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生态突变:概念、方法及关键科学问题
1
作者 “气候-生态突变”项目组 郭正堂 +8 位作者 朴世龙 杜鹏 张理茜 张科 张扬建 王林 张仲石 王艳芬 汪涛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24年第4期1-19,共19页
气候、生物多样性与人类之间存在相互依存性。生态系统在气候系统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特别是通过其参与碳循环、水循环和其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方式。如果对其进行可持续管理,则生态系统可以成为人类复原力的主要来源,并能够支持人类社... 气候、生物多样性与人类之间存在相互依存性。生态系统在气候系统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特别是通过其参与碳循环、水循环和其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方式。如果对其进行可持续管理,则生态系统可以成为人类复原力的主要来源,并能够支持人类社会适应环境的迅速变化。为此,加强气候-生态突变研究,开展生态系统突然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的监测、解释和预测,提升生态复原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研究深入地分析了气候-生态突变领域的相关核心概念的内涵,讨论了不同时间尺度、空间尺度的研究方法,并结合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研判并提出了未来气候-生态突变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 生态系统 突变 临界点 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砖红壤的微形态特征以及南方网纹红土与砖红壤环境意义的差异 被引量:23
2
作者 尹秋珍 郭正堂 方小敏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3-361,共9页
主要运用土壤微形态学、粘土矿物学和土壤化学方法,对海南岛三个不同母质的砖红壤剖面的微形态特征和成壤过程进行研究,并将网纹红土和砖红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砖红壤典型的微形态特征为易风化矿物颗粒和粘粒胶膜的缺失、均质状的b-... 主要运用土壤微形态学、粘土矿物学和土壤化学方法,对海南岛三个不同母质的砖红壤剖面的微形态特征和成壤过程进行研究,并将网纹红土和砖红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砖红壤典型的微形态特征为易风化矿物颗粒和粘粒胶膜的缺失、均质状的b-垒结以及风化成因铁锰质结核的出现;典型的成壤过程为强烈的化学风化、红化、均质化、淋溶以及显著的脱硅富铝化过程。随着成土母质和土壤排水条件的变化,砖红壤的微形态特征亦有所差异。而我国南方的网纹红土的发育程度低于砖红壤,不宜被划分为砖红壤或氧化土,而更趋向归入老成土,在我国土壤发生学分类中大致相当于红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砖红壤 微形态 网纹红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全球变化研究的历史与展望
3
作者 刘东生 郭正堂 《科学与社会》 1999年第1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古全球变化 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 古环境记录 气候系统 环境变化 模型研究 古气候 国际合作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