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层孪生神经网络的区块链智能合约分类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郭加树 王琪 +2 位作者 李择亚 武梦德 张红霞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0-1068,共9页
当前通过深度学习方法进行区块链智能合约分类的方法越来越流行,但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往往需要大量的样本标签数据去进行有监督的模型训练,才能达到较高的分类性能。该文针对当前可用智能合约数据集存在数据类别不均衡以及标注数据量过... 当前通过深度学习方法进行区块链智能合约分类的方法越来越流行,但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往往需要大量的样本标签数据去进行有监督的模型训练,才能达到较高的分类性能。该文针对当前可用智能合约数据集存在数据类别不均衡以及标注数据量过少会导致模型训练困难,分类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基于双层孪生神经网络的小样本场景下的区块链智能合约分类方法:首先,通过分析智能合约数据特征,构建了可以捕获较长合约数据特征的双层孪生神经网络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设计了小样本场景下的智能合约训练策略和分类方法。最后,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方法在小样本场景下的分类性能优于目前最先进的智能合约分类方法,分类准确率达到94.7%,F1值达到94.6%,同时该方法对标签数据的需求更低,仅需同类型其他方法约20%数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合约 区块链 孪生网络 以太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绿色计算的车辆协同任务卸载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红霞 吕智豪 +3 位作者 席诗语 刘佳敏 郭加树 张培颖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5-183,共9页
车辆边缘计算(VEC)为处理计算密集、延迟敏感型任务提供了新的范式,然而边缘服务器在整合可再生能源方面的能力较差。因此,为了提高边缘服务器的能效,该文设计了一种面向绿色计算的车辆协同任务卸载框架。在该框架中,车辆配备能源收集(... 车辆边缘计算(VEC)为处理计算密集、延迟敏感型任务提供了新的范式,然而边缘服务器在整合可再生能源方面的能力较差。因此,为了提高边缘服务器的能效,该文设计了一种面向绿色计算的车辆协同任务卸载框架。在该框架中,车辆配备能源收集(EH)设备,通过彼此间共享绿色能源和计算资源协作执行任务。为有效促进车辆的参与积极性,该文通过动态定价激励车辆,并综合考虑了车辆的移动性、任务优先级等。为了使卸载决策适应动态环境的变化,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TD3)的任务卸载方法,以在最大化所有车辆平均任务完成效用的同时减少边缘端电网电力的使用。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相比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和基于贪心原则(GPE)的方法在性能上分别提升了7.34%和37.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边缘计算 任务卸载 能源收集 车辆协同 动态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数据仓的油气化探评价模型
3
作者 郭加树 刘展 +1 位作者 李旺 孙秋分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6-40,共5页
在分析油气化探评价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数据仓的油气化探评价模型。给出了该模型的体系结构,分析了模型实现中的GIS数据仓模型构建、多源异构的大量地学数据集成及基于数据仓的多维度地学信息联机分析处理(OLAP)... 在分析油气化探评价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数据仓的油气化探评价模型。给出了该模型的体系结构,分析了模型实现中的GIS数据仓模型构建、多源异构的大量地学数据集成及基于数据仓的多维度地学信息联机分析处理(OLAP)分析的综合评价技术等关键问题。利用该模型对渤海试验区东、西两个区块的苯和甲苯等化探数据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试验区东区以天然气为主,有少量油;西区主要产油,伴生天然气。这与实际钻井结果吻合较好,说明所提出的评价模型以及模型构建技术能够很好地满足对油气化探异常进行油气资源评价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数据仓 OLAP 油气化探 评价模型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花沟地区火成岩重磁成像解释方法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展 班丽 +2 位作者 魏巍 王万银 郭加树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34,共5页
提出了基于单相关系数搜索的变形的n维黄金分割算法的重磁成像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反演了济阳坳陷花沟地区的视密度与视磁化强度的三维空间分布,据此结合钻井、磁力和重力异常图对该地区火成岩的三维空间分布进行了推断。花沟地区共推断... 提出了基于单相关系数搜索的变形的n维黄金分割算法的重磁成像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反演了济阳坳陷花沟地区的视密度与视磁化强度的三维空间分布,据此结合钻井、磁力和重力异常图对该地区火成岩的三维空间分布进行了推断。花沟地区共推断出42个酸性火成岩和33个基性火成岩,并按200m的深度间隔分11层编制了深度为900~2900m内各层上的火成岩深度切片图,其结果较好地展示了该区火成岩的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花沟地区 火成岩 重磁成像 视密度 视磁化强度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黄河口水深分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5
作者 孙秋分 刘展 +2 位作者 郭加树 班丽 杨作升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2-23,26,共3页
利用数据库技术、人机交互可视化分析等计算机技术开发了黄河口水深数据分析平台,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够对数据进行有效管理,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系统的数据流程顺畅,构建的分析平台能提供水深研究的常用分析方法;依托于Surfer的数据... 利用数据库技术、人机交互可视化分析等计算机技术开发了黄河口水深数据分析平台,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够对数据进行有效管理,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系统的数据流程顺畅,构建的分析平台能提供水深研究的常用分析方法;依托于Surfer的数据展示功能可以有效反映海岸演变、水深变化的趋势;系统具有简洁、直观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 滨海 水深 元数据 可视化分析 黄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蚁群追踪策略的地震层位自动识别方法 被引量:14
6
作者 殷文 李援 +3 位作者 郭加树 张琳 朱剑兵 李长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53-561,共9页
目前层位拾取和标定更多地是依靠人工或机器辅助的方式进行,如同相轴追踪、基于神经网络和图像边缘提取技术的层位拾取,业界的地震层位追踪方法偏重于三维层位追踪和剖面自动追踪算法。存在效率低、需要人为指定种子点、训练追踪时间长... 目前层位拾取和标定更多地是依靠人工或机器辅助的方式进行,如同相轴追踪、基于神经网络和图像边缘提取技术的层位拾取,业界的地震层位追踪方法偏重于三维层位追踪和剖面自动追踪算法。存在效率低、需要人为指定种子点、训练追踪时间长等缺陷,且每次只能完成一个层位(面)追踪,无法对层间关系进行解释。为此,提出了基于改进蚁群追踪策略的地震层位自动识别方法。首先采用改进的加权中值滤波对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在增强同相轴连续性的基础上,减少了传统种子点生长算法中的人为参与;基于蚁群算法的基本思想,引入支持向量机(SVM)技术对地震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同时综合考虑地震振幅、瞬时相位、层位倾角、信息素浓度等多种信息,纳入蚁群层位追踪的评价函数,采用改进的蚁群搜索算法实现地震层位自动追踪。通过对追踪区域进行划分,实现区域内小层加密,提供多种合理的层位加密策略,完成地震层位追踪后期处理。实际资料应用结果检验了方法的有效性,为层序地层分析、沉积体系域解释、精细储层描述提供了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位自动追踪 地震数据预处理 SVM回归分析 评价函数 改进蚁群算法 信息素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分频调谐体和Wheeler转换技术的薄储层预测方法 被引量:7
7
作者 殷文 朱剑兵 +2 位作者 李援 郭加树 李长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69-1282,I0007,共15页
传统的储层预测主要在时间域或深度域进行,尤其对陆相复杂地质体而言,存在较强的多解性。另外,常规地震调谐体的分析是以地震资料的主频为基础,不考虑高频分量的贡献。为此,以层序地层学和地震沉积学等理论为指导,首先采用分频技术提取... 传统的储层预测主要在时间域或深度域进行,尤其对陆相复杂地质体而言,存在较强的多解性。另外,常规地震调谐体的分析是以地震资料的主频为基础,不考虑高频分量的贡献。为此,以层序地层学和地震沉积学等理论为指导,首先采用分频技术提取不同频段地震数据调谐体;然后,在等时地层格架约束的地震层位自动追踪和拾取的基础上,在时间域结合沉积旋回特性将层位追踪结果进行Wheeler域转换,构建地层对比和年代地层格架,实现年代地层和沉积体系域的同步解释,有效揭示了沉积组合间的空间关系;进而提取高频调谐体地层切片,实现层控薄储层预测,通过等时界面有效提高了薄砂体的横向预测精度。上述方法既能发挥地震数据的高纵向分辨率的优势,又能在Wheeler域发挥等时切片的横向分辨率的优势,减小了储层解释的多解性,提高了储层预测精度,为薄储层的识别提供了新思路。实际地震资料的应用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分频调谐体 层位自动追踪 Wheeler域转换 体系域同步解释 薄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DNA算法的改进及其在地震层位拾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泉 朱连章 +1 位作者 郭加树 李然然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0-407,共8页
地震DNA算法是一种新的层位自动提取算法,因其匹配出符合条件的地震特征较多,所以拾取到的地震层位连续性较差,且层位划分不够明显,很难区分所找到的地震波是否属于同一个地震层位。为此,尝试将聚类方法引入到地震DNA算法中,对地震DNA... 地震DNA算法是一种新的层位自动提取算法,因其匹配出符合条件的地震特征较多,所以拾取到的地震层位连续性较差,且层位划分不够明显,很难区分所找到的地震波是否属于同一个地震层位。为此,尝试将聚类方法引入到地震DNA算法中,对地震DNA算法所找到的地震波进行分类,然后使用欧氏距离连接聚类好的点,并使用C3相干算法找出并屏蔽掉断层区域,使其具有更好的连续性和准确性。应用改进后的地震DNA算法对胜利油田某二维叠后地震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追踪结果比改进前的结果连续性更好、准确性更高,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DNA算法 同相轴追踪 相干算法 正则表达式 欧氏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90T型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管改进研究
9
作者 余雷海 刘庆海 郭加树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1999年第4期18-21,共4页
针对2190T型天然气发动机两缸进气不均匀的问题,研制出了稳压进气管,解决了进气不均造成的两缸工作不均匀、排气温度差异较大的缺陷,提高了发动机的性能。
关键词 天然气发动机 排气温度 进气管 空燃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控蚁群层位自动追踪的Wheeler转换方法及其应用
10
作者 殷文 郭加树 +2 位作者 李援 朱剑兵 李长红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59,共9页
对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增强同相轴的连续性,然后引入支持向量机技术对地震剖面上的点进行分类处理,同时以地震振幅、瞬时相位、层位倾角、信息素浓度等信息作为蚁群层位追踪的评价函数,提出改进蚁群搜索的地震层位对比和自动追踪算法。... 对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增强同相轴的连续性,然后引入支持向量机技术对地震剖面上的点进行分类处理,同时以地震振幅、瞬时相位、层位倾角、信息素浓度等信息作为蚁群层位追踪的评价函数,提出改进蚁群搜索的地震层位对比和自动追踪算法。在此基础上,将时深域沉积旋回韵律体对比追踪结果转换到Wheeler域,实现时间域和Wheeler域的同步解释,从而有效揭示沉积组合的空间关系,突出缺失和叠加模式,使在年代地层域中提取时间切片成为可能,对沉积、侵蚀和沉积时间有更深刻的理解。实际地震资料的应用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层位自动追踪 蚁群算法 Wheeler转换 体系域同步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