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行器博弈制导进程与展望
1
作者 郭建国 陆东陈 周敏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6,共9页
博弈制导可处理复杂系统中涉及多方合作、竞争的动态问题,有利于实现智能化战场上信息价值最大化发挥,推动精确制导武器的智能化发展。本文总结了博弈制导的基本分类和建模方法,从终端角度约束、时间约束、过载约束、末速约束等方面提... 博弈制导可处理复杂系统中涉及多方合作、竞争的动态问题,有利于实现智能化战场上信息价值最大化发挥,推动精确制导武器的智能化发展。本文总结了博弈制导的基本分类和建模方法,从终端角度约束、时间约束、过载约束、末速约束等方面提出了飞行器博弈制导的关键性问题,搭建了矩阵博弈、微分博弈两种典型博弈模型求解框架,从解析解、数值解、智能算法等方面对博弈制导的求解方法进行梳理。最后,从非线性微分博弈求解方法,非完备信息博弈算法,不均衡、非对称信息下多飞行器协同,多类型武器体系博弈等方向出发,对飞行器博弈制导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弈制导 微分博弈 矩阵博弈 智能算法 自适应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的多对多拦截目标分配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建国 胡冠杰 +2 位作者 许新鹏 刘悦 曹晋 《空天防御》 2024年第1期24-31,共8页
针对空中对抗环境中多对多拦截的武器目标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多目标智能分配方法。在多对多拦截交战场景下,基于交战态势评估构建了目标分配的数学模型。通过引入目标威胁程度和拦截有效程度的概念,充分反映了各目标的... 针对空中对抗环境中多对多拦截的武器目标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多目标智能分配方法。在多对多拦截交战场景下,基于交战态势评估构建了目标分配的数学模型。通过引入目标威胁程度和拦截有效程度的概念,充分反映了各目标的拦截紧迫性和各拦截器的拦截能力表征,从而全面评估了攻防双方的交战态势。在目标分配模型的基础上,将目标分配问题构建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并采用基于深度Q网络的强化学习算法训练求解。依靠环境交互下的自学习和奖励机制,有效实现了最优分配方案的动态生成。通过数学仿真构建多对多拦截场景,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经训练后的目标分配方法能够满足多对多拦截中连续动态的任务分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器目标分配 多目标拦截 态势评估 强化学习 深度Q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花菜类高原夏菜的营养品质分析
3
作者 郭建国 冯毓琴 +1 位作者 魏丽娟 于嘉文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848-851,共4页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花菜类高原夏菜的营养特点,为消费者选择及高原夏菜优质生产提供技术依据。以西兰花、花椰菜及松花菜3种花菜类高原夏菜为试材,对其主要营养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花菜类高原夏菜的含水量以花椰菜最高,为93....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花菜类高原夏菜的营养特点,为消费者选择及高原夏菜优质生产提供技术依据。以西兰花、花椰菜及松花菜3种花菜类高原夏菜为试材,对其主要营养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花菜类高原夏菜的含水量以花椰菜最高,为93.89%,松花菜和西兰花分别为92.91%、89.38%。叶绿素、Vc含量由大到小为西兰花、松花菜、花椰菜,可溶性蛋白、类黄酮含量由大到小为西兰花、花椰菜、松花菜,还原糖含量由大到小为松花菜、花椰菜、西兰花,综合分析,3种花菜类高原夏菜的5种营养成分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西兰花营养品质最好,且还原糖含量低,切口不易褐变,有利于贮藏保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兰花 花椰菜 松花菜 高原夏菜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除草剂土壤封闭处理对稻茬紫云英的安全性及对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
4
作者 孙振宇 谢晓丽 +3 位作者 郭建国 汪玮 胡超 金社林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1173-1176,共4页
为筛选用于稻茬紫云英繁殖田阔叶杂草防控的土壤处理用除草剂,选取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960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33%精异丙甲草胺·丙炔氟草胺微囊悬浮剂、330g/L二甲戊灵乳油4种除草剂,在紫云英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喷雾处理,评... 为筛选用于稻茬紫云英繁殖田阔叶杂草防控的土壤处理用除草剂,选取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960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33%精异丙甲草胺·丙炔氟草胺微囊悬浮剂、330g/L二甲戊灵乳油4种除草剂,在紫云英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喷雾处理,评价其对紫云英的安全性及对阔叶杂草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紫云英播后第2天,使用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或330g/L二甲戊灵乳油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对紫云英较安全,且对田间阔叶杂草的防控效果较好,株防效分别为75.26%、82.74%,鲜重防效分别为46.09%、61.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土壤封闭 紫云英 阔叶杂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视角下的空天装备数字化 被引量:4
5
作者 储振航 肖飞 +2 位作者 郭建国 周敏 王旭泽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共13页
本文以数字孪生技术为媒介,从数据、模型和过程三个视角来洞悉数字孪生技术驱动下现代空天装备数字化,并对整个装备数字孪生体的系统组成、特征体系和关键技术进行剖析。然后,本文通过梳理部分空天装备中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探讨了数字... 本文以数字孪生技术为媒介,从数据、模型和过程三个视角来洞悉数字孪生技术驱动下现代空天装备数字化,并对整个装备数字孪生体的系统组成、特征体系和关键技术进行剖析。然后,本文通过梳理部分空天装备中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探讨了数字孪生技术在空天装备设计、制造过程中的作用及优势,并分析了数字孪生在未来空天装备领域的应用前景。最后,文章从数据、模型和过程三个层面归纳总结了当前空天装备研发数字化转型建设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当前装备数字孪生体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为寻找可能的突破点与解决途径提出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空天装备 装备数字化 特征体系 模型孪生 数据孪生 过程孪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对棉铃虫天蚕素抗菌肽基因(HacD)转录的影响
6
作者 袁伟宁 魏玉红 +3 位作者 郭建国 刘月英 张美娇 郭致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1-167,共7页
抗菌肽是昆虫体液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抵御外源致病微生物的侵染具有重要作用。明确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诱导下棉铃虫天蚕素抗菌肽基因(HacD)转录的空间特征和时序特征,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昆虫体液免疫与棉铃虫抗B... 抗菌肽是昆虫体液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抵御外源致病微生物的侵染具有重要作用。明确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诱导下棉铃虫天蚕素抗菌肽基因(HacD)转录的空间特征和时序特征,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昆虫体液免疫与棉铃虫抗Bt发展的关联性。本研究测定了HacD cDNA序列,对序列进行了蛋白质翻译,并通过RT-qPCR技术研究了棉铃虫HacD基因在Bt诱导下的转录规律。结果表明,棉铃虫HacD cDNA全长189 bp,其中GC含量为48.15%,肽链由63个氨基酸组成。Bt诱导后棉铃虫幼虫HacD相对转录水平整体呈显著上调趋势,其中脂肪体中HacD的相对转录水平上调最高,其次为血淋巴。Bt对棉铃虫幼虫进行短期诱导后,脂肪体和血淋巴中的HacD基因的相对转录水平均呈持续上调趋势,分别在诱导24 h和18 h时达到最高,随后均持续下调。对幼虫进行持续诱导后,F 0代初孵幼虫、5龄幼虫、蛹和成虫的HacD基因均可以保持上调的转录特性;传代培养获得的F 1代初孵幼虫、5龄幼虫、蛹和成虫的HacD基因转录较F 0代下调,但均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Bt能够诱导棉铃虫HacD基因转录水平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苏云金芽胞杆菌 免疫致敏 抗性 抗菌肽 脂肪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箭筈豌豆繁种田阔叶杂草藜防除技术研究
7
作者 祁豪男 郭建国 +4 位作者 孙振宇 谢晓丽 薛世鑫 薛应钰 金社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0-305,共6页
为构建适用于箭筈豌豆繁种田阔叶杂草藜的防治技术,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评价了地膜覆盖对箭筈豌豆繁种田阔叶杂草防效以及筛选对箭筈豌豆安全且对藜防效高的除草剂。结果表明,覆盖黑色地膜对藜的株防效为81.52%,覆盖白色地膜的株防效... 为构建适用于箭筈豌豆繁种田阔叶杂草藜的防治技术,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评价了地膜覆盖对箭筈豌豆繁种田阔叶杂草防效以及筛选对箭筈豌豆安全且对藜防效高的除草剂。结果表明,覆盖黑色地膜对藜的株防效为81.52%,覆盖白色地膜的株防效为66.30%。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中330 g/L二甲戊灵EC,33%精异草·丙炔氟SC,480 g/L嗪草酮SC的防效差异不显著。80%唑嘧磺草胺WG 75 g/hm^(2)兑水900 L/hm^(2)播后6 d土壤封闭喷雾对阔叶杂草防效均在90%以上,对藜防效均在95%以上。50%扑草净WP苗期茎叶喷雾的推荐剂量为2450 g/hm^(2),对阔叶杂草防效87.85%~95.70%,对藜防效90.00%~96.50%。使用黑色地膜覆盖防除杂草,播后苗前(播后第6天)80%唑嘧磺草胺WG兑水剂量900 L/hm^(2)土壤封闭喷雾,苗期采用推荐选择剂量2450 g/hm^(2)50%扑草净WP茎叶喷雾,安全且防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防除 箭筈豌豆 防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不稳定试井曲线研究注水开发油藏的地质模型 被引量:10
8
作者 郭建国 杨学文 +3 位作者 李新华 尚建林 刘焕华 王宁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53-257,共5页
通过对百口泉油田320余口不稳定试井资料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了12种主要试井地质模型,并对实测不稳定典型试井曲线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试井分析成果在油层污染改造、油藏扩边、优化注水、油藏评价及动态分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 通过对百口泉油田320余口不稳定试井资料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了12种主要试井地质模型,并对实测不稳定典型试井曲线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试井分析成果在油层污染改造、油藏扩边、优化注水、油藏评价及动态分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试井 油藏评价 注水开发 试井曲线 试井分析 百口泉油田 油层污染 地质模型 资料 分析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拌种对马铃薯甲虫的防效 被引量:10
9
作者 郭建国 刘永刚 +2 位作者 张海英 吕和平 郭文超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1-154,共4页
利用药剂拌种处理马铃薯种薯后播种的方法,研究比较了2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马铃薯甲虫的活性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按药剂有效成分18 g/100 kg种薯拌种,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拌种出苗后60 d对马铃薯甲虫幼虫的生物活性和防效较高... 利用药剂拌种处理马铃薯种薯后播种的方法,研究比较了2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马铃薯甲虫的活性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按药剂有效成分18 g/100 kg种薯拌种,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拌种出苗后60 d对马铃薯甲虫幼虫的生物活性和防效较高,卵块孵化率较低,死亡率在61.1%以上,防效达57.3%,孵化率为36%,这有利于降低马铃薯甲虫种群数量,减轻为害。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拌种出苗后60d对马铃薯甲虫幼虫生物活性和防效较低,卵块孵化率较高,死亡率在12.5%以下,防效为37.1%,孵化率为64.6%,对马铃薯甲虫的控制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噻虫嗪WS 10%吡虫啉WP 拌种 马铃薯甲虫 生物活性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脱靶量设计的变结构末制导律 被引量:43
10
作者 郭建国 周凤岐 周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2-155,216,共5页
对于三维目标拦截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强鲁棒性的末端导引律。该方法将目标的机动加速度视为已知的有界扰动,考虑了导弹自动驾驶仪的动态特性,基于导弹对目标的零脱靶量综合设计了非线性三维变结构鲁棒末制导律。理论分析与数字仿... 对于三维目标拦截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强鲁棒性的末端导引律。该方法将目标的机动加速度视为已知的有界扰动,考虑了导弹自动驾驶仪的动态特性,基于导弹对目标的零脱靶量综合设计了非线性三维变结构鲁棒末制导律。理论分析与数字仿真表明这种制导律不但具有优良的弹道特性,而且对目标机动都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适应性,同时方法简单,易于理解,便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结构控制 自适应 制导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赛克战下的协同作战技术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郭建国 周敏 +1 位作者 |郭宗易 周军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共5页
为重建长期绝对优势,美国率先提出的马赛克战作战新概念已经成为世界各军事强国的关注热点。基于马赛克战的概念,分析了马赛克战的产生背景、设计理念和实际的作战特征,并结合协同作战的概念,总结了当前协同作战技术的内涵,分析了马赛... 为重建长期绝对优势,美国率先提出的马赛克战作战新概念已经成为世界各军事强国的关注热点。基于马赛克战的概念,分析了马赛克战的产生背景、设计理念和实际的作战特征,并结合协同作战的概念,总结了当前协同作战技术的内涵,分析了马赛克战下协同作战所面临的技术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赛克战 协同作战 作战效能 OODA 快速拼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复使用飞行器归一化复合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7
12
作者 郭建国 张添保 +2 位作者 周军 王国庆 张月玲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39-645,共7页
以可重复使用飞行器(RLV)的姿态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归一化方法的新型复合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对RLV三自由度姿态动力学模型中的气动控制量和反作用控制系统(RCS)控制量分别进行归一化处理,建立RLV复合控制的归一化模型。在... 以可重复使用飞行器(RLV)的姿态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归一化方法的新型复合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对RLV三自由度姿态动力学模型中的气动控制量和反作用控制系统(RCS)控制量分别进行归一化处理,建立RLV复合控制的归一化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归一化模型的输入矩阵中同种执行机构控制阈值的设计,获得两种异类执行机构复合控制的切换条件,并进一步修正了归一化复合控制模型。基于积分型终端滑模控制方法,设计了可重复使用飞行器的复合控制系统,并采用广义逆的方法,直接将控制分配融合到控制律的设计中来,实现控制律和控制分配的一体化设计,不需要优化算法,减少了控制系统的计算量。最后,对可重复使用飞行器姿态控制系统进行数学仿真,不仅校验了采用归一化方法设计的复合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而且与采用线性规划优化控制方法具有相同的姿态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飞行器 归一化方法 复合控制 指令分配 终端滑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干扰观测器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新型滑模姿态控制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建国 刘宇超 +1 位作者 郑强 周军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41-947,共7页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过程中强耦合特性和干扰所带来的非匹配不确定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含干扰观测补偿的滑模姿态控制设计方法。首先,基于高超声速飞行器姿态动力学模型,将系统内部摄动和未知扰动统一作为未知干扰,采用扩展干扰...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过程中强耦合特性和干扰所带来的非匹配不确定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含干扰观测补偿的滑模姿态控制设计方法。首先,基于高超声速飞行器姿态动力学模型,将系统内部摄动和未知扰动统一作为未知干扰,采用扩展干扰观测器进行干扰估计。其次,利用参考模型建立飞行器姿态控制的误差模型,设计了一种新的含干扰观测补偿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滑动姿态控制系统。该方法的特色在于相比基于传统滑模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姿态控制系统,对姿态动力学中的非匹配耦合不确定因素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同时也避免了基于反演法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姿态控制系统中出现的"微分膨胀"问题。最后,仿真结果表明,在参数拉偏和未知扰动存在的情况下,姿态控制系统都能实现对姿态角的稳定跟踪,并提高了传统滑模控制系统中的跟踪精度,且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角 姿态控制 反演法 控制器 高超声速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孔均质介质径向复合油藏典型试井曲线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郭建国 杨学文 +2 位作者 王岩 杨宇尧 黄必金 《油气井测试》 2001年第4期18-20,共3页
克拉玛依百口泉油田属低渗透砾岩油藏 ,生产井油层均进行了多次压裂、酸化等增产措施改造 ,致使许多生产井的不稳定压力恢复曲线表现为双孔均质介质径向复合曲线特征。通过现场实例 ,对此类典型曲线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 。
关键词 百口泉油田 复合油气藏 试井曲线 双孔均质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飞行器俯冲段制导控制一体化综述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建国 梁乐成 +1 位作者 周敏 蒋瑞民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本文从模型构建和方法设计两个方面对高速飞行器俯冲段制导控制一体化问题进行综述。首先,对俯冲段制导控制一体化模型构建进行总结,依据系统集成度提升程度的不同,分别对分通道制导控制一体化模型、全状态耦合高阶一体化模型,以及集成... 本文从模型构建和方法设计两个方面对高速飞行器俯冲段制导控制一体化问题进行综述。首先,对俯冲段制导控制一体化模型构建进行总结,依据系统集成度提升程度的不同,分别对分通道制导控制一体化模型、全状态耦合高阶一体化模型,以及集成度提升低阶一体化模型构建进行了介绍,并对飞行器系统和设计模型特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面临的主要设计问题。其次,针对俯冲段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难点,从快时变强不确定性鲁棒控制、高阶非匹配不确定性控制,以及考虑多约束控制方面对设计方法进行综述,总结并评述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发展现状和不足。最后,对俯冲段制导控制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飞行器 制导控制一体化 俯冲段 不确定性 多约束控制 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结构组成与交配型测定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建国 杨凤珍 +2 位作者 杜蕙 金社林 张新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5-90,106,共7页
为了明确甘肃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与交配型的结构组成,采用单基因鉴别寄主测定了甘肃4个典型生态区57株玉米大斑病菌的抗、感反应型,对峙培养显微观测法测定了它们与标准菌株杂交是否产生有性态子囊壳。结果表明,甘肃玉米大斑病菌生理... 为了明确甘肃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与交配型的结构组成,采用单基因鉴别寄主测定了甘肃4个典型生态区57株玉米大斑病菌的抗、感反应型,对峙培养显微观测法测定了它们与标准菌株杂交是否产生有性态子囊壳。结果表明,甘肃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结构组成十分复杂,57株病菌中共发现0、1、12、23、123、N、1N、2N、3N、123N共10个生理小种,0号以61.40%分布频率成为优势生理小种,1号以17.54%分布频率成为次优势生理小种,23号生理小种出现频率仅为5.26%、123和N号生理小种出现频率仅为3.51%,12、1N、2N、3N、123N生理小种出现频率仅为1.75%,4个典型生态区中河西灌溉绿洲生态区生理小种结构组成最为复杂,15株病菌中共检出0、1、N、12、1N、2N、3N、123N 8个生理小种,中部干旱雨养、陇东半湿润半干旱和南部湿润生态区生理小种结构组成相对简单,42株病菌共检出0、1、23、123和N号5个生理小种。相对而言,甘肃玉米大斑病菌交配型结构组成简单,57株病菌中共检出A型22株、a型24株, Aa型11株,分布频率分别为38.6%、42.1%和19.3%;其中河西灌溉绿洲、中部干旱雨养和陇东半湿润半干旱生态区45株病菌共检出18株A型、18株a型和9株Aa型,A∶a比例完全符合1∶1,南部湿润生态区12株病菌共检出4株A型、6株a型和2株Aa型,A∶a比例小于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菌 生理小种 交配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试井方法评价百31井区二叠系油藏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建国 杨学文 +4 位作者 尚建林 徐瑞秀 江跃民 徐雄 乔德民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68-670,共3页
应用大量的试井资料对百口泉油田百31井区二叠系油藏特征展开了深入分析,认为油藏具有均质和双孔两种渗流特征,主要以裂缝渗流为主,裂缝物性在油藏平面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压力恢复曲线晚期段出现的下掉,认为是邻井干扰的结果,代表了... 应用大量的试井资料对百口泉油田百31井区二叠系油藏特征展开了深入分析,认为油藏具有均质和双孔两种渗流特征,主要以裂缝渗流为主,裂缝物性在油藏平面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压力恢复曲线晚期段出现的下掉,认为是邻井干扰的结果,代表了整个油田区域的压力下降状况。利用干扰试井资料对生产井间的干扰影响程度进行的分析表明,该油藏是一个渗透性高、裂缝连通性好的高渗透裂缝系统的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特征 试井方法 干扰试井 试井资料 压力恢复曲线 百口泉油田 裂缝系统 二叠系 下降 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变翼飞行器复合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7
18
作者 郭建国 吴林旭 周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2-59,共8页
针对非对称变翼飞行器的姿态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复合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基于非对称变翼的姿态动力学模型,将变翼作为一种主动控制方式,提出了非对称变翼的使用条件,并采用逻辑函数设计了气动舵和变翼的复合控制分配策略。利用扩张干... 针对非对称变翼飞行器的姿态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复合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基于非对称变翼的姿态动力学模型,将变翼作为一种主动控制方式,提出了非对称变翼的使用条件,并采用逻辑函数设计了气动舵和变翼的复合控制分配策略。利用扩张干扰观测器估计了变翼过程中的扰动,采用全局滑动模态的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了姿态复合控制系统,抑制了变形过程中参数的剧烈变化和变形引起的附加扰动。通过仿真,一方面与固定翼飞行器对比,校验了非对称变翼控制的有效性;另一方面通过气动数据的正负拉偏,验证了控制器对气动参数的摄动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翼飞行器 非对称 复合控制 控制指令分配 全局滑动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8
19
作者 郭建国 彭谦 周敏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3,共13页
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的本质是利用直接力响应速度快的特性提升被控飞行器的机动性和快速性,能够有效补偿气动力不足导致的气动力控制响应慢问题。本文阐述了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系统的特性及关键问题,从发动机配置方式、国内外直接... 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的本质是利用直接力响应速度快的特性提升被控飞行器的机动性和快速性,能够有效补偿气动力不足导致的气动力控制响应慢问题。本文阐述了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系统的特性及关键问题,从发动机配置方式、国内外直接力建模研究现状、以及直接力控制干扰建模三方面介绍了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系统建模方法,从控制方式、国内外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研究现状、以及脉冲发动机点火算法三方面介绍了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方法,给出了可行的发动机复合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对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力 气动力 制导控制系统 直接侧向力 控制分配 脉冲发动机 点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入飞行器的RCS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建国 张添保 +1 位作者 周军 王国庆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1-516,共6页
针对再入飞行器初始再入段的发动机反作用控制系统(RCS)控制精度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发动机控制方法。首先,将飞行器模型分为慢回路和快回路分别进行控制器设计,采用非线性干扰观测器(DOB)来获取不确定项的估计值,并使用反演法及滑模控... 针对再入飞行器初始再入段的发动机反作用控制系统(RCS)控制精度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发动机控制方法。首先,将飞行器模型分为慢回路和快回路分别进行控制器设计,采用非线性干扰观测器(DOB)来获取不确定项的估计值,并使用反演法及滑模控制方法设计了飞行器的慢回路和快回路控制律;其次,采用线性规划方法来获取最优RCS指令分配方案;在此基础上,对传统PWPF调制器进行改进,提出了积分补偿型PWPF调制器(IPWPF),采用描述函数法证明了该IPWPF的调制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相比于传统的控制方法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飞行器 反作用控制系统 干扰观测器 滑动模态 脉冲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