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碱煤钠赋存形态及其燃烧过程中迁移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魏砾宏 崔保崇 +2 位作者 陈勇 杨天华 郭良振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97-906,共10页
随着新疆超大煤田的相继发现,新疆煤凭借储量大、碱金属含量高、在热利用过程中易造成锅炉沾污、结垢等问题而得到普遍关注。对高碱煤在燃烧过程中钠挥发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更全面的探究,可为高碱煤的高效清洁利用提供重要参考。本文... 随着新疆超大煤田的相继发现,新疆煤凭借储量大、碱金属含量高、在热利用过程中易造成锅炉沾污、结垢等问题而得到普遍关注。对高碱煤在燃烧过程中钠挥发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更全面的探究,可为高碱煤的高效清洁利用提供重要参考。本文统计、分析了已发表论文中高碱煤燃烧钠挥发特性的相关数据,研究得到,绝大多数高碱煤中的钠以水溶性钠为主,部分煤(神华宽沟煤和后峡煤)则以不溶性钠为主;不溶性钠含量较高的煤,盐酸可溶性钠和醋酸可溶性钠含量也较高。本文对比研究了四个主要影响钠迁移转化的因素(钠形态和含量、Cl的含量、灰组分和燃烧温度)得出,温度对钠挥发量的影响最大,温度的升高可显著增加钠挥发量,900℃后又可加快挥发速率;当钠含量分布在2000-4000μg/g时,挥发量与总量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与可溶性钠含量无关;当燃料中Na和Cl物质的量比低于3.5时,Cl对钠的挥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大于10以后,钠的挥发量较低;钠挥发量与Na和[(Si+Al)-(Ca+Mg)]物质的量比有明显的负相关。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考虑钠的赋存形态及影响挥发的因素后,将钠在燃煤过程中的迁移转化行为归纳为三个阶段(内部转化、外部挥发和转化、凝结)和四条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碱煤 燃烧过程 挥发量 挥发特性 钠含量 赋存形态 燃烧温度 挥发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及矿物类型对高碱煤快速热解焦油及BTEXN产物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魏砾宏 樊雨 +3 位作者 房凡 郭良振 陈勇 杨天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02-1711,共10页
轻质芳烃(BTEXN)如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和萘作为高价值化学原料,在工业中具有广泛应用。煤干馏焦油的精制是BTEXN重要生产方法之一。本文分别选用红沙泉和将军庙两种典型新疆高碱煤,通过逐级萃取及外源添加Na两种预处理方式,利用Py-G... 轻质芳烃(BTEXN)如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和萘作为高价值化学原料,在工业中具有广泛应用。煤干馏焦油的精制是BTEXN重要生产方法之一。本文分别选用红沙泉和将军庙两种典型新疆高碱煤,通过逐级萃取及外源添加Na两种预处理方式,利用Py-GC/MS半定量研究了高碱煤中钠形态和含量,以及矿物组分类型对煤快速热解焦油及BTEXN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高碱煤中固有矿物质均可提高焦油及BTEXN析出量,水溶性矿物质(Na)对此起关键作用。内源性水溶性矿物及醋酸铵溶性矿物使红沙泉煤焦油析出量提高22%和55%;而外源添加的水溶性NaCl和醋酸铵溶性CH3COONa降低了将军庙煤焦油析出量。水溶性矿物及1.0%(质量)的NaCl和CH3COONa分别使煤焦油中的BTEXN析出量提高45%、42%和62%,醋酸铵溶性物质及低含量[0.4%(质量)]Na则会抑制BTEXN的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EXN 高碱煤 钠形态 快速热解 Py-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2O_3对甘氨酸热解特性及氮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魏砾宏 郭良振 +2 位作者 蒋进元 刘美佳 杨天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42-1950,共9页
选用污泥中典型氨基酸-甘氨酸(Gly)为研究对象,利用差式热值分析-质谱联用技术(DSC-MS)和固定床实验研究了Fe_2O_3对甘氨酸热解特性、NO_x前驱物生成规律以及氮转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解特性实验中,由于Fe_2O_3将Gly的第一热失重... 选用污泥中典型氨基酸-甘氨酸(Gly)为研究对象,利用差式热值分析-质谱联用技术(DSC-MS)和固定床实验研究了Fe_2O_3对甘氨酸热解特性、NO_x前驱物生成规律以及氮转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解特性实验中,由于Fe_2O_3将Gly的第一热失重阶段一分为二,导致其热解过程由2个阶段增至3个;Fe_2O_3使Gly热解起始温度及气体析出温度降低50℃,并通过促进半焦的二次裂解反应使Gly失重率增加23%。与Fe_2O_3对Gly热解过程的影响一致,Fe_2O_3将含N气体析出过程同样分成3个独立的阶段。固定床实验中,在Fe_2O_3/N=0.5时,Fe_2O_3最大程度地抑制了NO_x前驱物(NH_3和HCN)析出,使其减少30%。由于Fe_2O_3促进肽脱水缩合、环化和芳香化反应,使得更多P-N、N-5和N-6固定在半焦中,半焦氮残留率增加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酸 固定床 热解 气体 FE2O3 NOx前驱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Na对高碱煤热解及氮热变迁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杨天华 杨小龙 +3 位作者 魏砾宏 开兴平 郭良振 李润东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284-3292,共9页
新疆准东煤田煤炭资源丰富,部分新疆煤含有超过0.4%的高碱金属含量而被称为高碱煤。在热利用过程中碱金属Na作为催化剂可改变煤的反应活性,进而影响其热反应过程及氮氧化物的排放。为研究水溶Na对高碱煤热解特性及氮热变迁规律的影响,... 新疆准东煤田煤炭资源丰富,部分新疆煤含有超过0.4%的高碱金属含量而被称为高碱煤。在热利用过程中碱金属Na作为催化剂可改变煤的反应活性,进而影响其热反应过程及氮氧化物的排放。为研究水溶Na对高碱煤热解特性及氮热变迁规律的影响,选取准东煤作为典型新疆高碱煤,并采用盐酸对其进行脱灰预处理,在脱灰煤中添加不同含量的NaCl代表高碱煤中水溶钠,利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红外、质谱(TG-DSC-FTIR-MS)联用仪开展热解实验,运用Coats-Redfern积分法对煤热解反应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少量Na促进低温段(40~295℃)的干燥脱气反应,大量Na促进高温段(>800℃)二次脱气反应,Na对主热解阶段(中温段)影响较小。动力学分析表明Na含量≤0.6%时,煤热解表观活化能降低,Na对煤热解具有催化作用。通过红外与质谱的综合分析,发现在低加热速率条件下,对煤燃烧过程NOx气态前驱物以HCN为主,其生成量远大于NH3。Na的添加可明显促进煤热解NH3生成,0.7%Na的含量使NH3的析出量增加61%。较少的Na可促进HCN的生成,而当Na含量≥0.6%时,Na对HCN的生成起抑制作用。总体上Na含量超过0.6%时,可减少NOx前驱物的生成。研究认为0.6%的Na含量有利于高碱煤的热解利用:促进高碱煤热解,减少NOx前驱物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Na 高碱煤 热解 表观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