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铁企业中水管道的腐蚀行为与缓蚀防护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煜成 吴畏 +4 位作者 杜在会 李仞 阮敏 何芳 鄢晓忠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69-178,共10页
针对湖南某钢铁企业中水输送管道的腐蚀问题,采集典型的中水水源点的水样进行水质检测。通过挂片试验、微生物培养计数、电化学测试、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和X射线衍射(XRD)等系统地研究了中水输送管道的腐蚀行为,以及羟基乙叉二磷... 针对湖南某钢铁企业中水输送管道的腐蚀问题,采集典型的中水水源点的水样进行水质检测。通过挂片试验、微生物培养计数、电化学测试、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和X射线衍射(XRD)等系统地研究了中水输送管道的腐蚀行为,以及羟基乙叉二磷酸(HEDP)、2-磷酸基-1,2,4-三羧酸丁烷(PBTCA)和聚天冬氨酸(PASP)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生物脱酚废水、高炉排水、五米板方向总排水和三水站排水对中水水质影响较大。中水管道表面的钝化膜在水中Cl^(-)和SO_(4)^(2-)的作用下被破坏,铁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促进腐蚀并生成Fe(OH)_(3)和FeS。投加HEDP、PBTCA缓蚀剂后,腐蚀层厚度减小,腐蚀速率低于国家标准,而加入PASP后挂片表面的腐蚀产物为疏松多孔的菱铁矿,阻抗低频区表现为Warburg阻抗特征,缓蚀率仅为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钢 缓蚀剂 中水系统 腐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煤中官能团对其燃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鄢晓忠 邱靖 +3 位作者 尹艳山 刘昕昶 敬佩 李佩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9-174,共6页
为研究煤的微观结构对煤的燃烧特性的影响,选取7种典型褐煤,借助热重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所选煤样进行了结构特征及燃烧特性分析。利用Gaussian峰对褐煤红外光谱谱线进行分峰拟合,以此确定褐煤中官能团的分布、归属及结构特... 为研究煤的微观结构对煤的燃烧特性的影响,选取7种典型褐煤,借助热重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所选煤样进行了结构特征及燃烧特性分析。利用Gaussian峰对褐煤红外光谱谱线进行分峰拟合,以此确定褐煤中官能团的分布、归属及结构特征,从而研究煤样中官能团对其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褐煤中芳香烃结构的稳定性较好,活性较低,对煤的着火是不利的;脂肪烃含量影响褐煤燃尽温度,对煤的燃尽不利;含氧官能团、羟基分别能提高褐煤着火后燃烧速度和降低褐煤的活化能,能促进煤的着火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官能团 煤燃烧 低阶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粉细度对燃烧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鄢晓忠 陈冬林 +1 位作者 刘亮 王旭伟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82-686,共5页
对冷水江和斗笠山两种煤粉,采用热天平进行了热重分析实验,分析了煤粉样在不同细度下的着火特性、燃烧特性、燃尽性能及动力学参数,给出了反映煤粉燃尽性能的综合判别指数Hj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升温速度下,随着煤粉粒径的减... 对冷水江和斗笠山两种煤粉,采用热天平进行了热重分析实验,分析了煤粉样在不同细度下的着火特性、燃烧特性、燃尽性能及动力学参数,给出了反映煤粉燃尽性能的综合判别指数Hj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升温速度下,随着煤粉粒径的减小,挥发分析出量及DTG峰值增大,出现最大燃烧速率的时间提前;煤粉粒径减小,活化能降低,着火温度降低,着火提前,煤粉的燃烧特性也随之变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煤粉细度 热重分析 燃烧特性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宾电厂420t/h锅炉汽温偏低原因分析及技改措施的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鄢晓忠 黄祖文 +2 位作者 黎茂劲 曾伟 欧阳昌盛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5-19,共5页
对来宾电厂420t/h锅炉主蒸汽温度偏低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实际运行条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420T/H锅炉 汽温偏低 原因分析 改进措施 来宾发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0 t/h燃气锅炉冷态试验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鄢晓忠 刘亮 +1 位作者 夏侯国伟 熊训强 《锅炉制造》 2006年第4期4-6,23,共4页
介绍了燃气锅炉冷态试验的原理、内容及方法。通过冷态试验,找出了送、引风机及二次风门挡板开度与风量(速)的关系,测试了四角喷燃下炉内速度分布及气流均匀情况。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确定了燃烧中配风及各二次风门挡板的运行开度,同... 介绍了燃气锅炉冷态试验的原理、内容及方法。通过冷态试验,找出了送、引风机及二次风门挡板开度与风量(速)的关系,测试了四角喷燃下炉内速度分布及气流均匀情况。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确定了燃烧中配风及各二次风门挡板的运行开度,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为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锅炉 冷态试验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站锅炉碳化硅质卫燃带表面结渣行为 被引量:6
6
作者 何金桥 鄢晓忠 陈冬林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59-663,共5页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燃煤电站锅炉SiC质卫燃带上结渣的渣样进行了测试,并就渣样的形貌、结晶物相转化特性及其渣样成分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煤颗粒的不充分燃烧造成碱性金属阳离子向SiC耐火板侧发生扩...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燃煤电站锅炉SiC质卫燃带上结渣的渣样进行了测试,并就渣样的形貌、结晶物相转化特性及其渣样成分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煤颗粒的不充分燃烧造成碱性金属阳离子向SiC耐火板侧发生扩散,但难以穿过耐火板表层的SiO2保护膜,从而与SiC质卫燃带通过机械结合的方式相互黏结在一起;方晶石和鳞石英易与耐火板发生熔融冶金结合,形成较强的黏结作用,但是耐火板处熔融的片状鳞石英和方晶石含量较少,因此渣、板之间总体的黏结作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锅炉 碳化硅 卫燃带 结渣 机械结合 冶金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碱酸比煤灰在碳化硅质耐火板上的煅烧结渣特性 被引量:6
7
作者 何金桥 陈冬林 鄢晓忠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22-1026,共5页
采用了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高温煅烧下酸性煤灰在SiC质耐火板上煅烧渣样进行了测试,并就渣样的形貌、渣样成分及与SiC质耐火板之间的高温煅烧结渣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温煅烧下,低碱酸比煤灰的结渣难以破坏... 采用了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高温煅烧下酸性煤灰在SiC质耐火板上煅烧渣样进行了测试,并就渣样的形貌、渣样成分及与SiC质耐火板之间的高温煅烧结渣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温煅烧下,低碱酸比煤灰的结渣难以破坏SiC质耐火板表层的SiO2保护膜,其在SiC质耐火板上灰渣的结晶度取决于煤灰本身受高温煅烧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煤灰的结晶度呈指数下降趋势,特别是在接近始变形温度1 450℃处,结晶度降为21.08%。因此,高温煅烧下低碱酸比煤灰更加容易在SiC质耐火板上黏连结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煅烧 碱酸比 结渣 S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耐火材料的粉煤燃烧过程结渣特性 被引量:3
8
作者 何金桥 时章明 +2 位作者 陈冬林 梅炽 鄢晓忠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92-696,共5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煤粉气流燃烧过程在不同耐火板上的渣样进行了测试,并就渣样的形貌及结晶特性、渣样成分与不同耐火板之间的高温烧结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灰分中碱性金属氧化物含量较低的煤粉气流燃烧过程中,SiC... 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煤粉气流燃烧过程在不同耐火板上的渣样进行了测试,并就渣样的形貌及结晶特性、渣样成分与不同耐火板之间的高温烧结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灰分中碱性金属氧化物含量较低的煤粉气流燃烧过程中,SiC质耐火板与熔融煤灰的结晶度明显高于刚玉质耐火板;刚玉质耐火板在粉煤焦炭颗粒开始着火燃烧时灰渣结晶度达到最小,约为35%,SiC质耐火板与熔融煤灰结晶度在焦炭颗粒旺盛燃烧区达到最大,约为58%,较好地反映了渣板之间的黏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火材料 煤粉燃烧 结渣特性 结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PSIS法在优选电厂配煤比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孙国超 鄢晓忠 陈冬林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6-69,共4页
介绍了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算法,同时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并详细描述了该方法在优选配煤方案中的应用。以电厂混煤燃烧问题为例,在挥发分、着火温度、发热量和成本4种指标下,对4种配煤方案进行了优化选择。该方法能有效结合... 介绍了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算法,同时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并详细描述了该方法在优选配煤方案中的应用。以电厂混煤燃烧问题为例,在挥发分、着火温度、发热量和成本4种指标下,对4种配煤方案进行了优化选择。该方法能有效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充分综合各指标评价信息,为混煤方案优选提供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煤 配比方案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温度计算与控制的卫燃带设计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冬林 鄢晓忠 +1 位作者 唐基林 谭旦辉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0-514,共5页
提出了基于卫燃带向火侧表面温度计算及控制的卫燃带设计准则,并根据炉内火焰与水冷壁管及卫燃带间的集总参数换热模型及卫燃带向火面至水冷壁管内工质各个环节的传热模型,建立了将卫燃带向火侧的表面温度与锅炉负荷、卫燃带材料导热... 提出了基于卫燃带向火侧表面温度计算及控制的卫燃带设计准则,并根据炉内火焰与水冷壁管及卫燃带间的集总参数换热模型及卫燃带向火面至水冷壁管内工质各个环节的传热模型,建立了将卫燃带向火侧的表面温度与锅炉负荷、卫燃带材料导热系数、卫燃带敷设厚度与面积关联起来的代数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一台燃用松藻无烟煤的400t/h四角切圆燃烧定压运行煤粉炉的卫燃带进行了设计传热计算.结果表明:锅炉负荷对卫燃带的表面温度影响最大,且近似呈线性关系;卫燃带厚度对表面温度的影响显现出对数函数的特性;卫燃带表面温度随材料导热系数的下降快速升高并随面积的增加而增加;对于导热系数为12w/(m·k),厚度为60mm的卫燃带,其计算的敷设面积为50~100m^2,与国内外400t/h同类型煤粉炉卫燃带的实际应用情况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锅炉 卫燃带 火焰侧表面温度 计算与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耒阳电厂670t/h煤粉锅炉排烟温度偏高原因分析及改造设计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亮 鄢晓忠 +3 位作者 符慧林 夏侯国伟 刘名兰 汪衡荣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4-69,共6页
通过对耒阳电厂 670t/h锅炉排烟温度偏高问题的分析 ,指出了造成排烟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并就光管、鳍片和螺旋肋片管式省煤器 ,从传热方面、制造方面及投资方面进行了比较 ,经过热力计算及经济技术分析 ,提出了采用部分螺旋肋片管对... 通过对耒阳电厂 670t/h锅炉排烟温度偏高问题的分析 ,指出了造成排烟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并就光管、鳍片和螺旋肋片管式省煤器 ,从传热方面、制造方面及投资方面进行了比较 ,经过热力计算及经济技术分析 ,提出了采用部分螺旋肋片管对省煤器进行改造的方案 ,并给出了设计计算的结果 ,计算表明 :该方案能降低锅炉排烟温度 ,提高锅炉效率 ,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锅炉 排烟温度 螺旋肋片管省煤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可调卫燃带改善燃煤锅炉低负荷燃烧效率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冬林 鄢晓忠 +1 位作者 刘亮 夏侯国伟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390-1395,共6页
分析了现有燃煤锅炉低负荷运行时燃烧效率偏低的原因 ,提出了可调卫燃带的概念及模型 ,指出在低负荷运行时可调卫燃带提高燃烧效率的机理在于能在炉内构建一合理的温度场 ;介绍了低负荷运行时可调卫燃带对炉内温度场及燃烧率影响的模拟... 分析了现有燃煤锅炉低负荷运行时燃烧效率偏低的原因 ,提出了可调卫燃带的概念及模型 ,指出在低负荷运行时可调卫燃带提高燃烧效率的机理在于能在炉内构建一合理的温度场 ;介绍了低负荷运行时可调卫燃带对炉内温度场及燃烧率影响的模拟试验结果。试验表明 :可调卫燃带对改善锅炉低负荷时炉内温度分布及提高燃烧效率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图 8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卫燃带 燃烧效率 低负荷燃烧 运行 电站 煤粉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温度控制的卫燃带设计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冬林 唐基林 +1 位作者 谭旦辉 鄢晓忠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72-876,894,共6页
提出了基于卫燃带向火面表面温度计算及控制的卫燃带设计方法,并根据炉内火焰与水冷壁管及卫燃带间的集总参数换热模型及卫燃带向火面至水冷壁管内工质各个环节的传热模型,建立了将卫燃带向火侧的表面温度与锅炉负荷、卫燃带材料导热系... 提出了基于卫燃带向火面表面温度计算及控制的卫燃带设计方法,并根据炉内火焰与水冷壁管及卫燃带间的集总参数换热模型及卫燃带向火面至水冷壁管内工质各个环节的传热模型,建立了将卫燃带向火侧的表面温度与锅炉负荷、卫燃带材料导热系数、卫燃带敷设厚度与面积关联的代数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1台燃用阳沁无烟煤的1025 t/h四角切圆燃烧煤粉锅炉的卫燃带进行了传热计算。结果表明:锅炉负荷对卫燃带的表面温度影响最大,并且成近似线性关系;卫燃带厚度对表面温度的影响显现出对数函数的特性;卫燃带表面温度随材料导热系数的下降快速升高;卫燃带表面温度随面积的增加而缓慢增加;计算结果与国内1025 t/h同类型煤粉锅炉卫燃带的实际应用情况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与动力工程 煤粉锅炉 卫燃带 表面温度计算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燃烧过程中锅炉碳化硅质卫燃带结渣特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时章明 何金桥 +2 位作者 陈冬林 鄢晓忠 梅炽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6-561,共6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煤粉气流燃烧过程在碳化硅质卫燃带上的渣样进行测试,并对渣样的形貌及结晶特性、渣样成分与碳化硅之间的高温烧结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煤粉气流焦炭颗粒着火燃烧时释放出的CO使碳化硅质卫燃...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煤粉气流燃烧过程在碳化硅质卫燃带上的渣样进行测试,并对渣样的形貌及结晶特性、渣样成分与碳化硅之间的高温烧结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煤粉气流焦炭颗粒着火燃烧时释放出的CO使碳化硅质卫燃带表面凝聚的SiO2增加,增强了熔融煤灰与卫燃带之间的粘结作用;碳化硅质卫燃带中的Cr2O3和煤灰中的Fe2O3,CaO和TiO2等晶核剂在煤粉燃烧过程中对碳化硅质卫燃带上的灰渣结晶程度的影响不明显,Al2O3对碳化硅质卫燃带上熔融煤灰冷却过程的成核结晶起显著作用;灰渣的结晶度较好地反映了灰渣与碳化硅质卫燃带粘结作用,在燃烧最旺盛的区域,煤样Ⅰ灰渣的结晶度达到最小,约为23%,煤样Ⅱ灰渣的结晶度则达到最大,约为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燃烧 结渣特性 结晶度 碳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通流部分热力参数在线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小玲 李帆 +3 位作者 鄢晓忠 王运民 唐世斌 张航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9-201,204,共4页
介绍了特征通流面积的相关表达式,结合该表达式和相对内效率提出一种基于热力参数汽轮机通流部分在线计算方法。该方法是一种不需要知道机组几何参数,主要基于压力、温度和主蒸汽流量即可实施。以某电厂310MW汽轮机为对象,对多个工况下... 介绍了特征通流面积的相关表达式,结合该表达式和相对内效率提出一种基于热力参数汽轮机通流部分在线计算方法。该方法是一种不需要知道机组几何参数,主要基于压力、温度和主蒸汽流量即可实施。以某电厂310MW汽轮机为对象,对多个工况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计算结果满足工程计算精度和实用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组 特征通流面积 相对内效率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660MW汽轮机快速冷却系统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瑞 鄢晓忠 +4 位作者 徐慧芳 樊希林 刘定军 陈绍龙 张磊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年第10期183-184,186,共3页
介绍一种利用锅炉余热加热压缩空气,快速冷却汽轮机的技术。该技术在国电宝庆电厂国产660MW超临界汽轮机上得到成功应用,实践证明,锅炉余热加热压缩空气可以满足汽轮机快冷的需求,对转子和汽缸的热冲击较小,不增加汽轮机寿命损耗;与利... 介绍一种利用锅炉余热加热压缩空气,快速冷却汽轮机的技术。该技术在国电宝庆电厂国产660MW超临界汽轮机上得到成功应用,实践证明,锅炉余热加热压缩空气可以满足汽轮机快冷的需求,对转子和汽缸的热冲击较小,不增加汽轮机寿命损耗;与利用电加热器加热压缩空气相比,该系统不需要专门的空气加热器,更加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节能环保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加热 快速冷却 汽轮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超临界对冲火焰锅炉飞灰含碳量预测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叶兆青 鄢晓忠 +1 位作者 卢坤杰 林光营 《锅炉制造》 2014年第5期1-9,30,共10页
飞灰含碳量是反映燃煤锅炉机组燃烧效率的重要技术指标和运行经济指标,同时也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超临界对冲火焰锅炉由于掺烧劣质煤,经常出现飞灰含碳量偏高的现象。本文以660MW超临界对冲火焰锅炉为研究对象,将影响飞灰含碳量的负荷... 飞灰含碳量是反映燃煤锅炉机组燃烧效率的重要技术指标和运行经济指标,同时也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超临界对冲火焰锅炉由于掺烧劣质煤,经常出现飞灰含碳量偏高的现象。本文以660MW超临界对冲火焰锅炉为研究对象,将影响飞灰含碳量的负荷、煤粉细度等十个运行参数作为输入量,应用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和自学习能力,建立了飞灰含碳量预测模型。经网络预测,与实际值的误差小于5.48%。在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对飞灰含碳量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影响规律分析。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本模型方法能有效提取各参数对飞灰含碳量的影响规律,可用于锅炉飞灰含碳量的分析、预测和优化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灰含碳量 BP神经网络 单因素分析 对冲火焰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煤掺混方式对燃烧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艺漫 鄢晓忠 +3 位作者 聂明 刘定军 樊西林 陈绍龙 《锅炉制造》 2013年第2期5-8,24,共5页
利用STA449F3型热重分析仪对邵阳龙坪煤与河南义马煤两种典型煤种按照不同的掺混比例及掺混方式进行研究,得到混煤燃烧的相关特性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易着火煤种掺混比例的增加,各混煤的着火特性、燃烧特性和综合燃烧特性都有明显... 利用STA449F3型热重分析仪对邵阳龙坪煤与河南义马煤两种典型煤种按照不同的掺混比例及掺混方式进行研究,得到混煤燃烧的相关特性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易着火煤种掺混比例的增加,各混煤的着火特性、燃烧特性和综合燃烧特性都有明显改善。磨前掺混方式混煤燃烧性能明显要优于磨后掺混方式。在邵阳龙坪煤所占比例为20%时,混煤燃烧性能较佳,适于电厂配煤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煤掺混方式 工业分析 热重分析 燃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自适应射流自动偏转燃烧器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19
作者 陈冬林 鄢晓忠 张龙辉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75-779,共5页
分析了四角切圆燃烧煤粉锅炉变工况运行时炉内实际切圆大小的变化规律及燃烧对实际切圆大小的客观要求,提出采用基于弹簧偏转挡板的自适应燃烧器代替现有固定结构燃烧器,以便在变工况运行时自动调节炉内实际切圆的大小,从而使燃烧处于... 分析了四角切圆燃烧煤粉锅炉变工况运行时炉内实际切圆大小的变化规律及燃烧对实际切圆大小的客观要求,提出采用基于弹簧偏转挡板的自适应燃烧器代替现有固定结构燃烧器,以便在变工况运行时自动调节炉内实际切圆的大小,从而使燃烧处于最佳工况。详细介绍了这种新型燃烧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冷态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燃烧器对出口射流的偏转角度具有良好的调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锅炉 燃烧器 负荷自适应 射流自动偏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T/h煤粉锅炉全燃煤气改造
20
作者 余涛 鄢晓忠 陈冬林 《锅炉制造》 2005年第3期3-5,共3页
根据湘潭钢铁公司高炉煤气热值低、流量大可有效利用特点,对现有热电厂的75t/h煤粉炉进行了3个方面的全烧煤气改造,并取得了良好的改造效果。
关键词 煤粉炉 高炉煤气 改造 试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