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浅层大位移水平井“三低”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4
1
作者 吴若宁 刘云 +5 位作者 余海棠 兰晓龙 艾先婷 郭星波 高攀明 邓富元 《非常规油气》 2024年第1期119-127,共9页
针对东部超浅层水平井水平段钻井中降摩阻扭矩大、托压严重等问题,分析了该区块的储层特征,构建了“低摩阻、强携砂、防水锁”的思路,优选了低成本的关键处理剂,形成了低摩阻、低成本和低伤害的水基钻井液体系,评价了其主要性能,并进行... 针对东部超浅层水平井水平段钻井中降摩阻扭矩大、托压严重等问题,分析了该区块的储层特征,构建了“低摩阻、强携砂、防水锁”的思路,优选了低成本的关键处理剂,形成了低摩阻、低成本和低伤害的水基钻井液体系,评价了其主要性能,并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结果及试验表明,羧甲基纤维素(CMC)增黏提切效果好,最优加量为0.3%~0.5%,聚丙烯酸钾(KPAM)降失水明显,最优加量为1.0%~1.5%,复合润滑剂中固体润滑剂(SH-2)和液体润滑剂(RY-838)最佳复配比例为3∶7,防水剂为0.5%F-113。该钻井液体系渗透率恢复平均值为85.38%,中压失水小于5 mL,泥饼粘滞系数为0.0524~0.0612,动塑比为0.52~0.55。现场应用1口井,未出现严重托压,较邻井钻速提高13.5%,钻井液成本降低5.3%,有效解决了超浅层水平井钻井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浅层 井眼清洁 降摩减阻 储层保护 复合润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易漏失区块固井技术
2
作者 杨艳 刘云 +3 位作者 贺康 吴若宁 郭星波 包恒 《石化技术》 2024年第12期256-258,共3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区块固井过程中二开裸眼封固段长、漏失层位多、水泥浆一次性上返困难的问题,从井身结构、水泥浆浆柱结构和固井施工工艺与设计方面开展了易漏失区块提高固井质量技术研究。采用分级固井对常规定向井的漏失情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区块固井过程中二开裸眼封固段长、漏失层位多、水泥浆一次性上返困难的问题,从井身结构、水泥浆浆柱结构和固井施工工艺与设计方面开展了易漏失区块提高固井质量技术研究。采用分级固井对常规定向井的漏失情况有极大改善,经统计漏失井数减少了39%,同时全井段固井质量优良率达到了92%以上,但在水平井中不适用。通过优化井身结构,在南部区块设计使用深表套,对仅延安组上部存在漏失的水平井的固井质量有明显提升,但深表套应用局限性较大。对漏失层位多的井采用多凝水泥浆体系,合理设计水泥浆密度梯度和封固段长,确保不压漏地层。对漏失压力掌握清楚的井采用小排量顶替+井口反挤的固井方式,精确控制井筒压力,防止漏失,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漏失 水平井固井 井口反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基钻井液用聚胺抑制剂研究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黄进军 田月昕 +4 位作者 谢显涛 王敏 郭星波 沈景原 李春霞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8年第9期590-597,共8页
解决井壁失稳的关键在于减弱页岩水化分散,而减弱水化分散与抑制剂的抑制性能是分不开的。通过红外光谱仪和凝胶色谱仪分析手段来对水基钻井液用页岩抑制剂HGI进行结构表征和分子量测定,结果表明HGI为低分子量聚合物抑制剂。借助粒度分... 解决井壁失稳的关键在于减弱页岩水化分散,而减弱水化分散与抑制剂的抑制性能是分不开的。通过红外光谱仪和凝胶色谱仪分析手段来对水基钻井液用页岩抑制剂HGI进行结构表征和分子量测定,结果表明HGI为低分子量聚合物抑制剂。借助粒度分布实验和三轴应力实验方法评价HGI抑制特性,研究表明HGI抑制性效果要优于传统无机盐抑制剂KCl和胺类抑制剂UHIB-1、UHIB-2,能有效抑制泥页岩水化和分散,表现出更加突出的抑制性能。以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手段来对HGI抑制机理进行研究与分析,抑制剂HGI在溶液中解离出的铵正离子通过静电作用中和黏土负电荷,降低黏土层间水化斥力,同时在氢键和静电吸引双重作用下将黏土晶层间距压缩,排挤出层间吸附水,减弱黏土水化作用。同时HGI分子中所具有的疏水基团会紧密地覆盖在黏土晶层表面,形成一道疏水屏障,阻止水分子的进入与吸附,从而进一步抑制黏土水化作用。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聚胺抑制剂可明显提高现场钻井液抑制性能,解决了页岩水平段的井壁失稳和摩阻较大的难题,为页岩气高效钻探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壁失稳 水基钻井液 页岩抑制剂 抑制性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醇对威远地区页岩地层坍塌压力影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黄进军 田月昕 +4 位作者 谢显涛 王敏 郭星波 沈景原 李春霞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8年第8期521-528,共8页
井壁稳定是页岩水平井高效钻进的重要基础,解决井壁稳定的核心在于降低钻井液密度,从而降低地层坍塌压力。通过运用三轴岩石强度测试仪RTR-1000来研究聚合醇封堵剂及改进钻井液体系对威远地区页岩力学和抗压强度特性的影响。将经不同质... 井壁稳定是页岩水平井高效钻进的重要基础,解决井壁稳定的核心在于降低钻井液密度,从而降低地层坍塌压力。通过运用三轴岩石强度测试仪RTR-1000来研究聚合醇封堵剂及改进钻井液体系对威远地区页岩力学和抗压强度特性的影响。将经不同质量分数聚合醇及钻井液体系浸泡24h的页岩岩心表现出的应力-应变规律及浸泡前后页岩岩石坍塌压力变化规律与常规钻井液体系评价体系相结合,对聚合醇质量分数及体系进行优选和优化。得到使得威远地区井壁稳定的钻井液体系。实验结果表明:经不同的质量分数聚合醇浸泡后岩心的抗压强度有着不同程度的降低,聚合醇的最佳加量为质量分数8%,经该质量分数浸泡后的岩心抗压强度与原始岩心抗压强度接近,将钻井液体系中添加该聚合醇产品,利用其浊点效应对岩心微裂缝与微节理进行封堵,同时也能起到抑制页岩水化的目的,改进后的钻井液能明显提高岩心的抗压强度,钻井液密度降低值为0.12~0.35g/cm3,为发展低密度钻井液技术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同时在现用钻井液中加入质量分数8%聚合醇和质量分数7%KCl后,页岩岩心强度获得极大提升,表现出与原始岩心相近的变形和破坏规律特征。故可在维持井壁稳定性的基础上降低钻井液密度,为钻速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壁稳定 坍塌应力 三轴试验 威远地区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封堵剂Fe_3O_4性能评价与机理探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田月昕 黄进军 +2 位作者 郭星波 沈景原 李春霞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8年第7期440-447,共8页
在现如今的页岩气水平井钻进过程中,井壁失稳问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而钻井液良好的封堵性能是保证井壁稳定的关键因素,封堵剂则是钻井液良好封堵能力的基础。封堵剂依靠封堵井壁微裂缝来达到稳定页岩地层井壁失稳现象的发生。页岩地层... 在现如今的页岩气水平井钻进过程中,井壁失稳问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而钻井液良好的封堵性能是保证井壁稳定的关键因素,封堵剂则是钻井液良好封堵能力的基础。封堵剂依靠封堵井壁微裂缝来达到稳定页岩地层井壁失稳现象的发生。页岩地层微裂缝和孔隙发育,绝大多数属微纳米级,一般的封堵剂由于其粒径大且形状与裂缝不匹配难以进入裂缝达到封堵效果。由于纳米Fe_3O_4磁性颗粒具备粒径小、分散性高、强顺磁性、低生物毒性和强的化学稳定性等优点而成为封堵剂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模拟泥页岩低渗环境和三轴应力实验来对纳米封堵剂Fe_3O_4进行封堵性能评价与机理探究,通过与纳米封堵剂LAT对比,质量分数为5%的纳米封堵剂Fe_3O_4在3.5MPa,30min条件下的可使清水渗透率下降率达80%以上,且经过纳米封堵剂Fe_3O_4浸泡后页岩岩芯的抗压强度达到了175.6 MPa,接近原始岩芯的抗压强度(182.1 MPa),说明该纳米封堵剂可对页岩地层微裂缝和孔隙进行有效封堵,表现出优良的封堵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井壁失稳 纳米封堵剂 封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油藏钻井过程中储层损害机理及对策 被引量:30
6
作者 吴若宁 刘云 +4 位作者 成志刚 邓富元 郭红强 包恒 郭星波 《非常规油气》 2022年第6期100-107,共8页
针对延长油田特低渗油藏水平井钻井过程中钻井液对储层伤害的问题,以东部油区长6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X衍射、扫描电镜和岩心流动实验,分析了水平井钻井中的储层损害因素并提出了预防对策。实验结果表明:该区块储层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 针对延长油田特低渗油藏水平井钻井过程中钻井液对储层伤害的问题,以东部油区长6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X衍射、扫描电镜和岩心流动实验,分析了水平井钻井中的储层损害因素并提出了预防对策。实验结果表明:该区块储层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黏土矿物主要以绿泥石和高岭石为主,伊蒙混层次之,不含蒙脱石。水敏指数为53.82%,盐敏指数为55.86%,碱敏指数为67.20%,应力敏感指数为85.88%,水锁损害率为82%,敏感性损害和水锁损害是造成储层损害的重要因素。采用“防水锁+强抑制”的储层保护对策,优选出高效的防水锁剂F-113和强抑制剂聚胺CYF-1+KCl,形成了“多元协同”的保护特低渗储层的钻井液体系,体系配方为原钻井液+(0.3%~0.5%)防水锁剂F-113+1%聚胺CYF-1+1%KCl。该体系具有良好的配伍性,渗透率恢复率大于85%,满足延长油田东部油区钻井工程及储层保护的技术要求,为延长油田东部油区水平井钻井过程的储层保护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性损害 水锁 配伍性 储层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学校环境文化 打造和谐育人校园
7
作者 郭星波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0年第11期24-25,共2页
现代学校管理有一种新的观点:三流学校看校长,二流学校看制度,一流学校看文化。学校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竞争。没有强健而清晰的文化的学校是没有生命力的学校,更不可能是一所品牌学校,在学校管理中,学校文化建设是首要问题。
关键词 学校管理 环境文化 校园 和谐 文化建设 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