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冲击荷载下含夹层饱和砂土孔压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金丹丹 鲁先东 +2 位作者 王炳辉 施展 张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1-1091,1120,共12页
砂土中夹层的性状会影响饱和砂土孔压发展,从而影响砂土层变形。为研究夹层位置、厚度和种类等不同夹层状态下砂土液化过程中的孔压变化规律,设计了冲击荷载作用下层状砂液化试验,建立了含夹层饱和砂土理论模型,并将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 砂土中夹层的性状会影响饱和砂土孔压发展,从而影响砂土层变形。为研究夹层位置、厚度和种类等不同夹层状态下砂土液化过程中的孔压变化规律,设计了冲击荷载作用下层状砂液化试验,建立了含夹层饱和砂土理论模型,并将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含夹层饱和砂土的孔压发展呈现3个阶段,即快速上升、快速消散、缓慢消散阶段。高渗透性夹层高度越高,其下方土层孔压快速消散时长越短,越快趋于稳定值,但消散总时长无明显影响;低渗透性夹层高度或厚度的增大,均会使夹层上方孔压快速消散阶段速率加快,孔压消散稳定阶段延长,孔压消散总时长随之线性增长;同时,孔隙水会在低渗透性夹层下方形成水膜,夹层高度或厚度的增加均会使水膜持续时间增长,但水膜形态主要受夹层厚度影响。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较为一致,说明了试验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砂土 冲击荷载 超孔隙水压力 夹层高度 夹层厚度 水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荷载下层状饱和无粘性土动孔压发展模式研究
2
作者 金丹丹 施展 +1 位作者 王炳辉 张雷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2-449,共8页
为揭示饱和无黏性土层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动孔压发展模式及其受土层条件的影响,基于自主研制的冲击荷载加载台装置,开展了不同土层条件层状饱和土冲击试验,对动孔压发展特征及土体沉降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冲击荷载作用下,无粘性饱和... 为揭示饱和无黏性土层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动孔压发展模式及其受土层条件的影响,基于自主研制的冲击荷载加载台装置,开展了不同土层条件层状饱和土冲击试验,对动孔压发展特征及土体沉降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冲击荷载作用下,无粘性饱和土体动孔压发展呈明显两阶段,即瞬态响应和稳态响应阶段,其中稳态响应阶段动孔压发展又经历缓慢下降及快速下降两过程。单层土情形下,饱和砂土在冲击荷载后动孔压发生骤增,随着粒径的增大,动孔压峰值越大,但其消散用时则随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双层土情形下,动孔压稳态响应阶段因上下土层渗透系数变化,在其下层土动孔压下降过程产生明显变化;当含有相对弱透水夹层时,受弱透水层影响,各测点动孔压下降段几乎在同一时刻均出现明显转折平台,使其下降的速率明显变小,且该现象弱透水层以上土体较其下部土体更为显著;含夹层时,试验过程出现明显非均匀分布的“水膜”,最大厚度可达2 cm左右。同时,每次冲击荷载下均伴随明显的土体沉降,随着冲击次数增加,土层沉降变化量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荷载 饱和层状砂土 弱透水夹层 动孔压 土体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Y-102远红外线治疗仪治疗围经期血液透析OP患者的疗效分析
3
作者 金丹丹 邵琼 +3 位作者 余峥 周昭君 郑赛赛 龚雪维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4期560-562,共3页
目的探讨TY-102远红外线治疗仪对围经期血液透析骨质疏松症(OP)患者的疗效及风险因素。方法纳入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的围经期血液透析OP患者156例,均给予TY-102远红外线治疗仪干预。根据治疗效果分为良好组(n=128)与不佳组(n=28),探讨... 目的探讨TY-102远红外线治疗仪对围经期血液透析骨质疏松症(OP)患者的疗效及风险因素。方法纳入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的围经期血液透析OP患者156例,均给予TY-102远红外线治疗仪干预。根据治疗效果分为良好组(n=128)与不佳组(n=28),探讨风险因素。结果治疗后,患者的透析血流量、血管内径、SF-36评分、股骨颈骨密度、腰椎骨密度、骨钙素(BGP)及骨保护素(OP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视觉模拟评分(VAS)、碱性磷酸酶(ALP)、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s-PINP)及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Ⅰ)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82.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BMI)、治疗期间吸烟、酗酒、熬夜、糖尿病病史、血液透析治疗时间、每日步行量及骨密度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TY-102远红外线治疗仪对围经期血液透析OP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改善透析情况并增加骨密度,但多种风险因素可能影响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经期血液透析 骨质疏松症 TY-102远红外线治疗仪 风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地貌单元复合场地非线性地震效应特征二维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金丹丹 陈国兴 董菲蕃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18-1824,共7页
针对由河漫滩、阶地、波状起伏的丘陵地带和残丘等组成的典型复合地形场地,基于ABAQUS软件的显式有限元并行计算集群平台,考虑土体的非线性特征,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模拟切除的无限域对地震波动的影响,建立了大尺度复合地形真实场地... 针对由河漫滩、阶地、波状起伏的丘陵地带和残丘等组成的典型复合地形场地,基于ABAQUS软件的显式有限元并行计算集群平台,考虑土体的非线性特征,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模拟切除的无限域对地震波动的影响,建立了大尺度复合地形真实场地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并将基岩地震动视为SH波,分析了不同地貌单元复合场地地震效应特征。结果表明:地形差异引起地表各测点峰值加速度(PGA)及峰值位移(PGD)不同;在相同地震波入射下,河漫滩区地表PGA大于I级阶地区域,但其PGD明显小于I级阶地区域,且河漫滩区的峰值位移差动较小;场地地表水平加速度反应谱呈双峰及多峰现象,加速度在0.4~1.2 Hz频段放大较多,且加速度反应谱特性与输入地震动相关;特定频段(0.5~1.75 Hz)地震动放大效应与聚集效应比较明显,频率小于0.2 Hz及大于2 Hz时,场地地震动放大特征不显著。低丘区的敏感频率段宽于河漫滩区;观测点的位置影响相应的水平加速度持时大小,局部地形变化将引起地震动持时差异,且持时和输入地震动特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形场地 不同地貌单元 土体非线性 地震效应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盆地地震效应特征的一、二维模型对比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金丹丹 陈国兴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48-53,共6页
基于ABAQUS软件的显式有限元并行计算集群平台,采用大尺度二维精细化有限元非线性分析法,数值模拟福州盆地基岩和地形起伏及土层分布的横向非均匀性对场地地震效应特征的影响,并与一维等效线性波传法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二维... 基于ABAQUS软件的显式有限元并行计算集群平台,采用大尺度二维精细化有限元非线性分析法,数值模拟福州盆地基岩和地形起伏及土层分布的横向非均匀性对场地地震效应特征的影响,并与一维等效线性波传法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二维非线性模型能反映出盆地基岩起伏对地震动的聚焦效应及土层分布的局部横向非均匀性对地震波的聚集效应;一维分析给出的土层PGA放大系数随深度单调递减,二维分析给出的盆地土层峰值加速度呈现出随深度增加而非单调递减的特征;较之一维等效线性波动模型,大尺度二维非线性模型对地震波低频放大特性具有更好的模拟能力;应充分重视盆地微地形和土层结构的横向不均匀性所导致的地震效应特殊现象的存在对工程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非线性地震效应 大尺度场地二维分析 地表基岩起伏 非均匀场地 聚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号钩端螺旋体诱导J774A.1细胞凋亡及caspase-3、-6活化对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金丹丹 董海艳 +2 位作者 严杰 李立伟 毛亚飞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58-563,共6页
目的:了解问号钩端螺旋体(钩体)诱导小鼠单核-巨噬样细胞(J774A.1)凋亡的作用,以及caspase-3、-6活化对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问号钩体黄疸出血群赖型56601株J774A.1细胞感染模型。采用FITC-Annexin V/PI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 目的:了解问号钩端螺旋体(钩体)诱导小鼠单核-巨噬样细胞(J774A.1)凋亡的作用,以及caspase-3、-6活化对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问号钩体黄疸出血群赖型56601株J774A.1细胞感染模型。采用FITC-Annexin V/PI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或坏死情况。分别采用荧光比色法和WesternBlot,检测感染细胞caspase-3、-6活性及其底物(PARA和LaminA/C)剪切情况。结果:多种不同浓度的问号钩体赖株感染均可使J774A.1细胞发生凋亡,其中以问号钩体∶细胞=100∶1的比例感染时凋亡率最高(48.81%±5.95%)。感染细胞caspase-3和-6最大活性分别为(1453.41±36.07)FU和(618.65±39.82)FU,是未感染细胞的16.38和9.98倍。感染细胞的PARP和Lamin A/C均被剪切。Caspase-3、-6抑制剂对问号钩体赖株诱导的J774A.1细胞凋亡有明显的阻断作用。结论:问号钩体可诱导J774A.1细胞凋亡,caspase-3和-6与该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酶/代谢 钩端螺旋体 问号/致病力 流式细胞术 细胞凋亡 信号传导/cas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起始水力坡降的天然非均质地基固结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金丹丹 王素 李传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33-1440,共8页
实际工程中通常为未经处理的天然非均质地基。低水力坡降下黏性土中渗流存在起始水力坡降的现象也逐渐被认可,但能考虑起始水力坡降的非均质地基固结模型鲜见报道。基于具有起始水力坡降的渗流模型,考虑实际中的变荷载,对压缩模量和渗... 实际工程中通常为未经处理的天然非均质地基。低水力坡降下黏性土中渗流存在起始水力坡降的现象也逐渐被认可,但能考虑起始水力坡降的非均质地基固结模型鲜见报道。基于具有起始水力坡降的渗流模型,考虑实际中的变荷载,对压缩模量和渗透系数随深度变化的非均质地基固结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压缩模量随深度增加及渗透系数随深度减小考虑天然地基的非均质性,进而建立了单层非均质地基一维固结模型。分析了起始水力坡降i_0,非均质地基参数a、x、m和p对非均质地基固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起始水力坡降后非均质地基中孔压消散速率变慢,地基沉降以及固结速率随之降低;固结速率与参数a、x成正比,而地基的最终沉降量与之成反比;参数m越大,p越小,固结速率越快,但渗透系数仅改变地基的沉降速率,不会影响非均质土层的最终沉降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结理论 起始水力坡降 天然非均质地基 变荷载 有限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非达西渗流的天然结构性软土大应变非线性固结 被引量:2
8
作者 金丹丹 肖金阳 李传勋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88-897,共10页
天然软黏土的结构特性、大应变特性及低水力坡降下软黏土中的非达西渗流已渐被熟知。但同时考虑天然软黏土结构特性和非达西渗流的软黏土大应变固结理论仍鲜有报道。考虑非达西渗流和天然软黏土的结构特性对固结性状的影响,在拉格朗日... 天然软黏土的结构特性、大应变特性及低水力坡降下软黏土中的非达西渗流已渐被熟知。但同时考虑天然软黏土结构特性和非达西渗流的软黏土大应变固结理论仍鲜有报道。考虑非达西渗流和天然软黏土的结构特性对固结性状的影响,在拉格朗日坐标系中建立变荷载下软土一维大应变固结模型,并获得其有限差分数值解。在此基础上,与非达西定律下不考虑结构特性影响的软黏土大应变固结解对比,分析验证本文解的可靠性。最后,着重分析了非达西渗流、天然软土结构特性及外荷载对软黏土大、小应变固结性状影响的特征。结果表明:非达西渗流下土的固结速率相对于达西渗流延后,且非达西渗流参数越大固结速率延缓越明显,但其对土层最终沉降值无影响。相同非达西渗流参数下大应变固结速率快于小应变固结速率,但非达西渗流参数并不影响大、小应变固结速率的差异。当外荷载小于天然软黏土结构屈服应力时,土层在荷载作用下应变值较小,大、小应变固结速率的差异可忽略;随着外荷载的增加或结构屈服压力的减小,土层应变值逐渐增大,大、小应变固结速率的差异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达西渗流 结构性软土 非线性 大应变固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视角下政府审计和政府会计改革协同路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金丹丹 鲁莎莎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7年第7期164-165,共2页
政府会计的改革和政府审计的深化是社会民主与法治不断完善的产物。完善的政府会计制度是实现国家治理的基本要求。通过政府审计和政府会计改革的协同,可以产生增值效果。政府会计改革和政府审计的协同方式包括项目流程协同、组织机构... 政府会计的改革和政府审计的深化是社会民主与法治不断完善的产物。完善的政府会计制度是实现国家治理的基本要求。通过政府审计和政府会计改革的协同,可以产生增值效果。政府会计改革和政府审计的协同方式包括项目流程协同、组织机构协同和信息管理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政府审计 政府会计改革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近20年地震中场地液化现象的回顾与土体液化可能性的评价准则 被引量:66
10
作者 陈国兴 金丹丹 +2 位作者 常向东 李小军 周国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737-2755,2795,共20页
回顾了1994年美国Northridge地震、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1999年土耳其Kocaeli地震、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2010年智利Maule地震、2010~2011新西兰Darfield地震及余震、2011年东日本地震中大量的、不同类型的液化实... 回顾了1994年美国Northridge地震、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1999年土耳其Kocaeli地震、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2010年智利Maule地震、2010~2011新西兰Darfield地震及余震、2011年东日本地震中大量的、不同类型的液化实例调查与研究,发现这些地震的液化具有以下特点:(1)罕见的特大地震(Mw9.0)使远离震中300~400 km的新近人工填土发生严重的大规模液化;(2)特大地震(Ms8.0、Mw8.8)使远离震中的低烈度Ⅴ~Ⅵ度地区发生严重液化;(3)海岸、河岸附近地区的新近沉积冲积、湖积土,填筑时间不到50年的含细粒、砂砾人工填土,容易发生严重液化;(4)天然的砂砾土层液化发生严重液化;(5)发生了深达20 m的土层液化现象;(6)松散土层液化后可以恢复到震前状态并再次发生液化;(7)高细粒(粒径≤75 ?m)含量≥50%或高黏粒(粒径≤5 ?m)含量≥25%的低-中塑性土严重液化,对介于类砂土与类黏土之间的过渡性态土,有时地表未见液化现象;(8)液化土层的深度较深或厚度较小时,容易出现地面裂缝而无喷砂现象;有较厚的上覆非液化土层时,场地液化不一定伴随地表破坏。液化实例证明,第四系晚更新世Q3地层可以发生严重液化;黏粒含量不是评价细粒土液化可能性的一个可靠指标;低液限、高含水率的细粒土易发生液化,采用塑性指数PI、含水率wc与液限LL之比作为细粒土液化可能性评价的指标是适宜的。综合Boulanger和Idriss、Bray和Sincio、Seed和Cetin等的液化实例调查与室内试验研究成果,建议细粒土液化可能性的评价准则如下:PI <12且wc/LL>0.85的土为易液化土,12<PI≤20和/wc/LL≥0.80的土为可液化土;PI >20或wc/LL<0.80的土为不液化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土体液化 细粒土 塑性指数 液化可能性 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口盆地非线性地震效应及设计地震动参数 被引量:20
11
作者 陈国兴 金丹丹 +1 位作者 朱姣 李小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21-1736,共16页
针对基岩明显起伏、土层非均匀分布的典型河口盆地场地,考虑土体非线性特征,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模拟无限域对地震波动的影响,建立大尺度精细化二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盆地地表地震动幅值、频谱、持时、传递函数特征,探讨了基岩起伏土层... 针对基岩明显起伏、土层非均匀分布的典型河口盆地场地,考虑土体非线性特征,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模拟无限域对地震波动的影响,建立大尺度精细化二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盆地地表地震动幅值、频谱、持时、传递函数特征,探讨了基岩起伏土层的地震动聚集效应及盆地边缘效应。结果表明:(1)盆地近地表土层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地震动放大效应,且随土层深度增加呈非单调递减特征,基岩突变处地震动聚集效应明显,盆地两侧产生较为显著的边缘效应;场地中、长周期地震动的放大作用显著;(2)多遇地震、偶遇地震和罕遇地震水平时,场地卓越周期依次介于0.35-0.65 s、0.40-0.75 s和0.50-1.05 s之间;给出了盆地地表PGA(地表峰值加速度)、卓越周期均值等值线图及地表加速度反应谱放大因子建议值,地表设计地震动参数amax(地震影响系数)与Tg(特征周期)明显大于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取值;(3)盆地特殊位置地表地震动持时得到不同幅度增长,且与输入地震动特性相关;(4)该盆地对0.5-2.0 Hz频段基岩地震动的放大效应比较显著,对小于0.2 Hz或大于2.5 Hz的基岩地震动,该盆地地震动放大效应不明显;(5)福州城区及其邻近区域地震动放大效应普遍较大。大尺度二维非线性分析一定程度上能合理反映微地形起伏、土层分布及土体非线性对地震波传播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盆地 非线性地震效应 聚集效应 边缘效应 地表峰值加速度 地震动持时 设计地震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经济新常态下二三线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合肥市为例
12
作者 金丹丹 周瑜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7年第16期43-44,共2页
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房价持续上涨,为了改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难的问题,政府正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由于保障性住房建设起步晚,地区差异大,运作体系尚不健全,很多体制还需完善。本文提出了... 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房价持续上涨,为了改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难的问题,政府正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由于保障性住房建设起步晚,地区差异大,运作体系尚不健全,很多体制还需完善。本文提出了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对保障性住房的思考,并针对合肥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加快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推动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保障性住房 二三线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沿海3个盆地的土层剪切波速与深度的统计关系 被引量:16
13
作者 董菲蕃 陈国兴 金丹丹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45-151,共7页
土体剪切波速是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和地震小区划工作需涉及的重要参数之一。以福建沿海的福州,泉州,漳州3个盆地为研究对象,基于大量剪切波速实测资料,得到各盆地土体等效剪切波速的空间分布特征:①泉州盆地等效剪切波速整体大于福... 土体剪切波速是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和地震小区划工作需涉及的重要参数之一。以福建沿海的福州,泉州,漳州3个盆地为研究对象,基于大量剪切波速实测资料,得到各盆地土体等效剪切波速的空间分布特征:①泉州盆地等效剪切波速整体大于福州、漳州两个盆地;②福州盆地等效剪切波速呈现出闽江沿岸地区较小的分布特征。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拟合结果,福州、漳州盆地的土层剪切波速随深度的变化呈线性关系,泉州盆地则呈二次多项式的非线性关系,并推荐了其拟合参数;拟合公式预测的场地不同深度处土层的剪切波速值,与场地的实测剪切波速值基本吻合,可为该地区无剪切波速实测值的场地提供较好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速 土层深度 统计分析 空间分布特征 经验公式 福州、泉州、漳州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厚松软场地卓越周期与地面峰值加速度的空间变异特征:以苏州为例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国兴 刘薛宁 +2 位作者 朱姣 金丹丹 许汉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96-1004,共9页
基于区域地震构造与活动性特征,苏州存在遭遇近场中强地震、中远场强地震和远场大地震影响的风险。根据250 m深钻孔信息与111个不同深度原状土样的动三轴试验结果,采用修正Matasovic本构模型描述土的动剪切模量折减和阻尼比增长特性是... 基于区域地震构造与活动性特征,苏州存在遭遇近场中强地震、中远场强地震和远场大地震影响的风险。根据250 m深钻孔信息与111个不同深度原状土样的动三轴试验结果,采用修正Matasovic本构模型描述土的动剪切模量折减和阻尼比增长特性是适宜的。基于393个钻孔的剪切波速资料,以剪切波速不小于700 m/s的岩土层为地震基岩,采用集中质量模型非线性分析法进行钻孔土柱地震反应分析,提出了场地卓越周期的弱震预测法,给出了场地卓越周期和地面峰值加速度(PGA)的空间变化特征:(1)在近场中强地震、中远场强地震和远场大地震的基岩弱震动作用下,场地卓越周期等值线图的空间变异性相似,但PGA放大系数等值线图的空间变异性与基岩地震动特性密切相关。(2)基岩峰值加速度小于0.1g时,PGA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基岩峰值加速度;反之,基岩地震动频谱特性的影响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厚场地 卓越周期 弱震周期 PGA放大效应 等值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起始水力坡降的软土大变形非线性固结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传勋 董兴泉 +1 位作者 金丹丹 谢康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7-384,共8页
软黏土中渗流存在起始水力坡降的现象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但变荷载下考虑起始坡降的软土大变形非线性固结理论还很鲜见。考虑土中渗流存在的起始水力坡降及非线性压缩渗透特性,在拉格朗日坐标系中建立变荷载下以超静孔压为变量的软土大... 软黏土中渗流存在起始水力坡降的现象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但变荷载下考虑起始坡降的软土大变形非线性固结理论还很鲜见。考虑土中渗流存在的起始水力坡降及非线性压缩渗透特性,在拉格朗日坐标系中建立变荷载下以超静孔压为变量的软土大变形非线性固结模型并给出其有限差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与达西定律下大变形固结半解析解对比分析,验证了解的可靠性。最后着重分析起始水力坡降对软土大、小变形固结性状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无论采用小变形假定还是采用大变形假定,考虑起始坡降后超静孔压的消散速率及最终沉降量均比达西定律下小。大、小变形假定下起始坡降均会引起超静孔压不能完全消散的现象,且大变形假定下超静孔压残留值要小于其小变形假定下的残留值,致使大变形假定下土层最终沉降量要比其小变形假定下大。起始水力坡降和几何变形假定均会影响固结性状,且起始坡降值无疑影响更明显,故在软黏土中渗流存在的起始水力坡降在固结计算中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起始水力坡降 大变形固结 有限差分法 非线性固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非达西渗流的单层非均质地基固结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素 李传勋 金丹丹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5-291,共7页
各类地质作用形成的非均质粘性土地基在工程界中广泛存在,同时非均质粘性土中渗流在低水力坡降下会出现非达西渗流的现象。但考虑非达西渗流的非均质粘性土地基一维固结理论尚不完善,应用达西定律计算低水力坡降情况下非均质粘性土中的... 各类地质作用形成的非均质粘性土地基在工程界中广泛存在,同时非均质粘性土中渗流在低水力坡降下会出现非达西渗流的现象。但考虑非达西渗流的非均质粘性土地基一维固结理论尚不完善,应用达西定律计算低水力坡降情况下非均质粘性土中的渗流,会存在较大的误差。因此通过假定粘性土压缩模量随深度线性增加且渗透系数随深度指数减小来考虑地基的非均质性,并考虑实际中变荷载作用建立了非达西渗流下非均质地基固结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有限差分法获其数值解,并与相应的达西渗流解析解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解的正确性;分别研究了非达西渗流参数m、i_1和非均质地基参数α、μ、p对土体孔压、地基沉降、地基平均固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m和i_1值越大,非均质地基中孔压消散越慢,土体固结速率也随之变慢;非均质粘性土地基参数的影响各异,α越大或μ越大、p越小的情况下,固结速率越快,且随着α值增大,非均质土体的最终沉降值越小;而m、i_1、μ、p对地基最终沉降量没有影响。非达西渗流和地基的非均质性都会影响土体的固结性状,故此两者在固结计算过程中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地基 固结理论 非达西渗流模型 有限差分 粘性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经济下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研究——基于江苏省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莉 金丹丹 陈蕾 《物流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7-211,共5页
关注面向低碳经济的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情况,采用江苏省统计年鉴2002-2012年的相关数据,在分析主成分的基础上对含能源消耗因素的两业相关性进行评估,并应用格兰杰因果分析法对两业能耗情况实施一系列计量检验。研究发现:两业的发展具... 关注面向低碳经济的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情况,采用江苏省统计年鉴2002-2012年的相关数据,在分析主成分的基础上对含能源消耗因素的两业相关性进行评估,并应用格兰杰因果分析法对两业能耗情况实施一系列计量检验。研究发现:两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相关性,且两业能耗之间存在长期均衡,但制造业节能水平对物流业的降耗减排推动力不强。最后根据分析结果,针对性地提出基于关键流程的两业低碳化协调发展思路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低碳 协调发展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起始水力坡降的软黏土流变固结解析解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传勋 马浩天 金丹丹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3-60,共8页
软黏土中渗流存在的起始水力坡降会对固结性状有重要影响已逐渐被认识。但能同时考虑起始水力坡降及软黏土流变特性的固结理论仍鲜见报道,对其解析解的研究更为罕见。针对现有理论的不足,考虑软黏土中渗流存在的起始水力坡降及黏性土的... 软黏土中渗流存在的起始水力坡降会对固结性状有重要影响已逐渐被认识。但能同时考虑起始水力坡降及软黏土流变特性的固结理论仍鲜见报道,对其解析解的研究更为罕见。针对现有理论的不足,考虑软黏土中渗流存在的起始水力坡降及黏性土的流变特性,基于太沙基1维固结理论建立其控制方程,应用拉普拉斯变换获得其解析解。目前存在的考虑起始水力坡降的线性固结解析解和达西定律下考虑流变模型的固结解析解均是本文解的特例,且本文所得解析解与相应差分解的计算结果十分相近。基于该解析解着重分析了起始水力坡降和不同流变模型对固结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软黏土流变特性后,起始水力坡降(i0)、土层厚度(H)与外荷载(q0)的比值(R)对固结性状的影响并未发生明显改变;R值越大,移动边界到达土层底面所需时间越长,相同时刻土中残留的超静孔压值越大,土层平均固结度越小。考虑流变特性后,移动边界到达土层底面的条件发生改变。如果流变模型参数取值相同,不同流变模型下软黏土固结初期超静孔压消散曲线基本重合,移动边界随时间的下移曲线亦基本重合;固结后期超静孔压消散曲线虽略有差异,但其对计算结果影响甚微,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黏土 起始水力坡降 移动边界 流变固结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起始坡降双层地基的大应变非线性固结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传勋 董兴泉 +1 位作者 金丹丹 王玉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77-1884,共8页
天然软土成层分布特性及土中渗流存在起始水力坡降的现象已被人们熟知。但变荷载下能同时考虑黏土中起始水力坡降、软土非线性压缩渗透特性及大应变特性的双层地基固结理论还鲜见报道。在拉格朗日坐标系中建立以超静孔压为变量的双层软... 天然软土成层分布特性及土中渗流存在起始水力坡降的现象已被人们熟知。但变荷载下能同时考虑黏土中起始水力坡降、软土非线性压缩渗透特性及大应变特性的双层地基固结理论还鲜见报道。在拉格朗日坐标系中建立以超静孔压为变量的双层软土地基大应变非线性固结模型并给出其有限差分解。通过与考虑起始水力坡降的单层地基大应变非线性固结数值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差分解的可靠性。着重分析了上、下土层起始坡降无量纲参数R_1、R_2对双层地基固结性状的影响,分析在大应变与小应变假定下双层地基超静孔压消散及固结沉降变形的异同。结果表明:上层土无量纲参数R_1对双层地基固结性状的影响程度较下层土无量纲参数R_2显著;大应变假定下双层地基渗流前锋的下移速度要快于小应变假定下的移动速度;大应变假定下考虑起始水力坡降的双层软土地基超静孔压消散速率要比小应变假定下快,且大应变假定下考虑起始水力坡降的双层地基最终沉降量要比小应变假定下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地基 起始水力坡降 大变形固结 非线性固结 有限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盆地地震效应特征的一维等效线性和二维非线性分析的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董菲蕃 陈国兴 金丹丹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4-160,共7页
采用等效线性动粘弹性模型描述土的动力非线性特性,基于一维等效线性波传法,对泉州盆地地震效应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修正Martin-Seed-Davidenkov动粘弹塑性模型描述土的动力非线性特性,对泉州盆地非线性地震效应进行了大尺度二维精细... 采用等效线性动粘弹性模型描述土的动力非线性特性,基于一维等效线性波传法,对泉州盆地地震效应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修正Martin-Seed-Davidenkov动粘弹塑性模型描述土的动力非线性特性,对泉州盆地非线性地震效应进行了大尺度二维精细化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地形地貌和土层横向不均匀性对地震效应的影响。将两种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①随着基岩输入地震动强度增大,地表峰值加速度PGA放大效应总体呈现减小趋势,中震与小震、大震与小震的地表PGA放大系数之比依次为0.83~0.99、0.72~0.97;②该盆地Ⅲ类场地处,基岩、地表起伏不大,且土层横向分布较均匀,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地震效应特征类似;基岩或地表起伏剧烈、土层横向分布明显不均匀的Ⅱ类场地上,二维非线性分析给出的地表PGA放大系数明显大于一维等效线性结果,两种方法得到的地表加速度反应谱及PGA随土层深度的变化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二维非线性分析给出的地表加速度反应谱大多呈现双峰甚至多峰现象,且PGA在土层特定深度处存在聚集效应,使PGA随土层深度的变化呈现非单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地震效应 一维等效线性波传法 二维非线性有限元法 地表与基岩起伏 土层横向非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