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药罗欧咳祖帕抗哮喘活性评价和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郭朋程 王婷 +4 位作者 童应鹏 谢振达 姜春筱 周戚 王建新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9期2711-2718,共8页
目的:通过药效学评价、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等研究方法探讨维药罗欧咳祖帕(LKZP)治疗哮喘的潜在功效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卵蛋白(OVA)诱导的哮喘模型小鼠研究LKZP抗哮喘的活性;整理出文献中LKZP的化学成分,预测其符合Lipinski规... 目的:通过药效学评价、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等研究方法探讨维药罗欧咳祖帕(LKZP)治疗哮喘的潜在功效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卵蛋白(OVA)诱导的哮喘模型小鼠研究LKZP抗哮喘的活性;整理出文献中LKZP的化学成分,预测其符合Lipinski规则化合物的作用靶点,并与哮喘疾病靶点进行交集分析,从而确定LKZP抗哮喘的治疗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治疗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确定该网络中的核心靶点,并利用DAVID平台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的网络,采用分子对接的方法计算关键活性成分与靶点之间的结合能。结果:LKZP中共有潜在的活性化合物136个和841个作用靶点,而其核心靶点共66个。网络拓扑结构分析表明,LOKZP的核心治疗靶点为MAPK1、EGFR、MAPK3、PIK3CA、AKT1、PIK3CB、PIK3CD、PIK3R1和PRKCA等,而其作用的信号通路主要包含与调节气道炎症相关的PI3K-AKT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和雌激素信号通路,以及与调节气道重塑相关的HIF-1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和钙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的结果表明关键活性成分与靶点之间能较强结合。结论:LKZP中的关键活性成分倍半萜类、黄酮类和苯丙素类成分通过多靶点和多通路的方式调节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从而发挥治疗哮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欧咳祖帕 神香草 鸢尾根 气道炎症 气道重塑 倍半萜类 黄酮类 苯丙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红蒜总萘醌质量标准的研究
2
作者 郭朋程 陈婕妤 +3 位作者 刘思雨 叶祥睿 苏靖 邱明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863-2867,共5页
目的建立小红蒜总萘醌的质量标准。方法TLC、HPLC法分别定性鉴别、定量测定异红葱乙素、红葱乙素、红葱甲素,201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检测干燥失重、水分、炽灼残渣、树脂残留物,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萘醌含有量。结果TLC斑点清晰,分... 目的建立小红蒜总萘醌的质量标准。方法TLC、HPLC法分别定性鉴别、定量测定异红葱乙素、红葱乙素、红葱甲素,201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检测干燥失重、水分、炽灼残渣、树脂残留物,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萘醌含有量。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3批样品干燥失重、水分、炽灼残渣范围分别为2.34%~4.03%、2.06%~3.56%、0.15%~0.19%,树脂残留物符合相关标准。总萘醌、异红葱乙素、红葱乙素、红葱甲素分别在1~10μg/mL(r=0.9994)、0.00500~0.200 mg/mL(r=0.9997)、0.0144~0.576 mg/mL(r=0.9999)、0.00496~0.198 mg/mL(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06%(RSD=1.92%)、101.77%(RSD=1.30%)、103.24%(RSD=1.04%)、98.41%(RSD=1.82%)。结论该方法合理可行,可用于小红蒜总萘醌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红蒜 总萘醌 TLC 紫外分光光度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