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鹅公山火山盆地铀铜多金属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及找矿预测
1
作者 许谱林 熊建 +5 位作者 程博 刘龙 郭福生 张炜强 钟鹏飞 杨崇根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4-222,共9页
鹅公山火山盆地位于钦杭多金属成矿带东段,也处于赣杭铀成矿带中段,区内已探明有3个铀矿床、十余个铀矿点、矿化点以及永平大型铜矿床,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但近些年该地区找矿鲜有突破。选取Landsat 8 OLI遥感数据,采用影像预处理、消... 鹅公山火山盆地位于钦杭多金属成矿带东段,也处于赣杭铀成矿带中段,区内已探明有3个铀矿床、十余个铀矿点、矿化点以及永平大型铜矿床,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但近些年该地区找矿鲜有突破。选取Landsat 8 OLI遥感数据,采用影像预处理、消除和抑制干扰因素、主成分分析和密度分割法提取铁染和羟基蚀变异常信息,并通过地质调查对蚀变异常进行评价,再结合地表矿化信息以及成矿地质要素开展了找矿预测。研究表明:(1)铁染和羟基蚀变异常与已探明的铀铜多金属矿床吻合性较好,主要分布于赋矿围岩中,形态呈近EW向、NE向以及NW向,受赋矿围岩、导矿、控矿断裂控制明显;(2)基于铁染和羟基蚀变异常分布特征以及铀铜多金属矿化地质特征在研究区圈定了3处找矿有利远景区,其中Ⅰ^(#)、Ⅱ^(#)远景区具有寻找铀钼多金属矿床的潜力,Ⅲ^(#)远景区值得进一步开展铜金多金属矿产资源探索。研究进一步反映出借助遥感技术手段提取矿化蚀变信息、分析成矿要素,进而开展找矿预测的研究思路对于工作程度较高地区实现找矿突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找矿 鹅公山火山盆地 Landsat 8 主成分分析法 蚀变信息提取 找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西江山新元古代上墅组火山碎屑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雪 张炜强 +5 位作者 黎广荣 倪凤娟 郭福生 王哲 刘鑫 赵月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4-337,共14页
为进一步确定浙西江山上墅组火山碎屑岩年龄及沉积物来源,采用LA-ICP-MS技术对该碎屑岩中的锆石开展U-Pb同位素测年并与邻区锆石年龄对比。结果表明,上墅组火山碎屑岩中锆石U-Pb年龄为717~902 Ma,主要集中分布于902~883 Ma、875~812 Ma... 为进一步确定浙西江山上墅组火山碎屑岩年龄及沉积物来源,采用LA-ICP-MS技术对该碎屑岩中的锆石开展U-Pb同位素测年并与邻区锆石年龄对比。结果表明,上墅组火山碎屑岩中锆石U-Pb年龄为717~902 Ma,主要集中分布于902~883 Ma、875~812 Ma、794~775 Ma三个区间,峰值分别为(892±7) Ma、(846±7) Ma、(784±9) Ma,记录了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扩张、构造-岩浆-热事件,其中(846±7) Ma峰值可能反映了超级地幔柱的上涌,(784±9) Ma峰值指示了裂谷盆地的扩展。上墅组火山碎屑岩物质主要可能来自浙江中部地区。本研究成果可为江山地区沉积物来源分析、构造演化研究和陆块亲缘关系判别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代 火山碎屑岩 锆石U-PB年龄 上墅组 浙西江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旅游地学及其学科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16
3
作者 郭福生 张国庆 +2 位作者 姜伏伟 姜勇彪 叶张煌 《资源与产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4-100,共7页
旅游地学是运用地质学、地理学、旅游学、规划学、美学等知识,为地质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规划、开发与保护工作服务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旅游地学作为一个专门学科在中国已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史,旅游地学的发展促进了地质遗迹的保... 旅游地学是运用地质学、地理学、旅游学、规划学、美学等知识,为地质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规划、开发与保护工作服务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旅游地学作为一个专门学科在中国已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史,旅游地学的发展促进了地质遗迹的保护、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地质公园的建立。旅游地学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其学科专业建设的同步乃至先行发展。对旅游地学发展意义,以及其学科专业建设对地学与旅游学发展的意义进行了探讨。在国内外旅游地学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课程开设、教材内容与旅游地学教育层次等方面对目前我国旅游地学学科专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旅游地学及其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学 旅游地质学 旅游地理学 现状与对策 地质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对虾杆状病毒 被引量:4
4
作者 郭福生 孙淑芳 +3 位作者 徐瑞 吴时友 姚龙涛 徐菊洪 《中国动物检疫》 CAS 1994年第6期5-6,共2页
用聚合酶苗反应(PCR),对36份养殖中国对虾,13份海水、虾池底泥、饵料生物及其它养殖环境中的甲壳动物进行了杆状病毒检测,共检出带毒虾23份,带毒海水1份。电子显微镜技术证实了检测的可靠性。
关键词 中国对虾 杆状病毒 PCR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精液中支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郭福生 蔡卫端 +3 位作者 朱士盛 李开玉 徐瑞 杜华宏 《动物检疫》 1991年第1期6-8,共3页
用牛心消化液培养基首次从我国良种牛精液中分离别尿原体11株,分离率44%(11/25),牛生殖道支原体4株,其它支原体5株,支原体分离率为36%(9/25),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关键词 牛精液 枝原体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山石炭纪和二叠纪沉积相 被引量:14
6
作者 郭福生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57-65,共9页
根据岩石学、古生态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序列,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的系统研究,本文论述了浙江江山地区石炭纪和二迭纪沉积相与沉积环境的演变规律及其构造意义。
关键词 石炭纪 二叠纪 沉积相 江山市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扬子地区三迭系下统瘤状灰岩成因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郭福生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17-22,34+105-106,共6页
本文通过对下扬子地区下三迭统瘤状灰岩及其共生岩石的物质组成、微缝合线构造和古生物生態特征的研究,论证了该区瘤状灰岩是晚期成岩阶段压溶作用的产物,解释了产生瘤状构造的压溶作用机理,并认为其原始沉积物可能形成于潮下低能环境。
关键词 石灰岩 早三迭世 瘤状构造 缝合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分割法在地层划分和沉积相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郭福生 林银山 廖小明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66-72,共7页
本文在深入剖析元素地层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江山伍家弄中、上奥陶统剖面、碓边寒武系剖面进行了元素地层最优分割。研究表明,利用地层中微量元素含量,通过最优分割法计算可以为地层、沉积相划分提供依据。
关键词 元素 地层学 地层 沉积相 分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乙酯合成工艺的改进 被引量:2
9
作者 郭福生 《河北化工》 2007年第1期15-16,共2页
筛选无机盐硫酸氢钠为催化剂合成乳酸乙酯,并就其合成工艺进行了包括原料乳酸脱水处理,全回流反应,带填料柱的回流分水反应,减压蒸馏反应液,残液回用和重蒸前馏份等若干方面的改进。产品总收率达88.3%。
关键词 乳酸乙酯 合成工艺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争ELISA检测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抗体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孙淑芳 包振民 +4 位作者 郭福生 郑增忍 蒋正军 王娟 李葳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9-22,共4页
应用抗PRRSN蛋的单克隆抗体建立了竞争ELISA检测技术,与美国IDEXX公司的间接ELISA检测试剂盒对比检测了30份SPF猪血清,29头SPF猪人工接种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后于5d、12d、29d采集的猪血清共87份,临床血清95份,以及其他相关病毒的阳性... 应用抗PRRSN蛋的单克隆抗体建立了竞争ELISA检测技术,与美国IDEXX公司的间接ELISA检测试剂盒对比检测了30份SPF猪血清,29头SPF猪人工接种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后于5d、12d、29d采集的猪血清共87份,临床血清95份,以及其他相关病毒的阳性血清。实验证明,竞争ELISA的检测阴阳性限值为30%,检测特异性为100%,在人工攻PRRSV病毒第五天的猪血清中,可检测到抗PRRSVN蛋白抗体,12dpi,阳性检出率为93%,29dpi,阳性检出率为100%,与IDEXXPRRSVELISA试剂盒进行比对,结果表明,二种检测方法检测美洲株PRRSV抗体的符合率为90%以上,但检测欧洲株抗体符合率较低。建立的竞争ELISA检测技术对于PRRSV美洲株抗体的早期诊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PRRS) 竞争ELISA 敏感性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产品中副溶血弧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6
11
作者 马光刚 郭福生 +2 位作者 王娟 王玉东 张衍海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2年第9期25-28,共4页
副溶血弧菌 (VibrioParahaemolyticus)是一种致病性嗜盐菌 ,常引起人类食物中毒。通过对四种不同海产品的检测 ,发现该菌检出率很高 ,其中 ,海虾中的检出率高达90% ,海产鱼为70% ,贝类为60 % ,海蟹为40 % ,平均检出率为65%。动物试验证... 副溶血弧菌 (VibrioParahaemolyticus)是一种致病性嗜盐菌 ,常引起人类食物中毒。通过对四种不同海产品的检测 ,发现该菌检出率很高 ,其中 ,海虾中的检出率高达90% ,海产鱼为70% ,贝类为60 % ,海蟹为40 % ,平均检出率为65%。动物试验证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产品 副溶血弧菌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fer软件在煤层储量计算和可视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庆坤 郭福生 +1 位作者 王继尧 黄强太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1-184,共4页
目前,煤层储量计算方法主要是基于立体几何的传统方法,即地质块段法。这样的方法存在精度低,自动化程度不高,人为因素影响测量结果等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在实际应用中提出将Surfer软件应用到煤层储量计算和可视化中,结合实例对最优插值法... 目前,煤层储量计算方法主要是基于立体几何的传统方法,即地质块段法。这样的方法存在精度低,自动化程度不高,人为因素影响测量结果等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在实际应用中提出将Surfer软件应用到煤层储量计算和可视化中,结合实例对最优插值法进行选择和评定,并通过和已采煤层储量的真实数据进行对比,最后探索性的提出1种精度高、速度快并且较为直观的计算煤层储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ER 煤层储量 可视化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套式PCR检测和区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的试验 被引量:14
13
作者 沈海娥 郭福生 +3 位作者 龚振华 孙淑芳 裘孝良 郝勤宗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3年第7期21-23,共3页
根据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的S基因核苷酸序列 ,设计合成了2对引物 ,以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细胞培养物为模板 ,进行PCR特异性片段扩增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扩增片段大小为886bp,猪呼吸道冠状病毒扩增... 根据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的S基因核苷酸序列 ,设计合成了2对引物 ,以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细胞培养物为模板 ,进行PCR特异性片段扩增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扩增片段大小为886bp,猪呼吸道冠状病毒扩增片段大小为214bp。建立的套式PCR经过特异性、敏感性试验及对临床送检样品检测 ,证明本法具有快速、特异和高度敏感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 套式PCR检测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呼吸道冠状病毒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ELISA检测猪细小病毒(PPV)血清抗体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俊辉 郭福生 +7 位作者 龚振华 王娟 李葳 郑增忍 蒋正军 王玉东 孙淑芳 张衍海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4年第2期26-27,共2页
采用差速离心、透析、聚乙二醇 (PEG)浓缩方法纯化猪细小病毒 (PPVDK7113)制备抗原。用纯化的PPV抗原包被聚苯乙烯微量反应板 ,建立了检测PPV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6.3μg/ml,被检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200。用建立的EL... 采用差速离心、透析、聚乙二醇 (PEG)浓缩方法纯化猪细小病毒 (PPVDK7113)制备抗原。用纯化的PPV抗原包被聚苯乙烯微量反应板 ,建立了检测PPV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6.3μg/ml,被检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200。用建立的ELISA检测山东、东北、广东等地的426份血清 ,结果阳性率为36.2%。与华中农大病毒室提供的猪细小病毒乳胶凝集试验试剂盒相比 ,其结果符合率为98.6 %。通过阻断试验、交叉试验 ,说明本方法在特异性上达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且易于操作 ,适用于血清学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SA检测 细小病毒 PPV 血清抗体 阳性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填图系统中数字实测剖面的校正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志春 郭福生 +1 位作者 刘林清 时国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95,共5页
数字化填图系统中生成的剖面线与实际的剖面测量路线不能完全重合,且随着剖面的增长偏差会越来越大。分析了野外实测地质剖面测量过程中误差产生的来源,主要有设备误差、人为误差和环境影响误差三大类。提出了以在剖面中添加控制点的方... 数字化填图系统中生成的剖面线与实际的剖面测量路线不能完全重合,且随着剖面的增长偏差会越来越大。分析了野外实测地质剖面测量过程中误差产生的来源,主要有设备误差、人为误差和环境影响误差三大类。提出了以在剖面中添加控制点的方式对实测剖面进行校正的方法,控制点由剖面的起点、终点、特殊地貌点和重要地质界线点等组成;给出了剖面校正的计算公式;借助Excel输入公式,通过剖面中的控制点完成剖面各导线方位角、坡角和坡距的校正,将校正好的数据重新导入数字剖面系统,生成剖面,实践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实测剖面 剖面校正 地质剖面 控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RT-PCR检测猪口蹄疫病毒、猪水泡病病毒和猪水疱性口炎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祁会彩 龚振华 +6 位作者 杨增岐 郑增忍 潘康锁 李葳 黄秀梅 郭福生 蒋正军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26,共3页
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猪口蹄疫病毒(FMDV)、猪水泡病病毒(SVDV)和猪水疱性口炎病毒(VSV)三种病原体的多重RT-PCR方法。参照文献报道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三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条件进行优化后,用这三对引物对同一样品中的FMDV、SVDV、VS... 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猪口蹄疫病毒(FMDV)、猪水泡病病毒(SVDV)和猪水疱性口炎病毒(VSV)三种病原体的多重RT-PCR方法。参照文献报道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三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条件进行优化后,用这三对引物对同一样品中的FMDV、SVDV、VSVRNA模板进行扩增,结果同时得到了三条特异性条带,大小与试验设计相符:FMDV(208bp)、SVDV(862bp)、VSV(638bp),且对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核酸扩增结果为阴性;三种病毒RNA模板检出的最小量均为10fg。试验证明,此方法经济、快速、敏感、特异,可用于FMDV、SVDV和VSV这三种猪水泡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猪口蹄疫病毒 猪水泡病病毒 猪水疱性口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研究——以江西省1∶5万陀上幅区调应用为例 被引量:15
17
作者 吴志春 郭福生 +1 位作者 刘林清 姜勇彪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364-374,共11页
遥感技术的应用应贯穿区域地质调查的始终,要充分发挥遥感技术的先导与基础作用。在本研究区内,TM/ETM5、4、3波段组合为最佳波段组合,在常用的主成分变换法、乘积变换法、比值变换法、高通滤波法、小波变换法、IHS变换法6种融合方法中... 遥感技术的应用应贯穿区域地质调查的始终,要充分发挥遥感技术的先导与基础作用。在本研究区内,TM/ETM5、4、3波段组合为最佳波段组合,在常用的主成分变换法、乘积变换法、比值变换法、高通滤波法、小波变换法、IHS变换法6种融合方法中小波变换波段融合法为最佳融合方法。运用遥感影像更新区内的道路信息有助于提高填图效率和填图质量,以小波变换法融合全色波段的RGB(5,4,3)彩色影像为基础影像,其它彩色合成影像、单波段灰度影像等影像为辅助影像对区内岩石地层、构造进行了解译,运用复合法提取了本区的铁化和泥化蚀变异常,在野外地质路线观测过程中对解译的岩石地层、构造和提取的矿化蚀变都得到了较好的验证。遥感在区调过程中的道路更新、岩性识别、构造解译、矿化蚀变提取具有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区域地质调查 影像融合 蚀变异常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套入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检测蓝舌病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洪超 孙淑芳 +8 位作者 陶茂辉 尹燕博 郭福生 龚振华 蔡丽娟 蒋正军 丁有胜 黄运生 陈书琨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5-149,共5页
本实验建立了一种Nested PCR方法。应用该方法检测 5株标准株蓝舌病病毒 (T4、T10、T11、T16、T2 0 )和 5株国内蓝舌病病毒分离株 (CF4、AF6、Z1、H1、G14) ,检测结果均为阳性 ,而检测相关环状病毒 (EHD2、EHD6、Ibraki) ,检测结果均为... 本实验建立了一种Nested PCR方法。应用该方法检测 5株标准株蓝舌病病毒 (T4、T10、T11、T16、T2 0 )和 5株国内蓝舌病病毒分离株 (CF4、AF6、Z1、H1、G14) ,检测结果均为阳性 ,而检测相关环状病毒 (EHD2、EHD6、Ibraki) ,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研究证明 ,此方法可检测到3 5fg的BTV—RNA ,灵敏度较高。该方法成功区分了蓝舌病病毒和相关环状病毒 ,比血清学方法更加优越 ,在临床检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畜 蓝舌病病毒 NESTED-PCR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江盆地构造特征及其与丹霞地貌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姜勇彪 郭福生 +3 位作者 刘林清 胡中华 吴智勇 吴志春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325-331,共7页
构造活动在丹霞地貌的演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是成景系统中重要的要素之一,它不仅影响到红层盆地的形成,影响红层的发育,也控制着丹霞地貌的演化进程。受边界断层影响,在盆地内不同位置,由断裂产生的差异性抬升不同,红层的产状由边... 构造活动在丹霞地貌的演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是成景系统中重要的要素之一,它不仅影响到红层盆地的形成,影响红层的发育,也控制着丹霞地貌的演化进程。受边界断层影响,在盆地内不同位置,由断裂产生的差异性抬升不同,红层的产状由边缘向盆地内部变缓,从而影响到丹霞地貌坡面的性质,在盆地边缘形成"顶斜"型丹霞地貌而在盆地中部形成顶平的丹霞地貌。同时红层中发育的节理也呈现规律性变化,在盆地边缘,断层派生大量的节理使红层遭受强烈切割,加剧外动力地质作用,进而加速丹霞地貌的演化,盆地中部受边界断裂影响较弱发育的节理密度小,红层的完整性高,丹霞地貌演化速率较低。从盆地边缘到盆地中央,丹霞地貌发育情况呈现规律性变化:边缘地带发育以"顶斜"的峰林型丹霞地貌,地貌演化处于壮年晚期致老年早期阶段;盆地中央发育"顶平"的低矮丹丘型丹霞地貌,处于幼年至青年期;过渡地带地貌演化进入青年期至壮年早期阶段,以平顶的方山、峡谷、石崖、巷谷等景观组合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江盆地 构造特征 丹霞地貌 成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RT-PCR检测新城疫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龚振华 马育芳 +6 位作者 蒋正军 尹燕博 李葳 蔡丽娟 孙淑芳 郭福生 马洪超 《中国动物检疫》 CAS 1998年第2期5-8,共4页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新城疫病毒(NDV)。研究结果表明RT-PCR可检测出F48E9株、Lasota株、Ⅰ系疫苗株、L株、SY1株等5株NDV尿囊液为阳性,其敏感性可测至10-3倍稀释尿囊液病毒...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新城疫病毒(NDV)。研究结果表明RT-PCR可检测出F48E9株、Lasota株、Ⅰ系疫苗株、L株、SY1株等5株NDV尿囊液为阳性,其敏感性可测至10-3倍稀释尿囊液病毒。RT-PCR还能直接检测出发病鸡气管中的ND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病 新城疫 RT-PCR 新城疫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