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知觉体验的工业遗产更新策略研究——以豫北纱厂为例
1
作者 郭苏琳 王思玮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9期213-215,共3页
在存量时代背景下,工业遗产更新逐渐成为引领城市特色,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本研究基于知觉体验的相关理念与方法,通过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对知觉体验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总结出相应的研究方向。同时,通过解析豫... 在存量时代背景下,工业遗产更新逐渐成为引领城市特色,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本研究基于知觉体验的相关理念与方法,通过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对知觉体验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总结出相应的研究方向。同时,通过解析豫北棉纺织厂,构建了“工业遗产层级保护”为基础的虚拟评价体系,提炼出“审美感知”“精神引领”“感官联动”为路径的更新策略,旨在将知觉体验引入工业遗产保护,为其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依据,助推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觉现象学 知觉体验 工业遗产 豫北棉纺织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具身认知的晋中历史古城场所感评价——以忻州秀容古城为例
2
作者 郭苏琳 程鹏远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8期214-216,共3页
当下,历史古城符号化的空间生产方式忽略了对人本体验的挖掘,使得空间走向均质化。因此,研究在理论基础上,引入具身认知理论建构建筑知觉场、行为场与运动场,并与场所感建立耦合和理论模型。在案例选取上,以忻州古城为对象对场所感分析... 当下,历史古城符号化的空间生产方式忽略了对人本体验的挖掘,使得空间走向均质化。因此,研究在理论基础上,引入具身认知理论建构建筑知觉场、行为场与运动场,并与场所感建立耦合和理论模型。在案例选取上,以忻州古城为对象对场所感分析。在研究方法上,采用爬虫技术对网评数据采集和词频、语义分析。再结合扎根理论对文本具身要素编码识别,构建场所感评价体系,针对评价提出优化方法,旨在为当前历史古城的研究提供更具可信度的实证方法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感 数字足迹 空间感知 秀容古城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根理论下的长春市工业遗产社区住居需求解析
3
作者 郭苏琳 杨天振 《石材》 2024年第3期46-48,共3页
工业化留下众多遗产,它们既是经济见证,也是文化纽带。本研究深入长春机车厂社区,探索居民对工业遗产的看法和需求。研究结果揭示了社区居民对于个体差异、文化认同、现代生活和建构再生等方面的深刻洞察,并为工业遗产的再利用提供了具... 工业化留下众多遗产,它们既是经济见证,也是文化纽带。本研究深入长春机车厂社区,探索居民对工业遗产的看法和需求。研究结果揭示了社区居民对于个体差异、文化认同、现代生活和建构再生等方面的深刻洞察,并为工业遗产的再利用提供了具体建议,推进其与社区的和谐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 长春机车厂 扎根理论 可持续发展 住居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统走向未来--吉林建筑大学探索寒地传统民居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4
作者 赵宏宇 刘桐 +1 位作者 郭苏琳 韦宝畏 《新建筑》 2024年第5期145-149,共5页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关于寒地传统民居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文章对近年来吉建大寒地传统民居研究团队的学术研究历程与研究方向进行梳理,主要包括民居建筑形态、民居建筑文化和传统村落价值挖掘与保护等方面。当前,团队主动...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关于寒地传统民居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文章对近年来吉建大寒地传统民居研究团队的学术研究历程与研究方向进行梳理,主要包括民居建筑形态、民居建筑文化和传统村落价值挖掘与保护等方面。当前,团队主动响应吉林省“生态强省”战略,助力乡村振兴,重点关注寒地传统村落的生态智慧挖掘,提出“三低一高”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驭灾手段;并通过科普传播、高校及社会人才培养等方式传达可持续的生态智慧哲学观,为后续的活态传承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冷地区 传统民居 生态智慧 文化传承 现代转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郭苏琳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年第28期235-235,共1页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气势恢宏,留存了数以万计的建筑遗产,这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瑰宝,凝聚了古人的聪明才智。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参观人数的不断增多,后人对建筑遗产的不重视,人为破坏越来越严重,难道我们忍心让建...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气势恢宏,留存了数以万计的建筑遗产,这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瑰宝,凝聚了古人的聪明才智。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参观人数的不断增多,后人对建筑遗产的不重视,人为破坏越来越严重,难道我们忍心让建筑遗产就这么濒临灭绝吗?祖国每一处的建筑遗产都体现着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的风土人情,有着不同的故事,我们要把它们当做我们的母亲,用自己的生命去保护爱惜它们。主要对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更好地保护建筑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遗产保护 虚拟现实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