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舰船超短波通信系统初探 被引量:4
1
作者 郭晋宏 李建涛 《信息技术》 2009年第3期104-107,共4页
对舰船超短波通信系统进行了介绍,讨论了海上舰船超短波视距通信的特点,并分析了舰船超短波通信的抗干扰、反侦察能力,最后对舰载超短波通信的发展趋势作了探讨。
关键词 舰船超短波通信 视距通信 抗干扰 反侦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里峪三裂绣线菊种群的遗传分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佳 陈伟 +4 位作者 樊泽璐 武艳虹 郭晋宏 郭雅坤 王祎玲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80-85,共6页
采用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分子标记对三裂绣线菊(Spiraea trilobata L.)8个海拔的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7对具有稳定多态性的SSR引物,共被检测出380个多态性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59.61%;观察等位... 采用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分子标记对三裂绣线菊(Spiraea trilobata L.)8个海拔的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7对具有稳定多态性的SSR引物,共被检测出380个多态性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59.61%;观察等位基因平均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Shannon多样性指数(I)、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1.596 1,1.309 3,0.287 4,0.187 7.三裂绣线菊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较高;种群内的遗传变异高于种群间(G_(ST)=0.309 7),说明种群内变异是其主要变异来源.8个种群明显聚为两支,海拔最高的两个种群(种群7、8)聚为一支,与PCoA和Structure分析结果相吻合.本文结果可为三裂绣线菊种质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裂绣线菊 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动结合蛋白KTN1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
3
作者 潘剑 晁耐霞 +6 位作者 张瑶尧 黄天明 陈承晓 覃秋红 郭晋宏 黄荣师 罗国容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S01期201-201,共1页
驱动结合蛋白(kinectin,KTN1)是一种内质网膜蛋白,研究证实KTN1的表达与多种肿瘤发生密切相关,但KTN1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多个数据集并结合临床组织样本验证,共同检测分析了KTN1在HCC组... 驱动结合蛋白(kinectin,KTN1)是一种内质网膜蛋白,研究证实KTN1的表达与多种肿瘤发生密切相关,但KTN1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多个数据集并结合临床组织样本验证,共同检测分析了KTN1在HCC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了肝癌细胞株Huh7KTN1基因稳定敲除细胞株,并通过细胞行为学相关实验初步了解KTN1在肝癌细胞中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结合蛋白 KTN MRNA表达水平 行为学 肝癌细胞株 结合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浇商品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分析控制与处理 被引量:3
4
作者 郭晋宏 高国梅 《山西建筑》 2004年第19期47-48,共2页
分析了使用商品混凝土现浇楼板产生裂缝的原因 ,提出了施工中裂缝控制的建议、方法及有关处理办法 ,通过在某小区工地中的实践 ,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关键词 混凝土 现浇楼板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优势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晋宏 高国梅 《门窗》 2022年第23期73-75,共3页
为适应当代快速发展的趋势,需改进传统施工技术才能更好的满足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要求,从而应对装配式建筑应用范围越发广泛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对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展开研究,分析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并... 为适应当代快速发展的趋势,需改进传统施工技术才能更好的满足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要求,从而应对装配式建筑应用范围越发广泛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对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展开研究,分析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装配式住宅建筑 施工技术 优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癌相关抗原SMP30重组慢病毒对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
6
作者 张瑶尧 黄荣师 +5 位作者 郭晋宏 潘剑 陈承晓 黄天明 覃秋红 罗国容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人肝癌相关抗原衰老标记蛋白30(SMP30)对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成熟的影响。方法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健康成人外周血中分离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4诱导生成DC,用流式细胞术对D... 目的探讨人肝癌相关抗原衰老标记蛋白30(SMP30)对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成熟的影响。方法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健康成人外周血中分离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4诱导生成DC,用流式细胞术对DC进行鉴定。将DC随机分为SMP30慢病毒组、空载慢病毒组,分别用人肝癌相关抗原SMP30重组慢病毒和空载慢病毒进行体外转染,另设空白对照组。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以判断DC的转染效率;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SMP30蛋白表达; ELISA法检测各组白细胞介素12(IL-12)、干扰素γ(INF-γ)分泌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表达。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SMP30慢病毒组和空载慢病毒组成功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而空白对照组DC无绿色荧光蛋白表达。与空载慢病毒组、空白对照组比较,SMP30慢病毒组SMP30表达高,IL-12、INF-γ分泌量高,CD80、CD86表达率高(P均<0. 05)。结论体外转染人肝癌相关抗原SMP30慢病毒可促进人外周血DC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衰老标记蛋白30 树突状细胞 慢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午岭油松容器苗繁育技术
7
作者 郭晋宏 《甘肃林业》 2009年第3期36-36,共1页
子午岭国有林场自1997年以来,开展了以油松为主的容器苗繁育和推广,不但打破了长期以来常规裸根育苗的束缚,而且为提高油松在干旱地区荒山造林成活率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经过10年的繁育,累计培育油松容器苗近3.5亿袋。本人在生产... 子午岭国有林场自1997年以来,开展了以油松为主的容器苗繁育和推广,不但打破了长期以来常规裸根育苗的束缚,而且为提高油松在干旱地区荒山造林成活率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经过10年的繁育,累计培育油松容器苗近3.5亿袋。本人在生产实践中总结了从圃地选择、种子处理、整地作畦、营养土配制及装袋、灌水点种、搭建塑料小拱棚与揭棚通风和苗期管理等七个方面的适宜子午岭林区的油松容器苗繁育技术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午岭林区 繁育技术 容器苗 油松 造林成活率 营养土配制 塑料小拱棚 国有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