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形因子的土壤有机碳最优估算模型 被引量:15
1
作者 郭治兴 袁宇志 +4 位作者 郭颖 孙慧 柴敏 陈泽鹏 Mogens H.Greve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1-343,共13页
基于数字地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DTM),同时考虑因子组合和分辨率构建土壤有机碳(SOC)最优估算模型。在7 100 km2范围内,选取了71个分辨率和22个地形因子中不多于5个因子的所有可能组合,构造了2 514 820个模型。采样点随机分为... 基于数字地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DTM),同时考虑因子组合和分辨率构建土壤有机碳(SOC)最优估算模型。在7 100 km2范围内,选取了71个分辨率和22个地形因子中不多于5个因子的所有可能组合,构造了2 514 820个模型。采样点随机分为两组,6 362个训练样点构造数据挖掘模型,其他2 208个为验证样点。根据模型相关系数r值大小从中选取了不同个数因子组合以及相应分辨率的最优模型,并根据这些模型生成对应的土壤有机碳图。结果表明:单个地形因子模型和栅格大小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多样化,并不是分辨率越高模型结果越好。单因子模型r值的大小并不能决定其在因子组合模型中的重要性。不同的因子及其组合有其特定的最适分辨率,最佳分辨率范围约为60~150 m。综合数据的存储空间和计算量、模型复杂度、预测精度以及空间表达能力,该地区最优模型由相对坡位、高程、归一化高程及多尺度山谷平坦指数等4个变量组成,对应分辨率为121.6 m。同时与多种克里格空间插值方法生成的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图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无论几个变量的组合,其空间预测能力均较克里格空间插值方法更能表达SOC的空间变化,预测精度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数字土壤制图 数据挖掘 最优估算模型 数字地面模型 地形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典型区域农业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含量及其分布特征 被引量:34
2
作者 杨国义 万开 +4 位作者 张天彬 郭治兴 万洪富 罗薇 高原雪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19-1623,共5页
2002年10月至2005年11月采集广东省典型区域(汕头市、湛江市、东莞市、惠州市、中山市、珠海市和佛山市顺德区)的农业土壤表层(0~20cm)样品444个,采用气相色谱方法对土壤中17种有机氯农药(OCPs)进行分析,初步揭示了广东省农业土壤中OCP... 2002年10月至2005年11月采集广东省典型区域(汕头市、湛江市、东莞市、惠州市、中山市、珠海市和佛山市顺德区)的农业土壤表层(0~20cm)样品444个,采用气相色谱方法对土壤中17种有机氯农药(OCPs)进行分析,初步揭示了广东省农业土壤中OCPs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农业土壤中OCPs的检出率为99.8%,含量范围在ND~936.94ng·g-1之间,主要残留物为硫丹硫酸盐、甲氧滴滴滴、硫丹Ⅰ和p,p′-DDE,这4种化合物残留量之和占OCPs残留总量的50%以上;α-HCH、p,p′-DDE、艾氏剂、硫丹Ⅱ和β-HCH的检出率较高(大于80%)。不同土壤利用类型中,OCPs残留量排序为菜地>香蕉地>水稻田>旱坡果园地>甘蔗地,佛山市顺德区和汕头市两地土壤中OCPs残留量明显高于本研究区的其他地方。分别有98.4%和94.1%土壤样本的HCHs和DDTs残留量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168—1995)一级标准(<50ng·g-1),土壤中HCHs和DDTs残留污染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土壤 有机氯农药 残留量 分布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养殖污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曹伏龙 夏丽华 +1 位作者 郭治兴 冯海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2期97-105,共9页
介绍了海水养殖不同养殖品种、不同养殖方式及其污染的研究现状与原因。阐述了现有的海水养殖污染定量研究的一些方法,如物质平衡法、氨氮的测定方法、化学分析法等,并介绍了海水养殖对近海海洋生态环境和养殖水体自身环境影响等方面研... 介绍了海水养殖不同养殖品种、不同养殖方式及其污染的研究现状与原因。阐述了现有的海水养殖污染定量研究的一些方法,如物质平衡法、氨氮的测定方法、化学分析法等,并介绍了海水养殖对近海海洋生态环境和养殖水体自身环境影响等方面研究进展及其所取得的成果。探讨了海水养殖产生污染的机理,针对海水养殖存在的问题,提出维护海水养殖环境的一些建议,同时对下一步科学研究的关注方向作简要概括,包括注重区域污染物的源头、污染机理的分析研究,注重分析区域差异性;加强对污染的监测和防治手段等方面的关注,尤其应重视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和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 水样污染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梅州植烟区主要土壤养分丰缺状况
4
作者 梁嘉伟 郑武平 +2 位作者 曹伏龙 郭治兴 王荣萍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2406-2410,共5页
为明确广东梅州主要烟区土壤的养分丰缺状况,该研究在梅州6个烟叶主产县,采集83个土壤样品,对植烟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进行调查,以期为烟区土壤改良、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植烟土壤整体偏酸;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丰富,... 为明确广东梅州主要烟区土壤的养分丰缺状况,该研究在梅州6个烟叶主产县,采集83个土壤样品,对植烟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进行调查,以期为烟区土壤改良、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植烟土壤整体偏酸;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丰富,适宜、偏高、较高比例分别为8.4%、32.5%和59.1%;土壤全氮含量整体偏高,适宜、偏高、较高比例分别为4.8%、24.1%和71.1%;土壤有效磷含量偏高、较高比例分别为2.4%和97.6%;土壤速效钾含量偏低、适宜、偏高、较高比例分别为13.3%、24.1%、25.3%和37.3%。因此,在生产实际中应减少肥料的施用量,合理利用土壤调理剂改良酸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州烟区 植烟土壤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典型小流域景观格局对耕地土壤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袁宇志 郭颖 +5 位作者 张育灿 张桥 郑超 孙慧 柴敏 郭治兴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0-99,共10页
土壤pH是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土壤酸化是造成土壤退化的重要因素且成因较为复杂,景观格局是生态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对土壤酸化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以广州市流溪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域,以样点缓冲区作为研究单元,基于2010年的... 土壤pH是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土壤酸化是造成土壤退化的重要因素且成因较为复杂,景观格局是生态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对土壤酸化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以广州市流溪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域,以样点缓冲区作为研究单元,基于2010年的759个耕地表层土壤样点pH和1980s土壤pH分布,使用景观格局指数、地统计与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流域耕地土壤酸化时空变化特征,定量探究景观格局对耕地土壤酸化的时空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2010年流域耕地以酸性土壤为主,土壤样点pH均值为5.79,86.03%的样点和97.3%的耕地土壤pH<6.5;不同耕地类型土壤pH均值:水浇地(6.03)>水田(5.68)>旱地(5.62);各类土壤的pH均值:河积土田(5.92)>水稻土(5.84)>赤红壤(5.66)>紫色土(5.55)>黄壤(5.40)>红壤(5.39)。②1980—2010年土壤酸化显著,31.23%的样点和24.76%的耕地土壤pH下降;水田和旱地土壤酸化显著,水浇地有pH上升的趋势;除河积土田外各类耕地土壤酸化显著,黄壤最显著,红壤次之。③流域自上游往下游,耕地土壤pH递增且分布变得更复杂,上游和中游东西两侧及下游东侧的pH较小,且在1980—2010年酸性土壤向外蔓延趋势显著;中游中部及下游西侧出现了pH升高的复杂组合。④除旱地、灌木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之外的类型景观格局指数都与耕地土壤pH存有显著相关性,pH与水域和道路密度景观水平指数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选出各类景观的土壤酸化敏感性景观格局指数,发现自然林的破坏,水田、园地和水域的破碎化,不透水建设用地的零散分布有造成耕地土壤酸化风险,大片水域的流水更新与水田的集聚化可降低土壤酸化风险。本研究可为耕地土壤酸化防治与景观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土壤酸化 耕地 流溪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粮食生产功能区耕地质量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桥 张育灿 +5 位作者 李海峰 郑超 袁宇志 郭治兴 梁雪映 郭颖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期160-172,共13页
【目的】为合理利用不同耕地质量的土地,提高耕地的保护与管理,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掌握耕地质量的空间分布以及土壤养分状况。【方法】以广东省粮食生产功能区为研究区域,利用GIS技术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粮食生... 【目的】为合理利用不同耕地质量的土地,提高耕地的保护与管理,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掌握耕地质量的空间分布以及土壤养分状况。【方法】以广东省粮食生产功能区为研究区域,利用GIS技术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粮食生产功能区的耕地地力等级和土壤养分的基本状况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广东省粮食生产功能区的耕地地力等级以三等、四等和二等为主,土壤有机质以三级(54.87%)、二级(24.20%)和四级(17.03%)为主,土壤有效磷以二级(39.49%)、一级(31.16%)和三级(24.49%)为主,土壤速效钾以四级(42.21%)、五级(23.47%)和三级(14.99%)为主。【结论】一等地力等级耕地面积少且分布不均,二等地力等级耕地大面积分布在山区地区,三等和四等地力等级耕地空间分布较为均匀、遍布整个粮食生产功能区,五等地主要分布在山区,粤东、粤西和珠三角的肇庆,六等地在珠三角肇庆、广州、东翼揭阳、山区河源等地分布较多;土壤养分等级以三四级为主,不同养分之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功能区 地力等级 土壤养分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