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认知的多重历史视域融合 被引量:6
1
作者 郭尚兴 《大连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138-142,共5页
以多重历史视域融合理论作为支点,从作者、元典文本、阐释者、阐释文本及相应的历史文化背景等多方面,认知中国传统哲学典籍在特定历史条件、社会发展、群族认同等过程中提出的相对"规定"意义。这种规定意义从历史的角度而言... 以多重历史视域融合理论作为支点,从作者、元典文本、阐释者、阐释文本及相应的历史文化背景等多方面,认知中国传统哲学典籍在特定历史条件、社会发展、群族认同等过程中提出的相对"规定"意义。这种规定意义从历史的角度而言,对于历史上的阐释者和译者均已不是"主观知识",而是"客观知识"。译者只能是既要"潜回"到相应的历史时期,体会原作者和阐释者的本意,对作者、阐释者和文本进行历时和共时的分析比较,确定在该阶段和该背景中相对稳定的含义,译出符合特定时期、特定流派的特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典籍 阐释 多重历史视域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典籍英译的几个基本问题 被引量:5
2
作者 郭尚兴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以全球文化和谐平等相处为出发点,深入讨论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目的、性质与原则等根本性问题,认为其目的既要保持中国文化个性,维护民族文化身份,又要促进互镜与互竞,建构全球文化多元化。其性质是促进世界各种文化平等和谐相处、... 本文以全球文化和谐平等相处为出发点,深入讨论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目的、性质与原则等根本性问题,认为其目的既要保持中国文化个性,维护民族文化身份,又要促进互镜与互竞,建构全球文化多元化。其性质是促进世界各种文化平等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跨文化传播与交流活动。其英译原则应该是保持文化个性,力求形神兼备,减少文化亏损;平衡语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典籍 英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原则 被引量:3
3
作者 郭尚兴 《外文研究》 2013年第3期77-84,107,共9页
本文根据中国哲学典籍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较深入地论述了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最终原则:本原性和自主性。笔者认为,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性质和目的、中国哲学的独特性及其与世界其他哲学的差异性和中国文化在西方的遭遇等方面决定了本原... 本文根据中国哲学典籍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较深入地论述了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最终原则:本原性和自主性。笔者认为,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性质和目的、中国哲学的独特性及其与世界其他哲学的差异性和中国文化在西方的遭遇等方面决定了本原性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同时,译文的自主性是保持本原性的前提和条件,实现自主性的主要层次体现在理论流派、义理系统和典籍文本的自主性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典籍 翻译原则 本原性 自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目的与性质 被引量:10
4
作者 郭尚兴 《英语知识》 2013年第1期58-63,共6页
本文从维护民族身份、建构全球文化多样性、向世界呈现真正的中国哲学思想、为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提供资源等方面讨论了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导出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性质,即维护民族文化身份,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构... 本文从维护民族身份、建构全球文化多样性、向世界呈现真正的中国哲学思想、为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提供资源等方面讨论了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导出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性质,即维护民族文化身份,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构全球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各种文化平等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跨文化传播与交流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典籍英译 目的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