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春两季水牛乳和娟珊牛乳品质的比较与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郭艳霞 梁辛 +4 位作者 李孟伟 彭开屏 唐庆凤 李丽莉 杨承剑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23,共5页
为了比较和评价冬春两季水牛乳和娟珊牛乳品质。本试验采集冬春两季的水牛乳和娟珊牛乳,对其乳常规成分和乳脂肪酸组成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1)冬春两季水牛乳蛋白率、乳脂率、总固形物含量和乳糖率均高于娟珊牛乳(P<0.05),... 为了比较和评价冬春两季水牛乳和娟珊牛乳品质。本试验采集冬春两季的水牛乳和娟珊牛乳,对其乳常规成分和乳脂肪酸组成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1)冬春两季水牛乳蛋白率、乳脂率、总固形物含量和乳糖率均高于娟珊牛乳(P<0.05),而冬季水牛乳和娟珊牛乳成分含量和春季没有显著性差异;(2)冬春两季水牛乳脂肪酸总量显著高于娟珊牛乳(P<0.05)。春季水牛乳脂肪酸c11:0、c20:3n6、c23:0和c20:5n3含量显著高于春季娟珊牛(P<0.05),而在冬季水牛乳和娟珊牛乳的c11:0、c20:3n6、c23:0和c20:5n3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除此之外,冬春两季水牛乳其他各乳脂肪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娟珊牛乳(P<0.05)。冬春两季水牛乳的总短链脂肪酸(SCFA)、中链脂肪酸(MCFA)和长链脂肪酸(LCFA)、乳总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均显著高于娟珊牛乳(P<0.05)。(3)冬季水牛乳c4:0、c20:0和总SCFA的含量显著高于春季(P<0.05),c11:0、11tc18:1、c20:1、c9,t11-CLA、c21:0、c20:2、c20:3n3、c23:0、c20:5n3、c24:0、c22:6n3、总LCFA、MUFA和PUFA含量显著低于春季(P<0.05),其他水牛乳脂肪酸含量在冬春两季差异不显著。冬季娟珊牛乳c4:0和c6:0含量显著高于春季(P<0.05),c18:1n9t、11tc18:1、c21:0和c20:3n3含量显著低于春季(P<0.05),而其他娟珊牛乳脂肪酸含量在冬季和春季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水牛乳品质远远好于娟珊牛乳,并且春季乳脂肪酸品质优于冬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 水牛乳 娟珊牛乳 乳成分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钠和延胡索酸二钠混合物对水牛瘤胃甲烷含量、体外发酵参数、脂肪酸组成和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郭艳霞 李孟伟 +5 位作者 唐振华 彭丽娟 彭开屏 梁辛 谢芳 杨承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599-2608,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体外条件下不同比例硝酸钠和延胡索酸二钠混合物对水牛瘤胃甲烷产量、体外发酵参数、脂肪酸组成及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选取3头体重约为(650±50) kg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母水牛作为瘤胃液的供体动物。试验共设4个... 本试验旨在研究体外条件下不同比例硝酸钠和延胡索酸二钠混合物对水牛瘤胃甲烷产量、体外发酵参数、脂肪酸组成及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选取3头体重约为(650±50) kg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母水牛作为瘤胃液的供体动物。试验共设4个组,每组5个重复,硝酸钠和延胡索酸二钠的添加比例分别为2∶1、1∶1、1∶2,对照组不添加任何两者混合物。每组均添加0.25 mg·mL^-1的α-亚麻酸,试验组硝酸钠和延胡索酸二钠混合物浓度为1 mg·mL^-1。结果表明:1)添加不同比例硝酸钠和延胡索酸二钠混合物均可显著降低甲烷含量(P<0.05),平均降幅为90.63%;2)高剂量硝酸钠与低剂量延胡索酸二钠(2∶1)混合添加时会导致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和大部分瘤胃微生物的数量显著降低(P<0.05),乙酸含量、乙酸/丙酸、花生戊烯酸(EPA)含量、共轭亚油酸(CLA)含量和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UFA/SFA)显著升高(P<0.05);3)低剂量硝酸钠与高剂量延胡索酸二钠(1∶2)混合时对TVFA含量、脂肪酸含量和瘤胃微生物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4)添加硝酸钠延胡索酸二钠同剂量(1∶1)能显著升高EPA、CLA含量和UFA/SFA(P<0.05),但显著降低了水牛瘤胃溶纤维丁酸弧菌和非典型丁酸弧菌数量。由此可见,添加不同比例硝酸钠和延胡索酸二钠混合物均可降低甲烷产量,随着延胡索酸二钠添加比例的增加可以缓解硝酸钠对瘤胃发酵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钠 延胡索酸二钠 甲烷 体外发酵 瘤胃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能耗建筑电气设计的探索
3
作者 李剑峰 郭艳霞 +1 位作者 吴燕 赵琼妮 《建筑节能(中英文)》 2025年第1期70-75,共6页
探索零能耗建筑电气专业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与策略,根据建筑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使用功能等多方面的因素,精确选择节能设备、采用有效的节能措施、合理设计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以求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能耗。调研市场主流产品的能效数值... 探索零能耗建筑电气专业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与策略,根据建筑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使用功能等多方面的因素,精确选择节能设备、采用有效的节能措施、合理设计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以求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能耗。调研市场主流产品的能效数值,并与现行标准上的数值做对比;比选实际项目采用的节能措施,归纳总结不同项目所适用的节能方案;分析光伏系统如何通过合理的设计融入到建筑中,并根据计算分析使可再生能源利用最大化,从而实现零能耗的目标。通过对比国内外标准,分析国内外标准的技术路径,找到国内外标准不同之处。对比不同技术路径的优劣,分析零能耗建筑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未来零能耗建筑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能耗建筑 光伏系统 节能措施 高效设备 设备控制 能耗计量 LEED Zero Ener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尾中酵母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
4
作者 郭艳霞 杨承剑 +6 位作者 唐庆凤 彭开屏 唐振华 李孟伟 李丽莉 梁辛 谢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2-75,共4页
以0~90 d打包青贮发酵的甘蔗尾为试验材料,采用传统培养法和平板划线分离法得到7株酵母菌。对纯化后的酵母菌进行形态观察、API 20 C AUX生化鉴定试剂盒鉴定及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核糖体脱氧核糖核酸(r DNA)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其生... 以0~90 d打包青贮发酵的甘蔗尾为试验材料,采用传统培养法和平板划线分离法得到7株酵母菌。对纯化后的酵母菌进行形态观察、API 20 C AUX生化鉴定试剂盒鉴定及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核糖体脱氧核糖核酸(r DNA)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其生长性能进行初步探索。结果显示:菌株X1、X7、X9和X10被鉴定为Kazachstania humilis,菌株X3、X4和X6被鉴定为扁平云假丝酵母(Candida humilis)。7个菌株在培养24 h后菌液OD660 nm值达到9.90~12.84,生长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尾 酵母菌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牛乳脂肪酸功能特性和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郭艳霞 梁贤威 +3 位作者 梁辛 李孟伟 魏莎 杨承剑 《中国乳品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0-34,共5页
水牛乳脂肪酸是决定水牛乳品质的重要指标,决定了牛乳的风味及营养价值,其功能性脂肪酸对人体健康也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乳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遗传、营养和环境因素等。为了探索乳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规律,为水牛奶乳... 水牛乳脂肪酸是决定水牛乳品质的重要指标,决定了牛乳的风味及营养价值,其功能性脂肪酸对人体健康也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乳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遗传、营养和环境因素等。为了探索乳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规律,为水牛奶乳品的加工研究及质量检测提供理论依据,以便更好的指导生产,对水牛乳脂肪酸功能特性和影响因素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乳 脂肪酸 功能特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rectX的三维场景实体的拾取 被引量:5
6
作者 郭艳霞 侯彤璞 杜园园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77-80,84,共5页
介绍了在基于DirectX搭建的三维虚拟场景中,利用鼠标实现场景内实体拾取的方法。根据实体的外形特点,对场景内实体采用不同的包围体拾取方法。以三维虚拟仓库为例,对某一特殊形状的实体模型引用包围盒,采用包围盒拾取算法来实现鼠标与... 介绍了在基于DirectX搭建的三维虚拟场景中,利用鼠标实现场景内实体拾取的方法。根据实体的外形特点,对场景内实体采用不同的包围体拾取方法。以三维虚拟仓库为例,对某一特殊形状的实体模型引用包围盒,采用包围盒拾取算法来实现鼠标与三维场景的交互,提高了鼠标与三维场景的交互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X 拾取 包围盒 包围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水牛乳脂肪酸四季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郭艳霞 梁贤威 +5 位作者 梁辛 彭开屏 唐庆凤 李孟伟 李丽莉 杨承剑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56-1563,共8页
为了研究不同季节对水牛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取春、夏、秋、冬4个季节广西地区生鲜水牛原乳720份,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水牛原乳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以分析水牛乳脂肪酸四季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水牛原乳共检出38种脂肪酸,除C13∶0、... 为了研究不同季节对水牛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取春、夏、秋、冬4个季节广西地区生鲜水牛原乳720份,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水牛原乳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以分析水牛乳脂肪酸四季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水牛原乳共检出38种脂肪酸,除C13∶0、C15∶0、C16∶0和C20∶4n6外,季节对其他脂肪酸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总含量在四季差异不显著(P>0.05),冬季短链脂肪酸(SCFA)总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夏季长链脂肪酸(LCFA)总含量和单不饱和脂肪酸(SUFA)总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而夏季中链脂肪酸(MCFA)总含量和饱和脂肪酸(SFA)总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季节(P<0.05);夏季ω6系列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冬季(P<0.05),春、秋两季ω3系列脂肪酸总含量显著高于夏、冬季节(P<0.05);ω6与ω3系列脂肪酸比值在春季最低(4.43),其次是秋季和冬季,夏季ω6/ω3值最高(6.32)。由此可见,不同季节对水牛原乳脂肪酸组成有显著影响,欲优化脂肪酸组成应合理改善日粮结构并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 水牛乳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法研究硝酸钠调控水牛瘤胃甲烷生成对脂肪酸生物氢化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郭艳霞 李孟伟 +5 位作者 彭丽娟 彭开屏 唐振华 梁辛 谢芳 杨承剑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071-2080,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硝酸钠调控水牛瘤胃甲烷生成对脂肪酸生物氢化途径的影响。选取3头体重约为(650±50)kg、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水牛作为瘤胃液供体动物,通过体外批次培养,设计发酵底物的精粗比为40∶60,试验设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 本试验旨在研究硝酸钠调控水牛瘤胃甲烷生成对脂肪酸生物氢化途径的影响。选取3头体重约为(650±50)kg、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水牛作为瘤胃液供体动物,通过体外批次培养,设计发酵底物的精粗比为40∶60,试验设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组各添加0.25 mg/mL的α-亚麻酸,硝酸钠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1、2、3 mg/mL。分别培养3、6、9、12、24 h时测定产气量和甲烷产量,在培养24 h结束后测定体外发酵参数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①添加硝酸钠显著降低了瘤胃培养液24 h的总产气量、甲烷(CH4)含量和甲烷/总产气量的比例(P<0.05),添加1、2和3 mg/mL硝酸钠后瘤胃液甲烷含量分别降低了89.62%、91.20%、91.75%。②添加硝酸钠组瘤胃培养液的pH和氨态氮(NH3-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1 mg/mL硝酸钠组微生物蛋白(MCP)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组别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硝酸钠组瘤胃液乙酸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但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和异戊酸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乙酸/丙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3 mg/mL硝酸钠组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添加1 mg/mL硝酸钠组瘤胃液C18∶2 cis-9,trans-11、C18∶2 trans-10,cis-12、C20∶1、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及UFA/SFA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添加硝酸钠组瘤胃液C18∶2n6c、C18∶1n9t、C20∶5n3(EPA)和C22∶6n3(DHA)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且1 mg/mL硝酸钠组含量最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1 mg/mL硝酸钠组瘤胃液C18∶3n3、C18∶2n6c和C18∶1n9c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体外添加硝酸钠显著降低了瘤胃液总产气量和甲烷含量,pH和NH3-N含量显著升高,TVFA含量降低,通过显著减少丙酸含量而升高乙酸/丙酸;添加1 mg/mL硝酸钠可显著提高瘤胃液共轭亚油酸(CLA)和UFA含量,且在抑制甲烷产生的同时能够降低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氢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钠 甲烷 脂肪酸生物氢化 体外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γ-GGT水平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郭艳霞 陆士奇 +2 位作者 何磊磊 李静 肖接承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9期1494-1496,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谷氨酰转移酶(γ-GGT)水平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相关性。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的患者28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评分分为再灌注组(264例)...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谷氨酰转移酶(γ-GGT)水平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相关性。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的患者28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评分分为再灌注组(264例)和无复流组(18例)。比较包括γ-GGT在内的血常规和生化的部分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无复流组中左室射血分数、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糖、γ-GGT、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与再灌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复流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主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22.2%)与再灌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γ-GGT可能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无复流 谷氨酰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外泌体作为肾脏疾病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艳霞 周秋根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年第10期927-929,共3页
近来,外泌体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其内包含来源细胞所特有的mRNAs、microRNAs及蛋白等多种信号分子,并由完整的膜性结构包裹而减少微环境干扰,这使其在疾病诊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在肾脏领域,外泌体不仅可作为肾脏病诊断及预后评估的... 近来,外泌体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其内包含来源细胞所特有的mRNAs、microRNAs及蛋白等多种信号分子,并由完整的膜性结构包裹而减少微环境干扰,这使其在疾病诊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在肾脏领域,外泌体不仅可作为肾脏病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新型标志物,同时也具有治疗潜力。接下来,本文对肾脏外泌体的诊断价值及其治疗应用做一简要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疾病 肾脏功能 治疗应用 膜性结构 来源细胞 疾病诊断 微环境 胎球蛋白 肾小管功能 肾前性氮质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亚油酸条件下不同剂量硝酸钠对水牛瘤胃体外发酵脂肪酸组成及相关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11
作者 郭艳霞 李孟伟 +5 位作者 唐振华 彭丽娟 彭开屏 谢芳 谢华德 杨承剑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9-167,共9页
为了探究添加亚油酸条件下不同剂量硝酸钠对水牛瘤胃体外发酵脂肪酸组成及相关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本试验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母水牛,以精粗比40∶60为底物进行瘤胃液体外发酵试验。试验组硝酸钠的浓度分别为1、2、3 mg·mL^(... 为了探究添加亚油酸条件下不同剂量硝酸钠对水牛瘤胃体外发酵脂肪酸组成及相关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本试验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母水牛,以精粗比40∶60为底物进行瘤胃液体外发酵试验。试验组硝酸钠的浓度分别为1、2、3 mg·mL^(-1),对照组不加硝酸钠,每组均添加0.25 mg·mL^(-1)的亚油酸,每组各5个重复。在体外培养3、6、9、12、24 h时测定产气量和甲烷产量,24 h结束培养,测定瘤胃体外发酵参数、脂肪酸含量及瘤胃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1)添加硝酸钠显著降低了总产气量和甲烷产量(P<0.05);2)添加硝酸钠pH值和氨态氮(NH3-N)含量显著升高(P<0.05),异丁酸和异戊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对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3)添加1 mg·mL^(-1)硝酸钠,C18:2cis-9,trans-11、C18:2trans-10,cis-12含量和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UFA/SFA)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且C20:5n3(EPA)含量显著高于添加3 mg·mL^(-1)硝酸钠组(P<0.05),添加2 mg·mL^(-1)硝酸钠C22:6n3(DH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4)添加硝酸钠组原虫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添加2、3 mg·mL^(-1)硝酸钠产甲烷菌数量显著低于添加1 mg·mL^(-1)硝酸钠组(P<0.05),添加1 mg·mL^(-1)硝酸钠总细菌、真菌、溶纤维丁酸弧菌、蛋白分解丁酸弧菌、非典型丁酸弧菌、亨氏丁酸弧菌数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由此可得,体外法添加1~3 mg·mL^(-1)硝酸钠和0.25 mg·mL^(-1)亚油酸在维持水牛TVFA含量不变的情况下显著降低了甲烷含量,且1 mg·mL^(-1)硝酸钠能促进亚油酸生成共轭亚油酸(CLA),优化脂肪酸组成,并能增加大多数瘤胃微生物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钠 体外发酵 甲烷 生物氢化 瘤胃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对甘蔗尾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1
12
作者 唐振华 杨承剑 +3 位作者 李孟伟 梁辛 郭艳霞 梁贤威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24-1832,共9页
为了研究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对甘蔗尾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共分为10组,A组为对照组,添加生理盐水;B、C、D组为植物乳杆菌添加组,分别在新鲜甘蔗尾中添加10、20和30mL/kg植物乳杆菌液;E、F、G组为布氏乳杆菌添加组,在新... 为了研究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对甘蔗尾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共分为10组,A组为对照组,添加生理盐水;B、C、D组为植物乳杆菌添加组,分别在新鲜甘蔗尾中添加10、20和30mL/kg植物乳杆菌液;E、F、G组为布氏乳杆菌添加组,在新鲜甘蔗尾中分别添加10、20和30mL/kg布氏乳杆菌液;H、I、J组为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联合添加组,在新鲜甘蔗尾中分别添加10、20和30mL/kg布氏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等体积混合的菌液。每组3个重复。室温青贮40d,结束后采样测定青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植物乳杆菌组降低了甘蔗尾青贮pH,显著增加乳酸含量(P<0.05),且随着植物乳杆菌添加量的升高而升高。与添加植物乳杆菌相比,添加布氏乳杆菌组甘蔗尾青贮中乳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乙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均随着布氏乳杆菌添加量的提高效果更显著;添加布氏乳杆菌组甘蔗尾青贮有氧稳定性较对照组提高48h。布氏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联合组甘蔗尾青贮中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干物质损失较单独添加布氏乳杆菌组有所降低,且能够提高青贮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利用效率。综上所述,植物乳杆菌与布氏乳杆菌联合处理(添加量达到2×10~6 CFU/g鲜重,I组)青贮甘蔗尾能够有效提高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甘蔗尾 植物乳杆菌 布氏乳杆菌 青贮品质 有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梢自然青贮过程中的营养成分及细菌多样性变化规律 被引量:13
13
作者 梁辛 唐庆凤 +5 位作者 郭艳霞 李孟伟 唐振华 谢芳 彭开屏 杨承剑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547-3554,共8页
为研究甘蔗梢在自然青贮条件下营养成分及细菌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在甘蔗梢自然青贮条件下的第1、15、30、45、60、90天分别采集甘蔗梢青贮样品,分析其常规营养成分、pH、乳酸、氨态氮、挥发性脂肪酸以及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结果显示,与青... 为研究甘蔗梢在自然青贮条件下营养成分及细菌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在甘蔗梢自然青贮条件下的第1、15、30、45、60、90天分别采集甘蔗梢青贮样品,分析其常规营养成分、pH、乳酸、氨态氮、挥发性脂肪酸以及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结果显示,与青贮第1天相比,自然青贮条件下的甘蔗梢干物质含量在15 d时最低,显著低于第1天(P<0.05),30 d以后趋于稳定,蛋白质含量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在15 d以后均显著低于第1天(P<0.05),其中以60 d时最低,总磷含量随着天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pH随着青贮天数的延长而逐渐降低,15 d时pH即达到4.0以下且趋于稳定;乳酸含量在15 d时即显著高于第1天(P<0.05),第30天时达到最高值(207.17 mmol/kg);乙酸含量随着青贮时间延长逐渐增加(P<0.05),但丙酸和丁酸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在青贮的第1天甘蔗梢中的微生物在目水平上主要以Lactobacillales、Rhizobiales、Bacillales、Micrococcales、Sphingomonadales为主,在第15天时,Lactobacillales迅速占据优势地位,其次是Enterobacteriales,30 d时几乎全为Lactobacillales;在属水平上,第1天时以Lactobacillus、Staphylococcus、Sphingomonas、Methylobacteriu、Rhizobium为主。15 d时以Lactobacillus占据绝对优势,30 d时Lactobacillus趋于稳定。由此可得出,甘蔗梢在自然青贮条件下青贮30 d即可达到良好的青贮效果,Lactobacillales目中的Lactobacillus属细菌在甘蔗梢自然青贮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梢 自然青贮 营养成分 细菌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合欢叶片水提液对3种蔬菜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陶文琴 林佳如 +5 位作者 郭艳霞 黄丽宜 缪绅裕 王厚麟 黎延阳 宋健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54-56,共3页
研究外来入侵植物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叶片的化感作用,为揭示潜在的生态危害提供参考。配置不同浓度的银合欢叶水提液处理3种十字花科蔬菜种子,按生物测定方法及公式计算其化感指数和综合效应。结果显示,随着银合欢叶水提液... 研究外来入侵植物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叶片的化感作用,为揭示潜在的生态危害提供参考。配置不同浓度的银合欢叶水提液处理3种十字花科蔬菜种子,按生物测定方法及公式计算其化感指数和综合效应。结果显示,随着银合欢叶水提液浓度的增加,对芥菜(Brassica juncea)、菜心(B.parachinensis)和白菜(B.pekinensis)种子萌发和根长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且抑制作用大小整体表现为芥菜>菜心>白菜;不同浓度叶水提液对不同受体植物幼苗茎长生长的影响情况较复杂。综合效应指数表明,银合欢叶对3种十字花科蔬菜作物种子萌发均有较明显的化感作用。结果提示,银合欢作为外来入侵植物,因具较强的化感效应,需加强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合欢 水提液 化感作用 外来入侵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素室温磷光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艳霞 王媛媛 +1 位作者 李淑娴 王文科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84-789,共6页
黄芩素可通过电子转移效应猝灭聚乙烯亚胺(PEI)包覆的锰(Mn)掺杂硫化锌(Zn S)量子点(PEIMn/Zn S QDs)的室温磷光。基于上述原理,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测定黄芩素含量的室温磷光检测方法,PEI-Mn/Zn S QDs以水相共沉淀法获得。结果表明:当... 黄芩素可通过电子转移效应猝灭聚乙烯亚胺(PEI)包覆的锰(Mn)掺杂硫化锌(Zn S)量子点(PEIMn/Zn S QDs)的室温磷光。基于上述原理,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测定黄芩素含量的室温磷光检测方法,PEI-Mn/Zn S QDs以水相共沉淀法获得。结果表明:当pH=8.0,反应时间为10 min时,量子点的磷光猝灭程度与黄芩素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07~0.60 mg·L^(-1),方法检出限为0.039 mg·L^(-1),相关系数(r)为0.997,相对标准偏差为4.1%,实际样品的检测回收率为96.0%~100.7%。所建立的方法可有效避免常见离子和氨基酸等的干扰,适用于黄芩饮片及血清中黄芩素含量的快速测定,有望应用于医药行业中黄芩素含量的测定分析,也为其他药物基于量子点电子转移机制的检测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室温磷光检测 黄芩素 黄芩饮片 血清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不同种类瘤胃微生物活性对水牛瘤胃发酵和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孟伟 彭丽娟 +4 位作者 彭开屏 谢芳 梁辛 郭艳霞 杨承剑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767-2778,共12页
试验旨在采用体外产气法研究抑制瘤胃细菌、真菌、原虫对添加亚油酸和亚麻酸后水牛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和脂肪酸代谢的影响。体外培养底物0.5 g,精粗比为3∶7,分别添加底物干物质量3%的亚油酸和3%的亚麻酸,每组设置5个重复,同时再设立4个组... 试验旨在采用体外产气法研究抑制瘤胃细菌、真菌、原虫对添加亚油酸和亚麻酸后水牛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和脂肪酸代谢的影响。体外培养底物0.5 g,精粗比为3∶7,分别添加底物干物质量3%的亚油酸和3%的亚麻酸,每组设置5个重复,同时再设立4个组:对照组及抑制原虫、细菌、真菌组。体外模拟瘤胃发酵培养24 h,测定24 h产气量和气体中的甲烷(CH4)含量、瘤胃发酵液的pH、挥发性脂肪酸(VFA)、氨态氮(NH3-N)、微生物蛋白(MCP)浓度以及长链脂肪酸(LFA)组成。结果表明:①在添加亚麻酸情况下,与对照组相比,抑制细菌和原虫生长后产气量显著降低,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后CH4产量显著升高,而抑制原虫生长后CH4产量显著降低(P<0.05);在添加亚油酸情况下,与对照组相比,抑制细菌、真菌或原虫生长后产气量均显著降低,且抑制原虫后CH4产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②抑制细菌、真菌或原虫生长后,添加亚油酸和亚麻酸显著影响了体外瘤胃发酵液pH和MCP浓度(P<0.05),添加亚油酸对NH3-N浓度影响不显著(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抑制细菌、真菌或原虫生长后显著降低了乙酸、丙酸含量(P<0.05);在添加亚麻酸情况下,抑制细菌生长显著降低了丁酸含量(P<0.05);在添加亚油酸情况下,抑制细菌、真菌或原虫生长后丁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④与对照组相比,在添加亚麻酸情况下,抑制细菌生长显著降低了C11∶0、C12∶0、C13∶0、C14∶0、C14∶1n5、C15∶1n5、C16∶1n7、C16∶0、C18∶3n3、C18∶2n6c、C18∶0、C20∶2n6、C20∶3n6、C20∶1、C20∶3n3、C20∶0、C21∶0、C22∶6n3、C22∶2n6、C22∶0浓度(P<0.05);在添加亚油酸情况下,抑制细菌生长显著降低了C12∶0、C13∶0、C14∶0、C15∶0、C16∶1n7、C16∶0、C17∶0、C18∶3n6、C18∶3n3、C18∶2n6c、C18∶1n9t、C18∶0、C18∶2(cis-9,trans-11)、C18∶2(trans-10,cis-12)、C20∶2n6、C20∶1、C20∶0、C21∶0、C22∶6n3、C22∶0、C23∶0、C24∶1n9、C24∶0浓度(P<0.05)。由此可见,抑制细菌、真菌或原虫生长后,添加亚油酸和亚麻酸对体外瘤胃发酵参数、CH4产量和脂肪酸组成均能产生影响,原虫对产气量和CH4产量贡献最大,细菌对瘤胃液脂肪酸代谢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油酸 亚麻酸 瘤胃发酵 甲烷产量 脂肪酸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管道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易娟 蔡月琴 +3 位作者 王月中 郭艳霞 丁杏红 朱维琴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11期1032-1034,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治疗管道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加HD)治疗中的可行性和优点。方法选择1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采取自身对照。对照组:每人5次共50例次的HP加HD治疗使用现有常规管道。观察组:每人5次共50例次的HP加HD治疗使用新型治疗管... 目的探讨新型治疗管道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加HD)治疗中的可行性和优点。方法选择1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采取自身对照。对照组:每人5次共50例次的HP加HD治疗使用现有常规管道。观察组:每人5次共50例次的HP加HD治疗使用新型治疗管道。观察两组在HP加HD治疗中的变态反应发生例次、治疗后透析器凝血程度、卸载灌流器时液体外溢例次、卸载灌流器时间。结果两组病人均无变态反应发生;治疗后透析器凝血程度、卸载灌流器时液外溢例次、卸载灌流器时间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HP加HD治疗时使用新型治疗管道优于现有常规管道,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密闭式预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震动加定向推移按摩在血液透析患者慢性便秘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易娟 蔡月琴 +3 位作者 王月中 朱维琴 郭艳霞 丁杏红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13期1240-1242,共3页
目的探讨用震动按摩器做腹部震动加定向推移法治疗血液透析(HD)患者慢性便秘的可行性和优点。方法选择我院血液净化中心60例慢性便秘的血液透析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震动按摩器做腹部震动加定向推移法治疗,对... 目的探讨用震动按摩器做腹部震动加定向推移法治疗血液透析(HD)患者慢性便秘的可行性和优点。方法选择我院血液净化中心60例慢性便秘的血液透析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震动按摩器做腹部震动加定向推移法治疗,对照组用双手腹部按摩法治疗,两组患者每次治疗15 min,2次/d。两周为一疗程,共两个疗程。观察两组的疗效以及患者的便秘症状积分。结果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治疗后的疗效以及患者的便秘症状积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部震动加定向推移法治疗HD患者慢性便秘的效果优于传统的双手腹部按摩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震动 定向推移 血液透析 慢性便秘 便秘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渣中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性能测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承剑 谢芳 +5 位作者 李孟伟 梁辛 梁贤威 李丽莉 郭艳霞 彭开屏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0-94,共5页
为筛选出适合木薯渣发酵的专用酵母菌,试验以自然发酵的堆贮木薯渣为样品,采用传统分离培养法分离得到8株酵母菌,分别命名为Y1、Y4、Y7、Y8、Y11、Y12、Y18、Y21。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及26S r DNAD1/D2区序列分析,最终鉴定出菌... 为筛选出适合木薯渣发酵的专用酵母菌,试验以自然发酵的堆贮木薯渣为样品,采用传统分离培养法分离得到8株酵母菌,分别命名为Y1、Y4、Y7、Y8、Y11、Y12、Y18、Y21。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及26S r DNAD1/D2区序列分析,最终鉴定出菌株Y7、Y8、Y11、Y18、Y21为皱褶假丝酵母(Candida rugosa),菌株Y1、Y4、Y12为乙醇假丝酵母(Candida ethanolica),并对其两种代表菌株Y1和Y7进行发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菌株Y1和Y7的最适培养温度分别为34℃和36℃,最适pH分别为6.5和6.0,培养16 h左右,其OD600 nm值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872和2.9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渣 酵母 分离 鉴定 26S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拉水牛及德宏水牛瘤胃产甲烷菌多样性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承剑 梁辛 +5 位作者 李丽莉 李孟伟 梁贤威 彭开屏 郭艳霞 唐庆凤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5-374,共10页
本试验旨在比较分析摩拉水牛及德宏水牛瘤胃液中产甲烷菌的多样性。选取健康雌性摩拉水牛及德宏水牛各3头,采用口腔导管法收集瘤胃液,酚—氯仿—异戊醇抽提法提取瘤胃液总DNA,用产甲烷菌特异性引物Met86F/Met1340R扩增产甲烷菌16SrDNA,... 本试验旨在比较分析摩拉水牛及德宏水牛瘤胃液中产甲烷菌的多样性。选取健康雌性摩拉水牛及德宏水牛各3头,采用口腔导管法收集瘤胃液,酚—氯仿—异戊醇抽提法提取瘤胃液总DNA,用产甲烷菌特异性引物Met86F/Met1340R扩增产甲烷菌16SrDNA,构建16SrDNA基因克隆文库。摩拉水牛及德宏水牛各获得96个16SrDNA基因序列,均归类于Methanobacteriales目,其中德宏水牛有82个序列(18个OTUs)与已知菌的16SrDNA序列相似性≥97%,占总序列的85.4%,有14个序列(9个OTUs)与已知菌16SrDNA序列相似性为89%~97%;摩拉水牛有94个序列(13个OTUs)与已知菌16SrDNA序列相似性≥97%,占总序列的97.9%,仅有2个序列(1个OTUs)与已知菌16SrDNA序列相似性为94%。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所有序列分别聚集于两大分支上,其中德宏水牛有13个OTUs代表序列和摩拉水牛7个OTUs代表序列聚集在进化树顶端的同一分支上,且在系统发育距离上与Methanobacteriales目中任何已知相似序列都相隔较远。德宏水牛瘤胃中的SGMT簇序列和RO簇序列所占总序列比列分别为83.3%、9.4%,摩拉水牛瘤胃中的SGMT簇序列和RO簇序列所占总序列的比列分别为51.0%、9.4%。由此可见,摩拉水牛及德宏水牛瘤胃产甲烷菌序列以Methanobacteriales目为主,其中德宏水牛拥有更多未知的产甲烷菌序列;德宏水牛瘤胃中的SGMT簇产甲烷菌序列比例要高于摩拉水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拉水牛 德宏水牛 瘤胃 产甲烷菌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