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粳稻浙粳30的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
作者 鲍根良 张小明 +4 位作者 叶胜海 赵剑群 俞琦英 金善根 楼再鸣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9-140,共2页
浙粳 30 (原名浙湖 992、ZH992 )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质兼高产晚粳稻新品种 ,2 0 0 3年 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适宜于浙江省作晚稻种植。主要特点是蒸煮品质优 ,胶稠度指标较其亲本兼对照秀水 6 3高 ,直链淀... 浙粳 30 (原名浙湖 992、ZH992 )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质兼高产晚粳稻新品种 ,2 0 0 3年 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适宜于浙江省作晚稻种植。主要特点是蒸煮品质优 ,胶稠度指标较其亲本兼对照秀水 6 3高 ,直链淀粉含量降低 ,米饭光泽好 ,口感柔软 ,食味佳 ;产量高 ,抗性好 ;单双季兼用 ,栽培容易。栽培技术为种子精选与浸种 ,因地制宜、适期播种 ,降低大田用种量 ,增施有机肥 ,控制高节位分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粳稻 浙粳30品种 选育 品种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种和播期对越冬甘蓝先期抽薹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黄凯美 骆银儿 +1 位作者 龚利强 金善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375-2375,2399,共2页
通过对15个越冬甘蓝品种在5个不同播种期下的花芽分化、先期抽薹及产量比较分析,提出了品种和播种期是影响越冬甘蓝先期抽薹和产量的2个主要因素。结合杭州地区的气候条件,认为弱冬性或偏春性早熟品种,播种期宜提早到9月10日左右;冬性... 通过对15个越冬甘蓝品种在5个不同播种期下的花芽分化、先期抽薹及产量比较分析,提出了品种和播种期是影响越冬甘蓝先期抽薹和产量的2个主要因素。结合杭州地区的气候条件,认为弱冬性或偏春性早熟品种,播种期宜提早到9月10日左右;冬性强的品种,播种期在10月20日前后为宜,才能避免越冬甘蓝先期抽薹,并有利于安全越冬,实现稳产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播种期 甘蓝 先期抽薹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播大麦的生育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3
作者 白长生 王竺美 金善根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44-45,共2页
1988年浙江省第4季度总降雨量<30mm,一些地区由于天旱缺水,使冬播麦无法播种,或播后无水灌溉而大量死苗。为此作者进行了春播大麦的生育特性及其栽培技术的研究,旨在为今后旱冬春粮高产提供有效的补救措施。材料与方法供试土壤为青紫... 1988年浙江省第4季度总降雨量<30mm,一些地区由于天旱缺水,使冬播麦无法播种,或播后无水灌溉而大量死苗。为此作者进行了春播大麦的生育特性及其栽培技术的研究,旨在为今后旱冬春粮高产提供有效的补救措施。材料与方法供试土壤为青紫泥,含有机质3.2%、速效磷20ppm、速效钾180ppm,播前翻耕整地。供试品种为春性较强的浙农3号,浸种催芽露白后,于2月4日(立春)撒播。试验处理如下:(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播 大麦 生育特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杭州市水稻品种搭配问题的商榷
4
作者 白长生 刘祥明 金善根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20-124,共5页
一、近年早稻品种搭配的变化推广良种和合理搭配,是夺取全年粮食高产的重要措施。近几年来,随着水稻中熟品种的抗性和产量的提高,以及杂交晚稻高产品种的推广,我市的早稻品种搭配,发生了二个明显的变化:1.中熟品种浙辐802、二九丰的面... 一、近年早稻品种搭配的变化推广良种和合理搭配,是夺取全年粮食高产的重要措施。近几年来,随着水稻中熟品种的抗性和产量的提高,以及杂交晚稻高产品种的推广,我市的早稻品种搭配,发生了二个明显的变化:1.中熟品种浙辐802、二九丰的面积迅速扩大,改变了以往迟熟品种广陆矮4号为主的搭配格局。1982年前,我市迟熟品种的搭配以广陆矮4号为主,约占70%~75%,广陆矮4号的亩产一般要比中熟品种增产50公斤左右。后来,随着浙辐802、二九丰品种的推广,迟熟品种广陆矮4号的产量与中熟品种的产量的差距有所缩小。例如我市1984、1986、1987、1989四年区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搭配 杭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