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亮氨酸对黄牛皮下脂肪细胞棕色化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郭逸芯
王之盛
+9 位作者
胡瑞
王俊梅
王森
施丽媛
张晓红
邹华围
左家学
彭全辉
薛白
王立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286-3298,共13页
旨在分离黄牛皮下前体脂肪细胞,探究亮氨酸对白色脂肪细胞棕色化以及脂质代谢的影响。本研究采取4头3岁的健康雄性黄牛((351.7±42.5)kg)皮下脂肪组织分离前体脂肪细胞,混合后于细胞分化D 6-D 9添加不同浓度亮氨酸(0、0.5、1、2、4...
旨在分离黄牛皮下前体脂肪细胞,探究亮氨酸对白色脂肪细胞棕色化以及脂质代谢的影响。本研究采取4头3岁的健康雄性黄牛((351.7±42.5)kg)皮下脂肪组织分离前体脂肪细胞,混合后于细胞分化D 6-D 9添加不同浓度亮氨酸(0、0.5、1、2、4、8 mmol·L^(-1))(n=6)。RT-PCR检测棕色化标志基因,筛选亮氨酸诱导脂肪细胞棕色化的浓度,后续试验分为对照组(CON)和最佳浓度亮氨酸添加组(Leu)(n=6)。RT-PCR检测线粒体生物合成关键基因表达、mtDNA拷贝数以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棕色化关键蛋白以及信号通路蛋白表达。Mito-tracker Green染色和油红O染色分别检测细胞内线粒体含量和脂滴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成功分离得到黄牛皮下前体脂肪细胞并诱导为成熟脂肪细胞。4 mmol·L^(-1)亮氨酸显著提高脂肪细胞中棕色化标志因子UCP1、PRDM 16和TMEM 26的mRNA相对表达量,线粒体生物合成关键基因SIRT1、TFAM和NRF 1/2的mRNA相对表达量,上调关键蛋白UCP1、CD137和SIRT1的表达量(P<0.01)。亮氨酸显著提高细胞中mtDNA拷贝数和线粒体含量(P<0.01),降低细胞内ATP含量(P<0.05),促使细胞脂滴由单房大脂滴向多房小脂滴转变,并降低细胞内甘油三酯的含量(P<0.01)。亮氨酸抑制脂肪合成基因ACC、FAS表达,促进脂肪分解基因ATGL、HSL和脂肪酸β氧化基因PPARα、CPT1、ACOX表达(P<0.01)。添加亮氨酸极显著上调p-AMPKα/AMPKα和PGC1α的蛋白表达量(P<0.01)。综上所述,亮氨酸能促进黄牛脂肪细胞棕色化和线粒体生物合成,促进脂肪分解抑制脂肪合成,减少细胞内脂质沉积,并上调p-AMPKα/AMPKα和PGC1α的蛋白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氨酸
黄牛
原代脂肪细胞
棕色化
线粒体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LPS对牦牛瘤胃上皮细胞补体C3激活和ATP生成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祺琪
王俊梅
+9 位作者
岳子奇
郭逸芯
施丽媛
张晓红
邹华围
彭全辉
薛白
王立志
王之盛
胡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664-4675,共12页
旨在通过脂多糖(LPS)诱导牦牛瘤胃上皮细胞建立炎症模型,考察瘤胃上皮细胞作为非免疫细胞是否存在细胞内补体C3激活,及其对细胞三磷酸腺苷(ATP)生成的影响,为瘤胃健康营养调控技术提供试验依据。用不同浓度的LPS处理牦牛瘤胃上皮细胞系...
旨在通过脂多糖(LPS)诱导牦牛瘤胃上皮细胞建立炎症模型,考察瘤胃上皮细胞作为非免疫细胞是否存在细胞内补体C3激活,及其对细胞三磷酸腺苷(ATP)生成的影响,为瘤胃健康营养调控技术提供试验依据。用不同浓度的LPS处理牦牛瘤胃上皮细胞系,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ELISA试剂盒测定细胞内补体C3激活产物C3a、C3b浓度以及培养基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化学法检测细胞内ATP浓度,线粒体红色荧光探针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数量及膜电位;qPCR检测细胞IL-1β、IL-6、TNF-α,补体C3及其激活关键酶组织蛋白酶B(CTSB)和组织蛋白酶L(CTSL),以及ATP合成酶亚基(ATP 5A和ATP 5C1)等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发现:1)不同浓度LPS处理后,牦牛瘤胃上皮细胞活力极显著下调(P<0.01),TNF-α、IL-1β和IL-6等促炎因子的基因表达量和浓度极显著上调(P<0.01),在LPS浓度为10μg·mL^(-1)时,牦牛瘤胃上皮细胞炎症模型构建成功;2)炎症下,牦牛瘤胃上皮细胞内补体C3及其激活关键酶CTSB的基因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激活产物补体片段C3a和C3b浓度极显著升高(P<0.01);3)炎症下,牦牛瘤胃上皮细胞ATP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P<0.05),ATP合成酶亚基ATP 5A和ATP 5C1的基因表达量随着LPS处理浓度升高显著下调(P<0.01)。综上,利用LPS诱导建立了牦牛瘤胃上皮细胞炎症模型。在LPS刺激下,牦牛瘤胃上皮细胞可发生细胞内补体C3激活过程,并抑制线粒体ATP合成酶亚基ATP 5A、ATP 5C1和有氧呼吸关键酶ME 1的基因表达,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抑制ATP生成。因此,LPS诱导炎症可抑制瘤胃上皮细胞ATP生成,从而导致瘤胃健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瘤胃上皮细胞
免疫炎症
补体C3
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亮氨酸对黄牛皮下脂肪细胞棕色化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郭逸芯
王之盛
胡瑞
王俊梅
王森
施丽媛
张晓红
邹华围
左家学
彭全辉
薛白
王立志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
临沧市畜牧技术推广站
出处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286-3298,共13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计划资助(2021YFYZ0001)
临沧市肉牛改良与产业化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2104AC100001-A04)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CARS-37)。
文摘
旨在分离黄牛皮下前体脂肪细胞,探究亮氨酸对白色脂肪细胞棕色化以及脂质代谢的影响。本研究采取4头3岁的健康雄性黄牛((351.7±42.5)kg)皮下脂肪组织分离前体脂肪细胞,混合后于细胞分化D 6-D 9添加不同浓度亮氨酸(0、0.5、1、2、4、8 mmol·L^(-1))(n=6)。RT-PCR检测棕色化标志基因,筛选亮氨酸诱导脂肪细胞棕色化的浓度,后续试验分为对照组(CON)和最佳浓度亮氨酸添加组(Leu)(n=6)。RT-PCR检测线粒体生物合成关键基因表达、mtDNA拷贝数以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棕色化关键蛋白以及信号通路蛋白表达。Mito-tracker Green染色和油红O染色分别检测细胞内线粒体含量和脂滴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成功分离得到黄牛皮下前体脂肪细胞并诱导为成熟脂肪细胞。4 mmol·L^(-1)亮氨酸显著提高脂肪细胞中棕色化标志因子UCP1、PRDM 16和TMEM 26的mRNA相对表达量,线粒体生物合成关键基因SIRT1、TFAM和NRF 1/2的mRNA相对表达量,上调关键蛋白UCP1、CD137和SIRT1的表达量(P<0.01)。亮氨酸显著提高细胞中mtDNA拷贝数和线粒体含量(P<0.01),降低细胞内ATP含量(P<0.05),促使细胞脂滴由单房大脂滴向多房小脂滴转变,并降低细胞内甘油三酯的含量(P<0.01)。亮氨酸抑制脂肪合成基因ACC、FAS表达,促进脂肪分解基因ATGL、HSL和脂肪酸β氧化基因PPARα、CPT1、ACOX表达(P<0.01)。添加亮氨酸极显著上调p-AMPKα/AMPKα和PGC1α的蛋白表达量(P<0.01)。综上所述,亮氨酸能促进黄牛脂肪细胞棕色化和线粒体生物合成,促进脂肪分解抑制脂肪合成,减少细胞内脂质沉积,并上调p-AMPKα/AMPKα和PGC1α的蛋白表达量。
关键词
亮氨酸
黄牛
原代脂肪细胞
棕色化
线粒体生物合成
Keywords
leucine
yellow cattle
primary adipocytes
browning
mitochondrial biosynthesis
分类号
S823.81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LPS对牦牛瘤胃上皮细胞补体C3激活和ATP生成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祺琪
王俊梅
岳子奇
郭逸芯
施丽媛
张晓红
邹华围
彭全辉
薛白
王立志
王之盛
胡瑞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肉用牛低碳养殖创新团队、四川省牛低碳养殖与安全生产高校重点实验室
出处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664-4675,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02201)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CARS-37)。
文摘
旨在通过脂多糖(LPS)诱导牦牛瘤胃上皮细胞建立炎症模型,考察瘤胃上皮细胞作为非免疫细胞是否存在细胞内补体C3激活,及其对细胞三磷酸腺苷(ATP)生成的影响,为瘤胃健康营养调控技术提供试验依据。用不同浓度的LPS处理牦牛瘤胃上皮细胞系,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ELISA试剂盒测定细胞内补体C3激活产物C3a、C3b浓度以及培养基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化学法检测细胞内ATP浓度,线粒体红色荧光探针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数量及膜电位;qPCR检测细胞IL-1β、IL-6、TNF-α,补体C3及其激活关键酶组织蛋白酶B(CTSB)和组织蛋白酶L(CTSL),以及ATP合成酶亚基(ATP 5A和ATP 5C1)等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发现:1)不同浓度LPS处理后,牦牛瘤胃上皮细胞活力极显著下调(P<0.01),TNF-α、IL-1β和IL-6等促炎因子的基因表达量和浓度极显著上调(P<0.01),在LPS浓度为10μg·mL^(-1)时,牦牛瘤胃上皮细胞炎症模型构建成功;2)炎症下,牦牛瘤胃上皮细胞内补体C3及其激活关键酶CTSB的基因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激活产物补体片段C3a和C3b浓度极显著升高(P<0.01);3)炎症下,牦牛瘤胃上皮细胞ATP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P<0.05),ATP合成酶亚基ATP 5A和ATP 5C1的基因表达量随着LPS处理浓度升高显著下调(P<0.01)。综上,利用LPS诱导建立了牦牛瘤胃上皮细胞炎症模型。在LPS刺激下,牦牛瘤胃上皮细胞可发生细胞内补体C3激活过程,并抑制线粒体ATP合成酶亚基ATP 5A、ATP 5C1和有氧呼吸关键酶ME 1的基因表达,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抑制ATP生成。因此,LPS诱导炎症可抑制瘤胃上皮细胞ATP生成,从而导致瘤胃健康问题。
关键词
牦牛
瘤胃上皮细胞
免疫炎症
补体C3
ATP
Keywords
yak
rumen epithelial cells
immune inflammation
complement C3
ATP
分类号
S856.4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亮氨酸对黄牛皮下脂肪细胞棕色化的影响
郭逸芯
王之盛
胡瑞
王俊梅
王森
施丽媛
张晓红
邹华围
左家学
彭全辉
薛白
王立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LPS对牦牛瘤胃上皮细胞补体C3激活和ATP生成代谢的影响
张祺琪
王俊梅
岳子奇
郭逸芯
施丽媛
张晓红
邹华围
彭全辉
薛白
王立志
王之盛
胡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