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四湖总干渠溶解氧季节性异常特征与成因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黎睿
汤显强
+4 位作者
胡艳平
王丹阳
郭栋帆
翟文亮
杨勇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16-2826,共11页
平原水网地区水体溶解氧(DO)偏低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为揭示平原水网地区溶解氧异常成因,以全国最重要的淡水养殖区汉江流域四湖总干渠为例,分析了2010~2023年四湖总干渠水质时空变化规律,调查监测了四湖总干渠DO、水体和沉积物中营...
平原水网地区水体溶解氧(DO)偏低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为揭示平原水网地区溶解氧异常成因,以全国最重要的淡水养殖区汉江流域四湖总干渠为例,分析了2010~2023年四湖总干渠水质时空变化规律,调查监测了四湖总干渠DO、水体和沉积物中营养盐空间分布特征,采用随机森林模型等方法分析了水温、氨氮及流量等参数对水体溶解氧的影响.结果表明:四湖总干渠水体溶解氧(DO)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年内呈“V”型分布,汛期DO浓度相对较低,非汛期基本满足地表水Ⅲ类水要求.2021年四湖总干渠水体缺氧(DO<2mg/L)状况突出,运粮湖、新河村和新滩断面年缺氧天数分别为79,116和96d.汛期四湖总干渠在中上游河段存在明显的低氧区,DO浓度仅为2.61~3.22mg/L.自2010年以来四湖总干渠水质长期处于Ⅳ~劣Ⅴ类,主要超标因子为DO、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四湖总干渠沉积物总氮含量为857.70~2846.87mg/kg,TP含量为545.99~2475.59mg/kg,沉积物处于轻-中度污染状态,支渠污染重于干渠.随机森林模型能够较好的预测水体DO,拟合系数R2达0.995,均方根误差RMSE仅为0.2085.随机森林模型分析表明水温对DO影响相对重要性均超过35%,其他影响因素依次为pH值、氨氮、电导率、浊度、流量等.为改善四湖总干渠DO汛期异常状况,需加强流域系统治理,改善虾稻和水产养殖排水水质,优化泵站调度运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氧
缺氧
平原水网区
随机森林
四湖总干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富营养化底泥氮磷在电动导排孔隙水过程中的响应特征
2
作者
于滨养
黎睿
+4 位作者
汤显强
肖尚斌
胡艳平
郭栋帆
陈明鉴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9,共9页
在外源污染负荷得到有效治理后,来自底泥的内源污染成为影响水环境改善的主要障碍。针对氮磷污染底泥,该研究采用新型电动土工布材料柱状电极,在上覆水深度为80 cm、底泥为120 cm的条件下开展电动导排孔隙水实验。作者共设置对照组、重...
在外源污染负荷得到有效治理后,来自底泥的内源污染成为影响水环境改善的主要障碍。针对氮磷污染底泥,该研究采用新型电动土工布材料柱状电极,在上覆水深度为80 cm、底泥为120 cm的条件下开展电动导排孔隙水实验。作者共设置对照组、重力排水(0 V/cm电压梯度)和间歇通电实验(分别为0.5、1.0、1.5 V/cm电压梯度,4 h开-4 h关)5组实验,监测不同电压梯度下导排水中氮磷浓度的变化特征,分析底泥中氮磷的去除量及氮磷各赋存形态的去除率,评估修复后泥-水界面(SWI)氮磷释放通量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电动导排孔隙水可以有效降低底泥中氮磷污染物的负荷,0.5 V/cm实验组共脱除氮素11071.01 mg,1.5 V/cm实验组脱共除磷128.85 mg。底泥中弱酸可提取态氮的去除率最高,达到了40.03%,阳极有机磷在0~5 cm去除率最高达45.65%。采用薄膜梯度扩散技术,在0.5 V/cm电压梯度下NH_(4)^(+)-N和NO_(3)^(-)-N的释放通量分别为-0.0799和0.0412 mg/(m^(2)·d),SWI界面通量主要受孔隙水中氮浓度的影响。对于溶解性总磷,1.0 V/cm实验组和1.5 V/cm实验组均表现为营养盐向上覆水中释放,1.5 V/cm实验组扩散通量是1.0 V/cm实验组通量的5.27倍,更高的电压梯度可能会导致泥水界面释放通量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修复
间隙水
污染底泥
释放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湖总干渠溶解氧季节性异常特征与成因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黎睿
汤显强
胡艳平
王丹阳
郭栋帆
翟文亮
杨勇
机构
长江科学院流域水环境研究所
长江科学院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荆州市四湖工程管理局排灌试验站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16-2826,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2022YFC3201902)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CKSF2024327/SH)。
文摘
平原水网地区水体溶解氧(DO)偏低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为揭示平原水网地区溶解氧异常成因,以全国最重要的淡水养殖区汉江流域四湖总干渠为例,分析了2010~2023年四湖总干渠水质时空变化规律,调查监测了四湖总干渠DO、水体和沉积物中营养盐空间分布特征,采用随机森林模型等方法分析了水温、氨氮及流量等参数对水体溶解氧的影响.结果表明:四湖总干渠水体溶解氧(DO)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年内呈“V”型分布,汛期DO浓度相对较低,非汛期基本满足地表水Ⅲ类水要求.2021年四湖总干渠水体缺氧(DO<2mg/L)状况突出,运粮湖、新河村和新滩断面年缺氧天数分别为79,116和96d.汛期四湖总干渠在中上游河段存在明显的低氧区,DO浓度仅为2.61~3.22mg/L.自2010年以来四湖总干渠水质长期处于Ⅳ~劣Ⅴ类,主要超标因子为DO、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四湖总干渠沉积物总氮含量为857.70~2846.87mg/kg,TP含量为545.99~2475.59mg/kg,沉积物处于轻-中度污染状态,支渠污染重于干渠.随机森林模型能够较好的预测水体DO,拟合系数R2达0.995,均方根误差RMSE仅为0.2085.随机森林模型分析表明水温对DO影响相对重要性均超过35%,其他影响因素依次为pH值、氨氮、电导率、浊度、流量等.为改善四湖总干渠DO汛期异常状况,需加强流域系统治理,改善虾稻和水产养殖排水水质,优化泵站调度运行方式.
关键词
溶解氧
缺氧
平原水网区
随机森林
四湖总干渠
Keywords
dissolved oxygen
hypoxia
plain river network region
random forest
Sihu Canal
分类号
X703.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富营养化底泥氮磷在电动导排孔隙水过程中的响应特征
2
作者
于滨养
黎睿
汤显强
肖尚斌
胡艳平
郭栋帆
陈明鉴
机构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长江科学院流域水环境研究所
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9,共9页
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24AFD349)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CKSF2024327/SH)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979006)
上海水环境模拟与水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资助项目(WESER-202204)。
文摘
在外源污染负荷得到有效治理后,来自底泥的内源污染成为影响水环境改善的主要障碍。针对氮磷污染底泥,该研究采用新型电动土工布材料柱状电极,在上覆水深度为80 cm、底泥为120 cm的条件下开展电动导排孔隙水实验。作者共设置对照组、重力排水(0 V/cm电压梯度)和间歇通电实验(分别为0.5、1.0、1.5 V/cm电压梯度,4 h开-4 h关)5组实验,监测不同电压梯度下导排水中氮磷浓度的变化特征,分析底泥中氮磷的去除量及氮磷各赋存形态的去除率,评估修复后泥-水界面(SWI)氮磷释放通量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电动导排孔隙水可以有效降低底泥中氮磷污染物的负荷,0.5 V/cm实验组共脱除氮素11071.01 mg,1.5 V/cm实验组脱共除磷128.85 mg。底泥中弱酸可提取态氮的去除率最高,达到了40.03%,阳极有机磷在0~5 cm去除率最高达45.65%。采用薄膜梯度扩散技术,在0.5 V/cm电压梯度下NH_(4)^(+)-N和NO_(3)^(-)-N的释放通量分别为-0.0799和0.0412 mg/(m^(2)·d),SWI界面通量主要受孔隙水中氮浓度的影响。对于溶解性总磷,1.0 V/cm实验组和1.5 V/cm实验组均表现为营养盐向上覆水中释放,1.5 V/cm实验组扩散通量是1.0 V/cm实验组通量的5.27倍,更高的电压梯度可能会导致泥水界面释放通量的升高。
关键词
电动修复
间隙水
污染底泥
释放通量
Keywords
electrokinetic remediation
pore water
contaminated sediment
release flux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四湖总干渠溶解氧季节性异常特征与成因分析
黎睿
汤显强
胡艳平
王丹阳
郭栋帆
翟文亮
杨勇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富营养化底泥氮磷在电动导排孔隙水过程中的响应特征
于滨养
黎睿
汤显强
肖尚斌
胡艳平
郭栋帆
陈明鉴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