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WR模型的耕地表层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研究——以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郭永龙 刘友兆 +2 位作者 毕如田 苑韶峰 王庆日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87-190,200,F0004,共6页
通过选择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因素,设定量化标准、构建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对2006—2010年忻州市忻府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了统计及空间可视化分析,探索了不同影响因素对忻府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及其空间差异性。发现... 通过选择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因素,设定量化标准、构建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对2006—2010年忻州市忻府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了统计及空间可视化分析,探索了不同影响因素对忻府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及其空间差异性。发现距村距离、海拔、地面坡度、田面坡度、通常地下水位、pH值、全N、地势起伏度、总户数等对忻府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表层 壤有机质 影响因素 GWR模型 空间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TM+影像的人体舒适度研究——以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郭永龙 刘友兆 +1 位作者 阮晓晓 毕如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76-178,F0004,共4页
以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为例,利用Landsat-7 ETM+遥感影像,运用基于影像的反演(IB)算法反演了地表温度;进而以地表温度、平均相对湿度两个指标为影响因子,运用温湿指数(THI)模型来研究忻府区冬季、秋季和夏季的人体舒适度,获取人体舒适度... 以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为例,利用Landsat-7 ETM+遥感影像,运用基于影像的反演(IB)算法反演了地表温度;进而以地表温度、平均相对湿度两个指标为影响因子,运用温湿指数(THI)模型来研究忻府区冬季、秋季和夏季的人体舒适度,获取人体舒适度指数值并分析忻府区在不同季节人体舒适度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忻府区冬季普遍偏冷,在城镇用地上更冷,人体感觉不舒服;秋季普遍较舒适;夏季,在城镇区普遍闷热,但是在山地由于较高的植被覆盖度,从而有相对较低的温度。研究为合理评价城镇气候资源分布,分析城乡居民工作、生活环境需求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M+ 人体舒适度 地表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库的建立 被引量:2
3
作者 郭永龙 永胜 +1 位作者 谢英荷 王利环 《福建水土保持》 2004年第4期48-53,共6页
根据基于WebGIS的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设计要求 ,探讨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数据库的建设流程、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收集、预处理、规范化、编辑、坐标系及投影变换、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模型、数据库维护及运行环境 ,为有关部... 根据基于WebGIS的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设计要求 ,探讨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数据库的建设流程、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收集、预处理、规范化、编辑、坐标系及投影变换、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模型、数据库维护及运行环境 ,为有关部门的分析决策支持提供可靠、规范、可扩展的数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监测 数据库 WEB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TM+影像土壤有机质分布的研究
4
作者 郭永龙 刘友兆 解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7期2938-2940,共3页
以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为例,研究了ETM+影像TN值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确定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相关性的波段,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基于ETM+影像的光谱定量反演模型。结果表明,忻府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自北向南逐渐增加,自西向东逐渐减少... 以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为例,研究了ETM+影像TN值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确定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相关性的波段,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基于ETM+影像的光谱定量反演模型。结果表明,忻府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自北向南逐渐增加,自西向东逐渐减少,且中部地区小于四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M+ 土壤有机质 忻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地区汉族人群ADAMTS7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郭永龙 冯颖 +3 位作者 王建发 常玉巧 赵国安 志坤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6期682-686,共5页
目的:研究河南地区汉族人群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7(ADAMTS7)基因rs3825807和rs4380028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冠心病易感性、病变程度间的关系。方法:提取经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 目的:研究河南地区汉族人群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7(ADAMTS7)基因rs3825807和rs4380028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冠心病易感性、病变程度间的关系。方法:提取经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A)确诊的416例冠心病患者及同期270例健康体检人群的全血基因组DNA,采用PCR扩增测序确定rs3825807和rs4380028位点的基因型,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冠状动脉病变程度(Gensini评分量化)、颈动脉内膜厚度(超声检测)及其斑块数量间的关系。结果:在rs3825807位点中,等位基因T增加冠心病易感性,即使调整性别、年龄、高血压、吸烟等危险因素后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rs4380028位点中,等位基因G与冠心病易感性无相关性,调整危险因素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s3825807位点中的等位基因T与Gensini评分、颈动脉内膜厚度呈正相关,与颈动脉斑块数量无相关性;rs4380028等位基因G与Gensini评分、颈动脉内膜厚度无相关性,但与颈动脉斑块数量相关。结论:ADAMTS7的rs3825807等位基因T是冠心病的危险等位基因,增加冠心病易感性,主要是通过使血管内膜增厚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rs4380028等位基因G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有关,ADAMTS7的SNPs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7 单核苷酸多态性 GENSINI积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山区农户土地流转及撂荒行为探究──基于山西省和顺县275份农户问卷调查 被引量:4
6
作者 苏春慧 毕如田 +1 位作者 刘慧芳 郭永龙 《农学学报》 2019年第2期89-96,共8页
耕地细碎化和撂荒现象是当前农村土地面临的重大难题,贫困山区农地流转不畅及撂荒现象的改善对农地的高效利用和农户生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山西省和顺县275份农户问卷调查,运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个体特征、土地... 耕地细碎化和撂荒现象是当前农村土地面临的重大难题,贫困山区农地流转不畅及撂荒现象的改善对农地的高效利用和农户生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山西省和顺县275份农户问卷调查,运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个体特征、土地基础条件和家庭生计禀赋对当前农地流转行为、未来流转意愿及农地撂荒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农户生计趋向非农化的现状下,参与农地流转的农户仅占18.2%,未来愿意参与流转的农户占58.5%,当前有38.9%的农户存在农地撂荒现象。(2)贫困山区农地的当前转出行为和当前转入行为分别受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固定劳动力影响;户主年龄、家庭外出务工人数、人均健康水平、家庭承包地面积、土地肥沃程度和家庭人均年收入与未来流转意愿存在显著相关性。(3)土地流转背景下,家庭外出务工人数和承包地面积的增多是造成贫困山区农地撂荒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议完善贫困山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规范土地流转市场并加强对村集体的帮扶力度,以期改善农地细碎化及撂荒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地撂荒 LOGIT模型 农户 贫困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B164/WCB164A型测试转发器
7
作者 郭永龙 王燕敏 《电信快报》 1991年第3期8-11,共4页
关键词 卫星通信 地球站 测量 转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闫敏 郭永龙 +1 位作者 李东 王燕 《工程质量》 2014年第S2期238-241,共4页
建设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经济效益和工程的适用性,同人民生产财产安全息息相关。近几年来,随着建设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成为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方面。在新形势下,有效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水平已... 建设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经济效益和工程的适用性,同人民生产财产安全息息相关。近几年来,随着建设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成为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方面。在新形势下,有效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水平已经成为监督管理工作的关键要求,同时也是打造高质量工程的必要手段。论文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意义、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措施进行简单分析,并对质量监督要点提出了一些认识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工程 工程质量 质量监督 监督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