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小学校园立体运动场馆下部的采光模拟与优化分析
1
作者 郭昊栩 林铎槟 邓孟仁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3-114,共12页
在我国大中城市学位不足与建设用地紧缺的大背景下,对中小学校园运动场进行立体化设计能够形成空间的纵向叠加,从而释放大量建设用地,但运动场立体化同样也会产生一些新的设计难题,其中运动场地下部空间的自然采光问题又最为复杂,既面... 在我国大中城市学位不足与建设用地紧缺的大背景下,对中小学校园运动场进行立体化设计能够形成空间的纵向叠加,从而释放大量建设用地,但运动场立体化同样也会产生一些新的设计难题,其中运动场地下部空间的自然采光问题又最为复杂,既面临照度是否足够的问题,又面临光线分布是否均匀的问题。国内外文献研究显示,当前国内外的立体运动场馆采光研究几乎空白,使得当前的建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基于以上考虑,该研究拟利用基于Rhino、Grasshopper、Ladybugtools三者构建的采光模拟平台的参数化光环境模拟技术,对不同形式的校园立体运动场馆下部区域的自然采光环境进行模拟,提炼出影响立体运动场下部空间采光的因素,包括运动场尺寸、架空层数、空间进深、功能布局、采光口位置、遮阳反光措施。通过对影响因素进行模拟分析,得出不同因素的影响机制,进一步提炼营造良好自然光环境的立体运动场设计对策,并以广州实验中学项目的学生活动中心的自然光环境优化实践形成研究反馈,从而验证了研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设计 立体运动场馆 自然采光 模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岭南园林意境空间可理解度量化分析研究
2
作者 郭昊栩 谢轩 赖文波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116,共7页
当前,建筑创作既要反映新时代气象,又要提现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因而寻找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建筑体系中的立足点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意境”同样存在于岭南传统园林的空间组构中。利用软件Depthmap比对四个岭南广府地区的... 当前,建筑创作既要反映新时代气象,又要提现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因而寻找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建筑体系中的立足点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意境”同样存在于岭南传统园林的空间组构中。利用软件Depthmap比对四个岭南广府地区的传统园林,包括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番禺余荫山房和佛山梁园等的空间组构的“空间可理解度”值的变化趋势,得出结论:当空间拓扑步数超过6步后,其空间可理解度值皆低于0.5,此时空间理解的模糊性是产生“意境”的空间组构特点。数据化的结论可为新时代岭南园林的营造提供明确的指引,若其他类型的空间组构具有相同特点时,其中的空间感受将与传统岭南园林相类似。量化性的空间关系分析和空间秩序内在逻辑的推理具有清晰的可见性和操作性,使在当代建构模式下营造传统文化意境的空间行为成为一种可把握的肯定性设计活动,为新时代的建筑空间延续传统岭南园林文化内涵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园林 空间意境 组构分析 轴线模型 可理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句法分析的商业体空间人流分布模拟 被引量:33
3
作者 郭昊栩 李颜 +1 位作者 邓孟仁 赵飞翔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1-137,共7页
商业人流的均衡分布是商业建筑设计的关键环节,专家模式是其主导预测方式.该方式在客观性及时效性方面仍存在不足,空间句法理论的发展为更准确地进行人流分布预测提供了可能.文中以两个典型的购物中心为例,综合应用Depthmap、SPSS等软... 商业人流的均衡分布是商业建筑设计的关键环节,专家模式是其主导预测方式.该方式在客观性及时效性方面仍存在不足,空间句法理论的发展为更准确地进行人流分布预测提供了可能.文中以两个典型的购物中心为例,综合应用Depthmap、SPSS等软件对不同空间组织模式下的购物中心加以分析计算.结果显示:在出入口及垂直交通布置均衡的条件下,业种组合作用与整合度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可有效实现人流分布预测;组织简明且具有相对的对称形态的空间形式更利于实现人流均衡分布;当C空间的商业组织不佳时,合理的业种组合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商业均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空间 空间组织 业种组合 空间句法 人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井空间对医用建筑风环境影响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郭昊栩 易长文 邓孟仁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9-47,共9页
较之于其他公共建筑,医用建筑对室内空气品质和新风量要求较高,如果仅通过机械通风,往往能耗需求量大.利用竖井空间改善医用建筑的室内自然通风,对岭南地区而言,这种方式无论在环境卫生还是在生态节能方面均具有潜力.本研究以岭南地区... 较之于其他公共建筑,医用建筑对室内空气品质和新风量要求较高,如果仅通过机械通风,往往能耗需求量大.利用竖井空间改善医用建筑的室内自然通风,对岭南地区而言,这种方式无论在环境卫生还是在生态节能方面均具有潜力.本研究以岭南地区的医用建筑为样本对象,根据竖井空间的布局建立计算模型,采用CFD技术对其过渡季节的风环境作出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竖井空间方位和相对位置的合理设置可以改善医用建筑通风的舒适性和均匀性,从而在不借助机械通风的情况下使通风环境达到人体舒适范围;竖井空间的合理设置能在满足建筑布局舒展性的同时有效地缩短医疗流线,充分利用建筑用地;竖井空间的合理植入还有利于遮阳,是解决扩容过程中新老建筑之间通风采光问题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建筑 竖井空间 自然通风 模拟分析 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与心理知觉合理组织的设计——广东医学院主教学楼群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昊栩 邓孟仁 倪阳 《新建筑》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5-37,共3页
结合广东医学院主教学楼群设计,借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从环境—心理的视角探讨了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及意象知觉的组织在高校教学楼合理性设计中应用的方法。赋予高校教学楼设计以新的思考。
关键词 人本合理性 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 意象知觉 广东医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路上——关于高速路收费站区设计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昊栩 黄霭明 《华中建筑》 2007年第4期25-26,共2页
选取广州白云新国际机场高速路主线站区为研究样本,从“环境——行为”的交互作用的视角,通过研究基于体验的认同机制和逻辑的营造机制,初步提出关于高速路收费站区的评价因子和设计要素。
关键词 高速路收费站区 体验 场景构成 认同机制 营造机制 评价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面向对象方法实现建筑设计CAD的智能辅助 被引量:2
7
作者 郭昊栩 《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 1999年第3期24-27,共4页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Object-Oriented Analy-sis and Design)是九十年代以来软件开发的主流技术,智能化是建筑设计CAD软件的发展方向。笔者在参与建筑设计CAD软件开发的实践中,对如何把...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Object-Oriented Analy-sis and Design)是九十年代以来软件开发的主流技术,智能化是建筑设计CAD软件的发展方向。笔者在参与建筑设计CAD软件开发的实践中,对如何把面向对象技术应用干实现建筑设计CAD的智能化作出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 CAD 面向对象 智能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建筑设计中的类型方法探索(英文)
8
作者 郭昊栩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0期199-201,共3页
以广东医学院污水处理建筑作为可持续功能建筑的类型学样本,分析了采用有形的建筑语言表达无形的建筑意义.尤其是以当代建筑构造表述方式延续文化的可能.在将类型学转化为原型方法的同时,力求保持对地域文化价值的关注.从建筑符号、文... 以广东医学院污水处理建筑作为可持续功能建筑的类型学样本,分析了采用有形的建筑语言表达无形的建筑意义.尤其是以当代建筑构造表述方式延续文化的可能.在将类型学转化为原型方法的同时,力求保持对地域文化价值的关注.从建筑符号、文脉呼应、环境持续等视角,试图对可持续主题建筑类型的构成原型加以表述,以此作为对类型学设计方法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学 原型 污水处理建筑 可持续建筑 文脉呼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设计CAD下的ObjectARX开发环境剖析
9
作者 郭昊栩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7-118,共2页
关键词 建筑设计 CAD 软件 面向对象 开发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腔体对室内风环境的影响及模拟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邓孟仁 郭昊栩 熊胜洋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4-81,共8页
腔体是超高层建筑塔楼的外向型公共空间,不同腔体的布局和尺度差异会影响建筑的室内风环境.文中研究了腔体在过渡季节通过烟囱效应的拔风作用对室内自然通风状况进行改善的可能;通过选取广州地区南向接触式腔体为研究对象,建立简化的概... 腔体是超高层建筑塔楼的外向型公共空间,不同腔体的布局和尺度差异会影响建筑的室内风环境.文中研究了腔体在过渡季节通过烟囱效应的拔风作用对室内自然通风状况进行改善的可能;通过选取广州地区南向接触式腔体为研究对象,建立简化的概念模型,借助特定的风环境模拟软件对室内风速、PMV-PPD(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数和预计不满意者百分数)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显示,通过设置合理的腔体高度、腔体进出风口大小及位置,可以使大多数楼层在过渡季节获得稳定的自然通风,并使室内热环境处于人体舒适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腔体 超高层建筑 自然通风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ce Syntax与Arc GIS集成技术下的商业体内行人轨迹预测 被引量:6
11
作者 邓孟仁 郭昊栩 周伟强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9-145,152,共8页
为有效地开展空间使用价值预测及人流预测,研究了建筑空间组织对人流分布的影响.以商业建筑为研究类型,选择两个典型样本,综合Space Syntax与Arc GIS集成技术对集销中心交通空间进行量化分析.该技术在建立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反馈机制方面... 为有效地开展空间使用价值预测及人流预测,研究了建筑空间组织对人流分布的影响.以商业建筑为研究类型,选择两个典型样本,综合Space Syntax与Arc GIS集成技术对集销中心交通空间进行量化分析.该技术在建立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反馈机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研究数据表明:对于业种组合稳定的集销中心,可综合主入口位置、垂直交通布局与空间整合度等因素实现建筑内有效的人流分布预测;合理的垂直交通与业种分层组合有利于提高各层人流的可达性;集销中心内部空间均具有较强的对称性,其组构关系越简明、形态越统一,越利于实现人流均衡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销中心 空间句法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组织 人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院制模式下高校校园与住宿建筑空间设计初探 被引量:5
12
作者 邓孟仁 李娟 郭昊栩 《建筑与文化》 2020年第5期194-197,共4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培养全面型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传统学生宿舍功能单一所导致的弊端愈发明显。多所大学出于教育改革需求,对书院制住宿建筑建设进行了尝试。如何处理好高校校园巨型化趋势与学生学习生活割裂的矛盾,如何充分发挥住宿建筑... 近年来,随着社会培养全面型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传统学生宿舍功能单一所导致的弊端愈发明显。多所大学出于教育改革需求,对书院制住宿建筑建设进行了尝试。如何处理好高校校园巨型化趋势与学生学习生活割裂的矛盾,如何充分发挥住宿建筑在学生校园生活中的地位优势、打造全方面培养学生的场所,已经成为当代高校学生宿舍设计研究的重点。文章从书院制住宿建筑多元化社区的优势出发,基于校园规划、建筑空间、交往空间三个方面解析其构建思路与生成逻辑,对上述问题做出分析与思考,以期为国内高校学生宿舍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院制住宿建筑 规划重构 功能复合 多层次交往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补偿的超高层建筑空中院落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邓孟仁 陈阳 郭昊栩 《华中建筑》 2018年第9期24-27,共4页
针对目前超高层建筑在空中环境营造方面的局限性,以空间环境、自然环境、行为环境和物理环境为切入点,探讨空中院落的植入对于超高层建筑空中环境的补偿作用,指出空中院落的植入可在远离地面的超高层建筑中引入自然要素,创造交往空间,... 针对目前超高层建筑在空中环境营造方面的局限性,以空间环境、自然环境、行为环境和物理环境为切入点,探讨空中院落的植入对于超高层建筑空中环境的补偿作用,指出空中院落的植入可在远离地面的超高层建筑中引入自然要素,创造交往空间,有利于保持使用者身心健康,同时丰富建筑功能的多样性,激发建筑内部活力,提高建筑系统的整体生态稳定性。结合当地气候特点,通过传统院落平面结构在空中的移植,可有效提升建筑内部物理性能,降低建筑能耗,促进超高层建筑在竖向结构上延续城市肌理,恢复传统生活,实现环境补偿,提高使用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院落 超高层建筑 环境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教室环境的心理物理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侯夏娜 郭昊栩 《华中建筑》 2010年第2期58-60,共3页
该文以岭南高校教学建筑的教室空间作为评价单元,试图以环境功能的可适应性解释使用者的环境审美需求心理以及评价主体对特定空间环境要素的审美偏好问题。研究运用心理物理评价法,通过模拟教室空间场景及主观测评问卷,把握受使用者所... 该文以岭南高校教学建筑的教室空间作为评价单元,试图以环境功能的可适应性解释使用者的环境审美需求心理以及评价主体对特定空间环境要素的审美偏好问题。研究运用心理物理评价法,通过模拟教室空间场景及主观测评问卷,把握受使用者所偏好的教室环境要素的共性特征,并籍此对该使用人群的审美倾向作进一步提炼总结。本研究综合建筑学、环境心理学、社会学、美学、建成环境评价学等多学科知识,强调环境对人的实践活动、审美认知及社会情感反映上的意义。该文的结论可作为我国亚热带地区高校教室环境评价和定位的基础性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室环境 审美偏好 环境要素 心理物理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设计软件与物理环境分析智能化集成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建成 郭昊栩 《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 2001年第11期8-10,共3页
为了提高建筑设计软件的智能化和集成化程度,本文在文献[1]的基础上,分析了利用面向对象方法开发建筑设计软件的合理性,并对如何实现建筑设计软件和建筑物理计算智能化集成的方法和步骤作了探讨。
关键词 建筑设计软件 智能化集成 物理环境分析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区小型辅助建筑的艺术表达——广东医学院东莞校区辅助建筑
16
作者 邓孟仁 郭昊栩 倪阳 《新建筑》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39,共2页
通过介绍两项小建筑,阐述在校园建设中应重视辅助型小建筑设计,并纠正过去对它们的不正确的价值观念;从提升校区整体形象出发,强调要艺术地表现这些个体,赋予它们新的概念。
关键词 校区小型辅助建筑 精品 设计实践 艺术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工大逸夫人文馆
17
作者 倪阳 郭昊栩 《建筑技术及设计》 2003年第5期36-40,共5页
关键词 华南理工大学 逸夫人文馆 建筑设计 建筑风格 校园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整以暇——岭南保障性住房户型设计实践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茂 郭昊栩 《新建筑》 2018年第3期98-101,共4页
基于对岭南地区39个典型保障房小区的户型图纸分析及21个小区的先导性调研,从户型面临的问题、发展趋势、岭南传统居住方式进行分析提炼。基于行为模式、空间布局、环境策略三个方面提出设计概念并进行概念性户型设计实践与研究,着力于... 基于对岭南地区39个典型保障房小区的户型图纸分析及21个小区的先导性调研,从户型面临的问题、发展趋势、岭南传统居住方式进行分析提炼。基于行为模式、空间布局、环境策略三个方面提出设计概念并进行概念性户型设计实践与研究,着力于缓解目前保障房所面临问题,以期从空间利用方式、低成本居住及邻里关系营造三方面适度提升住户的居住舒适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地区 保障性住房 户型 设计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技术在智慧校园协同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纪晓鹏 李奋杰 +3 位作者 李仲 郭昊栩 杨树英 蔡秋婉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1年第5期79-87,共9页
近年来,随着BIM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建筑业BIM与信息化技术结合越来越紧密,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在国家的系列政策指导下,“着力增强BIM、大数据、智能化、移动通讯、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使建筑行业信息化水... 近年来,随着BIM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建筑业BIM与信息化技术结合越来越紧密,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在国家的系列政策指导下,“着力增强BIM、大数据、智能化、移动通讯、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使建筑行业信息化水平的发展目标提升到一个新台阶,各地方也纷纷响应并出台配套的工作落实文件,BIM三维审查、CIM、智慧城市等围绕建筑行业不断发展。本文将以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实验中学项目BIM设计全过程集成应用为例,详细阐述BIM技术在校园建设项目中三维协同设计、可视化分析、专业设计深化、数据融合及BIM协同平台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分析和探索项目在BIM三维审查、BIM研发及BIM+智慧校园等方面的应用工作,为智慧校园项目及后续项目建设过程中BIM设计集成应用方法与流程提供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协同设计 可视化分析 智慧校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克里希纳·多西的地域性建筑初探
20
作者 周俊 郭昊栩 《城市建筑》 2021年第2期131-133,共3页
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地域间的建筑差异性与多样性常常被忽视。本文通过对地域性的解读以及对印度建筑师巴克里希纳·多西建筑思想与实践案例的分析,归纳出传统空间转译、自然环境融合、建造低技3个方面的建筑地域性设计思想,为我国地... 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地域间的建筑差异性与多样性常常被忽视。本文通过对地域性的解读以及对印度建筑师巴克里希纳·多西建筑思想与实践案例的分析,归纳出传统空间转译、自然环境融合、建造低技3个方面的建筑地域性设计思想,为我国地域性建筑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克里希纳·多西 地域性建筑 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