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液色谱法研究一些五员杂环和Ni[CF_3COCHC(C_4H_4S)=NCH_2]_2加合反应的热力学性质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博书 周精玉 +1 位作者 姚元根 游效曾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59-61,共3页
用气液色谱法研究过一系列作为Lewis碱(B)的有机配体和作为Lewis酸(A)的配合物之间的加合作用.研究较多的碱已有脂肪醇、醚、酮、醛、脂及胶等.对生物体系中广为存在的杂环配体碱的工作还很少.本文着重研究噻吩,呋喃和吡咯这类小分子杂... 用气液色谱法研究过一系列作为Lewis碱(B)的有机配体和作为Lewis酸(A)的配合物之间的加合作用.研究较多的碱已有脂肪醇、醚、酮、醛、脂及胶等.对生物体系中广为存在的杂环配体碱的工作还很少.本文着重研究噻吩,呋喃和吡咯这类小分子杂环配体和Ni[CF_3COCHC(C_4H_4S)=NCH_2]_2(以下简称A)配合物的加合反应. Ni[CF_3COCHC(C_4H_4S)=NCH_2]_2的合成参考文献.固定液角鲨烷系英国进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化学 酸碱加合反应 气液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铁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颖 曲筱梅 +1 位作者 郭博书 李景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5期35-37,共3页
在pH960氨性介质中,巯基乙酸与铁(Ⅲ)生成紫红色络合阴离子,与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将有色络合物富集于树脂相上,用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3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67×1... 在pH960氨性介质中,巯基乙酸与铁(Ⅲ)生成紫红色络合阴离子,与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将有色络合物富集于树脂相上,用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3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67×104L·mol-1·cm-1;铁含量在0~14m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测定内蒙地段黄河水和呼和浩特地区自来水中微量铁,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6%和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乙酸 树脂相 分光光度法 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游表层沉积物中无机磷的化学形态研究 被引量:33
3
作者 李北罡 郭博书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07-1610,共4页
采用连续浸提法对黄河中游不同粒级表层沉积物中无机磷的各种存在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黄河中游表层(5cm)沉积物中总无机磷的含量范围为1187.08~1467.98μg.g-1,平均为1360.68μg.g-1;在所有不同粒级的表层沉积物中Ca-P含量占总... 采用连续浸提法对黄河中游不同粒级表层沉积物中无机磷的各种存在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黄河中游表层(5cm)沉积物中总无机磷的含量范围为1187.08~1467.98μg.g-1,平均为1360.68μg.g-1;在所有不同粒级的表层沉积物中Ca-P含量占总无机磷的绝大部分,Fe-P含量极微,各形态无机磷含量的高低顺序为:钙结合态磷(Ca-P)、闭蓄态磷(Obs-P)、铝结合态磷(Al-P)、吸附态磷(Ads-P)和铁结合态磷(Fe-P);除Ca-P(Fe-P不确定)外,其他各形态磷的的含量均随沉积物粒度变细而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游 沉积物 无机磷 形态 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悬浮颗粒物和沉积物对磷的吸附 被引量:4
4
作者 宋智香 刘晓黎 +2 位作者 周新革 宋玲敏 郭博书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5-46,共2页
选取黄河口、济南及花园口3个断面,在其沉积物表层5cm处取样,进行了吸光度和吸附量试验,研究了黄河下游悬浮物和沉积物对磷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①黄河下游对磷的吸附等温线数据符合Langmuir方程,临界平衡磷浓度为0.005~0.08mg... 选取黄河口、济南及花园口3个断面,在其沉积物表层5cm处取样,进行了吸光度和吸附量试验,研究了黄河下游悬浮物和沉积物对磷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①黄河下游对磷的吸附等温线数据符合Langmuir方程,临界平衡磷浓度为0.005~0.08mg/L;②pH值对沉积物磷吸附有影响,当pH=3~5时为慢吸附(包括负吸附),当pH=5~9时为稳定区.当pH=9~11时为快吸附;③沉积物中磷的吸附量随盐度升高逐渐降低,解吸量随盐度升高而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悬浮颗粒物 吸附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水中苯酚在沉积物和水相间的平衡分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改枝 刘颖 +2 位作者 红霞 李景峰 郭博书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74-275,共2页
关键词 黄河 水污染 苯酚 沉积物 水相 吸附 分配平衡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中游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莹 杨小红 +1 位作者 王凤英 郭博书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7-68,共2页
采用改进的连续提取法对黄河上中游乌海、乌拉特前旗、石嘴山、潼关4个河段沉积物中磷的存在形态及其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上中游沉积物中磷以钙磷(Ca-P)和有机磷(Org-P)为主,沉积物中总磷含量为1 268.634 6—1 474.06μg/g。
关键词 沉积物 磷形态 连续提取法 黄河上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水体悬浮颗粒物对有机物吸附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颖 李改枝 +1 位作者 李景峰 郭博书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33-335,共3页
关键词 黄河水体 水污染 悬浮颗粒物 有机物 吸附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丹吉林沙漠沙样中磷形态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北罡 张丽明 郭博书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43-647,共5页
采用7步连续浸提法对巴丹吉林沙漠西北部黑风口沙样中磷的各种形态进行了分析测定,并对沙样进行了分级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不同粒度的黑风口沙样中总磷(TP)含量范围为184.95-338.66μg·g-1,平均含量254.34μg·g-1,其主... 采用7步连续浸提法对巴丹吉林沙漠西北部黑风口沙样中磷的各种形态进行了分析测定,并对沙样进行了分级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不同粒度的黑风口沙样中总磷(TP)含量范围为184.95-338.66μg·g-1,平均含量254.34μg·g-1,其主要组成为无机磷(IP),平均含量为246.60μg·g-1,平均占TP的96.96%;而有机磷(Or-P)含量范围为2.85-18.72μg·g-1,平均占TP的3.04%。在所有不同粒度的沙样中,自生钙结合磷(Ca-P)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174.52μg·g-1,占TP含量的68.62%,其次是原生碎屑磷(De-P),占TP含量的23.25%,二者占TP含量的绝大部分;其他各形态磷含量的高低顺序依次为:有机磷(Or-P)、铁结合态磷(Fe-P)、铝结合磷(Al-P)、交换态磷(Ex-P)、闭蓄态磷(Obs-P)。在所取沙漠颗粒物样中TP、Ca-P、De-P、Fe-P、Obs-P各自含量都随沙样粒度的减小而增大,而Or-P的含量变化则相反;Ex-P、Al-P含量受颗粒物粒度变化的影响趋势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丹吉林沙漠 形态 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在黄河水体吸附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改枝 刘颖 +1 位作者 李景峰 郭博书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549-550,共2页
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了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DEP)在黄河水体的吸附行为 ,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 ,即Cs=0 .4 70 2×C0 .8515eq 。结果表明 ,在黄河水中有微量DEP存在时 。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吸附 沉积物 黄河水 环境分析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水中固体粒子与锌、镉相互作用的等温线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改枝 郭博书 +3 位作者 焦小宝 马跃东 李景峰 乌地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606-609,共4页
用离子交换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黄河水中固体粒子与重金属Zn2 +、Cd2 +相互作用的等温线 ,得到一个“拐点”两个“平台”的新型河流等温线。在黄河水中 ,固体粒子与两种金属离子进行阳离子交换反应 。
关键词 固体粒子 重金属 等温线 黄河水 重金属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典型地区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凤英 李莹 +1 位作者 杨小红 郭博书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3-124,126,共3页
采用改进的化学连续提取法,将所提取的黄河沉积物样品,用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形态磷的含量。结果表明:黄河干流喇嘛湾、济南、花园口河段沉积物中磷的主要赋存形态是Ca-P,Org-P次之,Al-P、Ex-P、Fe-P和Obs-P含量均较少;沉积物中TP... 采用改进的化学连续提取法,将所提取的黄河沉积物样品,用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形态磷的含量。结果表明:黄河干流喇嘛湾、济南、花园口河段沉积物中磷的主要赋存形态是Ca-P,Org-P次之,Al-P、Ex-P、Fe-P和Obs-P含量均较少;沉积物中TP平均含量为1 219.169~1 543.588μg/g,主要以无机磷的形式存在,在所研究区域中,黄河花园口段TP含量最高;受人类活动、水动力条件、沉积环境等的影响,不同地段的各种形态磷的含量都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磷形态 连续提取法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下游表层沉积物各形态磷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智香 周润清 +2 位作者 马晓宇 杨志虹 郭博书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2-63,共2页
采用改进的Ruttenberg连续萃取法对黄河中下游表层沉积物进行磷形态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中下游表层沉积物中总磷以无机磷为主;弱吸附态磷和Fe结合态磷的含量不高,自生磷和碎屑磷合占总磷含量的89.41%~96.11%;难溶有机磷含量变化不大,与... 采用改进的Ruttenberg连续萃取法对黄河中下游表层沉积物进行磷形态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中下游表层沉积物中总磷以无机磷为主;弱吸附态磷和Fe结合态磷的含量不高,自生磷和碎屑磷合占总磷含量的89.41%~96.11%;难溶有机磷含量变化不大,与有机质的变化趋势相同;弱吸附态磷、Fe结合态磷、无机磷3种较易被生物利用的形态磷虽然只占总磷的9%左右,但这部分磷参与生态循环,对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 沉积物 黄河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色谱法测定双(1,3)-二苯基丙二酮合铜(Ⅱ)配合物和杂茂环加合反应的热力学性质
13
作者 周精玉 郭博书 +1 位作者 姚元根 游效曾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0期1044-1046,共3页
气液色谱法是研究作为Lewis酸A的过渡金属配合物与作为Lewis碱的有机化合物B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的有效方法,但以往工作大都采用非极性的直链角鲨烷作固定液。为将此法扩展到包含苯基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体系,我们采用一种新的固定液... 气液色谱法是研究作为Lewis酸A的过渡金属配合物与作为Lewis碱的有机化合物B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的有效方法,但以往工作大都采用非极性的直链角鲨烷作固定液。为将此法扩展到包含苯基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体系,我们采用一种新的固定液——多苄基联苯,测定了双(1,3)-二苯基丙二酮合铜(Ⅱ)与呋喃、噻吩的加合反应的热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合物 二苯基二酮 杂茂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