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BL与LBL结合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1
作者 郭闻渊 罗逸潜 +2 位作者 张凤琴 王来根 傅宏 《西北医学教育》 2010年第3期610-613,共4页
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迅猛发展和医学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临床医学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和矛盾日显突出。本文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LBL),以病例为基础(CBL)两种教学模式的相互比较,分析两种教学模式各自的优缺点,结合普外科教学的自身... 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迅猛发展和医学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临床医学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和矛盾日显突出。本文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LBL),以病例为基础(CBL)两种教学模式的相互比较,分析两种教学模式各自的优缺点,结合普外科教学的自身特点,发现C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互结合,是一种可行的新型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 LBL 普外科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酯胶囊在肝移植术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晓君 王正昕 +3 位作者 郭闻渊 施晓敏 丁国善 傅志仁 《肝胆外科杂志》 2010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五酯胶囊对肝移植术后服用FK506患者的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57例肝移植术后口服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的患者,加服五酯胶囊,监测FK506血药浓度。结果一周后FK506全血谷值浓度显著升高(P<0.01),每日服用FK506剂量及... 目的探讨五酯胶囊对肝移植术后服用FK506患者的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57例肝移植术后口服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的患者,加服五酯胶囊,监测FK506血药浓度。结果一周后FK506全血谷值浓度显著升高(P<0.01),每日服用FK506剂量及临床费用显著降低(P<0.01);随访期间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没有增加,肝肾功能保持稳定。结论在保证免疫抑制效果的同时,五酯胶囊可以作为增效剂提高FK506的血药浓度并保持稳定,降低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酯胶囊 肝移植 FK506 血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单用或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肖亮 谢江平 +10 位作者 张晓君 李瑞东 刘芳 倪之嘉 傅宏 施晓敏 郭闻渊 王正昕 马钧 丁国善 傅志仁 《肝胆外科杂志》 2009年第6期418-424,共7页
目的评价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单独或联合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根据纳入标准,摘录7篇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研究结果,用RevMan4.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与单... 目的评价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单独或联合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根据纳入标准,摘录7篇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研究结果,用RevMan4.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与单用AD(10mg/d)相比,AD(10mg/d)+LAM(100mg/d)能更显著地提高HBV—DNA、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和ALT复常率:RR(95%CI,P)分别为1.39(1.26~1.54,〈0.00001),2.28(1.58~3.30,〈0.0001),2.58(1.61~4.14,〈0.0001),1.29(1.17~1.42,〈0.00001);显著降低病毒学突破发生率和耐AD基因突变发生率:RR(95%CI,P)分别为0.10(0.03~0.34,0.0002)和0.12(0.02~0.95,0.04);而两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4,95%C10.75~1.17,P=0.57)。结论采用AD+LAM联合治疗LAM耐药的慢性乙肝患者,较之单用AD,能更显著地提高HBV-DNA、HBeAg转阴率、血清学转换率和ALT复常率,降低病毒学突破发生率和耐AD基因突变发生率,且不增加药物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病毒性肝炎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肝获取术中供肝质量和灌注情况的快速判断 被引量:2
4
作者 施晓敏 傅志仁 +4 位作者 丁国善 倪之嘉 王正昕 郭闻渊 傅宏 《肝胆外科杂志》 2005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探讨在供肝获取术中快速判断供肝质量和灌注情况的方法。方法对83例供肝获取术中供肝质量和灌注情况的快速判断进行总结。结果83例供体中,有16例在获取术中发现供肝质量有异常(其中7例放弃获取,9例用于移植),有1例在获取术中判断供... 目的探讨在供肝获取术中快速判断供肝质量和灌注情况的方法。方法对83例供肝获取术中供肝质量和灌注情况的快速判断进行总结。结果83例供体中,有16例在获取术中发现供肝质量有异常(其中7例放弃获取,9例用于移植),有1例在获取术中判断供肝质量为正常,移植术前肝组织活检病理发现血吸虫虫卵。在76例获取的供肝中,有3例术中发现灌注不足。所有用于受体的供肝均在门静脉开放后3-15分钟内可见金黄色胆汁分泌。结论在现阶段我国多为无心跳供体和快速多器官联合获取法广泛使用的情况下,供肝获取术中供肝质量和灌注情况的快速判断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器官获取 供肝质量 灌注 快速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次肝移植12例报告 被引量:3
5
作者 史永照 王正昕 +5 位作者 丁国善 倪之嘉 傅宏 李先兴 郭闻渊 傅志仁 《肝胆外科杂志》 2005年第3期205-207,211,共4页
目的总结再次肝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我所再次肝移植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12例患者接受了再次肝移植,再次肝移植率为4.17%,再次移植的原因分别为:3例肝动脉栓塞,9例胆道并发症,其中6例同时伴有慢性排异。术后8... 目的总结再次肝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我所再次肝移植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12例患者接受了再次肝移植,再次肝移植率为4.17%,再次移植的原因分别为:3例肝动脉栓塞,9例胆道并发症,其中6例同时伴有慢性排异。术后8例恢复顺利出院,最长存活15个月,最短存活5个月;4例死亡。结论再次肝移植能有效挽救移植肝失功能患者的生命,手术指征的掌握,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技巧的提高和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是指提高再次肝移植成功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再次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瑞 郭闻渊 王正昕 《西北医学教育》 2013年第3期630-632,共3页
住院医师规范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建立统一培训标准、要求、考核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确保临床医疗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就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具体实践和体会做一讨论。
关键词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医疗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外周血AFP表达水平与肝癌肝移植患者生存率的关系
7
作者 傅志仁 肖亮 +5 位作者 丁国善 傅宏 倪之嘉 施晓敏 郭闻渊 王正昕 《肝胆外科杂志》 2007年第5期330-333,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前外周血AFP表达水平与生存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1年12月~2006年12月间234例肝癌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前外周血AFP表达水平分为3组:A组:AFP〈20μg/L,B组:AFP〈400μg/L,C组:...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前外周血AFP表达水平与生存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1年12月~2006年12月间234例肝癌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前外周血AFP表达水平分为3组:A组:AFP〈20μg/L,B组:AFP〈400μg/L,C组:AFP≥400μg/L,用SPSSll.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无瘤生存率,Long-ran法检验组间差异,Cox模型进行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随访1~56个月,随访期间死亡85例(36.3%),复发70例(29.9%)。患者6个月、1、2、3、4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8.5%、76.3%、61.3%、53.6%、47.6%;6个月、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0.1%、70.6%、60.4%、52.3%。A、B两组患者6个月、1、2、3、4年累积/无瘤存活率均明显高于C组(P〈0.05),而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AFP水平、肿瘤类型、大血管侵犯和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术前外周血AFP表达水平是肿瘤复发和影响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可作为预后的判断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肝移植 甲胎蛋白 统计学 多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CXC家族成员在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8
作者 王海梁 肖亮 +8 位作者 刘芳 倪之嘉 傅宏 丁国善 施晓敏 郭闻渊 马钧 王正昕 傅志仁 《肝胆外科杂志》 2009年第5期384-387,共4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Mig、IP-10、I-TAC及其受体CXCR3的表达在大鼠肝移植手术前后的动态变化,分析其与肝移植急性排斥(AR)的关系。方法改良"二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和AR模型,分为4组:手术创伤组,肝移植无排斥组,肝移植...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Mig、IP-10、I-TAC及其受体CXCR3的表达在大鼠肝移植手术前后的动态变化,分析其与肝移植急性排斥(AR)的关系。方法改良"二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和AR模型,分为4组:手术创伤组,肝移植无排斥组,肝移植急性排斥组,免疫抑制剂组。ELISA法检测血清Mig、IP-10、I-TAC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CXCR3的表达,用Cellquest软件分析阳性细胞百分率。半定量RT-PCR检测各组第7天肝脏组织CXCR3-mRNA的表达。结果(1)各组大鼠手术后外周血趋化因子Mig,IP-10,I-TAC及其受体CXCR3表达出现明显升高。(2)AR组在术后第3~5天起Mig,IP-10,I-TAC及其受体CXCR3表达均高于其他各组(P<0.01)。(3)AR组大鼠在移植后第7天,外周血Mig、IP-10、I-TAC和CXCR3的表达随着AR组RAI积分的升高而逐步升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79,0.89,0.82,0.92(P<0.05)。结论血清中趋化因子Mig、IP-10、I-TAC及其受体CXCR3的高表达与AR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诊断AR较特异、敏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 肝移植 移植物排斥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次肝移植手术方式分析
9
作者 张友磊 丁国善 +6 位作者 傅志仁 李先兴 傅宏 倪之嘉 王正昕 郭闻渊 施晓敏 《肝胆外科杂志》 2006年第5期339-341,共3页
目的探讨再次肝移植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例再次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方式。结果20例再次肝移植均无术中死亡。5例(25%)于术后早期死于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心肌梗塞和颅内出血等并发症。15例(75%)至今存活,其中1例... 目的探讨再次肝移植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例再次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方式。结果20例再次肝移植均无术中死亡。5例(25%)于术后早期死于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心肌梗塞和颅内出血等并发症。15例(75%)至今存活,其中1例术后出现胆管吻合口狭窄,经ERCP扩张后痊愈;1例拔除T管后出现胆漏,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再次肝移植情况复杂,应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各种常见手术方式,认真细致的进行血管和胆道的重建,以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再次肝移植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再次肝移植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