合水的凝固点,及其交联度大小对高分子链与水分子间氢键强弱的影响,研究了不同交联度的PVA/PAN复合膜对乙醇—水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结晶结合水的凝固点越低,水分子与高分子链间的氢键作用越强;PVA/PAN复合膜的渗透通量随PVA交联度的增大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膜 凝固点 交联 差示扫描量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内铝饰条典型外观缺陷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孟佳 顾国荣 +2 位作者 金喆民 徐荣雷 秦兴祖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9-125,共7页
目的分析汽车内铝饰条手感漆脱落、白印和边缘腐蚀等典型外观缺陷产生的原因,从而避免此类问题的产生。方法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漆层、金属基体以及涂层和金属基体之间的间隙进行观察和测量,通过对生产工艺过程进行模拟,研究不... 目的分析汽车内铝饰条手感漆脱落、白印和边缘腐蚀等典型外观缺陷产生的原因,从而避免此类问题的产生。方法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漆层、金属基体以及涂层和金属基体之间的间隙进行观察和测量,通过对生产工艺过程进行模拟,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涂层外观及性能的影响。结果清漆160℃下烘烤30 min,手感漆的附着力良好,烘烤时间为60 min,手感漆容易脱落。通过对铝饰条生产工艺过程的模拟,发现静置时间分别为2 h、2 d,在热水擦拭和温度交变的情况下,铝饰条会产生与问题零件形态一致的白色印记,并且该印记烘烤(70℃/5 min)后消失。发生腐蚀的问题零件,铝饰条和镀铬饰条之间存在的间隙为135μm,边缘粗糙,拉丝深度为7.4μm,并且清漆和铝基体之间的间隙较大;未发生腐蚀的合格零件,铝饰条和镀铬饰条之间存在的间隙为17μm,边缘光滑,拉丝深度为2.2μm,并且清漆和铝基体之间的间隙较小。结论清漆烘烤时间过长,会导致手感漆在清漆上的附着力变差。铝饰条上的白色印记可能是由静置时间过短、存在热水擦拭和温度交变的情况下综合所致。铝饰条和镀铬饰条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铝饰条切边粗糙,拉丝深度较深,这会导致车门内铝饰条发生边缘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饰条 拉丝 外观缺陷 手感漆脱落 白印 边缘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油冷器典型失效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徐强 金喆民 +2 位作者 顾国荣 刘欣 王文东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44-248,共5页
目的分析汽车机油冷却器的典型缺陷,寻找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从而避免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方法通过对失效车辆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锁定失效车辆的范围。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失效部位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通过能谱仪对腐... 目的分析汽车机油冷却器的典型缺陷,寻找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从而避免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方法通过对失效车辆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锁定失效车辆的范围。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失效部位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通过能谱仪对腐蚀部位周围的腐蚀产物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成分为Al_2O_3,并且发现了Cl^-。结合前人的腐蚀理论,并对比分析,确定腐蚀主要是由于Cl^-的穿透作用导致的孔蚀。通过对防冻液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当时防冻液样品中Cl^-的含量进行检测,确定腐蚀元素的来源为防冻液。通过分析防冻液的混合工艺,现场检查油库的应急操作,并且进行模拟实验,可以确定由于油库人员的操作不当导致消毒液中的Cl^-被大量引入储水罐的混合用水中,最终使加注的防冻液带有强烈的腐蚀性。结果防冻液的混合用水中Cl^-的含量远高于正常水平。结论防冻液的混合用水中Cl^-含量过高,导致铝合金表面钝化膜被穿透,最终形成了典型的铝合金孔蚀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油冷却器 铝合金腐蚀 孔蚀 氯离子 防冻液 混合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