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费者初次网络购物中信任与不信任影响因素差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林海 鄢平 +1 位作者 严中华 李斌宁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34,45,共5页
大量研究证明信任和不信任是相对独立但共存的一对概念,并且其前置因素是存在差异的。但是,相关研究还是初步的,尤其在消费者初次网络购物时,哪些因素影响信任,哪些因素影响不信任,仍是急待进一步明晰的问题。本文首先就相关研究进行文... 大量研究证明信任和不信任是相对独立但共存的一对概念,并且其前置因素是存在差异的。但是,相关研究还是初步的,尤其在消费者初次网络购物时,哪些因素影响信任,哪些因素影响不信任,仍是急待进一步明晰的问题。本文首先就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理论假设;其次,基于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对相关假设进行有关实证验证;最后,对本文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并对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具体在线网站设计实践提供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购物 信任 不信任 前置因素 双因素理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内教学企业经济效益分析研究现状综述
2
作者 李小金 鄢平 《北方经济》 2012年第18期47-48,共2页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企业经济效益评价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方法——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法,经济增加值评价法以及融入非财务指标的企业业绩评价法,提出对校内教学企业进行价值形态的综合经济效益分析。
关键词 教学企业 经济效益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晒制麸醋中醋酸菌分离鉴定及产酸特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有晴 倪月 +4 位作者 黄丹 鄢平 程华 于华 毛祥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6-169,共4页
对四川晒制麸醋醋醅中的醋酸菌采用传统可培养的分离方法进行分离鉴定,并对该菌在不同p H、发酵温度、供氧量条件下的产酸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获得了一株产酸能力较强的菌株,经16Sr DNA鉴定为巴氏醋杆菌(Acetobacter pasteurian... 对四川晒制麸醋醋醅中的醋酸菌采用传统可培养的分离方法进行分离鉴定,并对该菌在不同p H、发酵温度、供氧量条件下的产酸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获得了一株产酸能力较强的菌株,经16Sr DNA鉴定为巴氏醋杆菌(Acetobacter pasteurianus)。通过对其产酸特性进行研究,该菌株的最适产酸条件为:最适初始p H 5.0,最适温度为35℃,摇床转速为150 r/min,总酸含量可达2.888 4 g/100 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醅 醋酸菌 分离鉴定 产酸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条件对青稞红曲中Monacolin K和β-葡聚糖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胡久平 鄢平 +1 位作者 戚珊珊 赵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4-139,共6页
研究了青藏高原环境下高温发酵温度、低温发酵温度、发酵湿度和发酵温湿度的波动性对青稞红曲中Monacolin K和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单因素、正交试验和验证试验表明,发酵条件对青稞红曲中Monacolin K含量影响的主次因素为:高温发酵温度... 研究了青藏高原环境下高温发酵温度、低温发酵温度、发酵湿度和发酵温湿度的波动性对青稞红曲中Monacolin K和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单因素、正交试验和验证试验表明,发酵条件对青稞红曲中Monacolin K含量影响的主次因素为:高温发酵温度>低温发酵温度>发酵湿度,最佳发酵条件为高温发酵温度30℃,低温发酵温度为21℃,发酵湿度为60%。以优化的发酵条件进行验证试验,青稞红曲中Monacolin K含量可达1.94%。青稞红曲中β-葡聚糖含量仅与高温发酵阶段红曲的生长情况有关。发酵过程中温湿度波动对青稞红曲中Monacolin K含量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青稞红曲 Monacolin K Β-葡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甲氧明、麻黄素和输注羟乙基淀粉对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预防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利佳 王秀菊 鄢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20期93-94,108,共3页
目的比较预注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甲氧明及麻黄素和输注羟乙基淀粉对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产妇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120例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4组,入手术室后先开放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200~300mL,行麻醉穿刺,... 目的比较预注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甲氧明及麻黄素和输注羟乙基淀粉对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产妇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120例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4组,入手术室后先开放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200~300mL,行麻醉穿刺,在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1.5mL后,产妇转为平卧位时,从静脉分别给予去氧肾上腺素10μg,甲氧明3mg,麻黄素6mg,羟乙基淀粉300mL,所有患者经上述处理后仍出现低血压时,给予麻黄素6~12mg;当心率低于60次/min时,给予阿托品0.5~1.0mg记录腰麻前、腰麻后(预注后)5、10、15min及手术结束后的血压、心率,比较两组间患者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及麻黄素(不包括预注量)、阿托品用量,两组反应性高血压次数。结果甲氧明组低血压发生率稍高于麻黄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黄素组比较,甲氧明组心动过缓的发生率稍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去氧肾上腺素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甲氧明组和麻黄素组,羟乙基淀粉组低于甲氧明组和麻黄素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黄素用量(不包括预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氧肾上腺素10μg,甲氧明3mg,或麻黄素6mg羟乙基淀粉术前输注均能有效地预防CSEA下产妇血压下降,并且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腰硬联合麻醉 去氧肾上腺素 甲氧明 麻黄素 羟乙基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