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率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内阻特性 被引量:55
1
作者 郭宏榆 姜久春 +2 位作者 王吉松 娄婷婷 李肖刚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9-123,共5页
为了深入分析功率型锂离子电池的内阻特性及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混合脉冲功率特性测试方法(Hybrid Pulse Power Characterization,HPPC)测试锂离子电池在不同温度环境、荷电状态(Stage of Charge,SOC)下的内阻变化规律,实验结... 为了深入分析功率型锂离子电池的内阻特性及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混合脉冲功率特性测试方法(Hybrid Pulse Power Characterization,HPPC)测试锂离子电池在不同温度环境、荷电状态(Stage of Charge,SOC)下的内阻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内阻在低温环境和较低SOC下变化明显.最后利用多项式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锂离子电池内阻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关系表达式,为下一步实现电池功率在线预测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型电池 内阻特性 HPPC方法 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最大化的磷酸亚铁锂电池组均衡策略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郭宏榆 姜久春 +2 位作者 文锋 温家鹏 时玮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01-1205,共5页
为了解决磷酸亚铁锂电池因开路电压(OCV)曲线较为平坦而无法用OCV判断电池组不一致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池能量的电池组均衡判据。基于此判据,提出了电池组可用容量和能量最大化的双重均衡目标,并设计了一种与充电机交互的改... 为了解决磷酸亚铁锂电池因开路电压(OCV)曲线较为平坦而无法用OCV判断电池组不一致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池能量的电池组均衡判据。基于此判据,提出了电池组可用容量和能量最大化的双重均衡目标,并设计了一种与充电机交互的改进型均衡控制策略,用此策略可在不降低整组电池可用能量的基础上实现组内电池在充电末期达到同时充满的效果。设计了适用于磷酸亚铁锂电池的均衡电路,并在电池测试平台上进行循环充放电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整组电池的能量使用率,提高电池组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磷酸亚铁锂电池 均衡策略 电池组一致性 均衡电路 能量最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电池组的SOE估算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龚敏明 王占国 +2 位作者 马泽宇 郭宏榆 文锋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4-78,98,共6页
针对基于剩余容量的电池使用能力描述方法不能线性对应车辆行驶里程的问题,分析了电池充放电能量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通过建立单体电池能量状态(State Of Energy,SOE)的定义和估算方法,提出了电池组最大可用能量的概念和串联电池组SO... 针对基于剩余容量的电池使用能力描述方法不能线性对应车辆行驶里程的问题,分析了电池充放电能量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通过建立单体电池能量状态(State Of Energy,SOE)的定义和估算方法,提出了电池组最大可用能量的概念和串联电池组SOE估算方法,为纯电动汽车行驶里程的准确估算和串联电池组均衡维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组能量状态(SOE) 串联电池组 放电能量 实际可用能量 能量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FIS的动力电池充电温升预测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牛利勇 陈大分 +1 位作者 郭宏榆 时玮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99-803,共5页
对某锂离子动力电池进行了试验研究,以分析充电倍率、初始荷电状态和环境温度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充电温升的影响,并根据获得的试验数据,建立了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的电池充电温升预测模型。该模型以充电倍率、初始荷电状态和环境... 对某锂离子动力电池进行了试验研究,以分析充电倍率、初始荷电状态和环境温度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充电温升的影响,并根据获得的试验数据,建立了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的电池充电温升预测模型。该模型以充电倍率、初始荷电状态和环境温度作为输入,以充电温升作为输出,对试验数据进行训练后,即可准确预估电池在不同充电条件下的充电温升情况。该方案无须用数学模型准确描述各影响因素与充电温升之间的复杂关系,易于实现,可移植到电池管理系统平台上,以实现充电过程中温度的有效预测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充电 温升 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电极化电压特性建模及估算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占国 温家鹏 +1 位作者 文锋 郭宏榆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90-1096,共7页
基于高阶阻容电学模型,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充电极化电压的幅值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时域内给出了极化电压的综合模型,阐述了极化电压随电流、荷电状态、初始极化状态以及健康状态(SOH)在时域下的非线性。同时证明了极化... 基于高阶阻容电学模型,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充电极化电压的幅值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时域内给出了极化电压的综合模型,阐述了极化电压随电流、荷电状态、初始极化状态以及健康状态(SOH)在时域下的非线性。同时证明了极化电压随荷电状态的变化梯度具有拐点一致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化电压和荷电状态估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电极化电压 时域特性 SOC梯度 拐点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