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失落感”缘何而生
- 1
-
-
作者
郭庆晨
-
出处
《社会》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1-41,共1页
-
文摘
近年来,“失落感”一词颇为时髦。 此“感”缘何而生?“失落”的又是些什么?细究起来,大体不外乎以下几种:由有权变为无权的“失权感”,由高位到低位的“失威感”,由与同龄、同级人相比较出来的“失钱感”,诸如此类等等。于是,便感到心理上大不平衡。倘是有点自我控制的能力,即或有点“失落感”,搞好自我心理调整,也会逐渐从苦闷与忧郁中解脱出来,适应新的境遇、新的生活,变不平衡为平衡。问题是,并非什么人都有这种自制力的,一旦感到“失落”,心理的天平就会发生倾斜;
-
关键词
“失落”
自我心理调整
自我控制
发生倾斜
诸如此类
自制力
无本生意
党支部书记
“回忆”
道德观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编辑素质三题
- 2
-
-
作者
郭庆晨
-
出处
《出版广角》
2000年第7期61-61,共1页
-
文摘
不甘平庸已故老报人徐铸成还在上学的时候。就对编辑工作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并千方百计地为有一天能够从事这项工作做着各种准备。他为自己立下了近似于格言的座右铭:“宁肯机会辜负我,我不要辜负机会。”
-
关键词
素质
编辑工作者
出版
编辑工作
-
分类号
G214.1
[文化科学—新闻学]
G232
[文化科学]
-
-
题名政绩统计法
- 3
-
-
作者
郭庆晨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13,共1页
-
-
关键词
统计法
统计工作
领导者
胜任
政绩
传统
考察
-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
-
题名崇俭
- 4
-
-
作者
郭庆晨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28-28,共1页
-
文摘
俭,是行为,也是品德。对于俭,古人有很多论述,其中具有概括意义的当数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御孙那句话:“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我最初知道这句话,还是从司马光的《训俭示康》中读到的。《训俭示康》本来是司马光用来训导儿子司马康的,不意却成了警示人们崇俭的范文而历代相传.司马光还说,“有德者皆由俭来也”,把俭的重要性算是解释到家了。在他看来,有德者必俭,失俭即失德。可见,俭在品德中占有多么特殊、多么重要的地位。
-
关键词
节俭精神
个人修养
公民道德
中国
-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