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枣缩果病初侵染链格孢菌的抗硫酸铜标记及稳定性
被引量:4
- 1
-
-
作者
赵乐
邢艺林
李正楠
郭金堂
冉隆贤
-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河北省山区研究所
河北省林木种质资源与森林保护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3-58,共6页
-
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16204202)
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11230606D-3)
-
文摘
【目的】建立枣缩果病菌链格孢菌的抗硫酸铜标记,为揭示链格孢菌在枣树上的侵染规律与深入掌握枣缩果病菌的致病机制和有效控制该病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平板抑菌圈法,从硫酸铜、氯化钴、硝酸银和放线菌酮4种药剂中筛选出硫酸铜可以作为标记链格孢菌CN193菌株的药剂。应用孢子萌发抑制法,在凹玻片中按1∶1的比例放入1.0,1.5,2.0 mg·m L^(-1)硫酸铜与链格孢菌孢子悬浮液的混合液,培养12 h后通过孢子萌发抑制率确定硫酸铜的起始浓度。将培养基中硫酸铜的浓度由1.5 mg·m L^(-1)逐渐提高至4.5 mg·m L^(-1),以培养菌株对硫酸铜的抗性;选取单孢培养,得到稳定的抗硫酸铜突变体CN193Cur。通过喷雾和刺伤接种2种方法进行CN193Cur的田间致病性测定,并结合BOX-PCR指纹图谱分析技术,检测抗硫酸铜突变体CN193Cur菌株的稳定性及链格孢菌在枣树上的初侵染时期。【结果】硫酸铜对链格孢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氯化钴、硝酸银的抑制效果较弱,放线菌酮没有明显的抑制效果。硫酸铜初始浓度为1.5 mg·m L^(-1)时链格孢菌的突变率为12%,试验达到最高浓度为4.5 mg·mL^(-1);突变体CN193Cur与野生型菌株CN193具有相同的致病力;经致病性测定后的CN193Curp能够在含高浓度硫酸铜(4.5 mg·m L^(-1))的培养基上生长,野生型菌株则无法生长;突变体菌株CN193Cur在不含硫酸铜的PDA培养基上表现出比野生型菌株较快的生长速度;CN193Curp与室内筛选得到的突变体CN193Cur一样,都是链格孢菌CN193且其突变特征稳定。枣树花期接种链格孢菌能够发病,并再次在病果中分离到突变体菌株CN193Curp,说明链格孢菌在花期即能侵入枣树,致使枣果发病。【结论】硫酸铜抗性可以作为链格孢菌的稳定标记,为真菌和细菌抗药性标记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采用抗生素或化学药剂浓度递增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获得真菌和细菌的突变体,这为其他植物病原真菌或细菌侵染机制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BOX-PCR指纹图谱分析技术可快速检测出真菌的多样性,能够较为有效地提供菌株的种内差异信息;CN193Cur具有稳定的突变特征及致病性,可以应用于对枣缩果病菌的侵染机制及致病机制的研究。
-
关键词
链格孢菌
BOX-PCR
抗硫酸铜突变体
枣缩果病
枣树
-
Keywords
Alternaria alternata
BOX-PCR
copper sulfate resistant mutant
jujube shrunken-fruit disease
Zizyphus jujuba
-
分类号
S718.81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浅析南谯区土壤深松现状与发展途径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郭金堂
-
机构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农机局
-
出处
《农业装备技术》
2005年第4期28-29,共2页
-
文摘
土壤的深松是一种新的土壤耕作方法,有深耕改土、提高地力和增加产量的效果.深松一般系指深度在18cm以上的松土作业,它能破坏坚硬的犁底层,加深耕作层,改善耕层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抗旱耐涝能力.深松能使土壤孔隙增多,三相(固、气、液)比例得到适当的调整,具有增温放寒和减缓水土流失与风蚀作用,同时也是改良一些耕层瘠薄不宜深翻的土壤的主要措施之一.
-
关键词
土壤深松
现状
耕层结构
耕作方法
深耕改土
增加产量
提高地力
蓄水保墒
土壤孔隙
-
分类号
S341.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
-
题名如何发展南谯区设施农业浅谈
- 3
-
-
作者
郭金堂
-
出处
《农业装备技术》
2005年第3期13-14,共2页
-
文摘
1南谯区的设施农业现状
滁州市南谯区位于安徽省东部,介江淮之间,处长江三角洲边缘,距南京、上海这些国际大都市都只有1~4h的车程距离,京沪铁路和拟建的京沪高速铁路纵贯南北,104国道、205国道、312国道、311国道横穿市区,航运直通长江、淮河,出海便利.
-
关键词
滁州市
南谯区
设施农业
因地制宜
机制创新
技术培训
政府职能
-
分类号
S625
[农业科学—园艺学]
-
-
题名膈肌膨升症3例分析
- 4
-
-
作者
郭金堂
李树文
侯玉山
-
机构
山西省忻州地区医院
-
出处
《山西临床医药》
1999年第1期44-45,共2页
-
文摘
1994年~1997年外科治疗膈肌膨升症3例,现将其诊治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例,男2例,年龄分别为36岁和41岁,女1例,年龄52岁。左侧先天性完全型2例,为41岁男性与52岁女性;后天性局限型1例,为36岁男性。其中52岁女性...
-
关键词
膈肌膨升
病理
诊断
外科手术
-
分类号
R655.6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创伤性浮动胸壁治疗探讨
- 5
-
-
作者
郭金堂
候玉山
王尚礼
李树文
牛敏
-
机构
忻州地区医院
-
出处
《山西临床医药》
2000年第1期44-45,共2页
-
-
关键词
创伤性
浮动胸壁
治疗
-
分类号
R655.105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小儿先天性感染型耳前瘘管的手术治疗
- 6
-
-
作者
李顺婵
卢一斌
郭金堂
-
机构
忻州市人民医院
-
出处
《临床医药实践》
2003年第2期116-116,共1页
-
-
关键词
先天性感染
先天性耳前瘘管
手术治疗
分泌型
单纯型
小儿
感染型
-
分类号
R764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R276.148.1
[医药卫生—中医五官科学]
-
-
题名刀刺伤性心脏破裂的急救
- 7
-
-
作者
侯玉山
郭金堂
丁晓峰
李树文
李文魁
-
机构
忻州市人民医院
-
出处
《临床医药实践》
2003年第5期359-360,共2页
-
-
关键词
刀刺伤性心脏破裂
急救
诊断
治疗
-
分类号
R654.2
[医药卫生—外科学]
R641
[医药卫生—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