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双层模型外延HgCdTe薄膜的霍尔测试
1
作者
彭曼泽
丛树仁
+10 位作者
郭沁怡
严顺英
俞见云
李培源
杨春章
李艳辉
王燕
田立萍
孔金丞
李东升
杨玉林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47-852,共6页
采用Petritz双层薄膜结构模型,用化学腐蚀的方法分离MBE外延双色HgCdTe薄膜,测试并验证了双层模型对中短双色MBE外延HgCdTe薄膜中各层的霍尔参数计算的有效性,给出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以及相对误差。实验表明,MBE外延双层HgCdTe薄膜中的...
采用Petritz双层薄膜结构模型,用化学腐蚀的方法分离MBE外延双色HgCdTe薄膜,测试并验证了双层模型对中短双色MBE外延HgCdTe薄膜中各层的霍尔参数计算的有效性,给出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以及相对误差。实验表明,MBE外延双层HgCdTe薄膜中的中波薄膜层电导率及霍尔系数的扩展不确定度范围分别为0.33~0.41W·cm和61~113cm3/C,置信概率为95%,与对比样品的中波膜层霍尔参数相比,载流子浓度及霍尔迁移率的相对误差分别小于20%和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膜
MBE
HGCDTE薄膜
霍尔参数
扩展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含钛高炉渣碳化及超重力分离碳化钛的研究
被引量:
13
2
作者
高启瑞
宋波
+3 位作者
杨占兵
郭占成
张圣华
郭沁怡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7年第2期1-7,共7页
以热力学计算为依据,研究在焦炭还原攀钢含钛高炉渣的过程中,反应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碳化钛的生成量的影响,同时利用超重力技术来分离还原产生的碳化钛.研究结果表明:含钛高炉渣经高温碳热还原后得到有价组元碳化钛,当实验温度设定在1 600...
以热力学计算为依据,研究在焦炭还原攀钢含钛高炉渣的过程中,反应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碳化钛的生成量的影响,同时利用超重力技术来分离还原产生的碳化钛.研究结果表明:含钛高炉渣经高温碳热还原后得到有价组元碳化钛,当实验温度设定在1 600°C保温5 h时,还原渣中碳化钛的含量最高,熔渣中钛氧化物转化为碳化钛的转化率达到最佳.另外,还原渣经超重力分离后碳化钛被截留在碳毡上部的精矿中,脉石相则被分离到下部坩埚中,还原渣在重力系数G=300于1 320°C等温分离20 min后,精矿中碳化钛的含量由还原渣中的12.1%提高到26%,通过超重力技术可以使碳化钛含量提高一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钛高炉渣
碳化
碳化钛
超重力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双层模型外延HgCdTe薄膜的霍尔测试
1
作者
彭曼泽
丛树仁
郭沁怡
严顺英
俞见云
李培源
杨春章
李艳辉
王燕
田立萍
孔金丞
李东升
杨玉林
机构
昆明物理研究所
出处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47-852,共6页
文摘
采用Petritz双层薄膜结构模型,用化学腐蚀的方法分离MBE外延双色HgCdTe薄膜,测试并验证了双层模型对中短双色MBE外延HgCdTe薄膜中各层的霍尔参数计算的有效性,给出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以及相对误差。实验表明,MBE外延双层HgCdTe薄膜中的中波薄膜层电导率及霍尔系数的扩展不确定度范围分别为0.33~0.41W·cm和61~113cm3/C,置信概率为95%,与对比样品的中波膜层霍尔参数相比,载流子浓度及霍尔迁移率的相对误差分别小于20%和10%。
关键词
双层膜
MBE
HGCDTE薄膜
霍尔参数
扩展不确定度
Keywords
double-layer film
MBE
HgCdTe film
Hall parameters
extended uncertainty
分类号
TN215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TN304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钛高炉渣碳化及超重力分离碳化钛的研究
被引量:
13
2
作者
高启瑞
宋波
杨占兵
郭占成
张圣华
郭沁怡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7年第2期1-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34001)
文摘
以热力学计算为依据,研究在焦炭还原攀钢含钛高炉渣的过程中,反应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碳化钛的生成量的影响,同时利用超重力技术来分离还原产生的碳化钛.研究结果表明:含钛高炉渣经高温碳热还原后得到有价组元碳化钛,当实验温度设定在1 600°C保温5 h时,还原渣中碳化钛的含量最高,熔渣中钛氧化物转化为碳化钛的转化率达到最佳.另外,还原渣经超重力分离后碳化钛被截留在碳毡上部的精矿中,脉石相则被分离到下部坩埚中,还原渣在重力系数G=300于1 320°C等温分离20 min后,精矿中碳化钛的含量由还原渣中的12.1%提高到26%,通过超重力技术可以使碳化钛含量提高一倍多.
关键词
含钛高炉渣
碳化
碳化钛
超重力
分离
Keywords
titanium-bearing blast furnace slag
carbonization
titanium carbide
super gravity
separation
分类号
TF111 [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
O614.41 [理学—无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双层模型外延HgCdTe薄膜的霍尔测试
彭曼泽
丛树仁
郭沁怡
严顺英
俞见云
李培源
杨春章
李艳辉
王燕
田立萍
孔金丞
李东升
杨玉林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含钛高炉渣碳化及超重力分离碳化钛的研究
高启瑞
宋波
杨占兵
郭占成
张圣华
郭沁怡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7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