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济坤丸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周军 张晶 +2 位作者 金兆祥 曲佳 吕曙华 《天津药学》 2010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建立济坤丸中木香、牡丹皮及延胡索的薄层色谱(TLC)鉴别及厚朴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分别以三氯甲烷-环己烷(5:1)、环己烷-乙酸乙酯(3:1)及正己烷-三氯甲烷-甲醇(15:10:1)为展开剂... 目的:建立济坤丸中木香、牡丹皮及延胡索的薄层色谱(TLC)鉴别及厚朴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分别以三氯甲烷-环己烷(5:1)、环己烷-乙酸乙酯(3:1)及正己烷-三氯甲烷-甲醇(15:10:1)为展开剂,建立木香、牡丹皮及延胡索的鉴别方法;采用Agilent TC—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甲醇-异丙醇-水(45:20: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4nm。结果:薄层鉴别中样品色谱斑点清晰,分离较好。含量测定和厚朴酚在15.15—3030μg、厚朴酚在15.10~305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和厚朴酚平均回收率为97.78%,RSD为1.4%;厚朴酚平均回收率为100.19%,RSD为1.1%。结论:本实验方法简便、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坤丸 木香 牡丹皮 延胡索 薄层鉴别 厚朴 和厚朴酚 厚朴酚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琥珀丸质量标准研究
2
作者 周军 张晶 +2 位作者 金兆祥 曲佳 吕曙华 《天津药学》 2009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建立小儿琥珀丸中木香、甘草及人参的薄层色谱法(TLC)鉴别及枳壳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分别以正己烷-三氯甲烷醇-丙酮(6.5:3.5:0.1)、甲苯-乙酸乙酯-甲酸(14:7:2)及三氯甲烷-甲醇... 目的:建立小儿琥珀丸中木香、甘草及人参的薄层色谱法(TLC)鉴别及枳壳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分别以正己烷-三氯甲烷醇-丙酮(6.5:3.5:0.1)、甲苯-乙酸乙酯-甲酸(14:7:2)及三氯甲烷-甲醇-水(13:7:2)10℃以下放置过夜的下层液为展开剂,建立木香、甘草及人参的鉴别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甲醇-20m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33:6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3nm。结果:薄层鉴别中样品色谱斑点清晰,分离较好。含量测定中,柚皮苷在0.016016—2.002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57%,RSD为0.99%。结论:本实验方法简便、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琥珀丸 薄层鉴别 柚皮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S算法的多贝塞尔高斯光束畸变波前校正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金兆祥 宋芝依 +1 位作者 陈建飞 张胜 《光通信技术》 2023年第3期18-22,共5页
针对大气湍流干扰下的多贝塞尔高斯光束畸变波前矫正研究场景单一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盖师贝格-塞克斯顿(GS)算法的多贝塞尔高斯光束畸变波前校正方法,采用功率谱反演法得到各向异性大气湍流相位屏,并仿真分析了异号拓扑、同号拓扑2种多... 针对大气湍流干扰下的多贝塞尔高斯光束畸变波前矫正研究场景单一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盖师贝格-塞克斯顿(GS)算法的多贝塞尔高斯光束畸变波前校正方法,采用功率谱反演法得到各向异性大气湍流相位屏,并仿真分析了异号拓扑、同号拓扑2种多贝塞尔高斯光束在3种不同大气湍流折射率结构常数影响下的畸变波前校正情况。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2种多贝塞尔高斯光束在校正后的目标轨道角动量(OAM)模式纯度均能提高12%以上,OAM谱的弥散也能得到有效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贝塞尔高斯光束 轨道角动量 大气湍流 盖师贝格-塞克斯顿算法 波前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高阶复合LG光束的OAM模式识别 被引量:1
4
作者 宋芝依 金兆祥 +2 位作者 王雨燕 陈建飞 张胜 《光通信技术》 2023年第4期58-61,共4页
针对复杂大气湍流干扰、径向指数不为零的高阶复合拉盖尔-高斯(LG)光束模式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高阶复合LG光束的轨道角动量(OAM)模式识别方法,构建了一种基于CNN的OAM模式识别模型来研究复杂大气湍流... 针对复杂大气湍流干扰、径向指数不为零的高阶复合拉盖尔-高斯(LG)光束模式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高阶复合LG光束的轨道角动量(OAM)模式识别方法,构建了一种基于CNN的OAM模式识别模型来研究复杂大气湍流条件下不同波长、不同传输距离对径向高阶复合LG光束模式识别准确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复杂大气湍流情况下,当传输距离为1 km,CNN训练100次后,波长分别为850、1310、1550 nm的高阶复合LG光束模式识别准确率均达到98.8%以上;当波长为1550 nm,传输距离分别为1、2、3 km时,该模型的模式识别准确率均达到86.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角动量 大气湍流 卷积神经网络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VR技术在高速公路安全管控中的应用
5
作者 金兆祥 《集成电路应用》 2023年第6期338-339,共2页
阐述BIM+VR技术的融合特点,探讨BIM+VR技术在高速公路安全管控中的应用,通过BIM+GIS可视化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全景可视化、全生命周期的项目数据控制。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建筑信息模型 虚拟现实 数据可视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涡旋光束的光强与相位特性 被引量:1
6
作者 程珊 陈建飞 +1 位作者 金兆祥 张胜 《光通信技术》 2022年第1期57-61,共5页
为了研究复合涡旋光束的光强与相位特性,利用不同拓扑荷数的2束零阶径向拉盖尔-高斯(LG)涡旋光束共轴叠加,产生一种新型的复合涡旋光束,从理论上研究了拓扑荷数对复合涡旋光束的光强与相位分布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拓扑荷数与中心暗斑直径... 为了研究复合涡旋光束的光强与相位特性,利用不同拓扑荷数的2束零阶径向拉盖尔-高斯(LG)涡旋光束共轴叠加,产生一种新型的复合涡旋光束,从理论上研究了拓扑荷数对复合涡旋光束的光强与相位分布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拓扑荷数与中心暗斑直径以及内、外环分叉数的线性关系,并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不同拓扑荷数的2个零阶LG涡旋光束叠加,光强分布呈亮斑、暗斑相间的模式,其亮斑数目等于两涡旋光拓扑荷数的差值,相位分布呈现双环模式,外、内环分叉数分别由拓扑荷数的较大值、较小值决定,两者互不影响;相同拓扑荷数的涡旋光束叠加,其光强图中亮斑数目是拓扑荷数的4倍,相位分布图中的分叉数与拓扑荷数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阶涡旋光束 共轴叠加 光强与相位分布 拓扑荷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